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浸根、1g/L秋水仙碱滴生长点、含100mg/L的秋水仙碱培养基处理芸薹属三种单倍体无性系幼芽,诱导染色体加倍。根据处理后材料的田间表型、花粉育性和细胞学检测结果发现,各处理的染色体加倍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培养基处理幼芽的加倍效率最高,达到50.75%;浸根和滴生长点的处理加倍效率分别为44.07%和17.54%。  相似文献   

2.
ZZ.  Chen 官梅 《作物研究》1998,12(4):34-35,37
该文比较了甘蓝型油菜小孢子产生植株染色体加倍的三种方法;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再生植株,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诱导的胚和秋水仙碱处理离体小孢子。处理整株,有53%的处理植株结实,但植株生长迟缓,结实率下降。用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诱导胚,植株加倍率为32%。秋水仙碱直接处理离体小孢子可使70%的植株整体加倍,同时还刺激了培养小孢子的胚胎发生,从而提高植株再生率。  相似文献   

3.
春小麦花药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春小麦花药单倍体植株的加倍效率,对参试的春小麦材料的花药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根系分别进行了以下处理:(1)在脱分化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五种浓度的秋水仙碱:0.02‰、0.05‰、0.1‰、0.3‰、0.5‰;(2)用0.2%和0.05%的秋水仙碱浸泡再生植株根系各5h和15h。结果表明,在脱分化阶段经秋水仙碱处理后愈伤组织生长缓慢,植株再生能力较差,甚至部分褐化死亡;再生植株的浸根处理无论是用高浓度还是低浓度的秋水仙碱,长时间浸泡根系后均会导致大部分再生植株夭亡。用0.2%的秋水仙碱溶液浸泡再生植株根系5h后,将其移栽温室,平均结实株率为45.9%,比对照结实株率(13.2%)提高了32.7个百分点。说明高浓度秋水仙碱短时间浸泡再生植株根系加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烟草单倍体技术中的染色体加倍率,以K394×云烟87的F1代花药组培单倍体烟苗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对烟草单倍体苗的成苗率、大田移栽成活率和染色体加倍率的影响;以浸苗法为对照,在植物无根的情况下,研究了秋水仙素对烟草单倍体苗的成苗率、大田移栽成活率和染色体加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浓度降低,成苗率和大田移栽成活率会升高而染色体加倍率会降低;无根系烟苗在加倍时染色体加倍率普遍比有根的烟苗低。  相似文献   

5.
甜菜单倍体植株染色体人工加倍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甜菜单倍体植株染色体5种人工加倍方法。试验结果看出,方法1是较理想的加倍途径,加倍频率可达85%,用于这种加倍方法的秋水仙液经灭菌后可重复使用;在无振荡器情况下也可用方法2来达到加倍目的,加倍频率可达45%;其它3种方法各有其明显弱点,使用宜慎。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基因型玉米材料诱导产生的单倍体幼苗为材料,在2~3叶期用0.06%浓度的秋水仙素配以2.0%的二甲基亚砜(DMSO)通过浸根、滴注心叶和针刺生长点3种不同的方法对单倍体进行人工化学加倍,对不同加倍方法的加倍率和致死率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针刺生长点的方法加倍效果最好,平均加倍率为23%,与其他2种化学加倍方法比较,不仅加倍率显著提高,而且所用的秋水仙素剂量更低。  相似文献   

7.
不同加倍技术加倍玉米单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有相同遗传基础的玉米种质为基础材料,利用外引诱导系高诱1号、2号与5号为父本进行人工诱导,通过子粒外观形态鉴定,获得准单倍体子粒。选取高诱5号诱导的单倍体子粒为材料,设置秋水仙素浸种加倍、除草剂加倍与自然加倍3个试验。结果表明,3份诱导系材料的单倍体诱导率存在很大差异,诱导率最高达10.42%,最低为4.78%。0.06%浓度的秋水仙素浸种12 h处理加倍效果最好,加倍率为11.76%;80μmol/L甲基胺草磷在三叶期和五叶期用滴心法处理幼苗加倍效果次之,为8.09%;自然加倍率最低,仅为3.06%。  相似文献   

8.
切根处理对玉米单倍体加倍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0.06%秋水仙素和2%二甲基亚砜为加倍药剂,比较不同处理时间、不同根长的玉米单倍体幼芽切根处理与直接浸根的加倍效果。结果表明,处理时间12~72 h均能提高玉米单倍体加倍率,显著高于自然加倍,处理48 h加倍率最高。不同根长的切根处理加倍率存在显著差异,根长5~10 mm加倍率最高,根长大于21 mm加倍率最低。切根处理48 h,单倍体植株平均散粉率和结实率分别为51.39%和8.74%,极显著高于直接浸根处理的散粉率和结实率。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细胞染色体加倍是“分解 -综合育种”方案的重要环节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染色体加倍技术已由秋水仙素加倍法、组织培养加倍法发展到细胞融合加倍法。本文简述了各种染色体加倍方法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利用秋水仙素对中粒种咖啡直生枝幼芽进行加倍诱导。研究结果表明,秋水仙素的浓度在0.05-1.0%范围内加0.5%的二甲基亚砜均获得良好的诱变效果,最高的变异率可达83%。对变异材料进行截顶纯化、培养,获得了7枝生长正常、稳定的主杆。  相似文献   

11.
对滇中朗目山野生二倍体鸭茅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种子,获得了混倍体鸭茅(同一植株根尖中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混存),混倍体鸭茅的形态学特征及生长发育均与二倍体无明显差异;从混倍体鸭茅自然传粉后代中,获得了纯合同源四倍体鸭茅。同源四倍体鸭茅的气孔和种子均较二倍体大,但形态、发育与二倍体差异较小。以诱导所得混倍体为母本,与四倍体栽培种杂交,杂交F1代为四倍体,其形态学特征及物候发育均介于野生二倍体和四倍体栽培种之间,早期生长与四倍体栽培种相当,优于野生二倍体,繁殖性能与野生二倍体相当,强于四倍体栽培种,分蘖、再生性及干物质产量均强于二倍体,但明显不如四倍体栽培种。以鸭茅野生二倍体为母本,与四倍体栽培种进行杂交,获得的杂交三倍体高度不孕,但早期生长、分蘖、再生等明显优于母本二倍体,杂交三倍体开放传粉后代倍性复杂,混倍体、四倍体和五倍体都有。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胚早期转移技术,将接种后2周的花药连同微胚一起转移到分化培养基,可提高分化成苗率10~12倍,且减轻了胚状体转移的麻烦。利用50kg/L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1~2mm的胚状体6~72小时,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可育株率,其中处理24小时效果最好,在不降低分化成苗率的前提下,可育株率由对照的32.3%提高到71.4%。将微胚早期转移与染色体早期加倍相结合,在微胚转移前一天向原培养基中滴加1ml 50mg/L的秋水仙碱溶液,在保持同样出胚率和分化率的基础上,可育株率由39.4%提高到58.3%,自交结实株率由17.9%提高到37.4%。  相似文献   

13.
小麦×玉米产生的小麦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研究秋水仙素对小麦×玉米产生的小麦单倍体的染色体加倍效果,分别用浓度为250、500、750、1 000 mg/L的秋水仙素溶液对单倍体植株进行浸根加倍处理.结果表明,单倍体植株的平均加倍率分别为51.9%、83.2%、86.4%、82.9%,平均加倍处理效率分别为46.1%、68.8%、71.7%、70.9%,均以浓度为750 mg/L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效果最好.用浓度为500 mg/L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根处理时持续供应O2,可获得79.9%的平均加倍率,高于没有O2供应的处理(72.7%);有O2供应的加倍处理效率(66.1%)也高于无O2供应的处理(62.2)%.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找方便、安全、高效的小麦单倍体苗加倍处理方法,选用秋水仙素3个浓度(0.1%、0.2%、0.3%)、3个处理时间(3h、4h、5h)对单倍体苗进行浸根加倍处理;同时,比较了加光与不加光、全程通气与不通气、分蘖节打孔与不打孔等技术措施下单倍体苗的移栽成活率、加倍结实率。结果表明,室温下以0.2%的秋水仙素浸根处理3~4h,期间持续通入空气并进行遮光处理的效果最佳,可获得90.0%的加倍率。避光和持续通气处理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加倍率,其在高浓度加倍处理和长时间加倍处理时显得尤其重要。分蘖节打孔伤害了植株,降低了加倍后植株的成活率,但能提高低浓度短时间处理时植株的加倍率,对低浓度长时间处理和高浓度处理则不适用。  相似文献   

15.
抗微管除草剂对玉米单倍体加倍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用氟乐灵、拿草特两种抗微管除草剂和秋水仙素在不同处理部位、不同处理时间和浓度条件下对玉米单倍体进行单倍体加倍效率研究。结果表明,3种药剂用浸种法处理玉米单倍体的加倍率以氟乐灵在浓度80μmol/L处理20 h最高(35.7%),用浸芽法处理的加倍率以拿草特在浓度60μmol/L处理24 h最高(24.8%),用浸根法处理的加倍率以氟乐灵在浓度40μmol/L处理15 h最高(16.8%)。因此抗微管除草剂氟乐灵对玉米单倍体加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两种环境下玉米单倍体注射法与自然加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杂交种正大619为母本,单倍体诱导系桂诱1号诱导其产生的单倍体为材料,在温室大棚和大田两种环境下,采用秋水仙素注射法和自然加倍法进行单倍体加倍处理,对两种环境下不同加倍方法的散粉率和吐丝率进行方差分析。对散粉率的分析表明,在温室大棚环境下散粉率比在大田中有极显著提高,温室大棚中注射法与自然加倍散粉率分别是12.02%和13.97%,大田中分别为9.27%和6.87%。不同环境与加倍处理方法间的互作有显著差异,在温室大棚环境下,自然加倍法对提高散粉率的效果最好。对吐丝率的分析表明,吐丝率在温室大棚与大田环境之间有显著差异,大棚环境中注射法与自然加倍吐丝率分别是99.30%和99.37%,大田中分别为97.76%和96.36%。在育种基地创造适宜的玉米单倍体生长环境,自然加倍法也能够获得可观的雄穗散粉率,并提高雌穗吐丝率,从而提高单倍体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中粒种咖啡小孢子染争体加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玉米单倍体在黑龙江与海南自然加倍效果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4个不同来源的组合诱导产生的单倍体在海南和黑龙江省自然加倍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材料其单倍体自然加倍率差异明显,相同来源的单倍体在海南和黑龙江省的自然加倍率也有明显差异,4个组合在海南的平均自然加倍率为7.61%,在黑龙江省为4.42%;其中组合M03(瑞德)在海南和黑龙江省的自然加倍率平均为9.94%,在4个组合中最高;M04(兰卡斯特)的平均加倍率为3.88%,为4个组合中最低,在海南比黑龙江省更有利于玉米单倍体的自然加倍。  相似文献   

19.
关于玉米单倍体人工加倍方法及花粉活力测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以孤雌生殖诱导系高诱1号诱导的单倍体植株为材料,分别在6叶期和拔节期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配以二甲基亚砜(DMSO)注射处理茎尖生长点,对单倍体植株进行人工加倍,并对部分不散粉花药中的花粉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6叶期,以0.5%秋水仙素配以2.0%的DMSO处理效果最好,加倍率高达32.3%,是对照的4.8倍.在拔节期的处理随秋水仙素浓度的升高,药害株增多;测定的不散粉单倍体都具有活性花粉存在,花药中平均活性花粉为8.0%,最高者为20.0%。  相似文献   

20.
虽然芸薹属栽培种的3个二倍体祖先,白菜型油菜(AA,2n=20)、甘蓝(CC,2n=18)和黑芥(BB,2n=16)有共同的起源,其染色体基数为6,但它们的进化距离有明显的差异。Attia和Robbelen(1986)用双单倍体杂种的染色体配对和交叉频率说明,A与C两染色体组之间的关系比它们与B染色体组之间的关系要密切得多。但是,所观察到的减数分裂构型不仅是由进化中累积的染色体结构差异所致,而且还可能存在抑制部分同源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