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本文从荔枝果肉中提取了过氧化物酶(POD),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对热较敏感,当温度为70℃以上时,短时处理即可使酶活降至50%以下.最适pH 5,但在pH6.0~8.0范围内活力比较稳定.该酶在25℃和0.1 mol/L磷酸缓冲液(pH7.0)条件下对愈创木酚和没食子酸的Km值分别是4.64× 10-3和0.063 mol/L.谷胱甘肽和亚硫酸盐能完全抑制POD活性,但谷胱甘肽抑制浓度远低于亚硫酸盐,抗坏血酸只能在廷迟时间内抑制POD活性,对POD抑制具有暂时性,各抑制机制不同;CuSO4 、ZnSO4 、CaCl2 、MgCl2、EDTA对荔枝果肉POD活性有一定激活作用;FeSO4和MnSO4对POD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枇杷果肉漆酶(EC 1.10.3.2)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为探讨漆酶在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败坏中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以‘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Jiefangzhong’)果实为试材,采用硫酸铵盐析、透析和DEAE-纤维柱层析等提取漆酶(EC 1.10.3.2)研究其理化特性,包括温度、pH、抑制物、金属离子对漆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底物特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pH变化。结果表明,漆酶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4.4,pH为3.2~4.4时酶的稳定性较好。金属离子Cu2+、K+对漆酶有激活作用,而Ag+、Fe2+、Fe3+起抑制作用。EDTA和L-半胱氨酸抑制物对漆酶均有抑制作用,以L-半胱氨酸抑制作用最强。枇杷果肉漆酶以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简称ABTS)为底物的Km值为0.00512 mol/L。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研究荔枝果肉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机制,控制荔枝果肉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的酶促褐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荔枝果肉中提取多酚氧化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荔枝果肉PPO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对热稳定性较强,90℃水浴保温30 min后剩余相对酶活为22.6%;pH值为7.0时该酶的活力最强,在pH值6.5~8.0范围内酶活力较稳定;邻苯二酚与该酶的结合能力最强,其次为4-甲基儿茶酚;谷胱甘肽为该酶的最好抑制剂,其次为半胱氨酸、抗坏血酸、NaF和亚硫酸钠;SnCl2和FeSO4对该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而CuSO4、MgC l2和CaCl2对其活性有促进作用。[结论]该研究确定了荔枝果肉多酚氧化酶的最适作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白梨”枇杷(EriobotryajaponicaLindl.cv.Baili)果实为试材,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及透析法提取PPO研究其理化特性,包括温度、pH、抑制物对PPO活性的影响及其底物特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pH值变化。结果表明:PPO的最适温度为30—40℃,在30℃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最适pH值为5.0和7.0,pH值为6.0和9.0时酶的稳定性较好;维生素C和L-半胱氨酸抑制物对PPO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维生素C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5.
枇杷果肉作为一种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的食品,味道酸甜、营养丰富,既可鲜食也可用于加工。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枇杷果实的功能性价值,由于枇杷的应季产量较高,储存和运输困难,容易腐烂,自然脱落的枇杷腐烂导致果园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同时也导致资源的浪费,因此,对枇杷果肉的深加工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枇杷果肉的功能性成分、枇杷果肉相关食品的研发进展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枇杷果实资源的开发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枇杷果肉的新产品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黑木耳漆酶酶学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2个黑木耳菌株中筛选出一株黑木耳漆酶高产菌株——地茂1号,对其进行Native—PAGE,发现其含有3种漆酶同工酶。对其发酵液进行酶学性质分析,发现地茂1号在液体培养基中第11天酶活达到最大,为382.6U/L,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3.2,温度及pH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枇杷果肉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枇杷果肉制成丙酮粉,通过硫酸铵沉淀分级分离、透析、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获得两个酶活力峰,第二活力峰的酶制剂经过PAGE和SDS-PAGE电泳获得单一纯的过氧化物酶(PODⅡ),纯酶比活力为710.5U/mg。酶亚基分子量为22.6kDa,等电点pI为3.6。酶的动力学研究表明:酶的最适pH为5.0,在pH2.6~10区域较稳定;酶最适温度是35℃,对热敏感,高于45℃以上酶的稳定性差。酶对愈创木酚和H2O2的表观Km值分别为20.58和12.04mmol/L,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酶比活力最大,其次是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和间苯二酚,酶未能催化以焦性没食子酸为底物的氧化反应。Al3+、Mn2+、Zn2+和Hg2+对酶有抑制作用,Mg2+、Ca2+、Cu2+、Fe2+、Ba2+和Pb2+对酶有激活作用;半胱氨酸等12种化合物对酶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防止或减轻枇杷采后的酶促褐变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内枇杷种质资源的果肉硬度与果肉化渣程度、果肉质地、果实汁液、单果重、果肉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厚度、果面茸毛密度、果面茸毛长度、来源地、果肉颜色和果皮颜色等14个性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枇杷种质果肉硬度与果肉化渣程度、果肉质地、果实汁液、果面茸毛密度、果肉颜色关系较密切,果肉不化渣、果肉质地致密、果肉汁液少、果面茸毛稀疏、果肉黄色和橙黄色和果实成熟期较早的枇杷种质果肉硬度较高。枇杷种质果肉硬度与单果重、果肉厚度、果皮厚度、来源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面茸毛长度、果皮颜色未见明显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摘要:从杏鲍菇子实体中提取漆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漆酶活力。实验结果表明,杏鲍菇漆酶的最适pH为3.0;最适温度为45℃;热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较高;Ca2+ 、Mn2+ 、Fe2+、Ag+对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Na+、 k+、、Mg2+ 、Cu2+ 、Pb2+ 、Zn2+对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糙皮侧耳P5漆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3℃,最适反应pH为6.0;该酶的酸碱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较好,在pH5.0~6.5条件下处理24h可保留97%以上的酶活,4~20℃处理1h酶活保持不变,60℃处理1h可保留80%以上的酶活;金属离子对漆酶酶活有明显的影响,Cu2+、Mn2+、Zn2+对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Ca2+、Fe2+、Fe3+和Pb2+对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该结果可为耐高温漆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对抗石榴干腐病病原真菌的6株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果皮内生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PGSC8菌株在PDA培养基中生长最好,PGSC9在PDA和CA培养基中生长最好,PGSC1、PGSC5、PGSC6、PGSC7 4个菌株在PSA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最好。供试的碳源中,PGSC5和PGSC6 2个菌株最适碳源为麦芽糖,PGSC1、PGSC7、PGSC8、PGSC9 4个菌株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供试氮源中,PGSC6、PGSC9 2个菌株最适氮源为牛肉膏,PGSC7菌株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和牛肉膏,PGSC1、PGSC5、PGSC8 3个菌株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所有参试菌株适宜菌丝生长的p H为中性或偏碱性,PGSC7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5℃,其余5个菌株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30℃。全光照处理有利于参试菌株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2.
枇杷园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枇杷园生态系统内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为78,其中害虫55种,天敌9种,中性虫8种,蜘蛛类6种,分别占整个群落的70.51%、11.54%、10.26%、7.69%。物种丰富度18~34,生态优势度0.0879~0.3361,多样性指数1.6433~2.9249,均匀度指数0.5660~0.9017,生态优势度越大,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越低。  相似文献   

13.
以陕西安康5~6a生“解放钟”枇杷为试材,通过不同整形修剪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主干分层形和二层杯状形挂果早,且分别比对照提高座果率6.1%和5.6%;单果重提高61.0%和35.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5%和2.8%。  相似文献   

14.
黄晓霞  左任英  程小毛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247-10248,10286
[目的]以枇杷2年生实生苗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良好水分处理(100%田间持水量)、中度干旱处理(70%田3"q持水量)和重度干旱处理(50%田间持水量),比较枇杷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生化特性对不同程度土壤干旱的响应。[结果]干旱处理尤其是50%田间持水量使得植株叶片膜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在0.05水平显著增加,同时增加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结论]枇杷可以通过激活抗氧化酶系统及累积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特性来积极应对干旱。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枇杷的采后贮藏和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五星"枇杷为试材,用浓度为0.1、0.3、0.5 g/L水杨酸(SA)溶液浸泡枇杷果实20 min后进行冷藏,研究SA处理对枇杷果实冷藏期品质的影响。[结果]与清水处理(对照)相比,0.1 g/L SA处理可明显抑制枇杷果实的腐烂,降低失重率,维持较高的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Vc的含量,从而提高枇杷果实贮藏期品质、延长贮藏期;而0.3、0.5 g/L SA处理能增加枇杷果肉冷藏期的硬度,但对其他生理指标的影响不明显。[结论]该研究对研究枇杷的保鲜贮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枇杷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适应昆明地区的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 良种。从福建、四川、江苏引入枇杷良种18个,种植在昆明市富民县山地果园。试验结果表明: (1)引进品种的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比原产地品种提前5~6个月,风味比原产地浓。(2)经过4 年的试验观察,初步选出香钟、田中、泸州6号、华宝3号、长虹3号、茂木、大房、解放钟8个优良品种以供继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枇杷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枇杷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具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个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已经鉴定组分共47个,占流出组分总量的86.33%。含量较高的组分有β-倍半水芹烯(4.14%)、异桉叶油(5.07%)、环己酮(5.25%)、顺-3-己烯-1-醇(5.30%)、香叶烯D(5.35%)、10,10-二甲基-2,6二(亚甲基)-双环[7.2.0]十一烷(7.95%)、水杨酸甲酯(11.72%)等。[结论]GC-MS法分析、鉴定枇杷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技术简单易行,操作简便,为枇杷叶的深入开发提供了基础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枇杷叶中乌索酸的制备及HPLC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醇提凝析法”制备枇杷叶中的乌索酸,并建立HPLC测定分析乌索酸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Symmerry Shield RP18,流动相为甲醇-水(88:12),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25℃。乌索酸在4.4—2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为0.70%)。结果表明,HPLC法测定乌索酸含量准确、可靠,可用于乌索酸含量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19.
程东华  叶双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27-14828
对“三潭枇杷”主产地漳岭山枇杷林地不同地点、不同层次土样的石砾重、pH值、N、P、K、有机质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其石砾含量超过30%,为中砾质土,土壤为弱酸至酸性,其速效P、K偏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在2%以下,受当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林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建议在发展果林中采取适当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