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冀中南地区砂浆黑土条件下优质小麦最佳氮肥施用量,以师栾02-1为材料,设置对照CK和165 kg/hm2、215 kg/hm2、265 kg/hm2、315 kg/hm2、365 kg/hm25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氮肥施用量为265 kg/hm2,产量最高,为6 759.00 kg/hm2;优质小麦的蛋白质含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吸水率、稳定时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形成时间与施氮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施氮水平对小麦灌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百农矮抗58为材料,研究施氮水平对小麦灌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千粒重潜力值k、达到最大灌浆高峰的时间tmax、最大灌浆速率vmax及快增期持续时间t'max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总体上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小麦产量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主要品质指标则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考虑到产量和品质的综合效益,百农矮抗58的合理施氮量为每公顷纯氮300~360 kg.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2016-2017年在恩施市红庙试验基地结合传统免耕、深耕优点,采用耕层优化双行匀播技术进行试验,比较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差异。结果表明,耕层优化双行匀播技术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与深耕、旋耕相比,耕层优化双行匀播技术施作可使小麦产量增产10.64%和15.76%,同时可使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分别提高7.82%和9.16%。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氮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施肥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5种施氮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这5种施肥方式分别是无肥对照、高氮一炮轰(农民习惯)、一次性施用缓控释肥、底肥+1次追肥(拔节期)、和底肥+2次追肥(拔节期和抽雄期).结果表明,两次追肥的增产效果好于一次追肥及施用缓控释肥,各处理均好于一炮轰施肥.与无肥对照相比,两次追肥、一次追肥、缓控施肥、高氮一炮轰的增产效果分别是64.4%、60.1%和58.7%、55.0%.建议提倡在玉米生育中、后期,采用两次追肥的方式,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在没有条件追肥的地区,也可以考虑一次性施入缓控释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耕作技术模式进行试验发现:在砂姜黑土区实施机械深耕和秸秆还田,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保墒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砂姜黑土区应采用犁铧式深耕+秸秆还田技术模式,耕作深度以20~25 cm为宜;同时,落实好秸秆粉碎(3~6 cm)、适量还田(250~300 kg/亩)、补施尿素(10 kg/亩)、补充水分(含水量20%以上)等配套措施,确保秸秆还田质量。  相似文献   

6.
7.
探明不同施氮水平对甘蓝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习水当地甘蓝栽培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开展甘蓝常规施肥(N-P2O5-K2O=15-15-15)和无氮施肥(N-P2O5-K2O=0-7-12)、70%氮肥优化施肥(N-P2O5-K2O=11.55-7-12)、100%氮肥优化施肥(N-P2O5-K2O=16.5-7-12)、130%氮肥优化施肥(N-P2O5-K2O=21.45-7-12)4个氮肥水平控制施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100%氮肥优化施肥(N-P2O5-K2O=16.5-7-12)时甘蓝平均株高最高,达12.33 cm;平均茎粗最大,达23.60 cm;净菜率最高,达71.31%...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南部黑土不同施氮水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设 3个氮水平 ,测定了 3个大豆品种黑农 37、东农 4 2和 90 681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 ,以及子粒产量、百粒重。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大豆干物质积累有较大差别 ,并均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子粒产量也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百粒重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耕作方式下施用劲丰谷德对小麦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3种耕作方式(免耕套播、旋耕播种和深翻旋耕播种,分别用A1~A3表示)和劲丰谷德化控(设置0、750、1500、2250 mL/hm24个水平,分别用B0~B3表示)对稻茬小麦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破口期施用劲丰谷德后,节间长度缩短,小麦株高降低,节间线密度和抗折力均有所增大,以B2处理的抗倒伏效果最好.小麦收获后,不同耕作模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深翻旋耕播种>旋耕播种>免耕套播,劲丰谷德不同施用量为B2>B 1>B0>B3.深翻旋耕模式下小麦破口期配施劲丰谷德,可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和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黑土区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2016年6—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试验区设置3种耕作方式深松(SS)、免耕(MG)及常规耕作(CK),分别采集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的土样,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土壤渗透速率及土壤孔隙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3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及含水量均表现为SS>CK>MG;土壤入渗特征表现为初始入渗率>平均渗透率>稳定入渗率;土壤入渗速率及累计入渗量表现为SS>CK>MG;土壤孔隙度以SS处理下最高且随着月份的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初始入渗速率和渗透总量对不同耕作方式最为敏感,可以作为考察东北黑土区农田耕作效应与缓解黑土地退化的评价指标。由综合得分可知,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性能优劣表现为SS>MG>CK。综上,深松耕作可以有效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土壤渗透能力;免耕更有利于水分的保持,降低土壤的无效蒸发。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农艺性状、产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师进霖  姜跃丽  张辉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2):1582-1585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氮量(0、27.0、54.5、81.8、109.0kg/ha)对烤烟农艺性状、产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探讨大田条件下烤烟的最佳施氮量。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最大叶面积、株高、产量、叶绿素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但施氮量达到一定限度时,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呈下降趋势;在玉溪地区农田生态条件下,兼顾烟叶产量、产值及其工业可用性,施氮量以81.8kg/ha纯N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氮水平和方式对大麦养分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麦品种垦脾2号为试验材料,在黑龙江省大麦主产区设置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施氮方式试验,研究了氮肥对大麦养分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实现大麦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生产施肥技术体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该地区N120kg·hm-2、P20590kg·hm-2、K2O90kg·hm-2是最佳的用量,产量达到4957kg·hm-2;全部磷钾肥+50%氮作基肥,30%氮作种肥,20%氮作分蘖肥是最佳的施肥方式.从整个生育时期来看,在大麦植株的茎和叶中,氮磷钾养分含量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逐渐减少,而在穗中氮磷钾养分含量变化没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和产量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纯氮75-375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叶绿素(Chl)和可溶性蛋白质(Pro)含量都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至旗叶全展后18d,除MDA含量迅速增加,人他生理指标都开始下降。在旗叶一生中的前期,高氮处理(375kg/hm^2)的SOD活性、Chl和Pro含量均较高,后期却下降很快,而中氮处理(225kg/hm^2),整个旗叶生长期内都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性、Chl和Pro含量和Pn,从而有关产量构成因素和子粒产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中层黑土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了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和大豆产量及土壤质量影响的田间试验。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免耕)的玉米产量为10507kg/hm^2,略高于常规秋翻下的玉米产量(10196kg/hm^2),且2002年免耕玉米产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同样,免耕大豆的3年平均产量(2777kg/hm^2)也显著高于秋翻管理下的大豆产量(2563kg/hm^2)。  相似文献   

15.
正小麦收获后机械旋耕方便快捷、能抢墒播种、节省劳力,深受农民欢迎。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旋耕面积逐渐扩大,对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逐渐暴露出来,如耕层浅,易形成坚硬的犁底层,土壤过于疏松,保肥、保水及保温性能差等。为了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特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6.
施氮水平对不同小麦品种氮代谢相关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以矮抗58和郑麦366为材料,研究了施氮水平对小麦叶片和子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片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开花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在花后14 d达到高峰,且倒1叶>倒2叶>倒3叶;子粒的GS活性趋势和叶片一致,但子粒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呈一直下降趋势.在氮素调控作用下,当施氮量在225 kg.hm-2时能够显著增加2个品种叶片和子粒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当施氮量大于225 kg.hm-2时,矮抗58的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不能显著提高,但是却能使郑麦366的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在施氮量为225 kg.hm-2时,2个品种产量均达到最大,矮抗58和郑麦366分别是8 673.39和8 359.60 kg.hm-2.在施氮量为300 kg.hm-2时,2个品种子粒蛋白质含量达到最高,且郑麦366高于矮抗58.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磷肥和钾肥施用量稳定的条件下,当施氮量达到189.98 kg/hm2时,玉米产量达到最大值,为9 834.97 kg/hm2;当施氮量为173.91 kg/hm2时,玉米产量为9 811.92 kg/hm2,此时经济效益最高。但此结论仅适用于耕层土壤肥力为含有效氮71.00 mg/kg、速效磷38.49 mg/kg、速效钾168.12 mg/kg左右的淡黑钙地块。  相似文献   

18.
施氮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减氮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及产量的影响,为氮高效利用型小麦品种资源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大田滴灌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品系)新冬20号、新冬40号、新冬57号、新冬60号、新粮801、新粮802和新粮803为材料,分析不施氮肥(N0)和正常施氮(N1)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叶绿素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9.
在山西临汾建立了大豆、油葵、玉米和休闲4个茬口。开展了不同茬口、施氮水平对不同基因型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各施氮水平下不同基因型小麦的产量及产量结构在茬口间的表现存在差异,其中产量以玉米茬>油葵茬>休闲茬>大豆茬,穗数以玉米茬和休闲茬较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均以油葵茬较高,各施氮水平下不同茬口间的产量及产量三因素存在1%或5%的差异。各茬口下不同基因型小麦的产量在不同施氮水平的表现存在差异,其中强筋品种以高、中(大豆茬)氮水平产量较高,中筋品种以中氮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