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WTO的加入,牛奶产量和质量将放在奶牛场同样重要的位置上。由于各奶牛场挤奶间隔时间不一,所以每一阶段挤出的牛奶脂肪含量就不同。牛奶加工厂一般要求每一阶段牛奶的含脂率相差在±0.05%,符合标准的,对奶农可奖励0.1元/kg,低于2.5%拒收。因此,奶牛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牛奶消费水平的提高,奶源质量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奶牛场(户)要提高经济效益及生奶质量,必须从以下方面严格要求。1健康的奶源一般刚从健康乳房挤出的牛奶细菌不多,而患有乳房炎的乳牛,由于受到细菌的感染,往往其产的牛奶的卫生质量很差。一般,临床性乳房炎采用抗菌素治疗,那么奶牛所产的牛奶就有抗菌素残留,这些抗菌素残留将对人体产生影响,所以,防止乳房炎的发生是有效减少细菌数的方法之一,也是减少有抗菌素奶的方法之一。2挤奶操作的规范机械化的提高,相应地挤奶操作流程要求也随之更高,应做到:①环境、牛身…  相似文献   

3.
乳牛乳房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房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其特点是乳中的体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以及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它是乳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奶业和乳品工业的发展及人类对公共卫生的重视,乳牛乳房炎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乳牛,其中1/3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经济损失严重。1乳牛乳房炎的危害它是乳牛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达20%~70%,其危害如下:1.1感染率、发病率高,降低产奶量可降低奶量10%~15%。1.2乳房炎可降低牛奶营养成分和奶品质。1…  相似文献   

4.
乳牛乳房炎是一种乳牛常见多发性疾病,严重危害乳牛养殖业。乳牛患上乳房炎不但影响其产奶量,更严重的是影响牛奶质量,大量牛奶被废弃,给乳牛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乳牛的发情率、妊娠率随乳房炎病情加重而降低;治疗药物残留危及消费者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因此,科学有效地预防控制乳牛乳房炎,已成为确保乳业健康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兽医结合防治乳房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的常见病之一。某奶牛场成母牛存栏516头,曾于1999年、2000年的11月至1月份发生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占泌乳牛总头数的11.6%,隐性型乳房炎阳性率为73.3%,乳区阳性率为57.8%,每日损失奶300千克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乳房炎对一般抗生素敏感性不强,治愈困难。据2001年3月份统计显示瞎乳区约169个,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该场从2001年3月份起对乳房炎采取了综合性防治措施,到2001年12月底,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已控制在0.7%左右,隐性型乳房…  相似文献   

6.
乳房炎是奶牛场危害最大、投人药的费用最多、防治最难的疾病之一,几乎遍及世界各国的乳牛群,严重危害乳牛业的发展。其中隐性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高达50%左右,是临床乳房炎的3。4倍,其发生常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有密切关系,造成潜在的生产性能降低,可以降低产奶量、使乳汁中细菌超标等,还会降低牛奶的营养成分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根据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情况,对广东省3个大型奶牛公司下属的奶牛场乳房炎奶样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占的比例最高,高达82.4%。同时对获得的致病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恩诺沙星和丁胺卡那霉素联合用药,其治愈率达到100%。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奶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进行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8.
消炎醌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学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它是世界乳牛业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产奶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乳的品质,危及人的健康。据临床症状的有无可分为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奶牛患临床型乳房炎时,乳房和乳汁均有肉眼可见的异常,其乳房主要症侯为红、肿、热、痛,乳汁异常、清稀、有絮片、凝块,分泌减少等。据国际奶牛联合会资料,临床型乳房炎的患病率仍占成年乳牛的20%;在我国有的奶牛场高达55%,给乳牛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消炎醌是从甘西鼠尾草(S.Przewals…  相似文献   

9.
对重庆部分地区6个奶牛场118头泌乳奶牛进行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并对其中76头泌4乳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查,同时对226份患乳房炎和健康奶牛奶样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及阳性乳区分别为8.47%(10/118)和3.32%(15/452);隐性乳房炎奶牛及阳性乳区分别为78.94%(60/76)和50.34%(148/294);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奶牛的阳性乳区奶样和健康奶牛的奶样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6.67%(13/15)、87.83%(130/148)和73.00%(46/63);检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相似文献   

10.
佛山地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及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佛山地区奶牛养殖业发展很快,但饲养管理不科学,疾病防制技术落后,奶牛乳房炎是经常发生的疾病之一。由于佛山地区奶牛场多为个体性质,缺乏兽医专业人员,临床乱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许多病原微生物耐药,给乳房炎的治疗带来较大困难。为了查明佛山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病原,为降低乳房炎发病率,与为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提高乳房炎治愈率提供依据,作者对佛山地区不同规模的几家奶牛场进行了调查,并采集临床型乳房炎的患牛奶样进行了病原分离与鉴定。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调查及采样地点:…  相似文献   

11.
湖北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研究旨在分离鉴定湖北地区致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鉴定细菌的耐药特征.为奶牛乳房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从湖北两个主要奶牛小区的9个不同规模的奶牛场采集牛奶样本200份,经检测.其中3份为临床乳房炎样本,49份为隐性乳房炎。两地区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分别为36.4%(20/55)与20%(29/145)。两地区乳房炎牛奶的细菌种类分布也各不同。其中武汉东西湖地区停乳链球菌的分离率最高,占33.3%(8/24).而宜昌夷陵区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占29%(9/31),其次为无乳链球菌,占25.8%(8/31)。从乳房炎牛奶中共分离到7种细菌共55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表皮葡萄球菌10株,无乳链球菌10株,停乳链球菌14株,乳房链球菌2株,大肠埃希氏菌4株,克雷伯氏菌4株。分别对所有分离株进行12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对先锋V、氧氟沙星均高度敏感.对临床常用的青霉素、链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1980~1989年对22个城市32个奶牛场10371头成年泌乳牛进行乳房炎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并对其中3384头泌乳期奶牛的12660个乳区进行隐性乳为检查,结果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房炎奶牛头阳性检出率为73.91%,乳区阳性检出率为44.74%,采集2015份患乳房炎和健康奶牛奶样进行细菌性检查,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健康奶样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85.37%,62.76  相似文献   

13.
中、西兽药配合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效果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奶牛患临床型乳房炎时,乳房和乳汁均有肉眼可见的异常,主要症状为红、肿、热、痛、乳汁清稀、有絮片、凝块,乳汁分泌减少等。根据8511农场资料统计,临床型乳房炎的患病率占成年乳牛的30%,个别的奶牛场高达60%。 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采取中药散剂乳房消肿散和西药针剂特效米先,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 病牛分别来自8511农场6个奶牛场共计153头。1.2 病例选择 患病乳房出现红、肿、热、痛及乳汁出现絮状物,乳汁分泌不畅并明显减少。重…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为乳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有明显的季节性,在福建省6~10月发病率最高,是奶业生产中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该病可造成产奶量下降.病牛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死、萎缩,致使乳牛乳头永久失去泌能力。隐性乳牛乳房炎更为普遍,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无明显可见肉眼变化,临床上很难被发现,常被忽视。据对新鲜奶检测,我省乳牛生产区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40.7%,而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18%~22%。现据我们临床治疗乳牛乳房炎的经验谈些防治体会。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是泌乳奶牛的常发病之一,发病率较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根据对部分奶牛场和饲养户的调查统计.乳房炎发病率占泌乳牛的20%~40%.有的阳性检出率达50%.而隐性乳房炎占全部乳房炎的30%以上。由于该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易造成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致使产奶量日渐减少.并影响牛奶的质量,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还可使奶牛发情期延迟,情期受胎率下降;病重者造成瞎奶头或败血症而淘汰。  相似文献   

16.
在雨季,如果奶牛场的卫生条件达不到要求,就容易导致乳牛患乳房炎,进而对产奶量以及乳品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多雨季节乳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进行探讨,为乳牛乳房炎的诊治以及预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用药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奶牛乳房炎(Mastitis)是世界乳牛业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据报道,国外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约为25%~60%。据我国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发病率达20%~70%,个别牛群发病率甚至更高。因此在奶牛场怎样合理的选择药物防治奶牛乳房炎就显的尤为重要。美国国家乳房炎委员会(NMC,1978)以乳房和乳汁有无肉眼可见变化,将乳房炎划分为临床型乳房炎(Clinicalmastitis)和亚临床型乳房炎(Subclinicalmastitis)或隐性乳房炎(“Hidden"mastitis)。牛乳房炎主要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如细菌、真菌、病毒、霉形体等…  相似文献   

18.
乳房炎、蹄叶炎、子宫内膜炎是严重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而乳房炎又是这三大疾病中对奶牛危害最大、防治最难、治疗成本最高的一种疾病。特别是饲养管理较差的时候,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会显著升高,给奶牛生产带来更严重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昆明某规模化奶牛场在雨季乳房炎的发病率在70%以上,每个月单用来治疗乳房炎的医药费就占整个奶牛场治疗总费用的2/3。奶牛患了乳房炎以后,不仅严重危害奶牛健康,还导致产奶量下降,牛奶品质降低,甚至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而导致牛奶不能食用而废弃,给养殖户及奶牛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也成为奶牛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养和管理关系到奶牛的健康,健康对牛奶的质量有重要的影Ⅱ向。在全球各地的奶牛场,乳房炎发病都具有普遍性,是长期存在的现象。当前,乳房炎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牛奶生产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乳中氯离子和乳糖的测定结果可用于计算氯糖数,其在乳畜乳房炎诊断中有相当意义,健康牛乳中氯糖数不超过4,患乳房炎的乳牛氯糖数增高。国家食品卫生检验标准规定乳中氯测定用硝酸银滴定法(以下简称银滴定法[1]),此法操作较为繁杂,鉴于乳是特殊体液,我们试用较简易的体液氯的硝酸汞滴定法(以下简称汞滴定法[2]),测定乳中氯含量,并同硝酸银滴定法进行对照,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样品  采自西宁奶牛场二队临床健康的黑白花泌乳牛,从任一乳头上先弃去第一、第二把乳,然后采乳于干净的瓶中。1.2测定方法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