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v2626c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结核分枝杆菌Rv2626c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以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株H37Rv cDNA为模板,PCR扩增Rv2626c基因并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载体pLEX-EGFP中,包装慢病毒并感染RAW264.7细胞,使用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Rv2626c蛋白表达水平和RAW264.7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显示,成功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LEX-EGFP-Rv2626c;成功包装慢病毒并感染RAW264.7细胞;Rv2626c蛋白在RAW264.7细胞中高水平表达显著促进了细胞凋亡。本试验结果表明,在RAW264.7细胞中过表达结核分枝杆菌Rv2626c蛋白能显著性增加其凋亡水平。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核分支杆菌Rv2031c基因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结核分支杆菌Rv2031c的序列设计引物,以结核分支杆菌国际标准株H37Rv株灭活的菌液上清液为模版,扩增Rv2031c基因;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载体plex-EGFP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获得plex-Rv2031c-EGFP重组慢病毒载体;将重组慢病毒质粒分别与辅助质粒共转染至293T细胞中,转染48h后收集慢病毒,并侵染RAW264.7细胞;侵染48h时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试验组巨噬细胞的凋亡率;提取细胞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PCR检测Rv2031c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同时,使用细胞裂解液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Rv2031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Rv2031c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lex-Rv2031c-EGFP;构建了过表达Rv2031c的慢病毒Rv2031c-lv;感染Rv2031c-lv的RAW264.7细胞的凋亡率为41.8%,而对照组EGFP-lv感染的RAW264.7细胞其凋亡率为30.0%;PCR结果表明Rv2031c在Rv2031c-lv侵染的RAW264.7细胞中高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v2031c蛋白在Rv2031c-lv侵染的RAW264.7细胞中高表达。该研究成功构建了结核分支杆菌Rv2031c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验证了其对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为结核分支杆菌在机体内潜伏期感染的药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布鲁氏菌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后类泛素SUMO-1的表达变化,并构建小鼠类泛素SUMO-1基因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本试验分别利用布鲁氏菌16M、M5-90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中类泛素SUMO-1的表达;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类泛素SUMO-1基因片段插入到慢病毒表达载体pLEX-MCS 中,获得重组慢病毒质粒pLEX-SUMO-1,测序鉴定成功后转染293T 细胞,包装好的慢病毒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类泛素SUMO-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布鲁氏菌16M、M5-90侵染细胞后,在感染早期类泛素SUMO-1的表达受到抑制,12 h内呈现下降趋势,在12 h后开始上升,极显著高于正常水平(P < 0.01);测序结果证明,类泛素SUMO-1基因正确插入到pLEX-MCS 质粒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表明,类泛素SUMO-1 mRNA转录水平上调。由此可见,布鲁氏菌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能够引起细胞内类泛素SUMO-1表达的改变;成功构建了类泛素SUMO-1慢病毒过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类泛素SUMO-1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旨在通过构建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腺病毒干扰载体,研究其对BCG诱导的RAW264.7细胞凋亡相关指标的影响,以探讨其在BCG诱导RAW264.7凋亡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笔者构建RIP1腺病毒干扰载体,并转染感染BCG的小鼠RAW264.7细胞系,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处理细胞凋亡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细胞活性氧水平及细胞周期等指标,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BCG感染显著上调了RIP1的蛋白表达水平并提高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凋亡率,当RIP1被干扰后,BCG感染后的RAW264.7细胞凋亡率和活性氧水平显著降低,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显著下调,线粒体膜电位和抑凋亡蛋白表达量上调。同时,BCG感染后细胞周期滞留于G_1期。BCG感染可有效上调RIP1表达量并诱导RAW264.7细胞凋亡。RIP1通过下调BCG感染后RAW264.7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上调活性氧含量并提高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比值,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_1期从而参与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所致的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先天免疫细胞与Mtb的相互作用通过自噬、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等途径影响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旨在探究减毒牛分枝杆菌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BCG)感染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后,能否发生自噬与细胞凋亡。试验以BCG不同感染复数与感染时间感染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及凋亡相关蛋白LC3B-II、Beclin1、Bcl-2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透射电镜观察感染BCG的巨噬细胞形态学变化,探究BCG感染RAW264.7是否会发生自噬和凋亡,进而确定BCG感染巨噬细胞的最佳浓度与时间。通过对巨噬细胞的分子水平和形态学检测发现,BCG以感染复数为10,感染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时间为12 h时,感染组自噬有关蛋白Beclin1、LC3B-II,促凋亡蛋白Caspase3的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鼠RAW264.7细胞IRG1基因设计4个RNA干扰靶位,筛选出最佳干扰序列构建shRNA慢病毒载体质粒并包装获得慢病毒颗粒,进而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转细胞系,实现IRG1基因在RAW264.7细胞基因表达的沉默。并通过布鲁菌16M株及M5株感染基因沉默细胞对IRG1基因在布鲁菌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慢病毒介导的shRNA高效、稳定地沉默了IRG1基因的表达,布鲁菌侵染RAW264.7细胞后IRG1基因表达上调。本试验为IRG1基因及相关调控基因抗布鲁菌病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4,(10):1-5
为了构建结核分枝杆菌rv3802c基因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质粒,本研究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扩增出rv3802c-HisFlag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测序验证后,将基因合成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和增强型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片段(IRES-DsRed2)定向插入到这个重组质粒上,经酶切鉴定获得双顺反子表达质粒pC3.1-3LHF-Red。将质粒pC3.1-3LHF-Red转染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增强型红色荧光蛋白成功表达;经Western blot分析表明Rv3802c-HisFlag融合蛋白在CHO细胞中获得了表达。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共表达增强型红色荧光蛋白和Rv3802c-HisFlag融合蛋白的双顺反子表达质粒pC3.1-3LHF-Red,为进一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v3802c蛋白在分枝杆菌感染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20,(1):66-71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稳定敲除TRIF基因的RAW264.7细胞株。首先,制备Cas9表达慢病毒,感染RAW264.7细胞,通过Puromycin抗性进行初步筛选,PCR法进行鉴定。其次,设计3条特异性识别TRIF基因的sgRNA(sgTi1、sgTi2、sgTi3),将其转入稳定表达Cas9蛋白的RAW264.7细胞株,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入效果,PCR和Western blot法验证基因敲除情况。最后,挑选基因敲除效果最佳细胞株,经TRIF激活剂诱导后,提取细胞总RNA,荧光定量PCR检测IFN-β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感染后的RAW264.7-Cas9细胞Cas9基因扩增产物升高,说明成功获得稳定表达Cas9基因的RAW264.7细胞。含目的基因的慢病毒感染RAW264.7-Cas9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可明显观察到目的基因已成功导入;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导入sgTi1、sgTi2、sgTi3的3组RAW264.7细胞TRIF表达均受到抑制,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3组RAW264.7细胞TRIF蛋白表达均下降且sgTi1组下降最显著,说明TRIF基因敲除成功。经TRIF激活剂诱导,与RAW264.7-Cas9-NC细胞比较,敲除TRIF基因后RAW264.7细胞IFN-βmRNA水平受到明显抑制。结果表明: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稳定敲除TRIF基因的RAW264.7细胞株。  相似文献   

9.
为检测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后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构建IL-6、IL-10、TNF-α重组标准质粒,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应用该方法对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6个时间点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37Rv组、BCG组相比于对照组刺激后均使三种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发生变化,其中IL-6和TNF-α发生明显变化。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时间点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研究的分析为结核分枝杆菌对巨噬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旨在构建牦牛lncRNA ENSBGRT00000000387.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将其感染牦牛卵泡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 GCs),了解它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本研究提取牦牛卵泡RNA,以RT-PCR技术扩增lncRNA ENSBGRT00000000387.1全长序列,而后构建其重组质粒,并以慢病毒包装系统(pVSVG:pMDL:pRev)包装后利用qPCR法测定在293T细胞上的感染滴度,再感染分离培养的牦牛GCs,以qPCR检测GCs中lncRNA ENSBGRT00000000387.1的表达水平,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GCs的凋亡率,以Western blot和qPCR分别检测促凋亡基因CASPASE3、BAX和抑凋亡基因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由牦牛卵泡中成功扩增出lncRNA ENSBGRT00000000387.1的全长2 566 bp序列,将其与LV-EF1a-EGFP-2A载体同源区的片段同源重组,经酶切鉴定及测序验证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将之经慢病毒包装系统包装和浓缩后,在293T细胞的感染效率达(75.77±0.850)%...  相似文献   

11.
为构建禽白血病病毒(ALV)衣壳蛋白P27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鸡肝癌细胞LMH中的表达,试验以实验室前期构建的pcDNA3.1-p27为模板,扩增p27基因,克隆入pLVX-IRES-ZsGreen1载体,构建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LVX-p27,与辅助质粒psPAX2和pMD2.G共转染至HEK293T细胞,包装获得表达p27基因的重组慢病毒。将慢病毒上清感染293T和LMH细胞,检测细胞中p27基因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LVX-p27构建正确,收集的慢病毒上清滴度为9×104TU/mL;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共聚焦荧光试验结果显示P27蛋白主要定位于胞浆,p27基因的RNA和蛋白表达量在感染后96 h内随着感染时间延长逐渐升高。研究表明:表达p27基因的慢病毒包装成功,并且能感染293T及禽源LMH细胞,为进一步研究P27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12.
构建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对其进行病毒包装、鉴定与滴度测定,为进一步研究CIRP功能提供基础工具。本研究从4℃冷处理8 h的SD大鼠睾丸组织中获得CIRP的cDNA序列测序后,将其克隆入LV5质粒中,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利用脂质体将鉴定的阳性重组LV5-cirp表达载体与pGag/Pol、pRev、pVSV-G 3个质粒共转染到HEK-293T细胞,72 h收获上清,包装产生慢病毒。将所得病毒悬液梯度稀释后感染293T细胞,检测病毒滴度,以及采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鉴定、酶切及测序结果证明成功构建了LV5-cirp重组质粒,序列比对与设计序列符合率100%,并成功包装成慢病毒,病毒滴度为6.30×108TU/m L;将制备成功的CIRP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感染293T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细胞中CIR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细胞以及慢病毒阴性对照组(P0.01)。本实验成功构建CIRP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并完成了慢病毒包装及滴度的测定,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工具。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miRNA-21在免疫细胞中的调控作用,试验构建了miRNA-21过表达载体,并将其成功转染到RAW264.7细胞中。结果表明:miRNA-21在RAW264.7细胞中获得了大量表达,说明miRNA-21/pG-super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可在细胞内表达布鲁氏杆菌外膜蛋白31(OMP31)基因的表达载体和慢病毒,试验从羊布鲁氏杆菌M5-90疫苗株PCR获得OMP31基因,连接至p Zero Back/blunt载体,经双酶切鉴定、测序鉴定正确的基因亚克隆到p HAGE-CMV-MCS-IZs Green表达载体上,双酶切鉴定,构建含正确OMP31基因的表达载体p HAGE-OMP31,与包装质粒ps PAX2和包膜质粒p MD2.G共转染293FT细胞进行慢病毒Lentivirus-OMP31包装;获得的Lentivirus-OMP31感染293FT细胞,利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IFS)鉴定OMP31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LentivirusOMP31体外感染布鲁氏杆菌的宿主细胞模型单核细胞THP-1和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JEG-3,Western-blot和IFS鉴定OMP31基因的表达,并利用流式细胞(FCM)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构建了能够在细胞内表达OMP3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 HAGE-OMP31和慢病毒LentivirusOMP31,二者感染细胞后表达的OMP31蛋白可与特异性抗体反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经初步鉴定,OMP31蛋白在JEG-3细胞内表达能引起细胞凋亡。说明载体p HAGE-OMP31和慢病毒Lentivirus-OMP31可作为用于研究OMP31与布鲁氏杆菌感染相关性的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干扰素刺激基因Viperin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的影响,试验构建猪源Viperin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慢病毒的包装和转导,对重组蛋白质进行Western-blot鉴定,同时研究过表达Viperin对PEDV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猪Viperin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命名为pWPXL-Vip,且测序结果进一步表明Viperin基因被正确克隆。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猪Viperin在Vero细胞质中表达。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分子质量约75 ku处有1条特异性条带,Viperin在Vero细胞中正确表达。用PEDV感染稳定表达Viperin的Vero细胞,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过表达Viperin能够提高病毒拷贝数。说明本试验成功构建了猪Viperin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且表达的Viperin蛋白能够促进PEDV复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非结核分枝杆菌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胞内分枝杆菌和偶发分枝杆菌分别感染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TNF-α及IL-10的表达,检测这2株菌在小鼠巨噬细胞中的增殖。结果显示:胞内分枝杆菌引起的细胞凋亡水平低于偶发分枝杆菌组(P0.05),这2株菌所引起的TNF-α的表达量在4 h、12 h较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24 h、48 h下降明显,而IL-10的表达整个感染过程都比较高。并且还观察到胞内分枝杆菌的吞噬率较高(P0.05);增殖能力较强(P0.01)。表明菌体毒力与凋亡率、细胞因子的表达、增殖率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泛素相关修饰蛋白SUMO-2对布鲁氏菌16M的影响,本试验构建了SUMO-2基因干扰和过表达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并用布鲁氏菌16M进行侵染。参照GenBank中SUMO-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干扰片段和过表达引物,克隆成功后连接至相应的慢病毒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选取阳性克隆菌提取质粒转染HEK-293FT细胞,将重组的慢病毒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利用布鲁氏菌16M分别侵染构建成功的干扰和过表达细胞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UMO-2 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SUMO-2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IFN-γ和TNF-α水平,菌落计数来确定布鲁氏菌在细胞中的存活能力。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SUMO-2 mRN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过表达组SUMO-2 mRNA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成功构建了SUMO-2干扰和过表达细胞模型。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布鲁氏菌16M感染能以时间依赖的方式下调SUMO-2蛋白的表达。经菌落计数后发现,SUMO-2过表达后布鲁氏菌的数量极显著减少(P0.01),抑制布鲁氏菌16M的细胞内繁殖。而SUMO-2干扰后布鲁氏菌的数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P0.01),促进布鲁氏菌16M的细胞内繁殖。同时,经SUMO-2过表达后,IFN-γ和TNF-α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经SUMO-2干扰后,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IFN-γ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SUMO-2在RAW264.7细胞中的表达变化也影响IFN-γ和TNF-α的产生。综上所述,SUMO-2蛋白在布鲁氏菌胞内存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有助于阐明布鲁氏菌感染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讨谷氨酰胺在牛分枝杆菌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 vaccine, BCG)感染巨噬细胞过程中对凋亡的调控作用。本文采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首先建立了BCG感染致细胞凋亡的细胞模型,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关键因子的表达变化,确定最佳感染条件;进而利用无谷氨酰胺培养基构建谷氨酰胺剥夺模型并结合BCG感染,采用ELISA、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检测了细胞内谷氨酰胺关键代谢指标的差异变化。通过上述研究,阐明谷氨酰胺对BCG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结果表明,BCG感染显著上调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中Caspase 3和PARP的蛋白表达(P<0.001),最佳感染时间为12 h,最佳感染复数为10 MOI,同时BCG感染促进了RAW264.7细胞内谷氨酰胺的分解代谢。剥夺谷氨酰胺后能极显著降低BCG感染后巨噬细胞中谷氨酸(P<0.001)和谷胱甘肽(P<0.01)的含量,极显著增加了细胞内ROS的含量(P<0.001)。同时,抑制谷氨酰胺代谢促进了RA...  相似文献   

19.
构建结核分枝杆菌7种蛋白的表达载体,通过原核表达得到5种休眠复苏因子蛋白,分别为(RpfA、RpfB、RpfC、RpfD、RpfE)及2种潜伏相关抗原蛋白(Rv3407和Rv0569)。首先以结核菌H37Rv全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结核分枝杆菌的5种休眠复苏因子蛋白和2种潜伏相关抗原蛋白目的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PCR和酶切鉴定准确后测序,将测序准确的目的片段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和pET-22b,经PCR和酶切鉴定准确后,转化入大肠杆菌DE3表达菌原核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试验证实成功表达出7种目的蛋白,其中蛋白RpfA、RpfB、RpfC、RpfD、RpfE为包涵体,蛋白Rv3407和Rv0569为可溶性蛋白。这7种检测相关因子蛋白的成功表达和鉴定为潜伏结核病新型检测方法建立奠定了基础,也将为进一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休眠复苏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泛素相关修饰蛋白SUMO-2对布鲁氏菌16M的影响,本试验构建了SUMO-2基因干扰和过表达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并用布鲁氏菌16M进行侵染。参照GenBank中SUMO-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干扰片段和过表达引物,克隆成功后连接至相应的慢病毒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选取阳性克隆菌提取质粒转染HEK-293FT细胞,将重组的慢病毒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利用布鲁氏菌16M分别侵染构建成功的干扰和过表达细胞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UMO-2 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SUMO-2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IFN-γ和TNF-α水平,菌落计数来确定布鲁氏菌在细胞中的存活能力。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SUMO-2 mRN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过表达组SUMO-2 mRNA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成功构建了SUMO-2干扰和过表达细胞模型。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布鲁氏菌16M感染能以时间依赖的方式下调SUMO-2蛋白的表达。经菌落计数后发现,SUMO-2过表达后布鲁氏菌的数量极显著减少(P<0.01),抑制布鲁氏菌16M的细胞内繁殖。而SUMO-2干扰后布鲁氏菌的数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P<0.01),促进布鲁氏菌16M的细胞内繁殖。同时,经SUMO-2过表达后,IFN-γ和TNF-α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经SUMO-2干扰后,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IFN-γ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SUMO-2在RAW264.7细胞中的表达变化也影响IFN-γ和TNF-α的产生。综上所述,SUMO-2蛋白在布鲁氏菌胞内存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有助于阐明布鲁氏菌感染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