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定西市安定区重点公益林管护及重点公益林补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当地公益林管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重点公益林是指纳入中央和省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加强重点公益林的建设管理,是充分发挥森林在维护生态、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的现实需要。本文结合吉林省磐石市的实际,从进一步加强公益林的建设管理,保护好森林资源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中央补偿基金平均补助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其中4.5元用于补偿性支出,0.5元用于森林防火等公共管护支出。补偿性支出用于重点公益林专职管护人员的劳务费或林农的补偿费,以及管护区内的补植苗木费、整地费和林木抚育费。公共管护  相似文献   

4.
浅谈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林业投入机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搞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和落实生态公益林管护责任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必须制定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王加强 《吉林农业》2010,(6):162-162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指出了目前浙江省在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方面存在的公益林区划前后不一、公益林投入不足、公益林信息化管理问题等三个重点问题,最后提出了合理区划界定公益林、逐步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建立浙江省公益林信息网络系统等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公益林就是指生态区位符合国家公益林标准的生态公益林,目前,贵州省的国家公益林面积为344.33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3.38%,截止到2011年底,已经有296.52万hm2的国家公益林被纳入到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中,并且落实公益林管护人员五万多人。本文就从国家公益林的概念入手,进而结合贵州省分析了国家公益林在管护承包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措施办法,以其为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中央补偿基金平均补助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其中4.5元用于补偿性支出,0.5元用于森林防火等公共管护支出.补偿性支出用于重点公益林专职管护人员的劳务费或林农的补偿费,以及管护区内的补植苗木费、整地费和林木抚育费.公共管护支出用于按江河源头、自然保护区、湿地、水库等区域区划的重点公益林的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林业病虫害预防与救治、森林资源的定期定点监测支出.  相似文献   

8.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国家为保护森林,充分发挥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生态效益而设立的,由中央财政下拨,地方财政配套的,用于对公益林林权权利人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公益林的一种补偿的专项资金。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付机制的设立对提高资金的兑现率以及使用率,达到专款专用、预防腐败、真正发挥补偿基金的激励作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多年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付工作的实际经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付机制,为公益林补偿基金兑付过程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保护公益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国家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本文通过4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范围、天津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基本情况、天津市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自2009年试点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以来,香格里拉县纳入补偿的公益林面积399653.3 hm2,其中,权属为国有国家级公益林66666.7hm2,权属为集体国家级公益林238120hm2,权属为集体省级公益林94866.6hm2。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管护、成效、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走访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兴隆山保护区现有国家级公益林2.828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9.9%,享受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0.703万hm~2,占公益林总面积的24.8%。通过多年管护,形成了组织机构健全,管护责任明确;规章制度完善,管护措施落实;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氛围;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使用效果4条管护经验,分析了基础设施力量薄弱,管护难度增加;林农牧矛盾突出,管护压力增大;林分结构不合理,林地生产力较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偏低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大舆论宣传,强化经营管护,加强基础建设,提高补偿标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以2004年以来青海省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情况为背景,分析了青海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公益林管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青海省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公益林管理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公益林经营管理成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公益林区划界定,国家级公益林面积已占到林业用地面积的38%,全国公益林面积已占到森林面积的56%.公益林管理制度已初步建立.通过实施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中央财政建立了稳定增长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机制,地方财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了地方公益林补偿机制,公益林建设成效已有显现.但也存在诸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各地对公益林管理政策落实不到位,以及相关法律依据缺失等问题.要根据国家财力状况逐步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实施差别化的补偿政策;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公益林保护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立法,建立公益林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公益林管理政策贯彻落实的监督.  相似文献   

14.
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是保证我国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措施。在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法律依据。结合我国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路。第2期曹小玉等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奉化市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管理工作已初见成效,全市38316.8hm^2重点公益林已全面实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林业生态效益正在逐步显现。该文从资源管理、资金管理、管护队伍方面总结奉化市生态公益林保护的主要成效以及基本做法和经验,并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建立和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大力推广生态经济栽培模式;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级公益林区划落界工作,是加强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管理的基础,是落实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各地持续加强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国家级公益林区划落界不到位的问题,违法侵占公益林地的问题、林农保护公益林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对落实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造成很多不利影响。基于以上原因,进一步完善公益林落界,是当前加强公益林保护管理的  相似文献   

17.
对天保工程区内外的公益林资源进行整合管护是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长期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经过实践检验的最有效的森林管理措施之一。康县境内地形复杂、山大沟深、森林资源丰富且分布不均,天保工程区内外的公益林相互交织,国有林和集体林插花分布,管理主体多元,致使全县森林管护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在实施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全部承包到农户,森林管护任务进一步加大。为了更好的管护康县森林资源,从2000年开始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2004年启动实施公益林建设,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区域内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凸显,实现了县域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分析了康县天保工程区域内外公益林资源整合管护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康县天保工程区内外公益林资源整合管护采取的措施,商榷进一步提升天保工程区内外公益林建设成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林业分类经营是基于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思想而开展的重大改革措施,同时也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前提和保障。本文基于分类经营的视角,阐述了公益林和商品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分别提出了公益林和商品林的生态效益补偿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尤溪县生态公益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区划、管护、资金使用等管理现状;深入分析地尤溪县生态公益林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包括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切实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工作、适当调整生态公益林布局等完善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人类生存发展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构建并优化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管理制度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保护生态安全、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一条重要举措。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是公益林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的重要保障,与林权所有者、林农等各方人员的个人权益存在密切关联。基于此,本文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又指出了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管理实践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