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药》2005,(1):34-34
山东华阳科技800吨/年仲丁灵原药项目于去年6月在其控股公司山东华阳和乐农药有限公司顺利试车成功,并投入生产。山东华阳和乐农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由山东华阳科技与乐陵农药厂强强联合组建而成。华阳和乐与华阳科技产品优势互补,双方资源共享,为新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顺应当前中国农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新公司成立后,迅速加大科技投入,多方面、多渠道引进新产品、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李敏巫溪县科协)阳春三月,正是春耕农忙时节,定点服务巫溪贫困村的市级科技特派员积极作为,助力农业增产增效,推动科技精准扶贫。近日,特派员陈洪明赴凤凰镇木龙村培训了柑橘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他提出,3月中旬是种植柑橘最佳时期,今年需要种植柑橘的农户要做好柑墩堆砌、种苗预订、化肥准备等前期工作;当前是柑橘一年中最佳修剪期,修剪的方法和程度要根据柑橘  相似文献   

3.
常山 《植物检疫》2021,(2):I0010-I0010
农业科技英语是运用于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专业英语,隶属于科技英语,是科技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农业科技信息交流日益频繁,农业科技英语翻译在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4.
解大明 《植物医生》2002,15(1):16-17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蔬菜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无害蔬菜已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无害蔬菜的市场销售前景十分广阔。在蔬菜生产管理过程中 ,充分利用当地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对蔬菜病虫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治手段 ,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有机的协调起来。对蔬菜病虫实施无害化治理 ,是控制病虫危害、减轻化学农药对农田环境的污染、降低蔬菜中农药残留量、提高蔬菜品质、保障人们对蔬菜的食用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 ,也是当今农业部门在农村实行农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的科技扶贫项目。1建立田间蔬菜病虫发生动态监测预报对…  相似文献   

5.
21 世纪的农业水土工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介绍了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历史和形成过程,分析其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21世纪中国农业水土工程学科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探讨其在基础理论,应用持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旅游开发可以减轻生态经济脆弱区为缓解贫困而进行的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有效克服区域性生态脆弱劣势而导致的贫困问题。文章评述了旅游开发与反贫困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展;阐释了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经济脆弱性特征及旅游开发利用现状;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其旅游开发的扶贫效应感知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扶贫抱有极大期望,总体上持非常支持的态度,对参与旅游业发展有极大热情,旅游开发在促进区域性的贫困缓解和消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初步建立了一套混合溶剂提取、中性层析氧化铝小柱净化及GC/ECD和GC/NPD分析的腐败生物样材中毒鼠磷的检验方法。GC/ECD的检出限为1ng;GC/NPD的检出限为20ng。  相似文献   

8.
以甘肃境内42个农村社区的调研数据、统计资料和实证研究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中因子载荷、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索灾害、生态退化与贫困之间的耦合性,并建立了三者之间的耦合模式,据此首次在中国提出了"灾害风险管理-生态恢复-生计改善耦合模式",为21世纪气候变化背景下实施新型扶贫机制、生态治理和灾害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研究结论表明:"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中灾害风险、生态环境退化与经济贫困三者之间具有负向耦合关系,其中,经济贫困是"灾害频发-生态退化-贫困加剧"恶性循环的外部驱动力,环境退化和灾害频发只是经济贫困的外在表现和结果。要打破生态退化、灾害频发及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需要决策部门在生态治理、灾害风险管理及扶贫领域推行"灾害风险管理-生态恢复-生计改善耦合模式",打破垂直管理的部门壁垒,设计跨领域横向合作项目,推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董红敏博士和李玉娥研究员主持开发的项目——“湖北省恩施州生态家园户用沼气池”项目获联合国批准,成功注册为清洁发展机SU(CDM)项目。该项目提出的“AMSIII—R/Ver.1-农户/小规模农场农业活动中的甲烷回收”新方法学同8寸获得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批准。这是联合国第一个根据我国专家提出的由该方法学开发并获准注册的农村户用沼气CDM项目。预计该项目10a可为3.3万农户带来6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郧县高岭村从2004年以来,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升了农民科技素质,已经形成了清洁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方式,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充分利用了资源,培植了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进全县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奉节县云长中药材种植技术协会,按照《重庆市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细则》要求,在协会中药材基地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 培训会上,专家结合奉节山地气候特点,通过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奉节中药材产业开发及发展趋势作了详细的讲解,向前来学习的贫困农户从中药材育苗、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日常管理等技术要点进行了认真讲解,并针对培训人员提出的问题,向农民逐一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南疆三地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产业发展基础及就业途径,将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产业发展分为5种组织模式.论文采取定量和定性结合分析的方法,从扶贫资金使用绩效、利益联结机制、项目瞄准性三个方面建立分析框架对比不同产业组织模式的扶贫绩效.研究发现,"设施农业+基地+养殖业"模式与"土地开发+农户+特色农业"产...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农业格局中,杨凌示范区昂首挺立——总面积只有135 km~2,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现代农业发展奇迹,为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科技创新贡献"杨凌力量"。地处关中腹地,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却覆盖全省56个国定贫困县、秦巴山区75个贫困县,"杨凌科技"正在惠及更多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  相似文献   

14.
正(酉阳县科协冉东风)市科协召开14个贫困区县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推进会后,酉阳县科协及时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并按照调整后的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积极参与深度贫困乡脱贫攻坚工作。在酉阳县两个深度贫困乡之一的浪坪乡,县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周建国一行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农民和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科技服务、农技协组  相似文献   

15.
《湖北植保》2010,(1):40-40
先正达是全球领先的农业科技公司,致力于通过创新和科技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公司在全球植保领域名列前茅,并在高价值商业种子领域排名第三,业务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九十多个国家建有200多家工厂,拥有员工24,000余人,先正达的产品销往全球120多个国家,惠及世界人口的近95%。  相似文献   

16.
主编寄语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生物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江西是粮食主产区,是全国生物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之一。如何减轻生物灾害对江西农业的影响,江西一代又一代植保科技工作者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这方面,原江西农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世界著名昆虫学家杨惟义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调动彭水县农技协利用科普资源主动参与各乡镇(街道)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重庆市科协助力精准扶贫要求和彭水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彭水县科协出台了农技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要求. 一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街道)科协及时组织所辖区域的农技协与今年脱贫验收贫困村的建卡贫困户开展对接,帮助其掌握贫困底细; 二是各农技协应主动与所辖乡镇(街道)科协取得联系,尽早锁定贫困对象,分析贫困原因,拟定产业帮扶措施; 三是各农技协在精准施策上,以协会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努力体现科普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贫困问题一直都是引起社会和国家重视的问题,扶贫对于政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多数研究以收入水平作为衡量贫困的主要标准,并通过发展经济来实现减贫。但贫困的表现有阶段性的特点,在扶贫早期提高收入水平可能会对区域贫困状况有所改善,但要真正解决个体贫困不仅要考虑收入,也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分析,用以解决贫困问题。文中以科右中旗为例探究该地区致贫原因,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了解研究区概况,从单维到多维开展牧民贫困研究。文中利用多维贫困指数的计算进行分析研究,选择教育、生活状况、健康、收入水平四个维度,15个指标建立研究框架,使用AF法对数据进行计算,识别多维贫困家庭,对贫困原因进行分析概括,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受害地区大都在西部 ,并且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一旦破坏不易恢复。沙漠化防治是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沙漠化防治新理念 ,即将参与式社区工作方法与科技治沙相结合 ,将沙漠化防治与农村社区发展相结合 ,进一步提高沙漠化防治的效果 ,并以甘肃民勤县绿洲沙漠化防治与社区生态扶贫项目为例 ,探讨参与式社区工作方法在沙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隆玉志广西科协)近日,"科技助推那坡县百合乡民兴村西贡蕉产业"项目获中国科协批准。据悉,广西那坡县百合乡民兴村种植有西贡蕉800 000 m~2,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该项目实施至2018年,计划帮助该村建设发展1个以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并以农技协及那坡县科协、农业局、扶贫办为依托建立1个农技专家服务站。在各级科协指导下联合组织农业、扶贫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参与该村脱贫攻坚指导,技术培训,开展科普宣传等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