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必要措施。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要做到用药省、施药质量高、防治效果好、对作物不发生药害、对人畜安全。怎样才能达到这些要求呢?总结历年的经验,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掌握农药性能,做到对症用药。农药的种类很多,各有一定的防治范围和具体防治对象,如有的是杀虫剂、有的是杀菌剂、有的是除草剂、有的是植物  相似文献   

2.
<正> 化学农药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中虽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不适当的滥用农药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为了提高药效避免药害,必须注意农药的科学使用和安全使用。一、农药的药效要做到科学用药,提高药效,必须了解农药的性能、防治对象及环境条件三方面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1.农药性能药剂种类:不同的农药品种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对各种病虫的毒力也不一样,各有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产上长期施用化学农药防治病害,不仅对农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畜健康。减施化学农药对实现植物病害绿色防控、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动减施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害措施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从农业防治、植物源农药防治及微生物菌源农药防治等方面综述非化学农药措施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提出加快中药提取物防治等植物源农药防治创新研究,及筛选有价值的生防菌或植物内生菌代谢物的微生物菌源农药进行商品化生产、使用的发展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4.
晓春 《农村新技术》2010,(12):74-75
柑橘生长后期,柑橘红蜘蛛对果实和植株生长为害较大。为了防止化学农药尤其是中高毒性农药对果品引起污染,可选用下列土农药防治红蜘蛛。实践证明,它们防治红蜘蛛的效果优于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5.
农药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农药科学研究方向朝资源可持续利用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1 促使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普及回顾IPM的发展 ,有助于理解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农药科学的推动。在历史上 ,各国人民很早就有防治病虫草鼠害的历史记载 ,但极少有从“策略”的高度来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大量合成有机化学农药陆续问世 ,化学农药风靡一时 ,形成了“化学农药黄金时代”。到60年代末 ,随着大量化学农药的不合理长期使用 ,以及有些药剂本身存在缺陷 ,农药使用中出现了严重的“3R”现象(即抗药性…  相似文献   

6.
韩永奇 《中国农资》2014,(36):24-24
<正>农药增效剂是农药加工中十分重要的助剂,主要是抑制或弱化靶标对农药活性的解毒、防药害等作用,延缓药剂在防治对象内的代谢速度,从而增加生物防效。化学农药增效剂本身并无活性,但与相应的农药混用时,能明显改善其润湿、展布、分散、滞留和渗透性能等,减少喷雾药液随风漂移,防止或减轻对邻近敏感作物等的损害,利于药液在叶面铺展及黏附、减少紫外线对农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分解,达到延长药效、提高其生物活性、减  相似文献   

7.
蔬菜农药残留的危害、种类、超标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蔬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开始注意蔬菜的质量问题,不但蔬菜的营养成分受到关注,其可能的污染更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重茬、连作导致蔬菜病虫害加重,因此,造成每年蔬菜总产量损失20%以上.各地在防治蔬菜病虫害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如长江流域城市一般每年667m^2使用农药2~3kg,多的5kg以上;北方保护地蔬菜用量更大,据有关单位调查,北京郊区菜地每667m^2用量9 kg以上.多年来,由于大量和连续地使用化学农药,使得蔬菜病虫对化学农药产生了普遍的抗药性,菜农只能加大农药的使用量,由此,农药使用和依赖程度呈现出恶性循环状态.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蔬菜中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突出.本文就蔬菜农药残留的危害、种类、超标原因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相应的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广西热带农业》2006,(4):16-16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系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减轻农药残留对人体的毒害。1.放置很多农药在氧化剂或生物酶催化作用下,空气中的氧和蔬菜中的酶等活性物质与残留农药反应,使农药氧化降解,这样可以减少农药残留量,降低其毒性。例如根茎类、瓜果类及耐贮的其它蔬菜,买回后放置一段时间对减轻农药毒害有一定作用。2.去皮一般蔬菜表面农药残留量最高,对于瓜果类蔬菜如黄瓜、茄子等,尽量做到去皮食用较好。3.水洗有机磷农药大都是一些磷酸酯或酰胺,这些农药在水中发生部分水解而成为低毒或无毒的物质。大部分化学农药呈酸性,用5%…  相似文献   

9.
生产无公害蔬菜要以农业措施防治病虫害为主,优先选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植物农药和开发使用“土农药”,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以减少对蔬菜及生态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冯国明 《现代种业》2010,(2):48-48,11
日前,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农药残留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从源头上解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在使用非药剂防治病虫的同时,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化学农药,将农药残留控制在允许的水平以下,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是非常普遍的时段,防治效果非常显著,但是部分农药会残留在蔬菜中,如果不经过清洗、浸泡等手段而直接食用,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本文以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稻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了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组合防治试验示范、以生物农药为主的组合用药及总体防治技术集成与示范、建立化学农药减量防治展示区等研究。集成了减少化学农药扩大生物农药应用的技术体系;逐步实现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规范化和标准化。明确了主推品种三原则:一是选用低用量、超高效、长效、低毒环保型农药和生物农药;二是组合用药、总体防治,提高单次用药综合效益;三是混配用药。交替用药降低病虫抗性。确定了防治稻纵卷叶螟和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主推品种,实现大幅度减少水稻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日前,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农药残留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从源头上解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在使用非药剂防治病虫的同时,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化学农药,将农药残留控制在允许的水平以下,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必然趋势。一、生产无公害蔬  相似文献   

14.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应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种农药。农药选择尽可能选微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积极推广土农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农药使用则应做到对症下药;适期用药;浓度与药量要适当,混配药剂要合理,并要确保安全间隔期。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化学农药的需求趋于饱和,部分年份少数品种需求出现了下降趋势,化学农药生产过剩。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类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农药必须向低毒、无公害方向发展。生物农药正是这样一类既满足上述要求又与环境相容的绿色农药,它与化学农药相比,具有选择性强、无污染、不易产生抗药性、不破坏生态环境且生产原料广泛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发展生物农药,寻求新的开发点,正是  相似文献   

16.
常见植物性农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规农业中,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它是造成有害物质残留污染的主要原因.随着农产品贸易国际化的发展和国民对食品安全认识水平的提高,无公害食品生产迅速兴起.生产无公害食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化学农药的残留污染问题,亦即禁止和限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利用现有植物性农药资源制备杀虫杀菌剂,防治蔬菜病虫害生产无公害蔬菜,无残留,无污染,没有不良影响.植物农药种类很多,现简单介绍几种廉价易得的植物性农药.  相似文献   

17.
目前,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对山西省蔬菜产业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主要防治措施仍是使用化学农药,在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不能科学使用化学农药的现状,带来诸多环境污染问题,而蔬菜商品中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8.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药年使用量为80~100万t,其中,化学农药占95%以上。在凉山州,2003年农药销售量为3000多t。虽然化学农药使用在粮食、果树、蔬菜等农作物上,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农药残留残毒也对农业生产环境以及产品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农产品的卫生安全,影响到“菜篮子”、“果袋  相似文献   

19.
日前,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农药残留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从源头上解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在使用非药剂防治病虫的同时,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化学农药,将农药残留控制在允许的水平以下,发展绿色农业,己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实行果园病虫害无害化防治,就是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农产品农药残留不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