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华夫 《农业考古》2001,(1):289-291
(十五)水产 相贝经一卷(汉)朱仲撰说郛第九十七卷清顺治三年(1646)刊;唐宋丛书用说郛刊版重编本 渔具咏一卷(唐)陆龟蒙撰说郛第一百七卷清顺治三年(1646)刊 蟹谱一卷(宋)傅肱撰说郛第一百七卷清顺治三年(1646)刊 海味索隐一卷(明)屠本 撰说郛第四十二卷清顺治三年(1646)刊; 鱼品一卷(明) 国居士撰说郛第四十二卷清顺治三年(1646)刊; 养鱼经一卷说郛第一百七卷清顺治三年(1646)刊;玉涵山房辑佚书清同治十三年(1874)序刊本;续百川学海用说都版重编本 异鱼图赞四卷(明)杨慎撰宝…  相似文献   

2.
王华夫 《农业考古》2000,(1):299-303
王华夫,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佳木斯市光明胡同10号信箱。 (四)农具 耒耜经一卷(唐)陆龟蒙撰五朝小说用说郛续刊版重编本 耒耜经一卷(唐)陆龟蒙撰津逮秘书明崇祯中(1635)中虞山毛氏汲古阁刊本 耒耜经一卷(唐)陆龟蒙撰说郛第一百九卷清顺治三年(1646)刊 耒耜经一卷(唐)陆龟蒙撰学津讨原清嘉庆址年(1825)虞山氏照旷阁刊本 农具记一卷(清)陈玉速撰擅几丛书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刊 (五)救荒 救荒活民书三卷拾遗一卷(宋)董好撰珠丛别录(清钱照祚辑)清道光中(1835)金山钱氏用墨海金壶刊版重编本…  相似文献   

3.
王华夫 《农业考古》2003,(1):278-286
(五 )农具耒耜经 一卷  (唐 )陆龟蒙撰 说郛卷第一○九 明刊耒耜经 一卷  (唐 )陆龟蒙撰 学津讨原第九十一册 清嘉庆刊耒耜经 一卷  (唐 )陆龟蒙撰 唐人说荟第十册 清刊农具记  (清 )陈玉琪撰 檀几丛书第一册 清刊(六 )土壤 耕作耕织图诗 一卷  (宋 )楼王寿撰 龙威秘书第十二册 清嘉庆元年 (1796)刊南村辍耕录 三十卷  (明 )陶宗仪撰 明刊耕织图 二卷  (清 )焦秉贞撰 清刊(七 )植物保护通志昆虫草木略 二卷  (宋 )郑樵撰  (日本 )小野职博校 天明 (1781- 1988)刊禽虫述 一卷  (明 )袁达撰 山居杂志第八册…  相似文献   

4.
周志刚 《农业考古》2007,(5):187-192
前记:本文对陆羽撰著、编述、诗文、碑碣的所有著作,作一考察,记录存佚、卷次、版本,对各书内容不作详细介绍。因各书历代版本源流繁多,所记版本卷次仅以文后参考书目为准。《茶经》三卷存。有宋咸淳九年(1273年)左圭原刊百川学海本和明刻本等多种版本。原书三卷,据(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序》:“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季疵始为三卷《茶经》,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饮之者,除而疬去,虽疾医之,不若也。”所言与今本《茶经》内容次第相同,今本都作三卷十篇。至宋以后,《茶经》卷本渐有歧异。(宋)…  相似文献   

5.
二、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收藏的中国农业古籍该所收藏中国农业古籍及与农业有关系的中国古籍共520种。(一)农业概论范子计然三卷(周)范合撰玉函山房辑佚书清同治十三年(1874)序刊范子计然一卷(周)范合撰汉学堂丛书清光绪十九年(189)子速集成刊农家谚一卷(汉)崔实撰说都第七十四卷清顺治三年(lthe)刊犯胜之书二卷(汉)江胜之撰玉函山房辑佚书(清)同治十三年(1874)序刊论胜之书二卷(汉)把胜之撰问经堂丛书清嘉庆中(18O7)承德孙氏刊本汉论胜之遗书一卷(汉)油胜之撰(清)来擦淳辑昭代丛书癸集苹编五十卷清道光中…  相似文献   

6.
(三)农田水利水经二卷(汉)桑钦撰五朝小说用说郭续刊版重编本水经二卷(汉)桑钦撰说郭清顺治三年(lthe刊)水经二卷(汉)桑钦撰增订汉魏丛书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金溪王氏刊本水经四十卷(后魏)郦道元注明嘉靖十三年(1534)吴郡黄省曾刊本有贝塘图记水经四十卷(后魏)郦道元注(明)吴校明万历十三年(1585)新安吴氏刊本水经注笺四十卷(后魏)哪道元注(明)朱谋桥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西楚李长庚刊本水经注四十卷(后魏)邮道元注(明)朱谋扶笺明崇债二年(1629)竟陵谭元春刊本水经注四十卷(后魏)邮道元注(明)朱谋…  相似文献   

7.
方健 《农业考古》2004,(4):223-229,91
<茶谱>,五代茶书.前蜀·毛文锡撰,一卷,已佚.陈尚君辑本已辑佚文四十一则.毛文锡,字平珪.高阳(治今河北高阳县东旧城)人.父龟范,咸通(八六0-八七四)间为岭南刺史,历任潮州刺史等.文锡通音乐,能诗工词,时名颇重.年十四,登进士第,仕唐宦历未详.入蜀依王建,累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迁承旨.永平三年(九一三)七月,为太子元膺贬逐、拘捕,挝之几死.太子败死,仍复原职,四年八月,迁礼部尚书,判枢蜜院事.通正元年(九一六),兼文思殿大学士,寻进位司徒.天汉元年(九一七)八月,为飞龙使唐文房所谮,贬茂州司马.其后事迹无考.撰有<毛司徒词>三卷,有王国维辑本,录词三十二阕.又有<前蜀王氏纪事>二卷,记王建称前帝事,佚.<茶谱>一卷,至迟撰于唐亡后不久;前蜀初,已流传于世,这从康末诗僧贯休<禅月集>卷一七<和毛学士舍人早春诗>可考知.其诗有云"茶癖金铛快"(注云"舍人有<茶谱>").<崇文总目>卷三、<晁志>卷一二、<通志·略>四、尤袤<遂初堂书目>、<解题>卷一四均著录是书.陈振孙<解题>称"后蜀毛文锡撰",实误;此书撰于五代前蜀之初无疑.但因此书久佚,自宋至明真见过此书者,不会太多.乃至对其书作者著录多误,如<文献通考>误称为"燕文锡",<说郛>作"王文锡",<山堂肆考>又称"毛文胜";<天中记>则误书名为<茶品>等,不一而足.晁公武谓"记茶故事,其后附以唐人诗文";实亦未能概括是书内容.据南宋浦国宝<金堂南山泉铭·序>(<全蜀艺文志>卷四四)称"毛文锡作<茶谱>,(水品)又增至三十有八"云,则似<茶谱>亦仿<茶经>有品水之内容,但今已无可辑佚.从佚文看,<茶谱>着重记述中唐以后名茶的产地、品性等,间或附以茶事及茶诗文.从宋以后人刊行<茶经>时,多取<茶谱>之文作注文,足见此书之价值,是继<茶经>以后的又一部重要茶书.佚文中,附有关于陆羽、张志和、胡生、志崇、陆龟蒙、蒙山僧及湖常二州太守境会亭制贡茶的茶故事七则,唐人诗文则无存.这有两种可能一为诗文已佚,今已无从搜辑,二为<晁志>误记.<茶谱>佚文中涉及唐七道三十六州产茶情况,记载了五十余种中唐以后的名茶品目和性状.较<茶经>已大为拓展.从明清茶书中录存的<茶谱>佚文中存在不少与宋人书中引文不同的异文判断,似还无从论定此书佚于宋元之际,至少,明代尚存其残本或从类书、方志中转录的条文.<茶谱>是仅次于<茶经>的茶学巨著,其久佚不传,无疑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的一大损失.今其佚文虽存有三千余字,但仅全书一部分.佚文主要辑自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吴淑<事类赋注>、陈景沂<全芳备祖>、晏殊<类要>、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唐慎微<重修政和证类本草>等.日本学者青木正儿有<茶谱>辑本,刊其<中华茶书>(东京春秋社一九六二年版)中,又收入其<全集>.今蒙台湾王德毅教授赐示覆印本,其辑本无出拙辑之右,今不取.今拟将<茶谱>佚文重加裒辑,谢维新书不仅多出今传各本数则,且有些条目文字亦详且胜,故多用作底本,并详加校证.所幸上列前三种书均有宋本存世(<寰宇记>约存百分之四十),无疑提供了辑校的善本.由于有些条文已被宋人用作<茶经·八之出>之注,<太平寰宇记>有几条可确证为<茶谱>之文者,往往误注出处为<茶经>,这种现象绝非偶然,疑宋初乐史所见之<茶经>,已有<茶谱>文窜入为注,今也尽力予以辨析.必须指出,今辑<茶谱>诸条或已多非毛氏原文,已由宋人以意改写,这从上引诸书文字略有不同可证.  相似文献   

8.
赵大川 《农业考古》2002,(4):205-230
提 要一、古籍对陆羽在上元初的记载 ,有“结庐于苕溪之湄”、“更隐苕溪”、“隐苕溪”、“隐居苎山”、“隐居苕” ,和“闭关读书”、“阖门著书”、“著茶经其地”等说法 ,需考证清楚。二、陆羽著“茶记”、“茶经”考。古籍上对陆羽有著“茶记”一卷 ,“茶记”二卷 ,“茶经”三卷 ,“茶经”二卷 ,“茶论”三卷等说法 ,应以陆羽著“茶经”三卷又“茶记”一卷为妥。三、“余杭苎山考”。大量古籍、地图证实陆羽曾隐居余杭苎山并著“茶记”一卷。四、苕即余杭考。南宋嘉泰二年进士、兵部尚书、兼修国史洪咨夔之“余杭县治记” ,是“苕…  相似文献   

9.
一、《茶经》成书应是761年这一成书年分是陆羽在他的自传(《陆文学自传》)中说的,他的自传写于唐肃宗上元辛丑年,即公元761年。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自禄山乱中原,为《四悲诗》,刘展窥江淮,作《天之未明赋》,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泅。著《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卜卷,《茶经》三卷,《占梦》上、中、下三卷,并贮于揭布囊。”29岁的年青陆羽,一下写了8部书,61卷,真了不起。而《茶经》是8部书中的一部,这是明摆着的,岂能不承…  相似文献   

10.
长江流域栽培双季稻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江流域双季稻的栽培历史,根据南北朝宋(公元420——478年)盛弘之撰《荆州记》(已佚)记载:“淮阳郡西北接耒阳县,有温泉,其下流百里,恒资以灌溉,常十二月一日种。至明年三月新谷便登,重种。一年三熟”。从“重种”两字来看,至少是栽种两季,可见长江流域双季稻的栽培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根据历史经验,发展双季稻的首要关键是解决早晚稻的品种问题,这一点早在宋时已被人们所重视。《江南催耕课稻编》(公元1834年李彦章撰)记载说:“此邦再种再熟,事最  相似文献   

11.
灯窗琐语(读农书札记四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毓瑚先生《中国农学书录》中,《吴中花品》条云:据陈氏《书录解题》,书是仁宗乙酉(一○四五年)赵郡李英作的,书中所记,“皆出洛阳花品之外者”,当是吴中所产的为限。……本书也不见于《宋史艺文志》,最后的著录是明陈氏《世善堂藏书目录》。明末杭州宛委山堂重刊本《说郛》里有目无书,当是失传。又在《洛阳花谱》(花谱庆历花谱)条中说:  相似文献   

12.
茶道散论     
马守仁 《农业考古》2004,(4):103-104,107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一饮涤昏寐 ,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 ,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另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 ,说茶之功效 ,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 ,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 ,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 ,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 ,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 ,茶可以 :“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可见早在我国唐代 ,就已经饮…  相似文献   

13.
从茶史文献可知,我国清代叶隽撰写了茶书《煎茶诀》,但该书在我国失传,朱自振教授等近在日本发现由日人编辑、删改后出版的“明治本”和“宽政重刻宝历本”两个版本,分别藏于日本国会图书馆和大阪中央图书馆。本文介绍《煎茶诀》的这两个版本,旨在为国内茶叶历史文化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一、“明治本”《煎茶诀》现藏于日本国会图书馆。附(一):王治本序,明治十二年小田诚一郎训点本全文:藏茶初得茶,要极干脆。若不干脆,须一焙之,然后用壶佳者贮之。小有疏漏,致损气味,当慎保护。其焙法:用扌卷张纸散布茶叶,远火焙之,令渐干。其壶如尝为…  相似文献   

14.
王郁风 《农业考古》2006,(5):226-228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1897-1989)晚年应约撰成《茶经述评》一书,于1987年5月出版发行,1988年8月第二次印刷,两次共印4600本,早已告罄。由于首版还是铅字印刷,受条件限制,书中图片模糊不清,吴老很不满意。该书出版距今(2004)已过17年。茶界公认《茶经述评》内容质量较高,深受海内外有关人士欢迎,视作经典之作。经“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决定,趁吴老诞生108周年,纪念“茶寿”和“吴觉农纪念馆”在上海建成开幕之际,对《茶经述评》修订再版,称为第二版。经过一年工作,已由农业出版社于2005年3月出版,新华书店发行。第二版订正一些漏校字,更换…  相似文献   

15.
方健 《农业考古》2002,(4):260-270
笔者校证本《中国茶书全集》 ,将并非茶书———如仅数百言的单篇短文 :叶清臣之《述煮茶泉品》、唐庚《斗茶记》等 ;或从一书录出有关茶事的章节 ,如沈括《梦溪笔谈》中的《本朝茶法》 ,旧题陶谷 (方按 :实误 )《清异录》37门之一《茗录》等 ;或书佚而序存如裴汶《茶述·序》者 ,或仅佚存吉光片羽者 ,如宋周绛《补茶经》、丁谓《北苑茶录》佚文等 ;及敦煌文献中之《茶酒论》( 1) 、摩崖石刻中之茶文 ,均编入附录 ,以略存其概。这里先刊布的《百丈清规》是附录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顾名思义 ,乃禅刹古规 ,今收入者乃与茶事有关者 ,或许对当…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笔者业余一直致力于茶史资料的搜辑整理和茶文比史研究。《茶书全集校证》是起步最早.做得最苦、然而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如陆羽《茶经》,今存最早版本为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始刊的百川学海本,上距陆羽撰成此书已近500年之久了。中唐至两未,《茶经》有过许多写本、刻本,如陈师道(1053~1102年)序就指出过,他曾据所藏的三个本子汇校成一个善本。不幸的是,这一两宋之际的善本与所有宋代刻本(仅刻人丛书的宋末百川学海本幸存)一样,均已荡然无存。版本上的先天不足,导致了《茶经》现虽存有上百种刊本,…  相似文献   

17.
圆仁笔下的"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致功 《农业考古》2004,(2):336-340
日本和尚圆仁(794-864年),于开成三年(838)随日本遣唐使入唐,到大中元年(847)返回日本,在唐求法巡礼,历时九年又七个月左右。他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以下未注出处的引文均见此书)一书,基本上如实记载了他在唐的所见所闻。在该书中,他多次提到“茶”,据统计,共有30多处。因为他是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场合提到“茶”,所以他每次提到的“茶”都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8.
陶德臣 《农业考古》2006,(5):229-229
王郁风先生《吴觉农<茶经述评>修订再版记》(载《中华茶人》2005年第4期)是一篇有价值的文章。该文对《茶经述评》修订再版经过、《茶经述评》的质量特色作了较详细介绍,对于读者了解、使用《茶经述评》再版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3月版)提供了有益帮助。但文中有几个错误希望  相似文献   

19.
丁以寿 《农业考古》2007,(5):236-239
笔者曾撰《明代几种茶书成书年代考》(《农业考古》2004年第4期),对明代张源《茶录》、熊明遇《罗茶记》、罗廪《茶解》、闻龙《茶笺》、屠本《茗笈》、屠隆《茶说》等六种茶书的成书年代予以考定。近日获阅郑培凯、朱自振主编的《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以下简称茶书汇编)和谢文柏主编的《顾渚山志》二书,从中发现了新材料,足以匡正我原先的一些错误结论,现特以作修正,以免以讹传讹,贻误他人。原先查阅的几种茶文化著作是:陈彬藩、余悦、关博文主编的《中国茶文化经典》,其附录万国鼎《茶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茶书提要),其附录布目…  相似文献   

20.
周志刚 《农业考古》2000,(2):269-270
在陆羽交往的文人墨客中,李季兰是一位有着特殊意义的诗友。在过去的茶史研究中,不仅因为她是一位女性,而且还被说成与陆羽有着不同寻常的恋情关系,以讹传讹,造成误解。所以,有必要对它们的交往作一些考察,正本清源,还历史的真正本相。 李季兰,名冶,字季兰。《全唐诗》小传称其为吴兴人,《唐才子传》说其为四川三峡人。新旧《唐书》无传,《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其诗一卷,已散佚,《全唐诗》今存诗十八首又八旬。事迹散见于《中兴间气集》卷下、《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玉堂闲话》、《奉天录》卷一、《唐才子传》卷二。《中兴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