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种植业安置模式进行了定义。从农村移民的心态、农村移民的家庭人口结构和素质、种植业是移民从事的传统产业方面分析种植业安置模式的必要性。基于土地管理法、物权法和土地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种植业安置模式的限制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完善的视角下,对山东省龙口市后店村六户不同类型农村家庭进行口述调查。了解当前农村发展突出的问题,探索农民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和四十年来农村改革取得的成效与不足,为农村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速度逐步加快, 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和对土地依赖性的减弱, 在充分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能方面取得的进步。但受到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土地权属不清等因素的影响, 土地流转纠纷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制约现代农业发展。文章对东营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纠纷进行了调查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数据分析法、比较优势分析模型对湖南省近年来的农业数据进行深入剖析,探究湖南省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民种植结构调整意愿不强烈、农村种植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村种植环境有待改善的4个现实问题,以期为新一轮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路径选择。建议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调整:一是政府长远规划,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二是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规模、协调好各类作物的相互关系;三是建设好农产品产业链,充分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四是实现农村种植业短期效益和长远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范波  张燕  吕绍华  姜常松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371-371,374
针对海阳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系统调查和分析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对海阳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海阳市种植业结构,使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马贵发  李建 《云南农业》2011,(10):49-50
会泽县五星乡位于会泽县城西北部,距会泽县城22km,耕地总面积1500hm2,土地贫瘠零碎。受传统种植观念和方式的影响,农业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以玉米、马铃薯为主;农民收入来源主要是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增收十分困难。如何实现由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化种植业转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成为五星乡党委、政府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五星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以土.地流转方式发展特色种植业,探索出了一条山区农村以土地流转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宋伟志 《北京农业》2014,(27):265-266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种植业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种植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对此要积极加强农民对新型种植技术的掌握程度。基于此,对种植业技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浅要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速度逐步加快,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和对土地依赖性的减弱,在充分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能方面取得的进步。但受到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土地权属不清等因素的影响,土地流转纠纷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制约现代农业发展。文章对东营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进行了调查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刘庶 《北京农业》2007,(31):38-39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使农民的收入结构实现了多元化,也使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发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城镇化带来农村社会结构失衡、"大城市病"等社会问题,影响了城乡协调发展。追求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了乡村生产要素集结发展,推进了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中,人口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是核心。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受区位优势等因素的影响,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由外延向内涵提升,人口回流趋势明显。在就近迁移、就地改造两个方面,安徽省形成了大城市扩容、中小城市产城一体化、中心集镇建设三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1.
对北京市大兴区北程庄村的土地征占、整建制转居和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调研发现,乡村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是维护和发展农民的财产权利。建议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征地思维和征地制度,保障两种土地公有制的平等地位;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农转居政策;实行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样可以开发建设城市的政策制度;及时撤销"三无村"或"空壳村"的村委会建制,完善撤制乡村集体资产处置办法。  相似文献   

12.
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农民增收路径提供参考,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2000-2014年中国市域农民收入时空格局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4年,中国地级市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整体上呈持续增长趋势,农村居民收入在地级市上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农民人均纯收入较高的区域仍然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但有向中部扩散的趋势,区域农民收入差异仍然较大。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农民人均收入表现出很强的空间正相关,在空间上呈明显的集聚格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2000-2014年农民收入的空间集聚格局发生较大变化;空间回归分析表明,农业机械总动力、第一产业产值、城市化率对2000年和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都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用电量对2000年农村居民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2014年农村居民收入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农户土地成员权退出定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构建农户土地成员权退出及定价机制,找到该领域未来研究重点方向,采用文献综合法和归纳总结法,通过对国内农户土地成员权、土地成员权退出、土地成员权退出定价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提出未来农户土地成员权退出及其定价研究的重点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资格权都是基于土地成员权的子权利,两者中的一部分或其中一者可称为部分成员权,两者全部再加上其他土地相关权利叫全部成员权。2)土地成员权退出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改革,研究时需要考虑更加复杂的因素。3)该领域的研究展望:新时代农户分化与土地成员权退出定价;探究试点区已实现土地成员权退出定价的效率和公平;利益相关主体动态博弈对土地成员权退出定价影响;土地成员权退出非市场定价;土地成员权退出的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以南方稻区农户农田轮作绿肥为例,基于506户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对其绿肥种植决策行为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从农户意愿来看,在充分尊重农户追求个人或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农田引入绿肥进行土壤肥力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能够得到多数农户的支持。从各因素的影响机制来看,农户年龄、是否为村干部、家庭收入、农户对绿肥种植的社会和生态福利认知水平以及外部因素是影响其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相对于个体特征和家庭禀赋,外部因素对农户绿肥种植决策正向促进作用更明显,尤其是政策宣传和种植补贴影响十分显著。据此,提出应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保障其追求个人或家庭效用最大化的权利;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绿肥种植的综合福利认知;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加强绿肥示范基地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农户绿肥种植补贴标准。  相似文献   

15.
利用收入分配模型导出的计量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3年)农民收入增长波动及其宏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使用谱分析方法,估计并比较农民收入增长与GDP及各产业增长的波动周期。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显著的贡献,但第三产业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著。农民收入增长波动的主周期与GDP及非农产业增长波动的主周期一致,农民收入增长波动的副周期则与农业产业增长波动的主周期一致。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稳定农民收入,一方面需稳定农民的农业收入,另一方面应提高农民工的教育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民进入第三产业就业以获得增收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本旨归,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也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的必要手段。当前,农民自身能力素质不足、组织化程度偏低以及社会对农民的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了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未来要强化宣传教育培训、打造乡村共同体、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国家在政策层面上给予了农村土地流转明确的方向和策略,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迅速发展,然而通过调研发现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户仅占调研总体的53%.找到影响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对于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具有关键性作用.在对河北省11个地市2 280份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理解、认知与期望,将12个变量构建Logistic模型,从而找到影响农民土地流转意愿的显著、紧密、一般3个层次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存适应能力视角,构建农地流转中农户转出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通过实地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相关因素对其转出农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出农地农户占比较低;在反映农民当下生存能力的变量中,农民受教育水平、职业类型、家庭非农收入水平、家庭非农劳动力数对农民转出农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承包地面积则有显著负向影响;在反映农民未来适应能力的变量中,农民在城镇落户以及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了解程度对其转出农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年龄及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情况则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农户视角,对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进程中农户的认可度对该项政策实施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进行调研。选取陕西、宁夏和青海14个县共3 731位学生家长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从个人特征、县级政策因素、空间变量以及教育成本4个维度解释农户对撤点并校认可度的影响因素,识别撤点并校进程中农户认可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与政策认可度呈正相关;征求过意见的农户更加赞成学校合并;同时学生教育成本和家校距离的增加将显著降低农户对撤并政策的认可度。因此,考虑西部地区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收入水平较低和距离过远的西部山区村最好能够恢复并保留村小和教学点,未来的学校布局调整需提升农户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贫困地区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效果,本研究基于2014年贵州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独山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收入和人均林业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消除混杂因素及样本选择偏差和管理选择问题等的影响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收入的效应为0.45%左右,但影响不显著,而对农户人均林业纯收入的效应为2.76倍左右,具有稳健的显著正向影响。与倾向得分匹配法相比,传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高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林业纯收入的影响,大致高估了5倍左右。建议进一步深化贫困地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励农户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林业收入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