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3-2018年对甘肃地区党参根腐病发病危害情况、病源和不同栽培条件下发病因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害可分为急性青枯型和慢性黄腐型,病原菌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栽植方法不当是引起党参根腐病大面积发生的危害的直接因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党参根腐病防治,在陇西县首阳镇新华村开展了20%乙酸铜22.5 kg/hm2+30%噻虫嗪150 g/hm2、3%噁·甲水剂150 m L/hm2+30%噻虫嗪150 g/hm2、3%多抗霉素9 kg/hm2+30%噻虫嗪150 g/hm2、锐胜900 m L/hm2+满益佳900 m L/hm2+益佩威300 m L/hm2、70%甲基硫菌灵900 g/hm2+30%噻虫嗪150 g/hm2等5种不同药剂组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乙酸铜22.5 kg/hm2+30%噻虫嗪150 g/hm2和3%噁·甲水剂150 m L/hm2+30%噻虫嗪150 g/hm22种药剂组合防效较好,经济性状表现较佳,建议在党参根腐病防治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临洮县康家集乡进行了5种药剂对党参根腐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党参根腐病均有防效,其中18%噻灵·咯·精甲+30%噻虫嗪对党参根腐病防效最好,70%甲基硫菌灵对党参根腐病防治较好,生物农药5%香芹酚水剂对党参根腐病防效低,增产不明显。从防效、发病率及增产率可知,18%噻灵·咯·精甲+30%噻虫嗪、70%甲基硫菌灵为防治党参根腐病高效药剂,5%香芹酚水剂不是党参根腐病防治的高效药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是探讨不同药剂处理对宜君党参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以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空白试剂(蒸馏水)作为对照,选取4种不同药剂对经移栽后长势相同的铜川市宜君县野生宜君党参进行处理,待收获后对比不同组别党参根腐病发病率、根部性状(鲜重、根颈直径、主根长度)以及鲜产量。结果表明:研究所用试剂残留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对宜君党参根腐病均有防效,尤以15%噻虫嗪+18%噻灵·咯·精甲防治效果最佳,发病率仅18.91%,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可达20.78%。结论:应用15%噻虫嗪+18%噻灵·咯·精甲能够有效防治宜君党参根腐病,有利于增产。  相似文献   

5.
田间试验了11种新农药对党参根腐病的防效.结果表明,精甲嘧菌酯75 kg/hm2拌细土750 kg基施,党参主要性状良好,根鲜重折合产量最高,较无药对照增产1000.0 kg/hm2,增产率18.2%;天下第一菌10倍液浸苗5 min处理,党参折合产量6333.3 kg/hm2,较无药对照的增产率为15.2%.  相似文献   

6.
自2013年起,甘肃地区党参出现了严重的急性青枯、烂根现象,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和防治药剂,在定西多年种植党参的田块进行采样、分离纯化、鉴定和室内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党参青枯型根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首次将该病害定名为急性青枯型根腐病;室内药剂筛选表明,25 g·L~(-1)咯菌腈、6.25%精甲o咯菌腈、18%噻灵·咯·精甲对F.oxysporum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1355、0.2720、0.5929 mg·L~(-1)。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药剂土壤处理防治党参根腐病的田间防效,通过试验观察,土壤消毒剂A用量30 kg/hm2,平均防效为84.83%,比对照增产党参8.57%;碳元素土壤修复剂用量150 kg/hm2,平均防效为81.57%,比对照增产党参7.92%;土壤120用量150 kg/hm2,平均防效为78.74%,比对照增产党参7.26%;科威泰多维素用量30 kg/hm2,平均防效为75.48%,比对照增产党参6.38%;以上4种药剂防效均在75%以上,增加中药材党参产量在6.3%以上,建议在党参土壤处理栽培技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药剂浸苗防治党参根腐病的田间防效,通过试验观察,5%香芹酚水剂1 500 ml/450 kg水浸种苗和23%辛·几丁聚糖水剂225 ml/450 kg水浸种苗各1 800 kg/hm2,2次观察平均防效分别为85.2%和81.7%,都在80%以上;鲜重折合产量分别为11 055 kg/hm2、10 830 kg/hm2,比对照10 200 kg/hm2分别增产8.38%、6.18%,增产在5%以上,建议在党参浸种苗栽培技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党参根腐病会引起党参根部腐烂,造成大量减产。本试验针对编号为X7的病原菌小种进行了6种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甲基硫菌灵、十三吗啉、福美双、噁唑醇、醚甲环唑、咯菌腈。甲基硫菌灵对党参根腐病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00 224 g/L;十三吗啉次之,EC50为0.083g/L。福美双、噁霉灵、醚甲环唑、咯菌腈的EC50分别为0.115g/L、0.356 g/L、0.76 g/L、2.18 g/L。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生物杀菌剂对党参根腐病的防控效果,选用9种生物杀菌剂,对党参根腐病主要病原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0%乙蒜素EC抑菌活性最强,EC50为9.49 μg/mL,其次为1%申嗪霉素SC、3%中生菌素WP,EC50依次为24.49 μg/mL、29.56 μg/mL;10亿cfu/g 哈茨木霉DP、4%小檗碱AS、10%多抗霉素WP的抑菌活性略低,EC50依次为51.01 μg/mL、55.74 μg/mL、498.45 μg/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多抗霉素WP的效果最好,防效为44.72%;其次为80%乙蒜素EC与10亿cfu/g 哈茨木霉DP,防效分别为41.93%和41.78%。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索枸杞根腐病发生地根际土壤生防细菌资源,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枸杞根腐致病菌,对其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柯赫氏法则验证;再利用平板对峙法,以分离出的病原菌为靶标,筛选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主要栽培枸杞林中分离鉴定出4种致病菌,分别为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木贼镰刀菌(F.equiseti);经筛选,有8株生防细菌对4种病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效果,其中,抑菌效果最好的是QH-588菌株,其抑制率在36.09%~51.79%;经形态学和16S rDNA/Gyr B基因分析鉴定,其中1株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5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2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在国内首次报道了三线镰刀菌为枸杞根腐病病原菌,筛选出的生防细菌在室内对枸杞根腐病的4种病原均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可作为防治青海省枸杞根腐病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党参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  陈秀蓉  王引权  林丽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8):866-868,871
2004—2009年,对甘肃省党参主产区渭源、陇西等4县5个乡镇的党参病害进行了调查和病原鉴定,共发现4种病害,分别为斑枯病(Septoria codonopsidis Ziling)、白粉病(Sphaerotheca codonopis(iGolov.)Z.Y.Zhao)、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根腐病(Fusarium oxysporiums Schl.)。渭源、临洮、兰州等地白粉病发病率为100%,严重度2~3级,是党参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害严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党参灰霉病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安康地区魔芋田块频频出现新病害症状的原因,笔者开展田间调查取样、实验室分离鉴定等工作。结果表明,新病害症状均是由根腐病病原菌引起,并且在安康地区根腐病主要为干腐病和干性根腐两类。同时,本文就安康地区魔芋根腐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概述,为根腐病的防控及大田魔芋健康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甘肃省渭源县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病样中的茎线虫种类。【方法】采用形态学特征、ITS-rDNA与28S-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特异性引物PCR扩增、PCR-ITS-RFLP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结果】甘肃省党参茎线虫群体形态特征与花生茎线虫Ditylenchus arachis相似,形态测量均值虽存在差异,但是范围值基本一致;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该线虫与花生茎线虫聚为一支,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片段、PCR-ITS-RFLP图谱均与花生茎线虫相同。【结论】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特征分析,将甘肃党参茎线虫群体鉴定为花生茎线虫,表明该线虫已在甘肃发生分布。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西藏设施辣椒根腐病病原,从西藏采集典型根腐病标本,利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9个真菌分离物,经柯赫氏法则确定2株真菌可引起西藏设施辣椒根腐病,其中2号菌株在分离菌落中出现频率为43.6%,为优势菌株。对其进行孢子形态鉴定、通用ITS序列及镰孢菌专用引物tef1-a和cbh-c序列扩增分析将其鉴定为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相似文献   

17.
党参粗多糖的组成及其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党参粗多糖的组成及其对小鼠主要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为党参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东党参为试材,提取分离其粗多糖,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其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制备小鼠(ICR雄性)脾脏B淋巴细胞悬液和纯化的巨噬细胞,分别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和中性红吞噬试验测定党参粗多糖对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党参粗多糖收率为9.7%,单糖组成为葡萄糖(Glc)、半乳糖(Gal)、木糖(Xyl)、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半乳糖醛酸(GalA),其物质的量比为102.7∶7.9∶2.2∶1.8∶1.1∶1.0。党参粗多糖能够刺激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当粗多糖质量浓度为400 μg/mL 时,可以显著促进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党参粗多糖可极显著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结论】本研究提取党参粗多糖的方法简单,提取的粗多糖可促进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有望成为新一代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新品种‘鸿油88’和‘秦油558’关键生物学指标的影响,以‘青杂5号’为对照,设置5个种植密度,分析其对生长发育、植物学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鸿油88’ 和‘秦油558’的成熟期提前,株高、单株角果数降低,而单位面积产量先增后降,‘鸿油88’在65万株·hm-2(D2)、90万株·hm-2(D3)、105万株·hm-2(D4)密度下,实收产量达3 333 kg·hm-2,比对照在相同密度约增产111~755 kg·hm-2;‘秦油558’在65万株·hm-2(D2)、90万株·hm-2(D3) 密度下,实收产量分别达3 222 kg·hm-2和3 211.11 kg·hm-2,比对照在相同密度约增产0~100 kg·hm-2,因此,认为‘鸿油88’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65万~105万株·hm-2,‘秦油558’ 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5万~9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9.
探究移栽期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党参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区域党参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于2020年在甘肃省定西市进行党参分期移栽试验,设置3个移栽期,以传统移栽期为对照(CK,4月1日移栽),设置较传统移栽期推迟5 d(T1,4月6日移栽)和10 d(T2,4月11日移栽)处理,并对不同移栽期党参生长发育、生物量积累特征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分枝期出现时间差异最大,T2较CK、T1分别推迟5、2 d,移栽期推迟,生长期缩短,参根进入快速生长的时间提前,起始生长势(C0)增大,T2较CK、T1分别提高24.72%和6.65%;生长渐增期持续时间随移栽期的推迟而缩短,快增期持续时间差别不大;T1处理参根平均生长速率(Va)较CK、T2分别提高3.73%、2.45%,快增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生长速率均最高;地上生物量最大生长速率(MGR)表现为T2>T1>CK,T2较CK、T1分别提高17.29%、10.46%,C0Va均最大,T2处理C0较CK、T1分别提高7.74%、10.32%,Va增幅分别为19.67%、12.30%;移栽期推迟,地上部不同生长期生长持续时间缩短,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增大,产量增加,CK、T1、T2处理产量分别为257.67、306.68、524.90 g/m2,T2较CK、T1分别增加104%、72%。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党参优质栽培,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党参品质与储藏气温的相关性,为党参储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测定党参水分、浸出物、苍术内酯的含量,同时记录气温因子,应用SPSS软件对不同储藏方式的党参含量和气温因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寻找适宜储藏方式和气温因子。结果:通过方差分析得出,浸出物气调储藏方式较好,优于常规密封和自然存放。结论: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水分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