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原理,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历史灾情数据,旨在利用玉树6个气象站1961—2017年汛期(6—10月)的逐日气温、降水数据,通过对暴雨洪涝致灾因子危险性及孕灾环境易损性的研究,对气候变暖背景下玉树州汛期暴雨洪涝及次生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得到以下结论:玉树州有效积雪量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干旱日数、冰雹日数、雷暴日数、大风日数、寒潮日数均呈现减少的趋势,累计强降水日数呈现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2.
贵南县农业气象灾害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南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有霜冻、干旱、冰雹等。从1961—2012年资料统计分析得到贵南农业气象灾害演变特征为:春季终霜日为6月12日,秋季初霜日为8月20日;平均无霜期为68 d,无霜期总体上有延长的趋势。马铃薯和小油菜易受晚霜冻和早霜冻灾害。干旱主要发生在春、夏季节,总体看平均10年中5年有干旱,3年为轻旱,2年为中旱;最严重的干旱为2000年,春夏连旱;干旱总体为增加趋势,春旱为增加,夏旱为减少趋势。冰雹在1961—2012年共出现了252次,主要出现在3~10月,6月出现冰雹的次数最多,5月次之;最大冰雹的直径为30 mm;7月和8月出现在贵南的冰雹灾害强度最大;冰雹出现次数总体趋于减少,在年内冰雹出现的初日有提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近55年寒亭区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寒亭区1960~2014年高温日数、暴雨日数、雷暴日数、大雾日数、大风和冰雹日数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55年来寒亭区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寒亭区是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地区,高温天气有增长的趋势,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8.6 d;年平均雷暴日为24.5 d,属多雷区,一年中除1和12月外,均有雷暴天气发生,年际变化较大;大雾天气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一年四季均会发生;寒亭区属局地冰雹天气多发地区,年际间上下波动不稳定。[结论]该研究为寒亭区的气象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选取1968—2013年甘肃省临夏州6个站气象资料和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等资料,对冰雹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临夏州冰雹日数以山区为最多,平川较少。移动路径基本是西北—西南—东南等一线。冰雹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出现在6—9月,6月为冰雹多发期。近27年(1987—2013年)临夏州年冰雹日数呈减少趋势。冰雹发生主要集中在中午至傍晚。临夏州中南部为冰雹灾害重点防御区。  相似文献   

5.
陕西北部主要气象灾害变化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1-2012年陕西省榆林市玉米生长期内干旱、冰雹、暴雨资料和玉米产量数据,采用数理统计、趋势产量分离、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三种气象灾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玉米生长期干旱有逐年代上升趋势,西北县区较东南县出现干旱的频次高;生长期干旱可导致大部分县减产,遭遇重旱到特旱最大可造成玉米减产70%以上;初夏干旱最多,对玉米产量影响也最大,初夏发生特旱可导致玉米减产7%~40%,东南县区初夏干旱减产较西北县区减产幅度更大。冰雹在过去42 a呈现极显著的下降趋势,6月份出现冰雹最多,对产量影响不大。暴雨次数的年代际变化呈上升趋势,暴雨雨量变化不明显,暴雨次数、暴雨量与玉米产量均表现为显著负相关。三种灾害综合影响中,初夏干旱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暴雨,冰雹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为了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利用柳州气象站1951-2016年降水、大风、冰雹、雷暴、大雾等资料,对柳州市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日数年代变化较明显,20世纪60年代、90年代,21世纪00年代为相对多发期,20世纪70-80年代相对较少,柳州市年平均暴雨日数为5.4 d,多集中出现在4~8月,以6月最多;柳州市年平均雷暴日数61.2 d,3~9月雷暴日数较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7 d,最多月份为7月,月平均大风日数为0.5 d;年平均冰雹日数为0.1 d,主要出现在每年的3-4月份;年平均雾日数为5.3 d,主要出现在1-4月份;从年变化趋势看,柳州市年平均雷暴、大风、冰雹,雾日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00年以后,雾日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1961—2014年聊城市8个气象观测站的冰雹灾害观测资料,结合GIS技术、小波分析、气候趋势等方法分析了冰雹日数的趋势及特点。结果表明:聊城冰雹年际变化明显,年平均降雹日数呈总体下降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降雹日呈持续下降趋势;冰雹日数有较明显的周期性;冰雹天气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其中主要出现在4—7月,占全年冰雹日数的77.7%,又以6月最多,占29.2%;通过统计1981年以来冰雹灾害对聊城农业的影响可知:30多年来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对冰雹天气的监测、预报,实施人工消雹作业是最有效的防御手段。  相似文献   

8.
该文利用1981-2010年湛江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资料,对台风、暴雨、雷电、干旱、高温、大雾等6种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统计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暴雨、雷电、高温出现在夏季(5~9月),干旱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春旱和冬春连旱最为严重,大雾的危害出现在春季和冬季.雷电和大雾日数呈增加趋势,其中雷暴日数在2000年以后缓慢增加,大雾在2005年以后增加更为明显.暴雨发生日数呈平稳趋势,高温日数呈波动变化.在分析致灾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水平、推进预警信息发布提速扩面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张掖市6个气象站1980--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及气象灾害观测资料.分析了近31年来张掖市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研究了张掖市各县(区)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张掖市气象灾害频发,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发生,且季节性明显;大风、沙尘暴、冰雹年发生次数呈降低趋势,干旱、低温冻害、暴雨洪涝、高温、干热风、雪灾年发生次数呈增加趋势;张掖市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布具有地区性,与海拔高度及地形地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玉树州2017年入汛以来,全州气候较为异常,总体气温较历年略高,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局地出现强对流天气诱发的洪涝、冰雹等气象灾害,对生态环境、农牧业生产等造成较大影响。本文通过玉树州各县局汛期期间气象资料以及历年气象要素值的对比分析,评述了该年汛期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岩  环海军 《农学学报》2023,13(9):81-87
为揭示淄博市农业气象灾害风险,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根据1983—2020年淄博市农业气象灾情资料和粮食产量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灰色关联法和Hurst指数等方法,分析了淄博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并对灾害发展趋势及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淄博市农业气象灾害频发,从发生频率排序依次为干旱、大风、冰雹、暴雨洪涝、台风、冷冻灾害,灾害比重年际差异大。(2)4类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受灾率均以下降趋势为主,空间分布不均:干旱灾害高青、沂源受灾最重;暴雨洪涝灾害高青最为严重;大风灾害桓台和周村受灾最为严重;冰雹灾害高青受灾最为严重。(3)受灾率未来变化趋势为反持续性上升趋势;与粮食产量关联分析显示,干旱关联度最大,大风、暴雨洪涝灾害次之。未来淄博市农业气象灾害风险严峻,干旱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2.
阿拉善盟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68~2017年阿拉善盟气象灾害统计数据,分析阿拉善盟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阿拉善盟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大风、沙尘暴、高温和干旱等,气象灾害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大风和沙尘暴发生日数主要集中在春季,夏季次之。大风、沙尘暴近50年发生日数呈下降趋势,高温呈上升趋势。从空间分布来说,阿拉善盟气象灾害主要集中在北部,其中拐子湖地区发生三类气象灾害日数最多,巴彦浩特地区最少。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变暖背景下重庆主要气象灾害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庆地区34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雷暴、冰雹、大风、雾和霾天气现象资料,分析了重庆高温干旱、暴雨、连阴雨、雷暴、冰雹、大风、雾和霾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表明:近48年重庆地区春旱、伏旱和冬旱日数都呈下降趋势,而夏旱和秋旱日数都呈增加趋势,其中春旱日数的减少趋势明显,减少速率为-1.7d/10a;高温日数具有先减少后增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明显增加趋势;暴雨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为多发时段;连阴雨日数整体呈增多趋势,增加速率为1.2d/10a.近36年重庆地区雷暴、冰雹、大风和霾日数的变化特征类似,都呈显著的单调减少趋势,减少速率分别为-3.0,-0.05,-0.6,-1.5d/10a;雾日数整体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2d/10a,同时具有先增多后减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基于鄂州市1959―2018年气候资料,应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鄂州市近60年霜日数、积雪日数、低温日数、高温日数、雨日数和暴雨日数等6类高影响天气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1世纪10年代以来鄂州市霜日数、积雪日数、低温日数、暴雨日数减少趋势十分明显,高温日数和雨日数增多趋势明显。近60年来霜日数和低温日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高温日数呈现明显增多趋势;积雪日数、雨日数和暴雨日数变化趋势总体平稳,略有增多。霜日数1月和12月最多;低温日数和积雪日数1月最多;高温日数7月最多;雨日数春季3―5月相对较多,秋季9―11月相对较少;暴雨日数6月最多。霜日数、积雪日数、低温日数、高温日数、雨日数、暴雨日数分别在2010、2001、1981、2005年,2000年和2015年之后,1968年发生突变。霜日数在整个时域上存在着准20年的年代际周期;积雪日数在1964―2014年存在着准20年的年代际周期;低温日数在整个时域上存在着18~22年的年代际周期;高温日数在整个时域上存在着准16年的年代际周期和4~6年的年际周期;雨日数在整个时域上存在着准22年的年代际周期和准8年的年际周期。高影响天气的变化能对鄂州市农业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21年汾阳市各类地面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与历年气象资料对比,得出2021年汾阳市气温偏高,突破历史极值;秋季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冬季日照时数异常;榆树、小叶杨的花芽膨大期和蒲公英、车前、苍耳的萌芽期均比历年偏早,且距平值突破历史极值;全年出现暴雨、大风、冰雹、干旱、局地洪涝等异常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春季和秋季出现了罕见暴雨天气,夏季发生严重干旱,10月3—6日的连日降雨造成局地洪涝灾害,6月8日发生严重冰雹灾害,大风次数突破历史极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51—2020年包头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气候要素和天气现象资料,分析了该区域秋冬季多种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强度和频率。结果表明:过去70年间,最大冻土深度以4.05 d/10 a的趋势显著下降,降雪日数、积雪日数、最大积雪深度、低温日数以及冰雹日数变化趋势总体平稳,略有下降,平均地面温度则以0.46 d/10 a的趋势缓慢上升。积雪日数和低温日数1月最多,降雪日数和冰雹日数分别是2月和9月最多。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可能会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增加,因此,制定更多缓解与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利用陇东地区1984—2019年气象灾害灾情数据,分析了陇东地区气象灾害灾情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灾害损失评估。结果表明,灾害损失中干旱最严重、暴雨洪涝最轻,发生次数中暴雨洪涝>冰雹>干旱>冻害>大风;气象灾害发生频次以23%的年均增长率增加,并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格局。直接经济损失西北部多于东南部,受灾人口西北部多于中东部,农业受灾面积西北部多于东部。灾害损失评估中轻灾年出现频率最高、重灾年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异常是引发陇东地区气象灾害加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5—2019年贵州省气象灾情直报的灾情数据,分析贵州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暴雨洪涝、冰雹、干旱、大风是贵州省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别,出现次数多,死亡人数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临汾市气象观测站1954—2018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MannKendall检验等统计方法,对临汾市6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暴雨、高温、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高发期均为7月,年平均发生日数分别为1.9、19.6、26.8 d;干旱、大风、雾在全年时段都有发生,干旱的高发期为秋冬季,春季为大风多发期,4月最多,雾多发生在秋冬季,11月为高发期,年平均日数分别为137.7、5.5、17.5 d。从气象灾害发生的年平均日数来看,依次为干旱>雷暴>高温>雾>大风>暴雨。近65年来,临汾市暴雨、干旱、雷暴、大风这4种气象灾害有减少趋势,其中雷暴、大风减少趋势明显,而高温、雾则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海北州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结合青海省海北州气象观测资料和农业气象灾情资料,对海北州冰雹、干旱、大风、洪涝、霜冻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展开分析探讨,以掌握当地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为科学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