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鲫以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银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养殖技术简单,养殖效益好,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其养殖面积呈逐步扩大的趋势。近几年来,在银鲫养殖过程中,由于颗粒饲料的大量使用,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其养殖过程中的疾病也越来越多,肝胆病便是其中危害较大的一种。我站通  相似文献   

2.
银鲫以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银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养殖技术简单,养殖效益好,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其养殖面积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银鲫以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银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养殖技术简单,养殖效益好,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其养殖面积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银鲫以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其养殖面积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在银鲫养殖过程中,由于颗粒饲料的大量使用,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养殖环境不断恶化,其养殖过程中的疾病也越来越多,肝胆病便是其中危害较大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鲫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之一,作为底层杂食性鱼类,鲫以水底残饵和腐殖质为食,能净化水体环境,是池塘养殖中不可或缺的养殖品种.2008年鲫鳃出血病发现于江苏,随后迅速蔓延至我国华东、华南等鲫鱼主养区,其传染性之强、发病率之高、死亡率之大一度让作为我国银鲫主产区的江苏射阳、大丰等地渔民谈之色变,将其称为"鱼瘟".这两年,...  相似文献   

6.
<正>银鲫是大丰市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由于其市场广、销量大、价格高、效益好,养殖规模和产量逐年提高。养殖生产管理日趋成熟,自2000年起即已成为大丰淡水养殖的当家品种。主养塘口银鲫亩产量达750千克以上,平均日销售达250吨以上,经过十多年发展,养殖面积达23万亩。近年来随着银鲫养殖规模的连年扩大和不断追求的高密度、高产量,各种病害也日趋严重,尤其是2011年开始危害大丰市银鲫的"鳃出血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危害越来越大,到2014年10月已侵袭到银鲫60%的养殖塘口,发病严重的死亡率高达60%以上。给银鲫养殖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已完全动摇了养殖户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法,对野生银鲫背部肌肉脂类脂肪酸的组成和人工养殖银鲫、白鲫相比较。野生银鲫和人工养殖银鲫、白鲫背部肌肉脂类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基本相同,野生银鲫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24.55~27.30%,人工养殖银鲫为23.35~23.97%,白鲫为23.73%;—烯酸的含量野生银鲫比人工养殖银鲫、白鲫低,野生银鲫—烯酸的含量为23.97~29.53%,人工养殖银鲫为41.81~42.52%,白鲫为46.53%;多烯酸的含量野生银鲫比人工养殖银鲫、白鲫高,野生银鲫多烯酸的含量为41.53~46.77%,人工养殖银鲫为28.91~32.58%,白鲫为27.46%;其中ω_3族脂肪酸的含量野生银鲫亦比人工养殖银鲫、白鲫高,野生银鲫ω_3族脂肪酸的含量为25.74~27.99%,人工养殖银鲫为11.86~12.99%,白鲫为6.43%,而且ω_3/ω_6族脂肪酸的比率,野生银鲫也同样大于人工养殖银鲫、白鲫;野生银鲫ω_2/ω_6族脂肪酸的比率为1.37~1.74.人工养殖银鲫为0.60~0.87,白鲫为0.31.  相似文献   

8.
方正银鲫无公害驯化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正银鲫是鲫鱼家族中的佼佼者,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遗传基础稳定等特点,现已在全国推广养殖。方正县德善乡是方正银鲫的原产地,银鲫养殖面积占全县的60%以上。德善乡水产站经多年的技术跟踪,汇集全乡渔民驯化养殖银鲫的先进经验,总结出方正银鲫无公害驯化养殖技术,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方正银鲫成鱼驯化养殖高产高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正银鲫属黑龙江银鲫的一个地理种群,是大规模驯化养殖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遗传基因稳定等特点,目前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养殖。方正县双凤水库是方正银鲫的原产地,国家级方正银鲫原种场就建在方正县,方正银鲫养殖面积已占全县总放养面积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方正银鲫是大规模驯化养殖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遗传基因稳定等特点,现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养殖。方正县是方正银鲫的原产地,银鲫养殖面积占全县的80%以上。方正县水产总站经过多年的技术跟踪,汇集全县渔民驯化养殖的先进经验,总结出方正银鲫高密度驯化养殖技术,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鱼类人工养殖已经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在银鲫养殖中,细菌性疾病已成为常见疾病,其发生概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银鲫的经济效益.银鲫养殖中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荧光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和副溶血弧菌等.鱼菌清主要的成分为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球菌均有效,包括铜绿...  相似文献   

12.
额河银鲫作为新疆地区优质的土著经济鱼类,其主要分布于欧亚中北部的多瑙河至东西伯利亚地区的部分河流,在我国仅分布于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水域。额河银鲫是一种广温性、杂食性鱼类,生命力较强,对各种环境有广泛的适应性,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较强,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经过多年来在新疆、上海、黑龙江等地的试养结果显示,在同池塘饲养条件下,额河银鲫的碘泡虫病发病率较高背鲫等品种低,在抗病力等方面较其他鲫鱼品种具有较大的优势,在池塘养殖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3.
普安银鲫是在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一带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个鲫鱼地方种,是用营天然雌核发育的普安银鲫A型为母本、兴国红鲤等鲤鱼为父本繁育的子一代,因其食性杂、生活力强、群体产量高,在各地均有养殖,且有了较快发展,但同时频频暴发细菌性败血症鱼病,给水产养殖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普安银鲫细菌性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鲫鱼(Carassius auratus)属鲤科鱼类。长期以来,阻碍鲫鱼成为重要养殖鱼类的原因,是由于其生长缓慢。亚种银鲫的经济性状较鲫鱼优越。在银鲫的不同种群中,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银鲫(称方正鲫)种群最好。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于1975年开展了鲫鱼的选育研究。搞出了由方正鲫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与渔业》2014,(4):52-52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等经过十多年的长期研究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新品种。它是利用银鲫双重生殖方式,从高体型银鲫(♀)与平背型银鲫(♂)交配所产后代中筛选出少数优良个体,再经异精雌核发育增殖,经多代生长对比养殖试验培育而来。其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适宜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可控水体中养殖。  相似文献   

16.
异有银鲫是用黑龙江省的方正银鲫为母本,江西兴国红红为父本,经人工授精进行异精雌核发育的杂交子代。异有银鲫具有食性广,适应力强,生长快,产量高,易饲养等优点,它比一般鲫鱼生长快2~3倍,比其母本快34%以上,在池塘中混养,亩单产达30~50于克,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异有银鲫与方正银鲫一样,都是三倍体鱼,所以同样可以做母本亲鱼进行繁殖。由于异育银鲫的外形与鲫鱼十分相似,不易区分,因此,做亲鱼用的异有银鲫要专地饲养,严格防止日鱼混杂进去。雌性亲鱼要挑选生长快、体型大(一般在尾重250克以上)的异有银鲫;雄性亲…  相似文献   

17.
水环境对银鲫成鱼养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好的水质能使成鱼健康生长、抗病力强、生长迅速、饲料系数低、出塘规格大而整齐、耐运输,在市场销售中具有价格优势;反之,水质差会导致成鱼体质下降、生长慢、抗病力差、饲料系数高、出塘规格小而不齐,在销售中价格也略低.两种不同的结果,只因水质有差异,因此,调控好银鲫成鱼养殖的池水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银鲫成鱼养殖的水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异育银鲫是用黑龙江省的方正银鲫为母本,江西兴国红鲤为父本,经人工授精进行异精雌核发育的杂交子代。异育银鲫具有食性广、适应力强、生长快、产量高、易养殖等优点,它比普通鲫鱼生长快2—3倍,比其母本方正银鲫快34%以上,在池塘中混养单产可达30—50公斤,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异育银鲫与方正银鲫一样,都是三倍体鱼,所以同样可以做母本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方正银鲫原种场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原种场,是集科研、供种、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养殖场,拥有种质库5 400亩,标准化鱼池300亩。方正银鲫属两性型三倍体银鲫种群,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适合全国各地养殖。我场年产方正银鲫原种夏花1 000万尾,一龄鱼种60万尾,原种亲鱼6万尾。我场位于哈尔滨东172公里处,距哈同公路8公里,交通  相似文献   

20.
正黑龙江省方正银鲫原种场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原种场,是集科研、供种、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养殖场,拥有种质库5 400亩,标准化鱼池300亩。方正银鲫属两性型三倍体银鲫种群,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适合全国各地养殖。我场年产方正银鲫原种夏花1 000万尾,一龄鱼种60万尾,原种亲鱼6万尾。我场位于哈尔滨东172公里处,距哈同公路8公里,交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