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次阐明己列入中国农业部主推技术的农耕新方法"粉垄"为继人力、畜力、机械(拖拉机)耕作之后的第四套(代)农耕模式与方法,其基本理论与效果,是遵循自然规律活化利用土壤、天然降水及太阳光能等"天地资源",实现活土、保水、沛氧、增温、淡盐而促进农业新一轮自然性增产提质和保水生态,使作物增产10-30%、品质提升5%、增效10%以上、增贮天然降水100%;其特点与机理,是利用螺旋型钻头垂直入30-50厘米高速旋切土壤一次性完成整地任务,其过程经过瞬间高温和多次激烈撞击、机械摩擦,达到松土数量倍增、土壤物理升华并扩建了土壤养分、水库、氧气、微生物等新"四库";粉垄可物理性"淡盐"改造利用盐碱地;形成粉垄绿色农耕发展技术体系,是发明并获专利授权创造的耕作工具"自走式粉垄机械"和农田(旱地、稻田)粉垄栽培方法、盐碱地粉垄栽培方法、退化草原粉垄聚水生态丰草方法等;提出粉垄会催生新的农耕文化与文明;提出中国粉垄"4+1"(耕地、盐碱地、退化草原、海绵城市+江河水体)可实现粮食食物、生存空间"双安全"。  相似文献   

2.
发明的农耕新方法——粉垄技术,利用自走式粉垄机械螺旋型钻头深垦深松土壤,它可比传统耕作加深1倍,且全耕层土壤均匀细碎疏松,扩建新的土壤"四库"(养分库、水库、氧气库和微生物库),在化肥农药、灌溉用水、人工投入等"三不增投"情况下,各种作物增产10%~30%(多个省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23个点专家测产平均增幅25.48%),提质5%,保水1倍,粉垄耕作一次之后2~3年可持续增产;比较效益可达20%左右。探讨提出粉垄活化耕地、盐碱地、草原和江河等资源,驱动构建绿色农业"3+1"产业体系,在中国甚至全球将可促进实现可利用农业资源总量、优质食物来源总量、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三个增加",实现对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等"两个应对",实现人类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3.
首次将第四套农耕新模式"粉垄"定义为"大科学";阐明粉垄可直接应用于农田耕作和改造砂姜黑土、盐碱地及开发退化低产草原等,深松创造庞大"土壤水库"和减施化肥农药,间接地促进江河水体渔业及水源生态改善与航运、水电产业升级,实现自然资源新一轮活化和统筹利用,"自然生成"人类所需的优良食物产出、国土立体空间增容、天然降水增贮、洪涝干旱灾害减少、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增益等,且不受生态区域、作物品种限制全球性应用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百年千年推行;粉垄增量利用"天地资源"带来"大科学"巨大效应,比传统耕作加深2~3倍,扩建土壤养分、水分、氧气和微生物等"四库"其量增用10%~200%,淡盐20%~40%,增温2~4℃,作物强根壮体光合效率提高10%,耕地具空白施肥增产10%以上、减施化肥10%~20%仍能增产5%以上定力平台,零增水肥增产10%~50%、品质提升5%、增效15%、耕地天然降水增贮100%、甲烷等气体减排5%以上、空气湿度提升5%以上,改造砂姜黑土、盐碱地和退化低产草原等增产15%~50%,这些效果可当年和持续多年"自动生成",助力人类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4.
广西农业科学院研发的粉垄农耕新方法——粉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粉垄技术),已入选农业部主推技术;它利用"螺旋型钻头"替代传统"犁头",耕作深度2倍于拖拉机耕作,扩建耕地养分、水分、氧气、微生物等"四库",10%-100%增量利用土壤养分、氧气、微生物及太阳光能、天然降水等"天地资源",创建了作物自然增产10%以上规律平台,21省20多种作物应用证明非增投入增产10%-30%、品质提升5%、保水量增加1倍。如0.67亿hm~2耕地应用,每年可减少化肥使用量400亿-500亿kg、节本1 200亿-1 500亿元。提出中国实施粉垄"4+1"(耕地、盐碱地、草原、海绵城市+江河水体)绿色发展战略,将耕地0.67亿hm~2松土耕层由16.5 cm粉垄加深到35 cm,盐碱地0.133亿hm~2粉垄35 cm,退化草原0.67亿hm~2粉垄35 cm,可产生3大效应:(1)粉垄涉1.47亿hm~2共可增加松土达3 154.91亿m~3,比现1.2亿hm~2耕地耕层平均16.5 cm松土1 981亿立方增加159.26%,即国土土地立体空间扩增了1.6倍;(2)按耕地每公顷每年增贮天然降水450m~3,尚未利用盐碱地、草原贮水900 m~3,可贮存水资源1 020亿m~3,比现耕地贮藏540亿m~3增加88.89%,即陆地增留的天然降水近1倍;(3)可带来资源活化、环境净化、食物安全、国民健康和催生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数万亿元、中华民族永续息息向前等绿色持续发展。作"大科学研究"和"一带一路"应用推广,在世界可贡献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5.
粉垄活化资源构建绿色农业“3+1”产业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明的农耕新方法——粉垄技术,利用自走式粉垄机械螺旋型钻头深垦深松土壤,它可比传统耕作加深1倍,且全耕层土壤均匀细碎疏松,扩建新的土壤“四库”(养分库、水库、氧气库和微生物库),在化肥农药、灌溉用水、人工投入等“三不增投”情况下,各种作物增产10%~30%(多个省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23个点专家测产平均增幅25.48%),提质5%,保水1倍,粉垄耕作一次之后2~3年可持续增产;比较效益可达20%左右.探讨提出粉垄活化耕地、盐碱地、草原和江河等资源,驱动构建绿色农业“3+1”产业体系,在中国甚至全球将可促进实现可利用农业资源总量、优质食物来源总量、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三个增加”,实现对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等“两个应对”,实现人类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9月底,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种植户获得了丰收:利用粉垄耕作技术种植的萝卜亩产14000斤,较传统耕地模式增产40%,收获的萝卜长达70厘米。而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利用粉垄耕作技术种植的马铃薯也获得丰产。粉垄耕作技术,被袁隆平等多位院士和专家誉为继人力、畜力、拖拉机整地之后的"第四代农耕革命",26个省(自治区)36种作物应用增产10%~50%,重度盐碱地增产48.8%~73%,破解物理性改造盐碱地难题,全国累计推广348.9万亩、增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粉垄改造利用盐碱地的效果,利用自主发明的粉垄耕作机械和粉垄技术,于2015-2016年分别在新疆和陕西等地进行了粉垄改造利用盐碱地试验,结果显示:在新疆的重度盐碱地经粉垄种植一季棉花后,土壤全盐量下降幅度31.31%,棉花产量增加48.80%,盐碱程度由重度降为中度;在陕西轻度盐碱地种植麦后夏玉米,土壤全盐量下降幅度42.73%,玉米产量增加34.83%,盐碱程度由轻度脱盐为正常耕地。最后分析了粉垄盐碱地淡盐增产的机理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粉垄改造利用盐碱地的效果,利用自主发明的粉垄耕作机械和粉垄技术,于2015~2016年分别在新疆和陕西等地进行了粉垄改造利用盐碱地试验,结果显示:在新疆的重度盐碱地经粉垄种植一季棉花后,土壤全盐量下降幅度31.31%,棉花产量增加48.80%,盐碱程度由重度降为中度;在陕西轻度盐碱地种植麦后夏玉米,土壤全盐量下降幅度42.73%,玉米产量增加34.83%,盐碱程度由轻度脱盐为正常耕地。最后分析了粉垄盐碱地淡盐增产的机理原因。  相似文献   

9.
基于"粉垄耕作技术"10年来在中国26个省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甘蔗、青稞等36种作物及10个省盐碱地、退化草原等方面的应用实践,首次论述宜耕的各种土地资源在合理深度区间粉垄深浅程度与"天地资源"利用程度、转化为农业产出量、生态环境改善效应经济产出量等成正比的"粉垄定律",并给出其公式和8个"效应定律"及其科学意义。阐释粉垄"超深耕深松不乱土层"的"全层耕"或"底层耕"(遁耕),创造了再倍数增量利用"天地资源"途径,应用于宜耕各种土地资源并实现对自然资源的一次"大爆炸性"深度利用。指出"粉垄定律"的确立有利于人类深度享用自然恩赐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若含耕地、盐碱地、退化草原等粉垄14 700万hm~2,新增粮食、肉类等可养活4亿人,陆地水资源增贮880亿m~3。  相似文献   

10.
韦本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345-7347
从自然资源友好高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和建设高标准农田出发,对现行"良种+肥料等投入型"的水稻生产方式提出改革理念,结合粉垄技术研究的现有基础,提出"水稻粉垄生态高效栽培法",即采用粉垄深旋耕技术翻倍深松稻田耕作层,由常规耕作的13~15 cm粉垄增厚至26~28 cm,并在回水软土后,实行不耙动土壤的原生态抛秧移栽或直播种植水稻,以天然降水灌溉为主、人工灌溉为辅,保持原田水、肥、土不外流。试验表明,采用水稻粉垄生态高效栽培法,能在化肥减施10%以上、人工劳作减少10%以上的条件下,达到增产、增益20%以上的效果;"水稻粉垄生态高效栽培法"粉垄耕作1次,此后利用构建的粉垄耕作层实行免耕或轻耕,保持粉垄土壤原生态状态,可达到多年持续稳产、增产和节耕、节能、节水、省工、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从自然资源友好高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和建设高标准农田出发,对现行"良种+肥料等投入型"的水稻生产方式提出改革理念,结合粉垄技术研究的现有基础,提出"水稻粉垄生态高效栽培法",即采用粉垄深旋耕技术翻倍深松稻田耕作层,由常规耕作的13~15cm粉垄增厚至26~28 cm,并在回水软土后,实行不耙动土壤的原生态抛秧移栽或直播种植水稻,以天然降水灌溉为主、人工灌溉为辅,保持原田水、肥、土不外流。试验表明,采用水稻粉垄生态高效栽培法,能在化肥减施10%以上、人工劳作减少10%以上的条件下,达到增产、增益20%以上的效果;"水稻粉垄生态高效栽培法"粉垄耕作1次,此后利用构建的粉垄耕作层实行免耕或轻耕,保持粉垄土壤原生态状态,可达到多年持续稳产、增产和节耕、节能、节水、省工、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主持研发的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成功入选,成为粮食增产类5项全国水稻主推技术之一。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针对我国南方水稻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施用、环境污染严重、病虫害和倒伏等突出问题而研发的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为主要内容的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术体系。与传统栽培相比,该技术具有省肥抗倒、增产增收、操作简便等优势,一般节省氮肥20%、增产10%左右、氮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相对提高30%)以上,环境污染大幅减轻,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主要病虫害减少20%~60%,每季少打农药1~3次,抗倒性大幅提高,稳产性好,平均每667 m2增收节支180元,成果整体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3.
1介绍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高效农耕新方法——粉垄活土增粮生态技术;粉垄机深垦深松整地,耕深可达到30~50 cm,比拖拉机耕作加深1倍,破解难以深耕又深松、土壤保持当季和多季疏松的世界农耕难题;18省20种作物上应用,证明零增施化肥能增产10%~30%,品质提升5%以上,贮水增加100%;多季持续增产,旱地作物高的第二至四年增幅达32.57%~38.2%;水稻一至六季的净效益平均每季增加21.82%;每产出100 kg粮食其化肥使用量比传统耕作减少0.35~4.29 kg,减幅10.81%~30.99%。2探讨提出粉垄对土壤养分、水分、氧气和光能等"天地资源"的最大化友好利用,具有可持续性、永久性,函盖多领域、多功能的"大科学"、"大技术"发展潜能;3提出如全国推广0.67亿hm~2,可新增0.1亿~0.13亿hm~2耕地生产能力、节省化肥500万t、增存农业用水300亿m~3,增产粮食可养活2亿~3亿人。  相似文献   

14.
粉垄栽培水稻减施化肥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特优582为供试材料,以常耕零施化肥(CK0)和常耕常规全量施用化肥(CK1)为对照,设置以粉垄常规全量施用化肥为基数进行6种减施化肥处理:粉垄零施肥(A0)、粉垄常规全量施用化肥(A1)、粉垄减施10%(A2)、粉垄减施20%(A3)、粉垄减施30%(A4)和粉垄减施40%(A5),对水稻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相对含量、相关产量性状和产量、效益等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粉垄A0产量比CK0增加7.98%;A1产量比CK1增产252.0 kg/hm2,增幅4.19%;A3产量最高,为6 366.0 kg/hm2,比A1、CK1分别增加1.62%、5.81%,与A1、CK1差异不显著,但其经济效益最好,达11 355.0元/hm2,比A1、CK1分别增多1 215和1 821元/hm2,增幅分别为12.0%、19.1%。由此,粉垄栽培水稻减施化肥10%~20%具有可行性;从兼顾统筹产量、效益和改善土壤污染等出发,提出在粉垄条件下水稻生产可进行减施化肥20%~30%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10~2011年试验表明,大豆"三垄栽培"和"大垄密"栽培模式,在施肥比例N∶P∶K=1∶1.5∶0.5,施肥纯量210~270kg/hm2范围内,大豆的产量与施肥呈正相关,其中"大垄密"增产6.0%~15.9%,"三垄栽培"增产9.7%~14.7%;在相同施肥量级的情况下,大豆"大垄密"较"三垄栽培"增产9.4%~12.3%。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东营市承担"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以来,紧紧围绕改盐增粮、节本增效这个主题,深挖农业增产潜力,精心组织技术攻关和试验示范,建立完善了盐碱地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技术体系,科技助推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得到提升。1集聚要素,大科学振兴大农业1.1谋求技术突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通过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按照"良田+良种+良法"的要求,集成农业先进技术成果,探索水、土、机、种、肥、耕、管等要素配套衔接的增量增效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示范与推广了大豆优质新品种黑农84,以三垄栽培模式和1.3m大垄3行模式为基础,配套绿色、安全、节本增效的除草、施肥、防病虫技术等,实现了示范区大豆高产高效,示范区大豆平均较对照田增产34.9%,每公顷增收2601元。分析了示范区大豆增产增效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赤峰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高产高效创建发挥了关键性作用。2015年赤峰市安照农业技术推广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要求,在喀喇沁旗继续实施旱地玉米增产模式攻关,形成了新型主体易于接受、高产高效广泛复制的"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盖水肥双节"旱地玉米绿色增产技术模式,为全市粮油生产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技术支撑。实施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引领了粮油高产高效创建的深入开  相似文献   

19.
镇巴县是陕西省农业厅确定的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县之一,属陕南浅山丘陵马铃薯玉米间套种植区。农业科技人员依托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强化技术研究,巩固集成推广"脱毒种薯、起垄覆膜、规范间套、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合理密植"高效技术模式,实践证明了马铃薯玉米间作技术的增产效应,基本形成了适宜陕南浅山丘陵区域推广的旱作农业高产高效粮食增产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花生机械化起垄轻简栽培技术是根据花生生育和高产规律,在生产中采用机械化起垄、地膜覆盖、新品种和种衣剂应用、生长剂调控与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各项关键技术配套,达到"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该项技术先进、实用、轻简、高效,示范应用后可取得极为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使用花生机械化起垄轻简栽培技术亩增产、节本各10%以上,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