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广谊 《茶业通报》2000,22(3):42-43
缙云县杜桥村共有 2 0 1户 ,63 0人 ,仅有水田 5 .3hm2 ,旱地 3 .3hm2 ,人均耕地只有1 3 3m2 。六十年代中期 ,该村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集体开山种茶 1 0 .7hm2 ,九十年代初又陆续发展了无性系良种茶园 1 3 .3hm2 ,现有茶园总面积 2 4hm2 。回顾 3 0多a种茶历史 ,有其辉煌的成就 ,茶叶生产成为该村发展、壮大、巩固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 ,1 998年最高产值达 2 0 5万元 ,茶叶单项收入户均超万元 ,茶叶收入占农业总收入 80 %以上。加速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成为缙云典型的名茶生产专业示范村 ,并被丽水地区评为百强村。1…  相似文献   

2.
覃士才 《茶业通报》2002,24(3):23-25
应用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新茶园,是提高茶园建园质量,开发名优茶、提高茶叶品质的基础,是培植五峰新世纪茶叶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我县茶叶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的一项重大科技措施。因此从1997年冬开始,我县引进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福鼎大毫”、“福鼎大白”、“福云6号”、“白毫早”等,在全县3000多个农户中栽植茶苗2800万株(其中自繁240万株),建无性系茶树良种园250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4.85%,实现了“一年栽、二年采、三年亩收入过千元”的目标,最高的茶农亩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春茶开园…  相似文献   

3.
王芳  田保良 《茶业通报》1998,20(4):14-15
自九十年代以来,茶叶经济一直在低谷中徘徊,然而,名优茶生产却异军突起,成了茶叶生产的“支柱”。1996年春茶期间,名优茶市场价格坚挺,产销两旺,大有压倒大宗茶的趋势。回顾名优茶发展的历史,无性系良种是名优茶发展的基础,哪里有无性系良种,哪里就有名优茶。句容市也是如此,无性系良种的推广也比较快,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就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1句容市无性系良种茶发展概况句容市是江苏省四大产茶县(市)之一,现有茶园2333.3hm’,其中无性系良种47.Zhm’。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引进无性系良种,先后从福建、本省…  相似文献   

4.
婺源自古就是个“山阻而弗车,水激而弗舟”的闭塞山区,因茶而扬名天下。调查分析婺源的茶叶产业化,对婺源农业产业的发展,对婺源经济的发展,乃至对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1婺源茶叶产业的现状婺源现有茶园8847hm2其中无公害茶园2000hm2(有机茶园),2003年产茶3900t,其中名优茶800t,有机茶1600t,实现产值1.2亿元,其中一产产值6500万元,二产产值4700万元,三产产值800万元。九十年代以前婺源名优茶品种很少,基本上是普通茶。八十年代中期提出名优茶系列开发,目前全县已获省、部优质名茶证书的有23个,其中国家级两个。2003年产名优…  相似文献   

5.
茶业“三化”必须同步协调发展李华超(贵州遵义地区非耕地开发办563000)一茶园良种化、加工机械化、产品名优化,简称茶业“三化”。对加快我国茶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八十年代末,贵州省茶科所在湄潭县核桃坝开辟的无性系良种茶苗繁殖基地以来,“黔...  相似文献   

6.
茶农 《茶业通报》2004,26(4):184-184
自2002年开始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黄山区实施省级太平猴魁无公害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三年来,黄山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猴魁主要产地新明、龙口、三口乡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区取得了明显成效。10月21日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进行验收。验收组实地考察了新明乡猴坑村茶场太平猴魁茶无公害示范茶园和茶厂,由方继凡场长全面介绍了猴坑村实施标准化示范区以来,猴坑村在组织化建设,换植柿大茶良种,无公害标准化栽培、加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村民增强了无公害标准化意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增长。验收会上由黄山区质…  相似文献   

7.
1生产现状据陆羽《茶经》记载,太湖县早在1000多a前的唐代就盛产茶叶。出产的芽茶以其优异的品质列入贡品。其时的“南阳谷尖”享誉皖西南。1990年初,全县已有茶园1333.3余hm2,可采茶园1266.7hm2,年产干茶400 t左右。茶类结构单一。至2005年底,茶叶总面积达到3333.3hm2,其中可采面积3000hm2,干茶产量达1000 t。名优茶300 t,茶叶总产值近2000万元,名优茶产值510万元。茶叶销售市场主要是省内,名茶市场已拓展到北京、上海、南京、天津、武汉、深圳等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无性系良种茶园近66.7hm2,名优茶机制生产发展较快,全县共新建和改造名优…  相似文献   

8.
岳西县创建全国标准茶园的措施及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光明 《茶业通报》2011,(3):143-144
2009年底,经国家农业部批准,省、市、县农业主管部门的科学选点,在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建立全国标准茶园创建示范片。该村现有茶园面积125hm2,其中示范基地面积90hm2,于2003年冬建园,2004年春栽植。茶树品种全部是无性系良种:乌牛早、石佛翠、石佛香、舒茶早、迎霜等。全村现有茶  相似文献   

9.
茶叶是泰顺县的一项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发展效益农业的支柱产业。1茶叶生产的现状泰顺是全国生态示范县,产茶条件得天独厚,历史悠久,是“温绿”的主产区;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产茶县,1996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全县现有茶园面积4333hm2,其中良种茶园1400hm2,占总面积的32.3%,无性良种与有性良种面积比例3:2;2001年全县茶叶总产量1500t产值3200万元,其中名茶产量150t,产值1500万元,分别占总产,总值的10.4%和47%;优质茶产量250t,产值800万元。2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郑平汉 《茶业通报》2007,29(4):171-172
淳安县临岐镇叶家畈村茶厂从2003年开始利用茶树轻修剪的枝叶生产茶片、茶末,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该村共有194户,668个人口,茶园面积39hm^2,是一个以茶叶为主导收入的专业村。2006年茶叶总产值135万元,人均茶叶收入2021元。2006年生产茶片、茶末54t产值32万元,人均479元。该村农户叶根来过去只生产名优茶,产值一直在3000元以下,近3年着重修剪茶树枝叶出售,产值达8000余元。昔日废弃的茶树修剪枝叶发挥了最佳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茶树修剪枝叶生产茶片、茶末再利用生产技术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丁以寿 《茶业通报》2005,27(4):160-160
茶叶是大众性饮料,通过茶园管理“绿色技术”,开发生产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茶。茶园铺草技术,间作绿肥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增施有机肥料,茶园放养鸡和蚯蚓。  相似文献   

12.
宣城地区现有茶园面积16467hm2,可采面积12733hm2。1998年产茶5907t,产值1.111亿元;其中名优茶2007t,产值7497万元。近年来在“以市场为导向,名优茶为龙头,科技为动力,效益为目标大力调整茶叶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思想指导下,全区名优茶产量、产值和机制率提高较快,对稳定茶农收入与推动生产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诸多制约点,如无性良种面积小(133hm2),低产园面积大(8933hm2),单产低(463.5kghm2),产值低(8715元hm2),茶农资金匮乏,乡、村茶场茶园承包期短,不愿投入,区域内城乡茶叶集贸市场少、规模小,名优茶在市场上真…  相似文献   

13.
《茶业通报》2003,25(2):53-54
我县是全国一百个重点产茶县之一,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六安瓜片”的原产地。全县现有茶园面积9467hm2,可采茶园面积6000hm2,年产干茶3000t,年产值5400万元,系列产值8000万元。“金寨翠眉”蝉联四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齐山牌“六安瓜片”勇夺2001年中国(芜湖)国际茶叶博览会“茶王”称号。茶树良种工程、科技园建设、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茶叶生产机械化、市场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举措,推进了茶叶产业化进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因地制宜,与进俱进,不断完善发展战略茶叶产业一直是我县的经济主导产业之一,历届县委…  相似文献   

14.
杨丽娟 《茶业通报》1995,17(3):15-16
跃进茶果场良种茶园在发展杨丽娟(江苏无锡市多种经营管理局)国营无锡市跃进茶果场位于无锡南端,有茶园面积530亩,其中无性良种茶园近200亩。茶园都分布在丘陵缓坡地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利于茶树生长发育。但由于茶场建于大跃进年代,建国基础差,茶园品种...  相似文献   

15.
茶季话茶     
茶季话茶宣州是皖南乃至全省的茶叶重点产区之一,七十年代被列入全国重点产茶县。1994年全市实有茶园54698亩,茶叶总产2929吨。历代众多名茶中,有被誉为“茶称瑞草魁”的水东“碧山横纹”,始于明代的“敬亭绿雪”、“狮峰云雾”,八十年代末研制的“天竺...  相似文献   

16.
荣光明  钱子华 《茶业通报》2005,27(3):110-111
茶业是岳西山区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全县现有茶园6400hm2,其中开采茶园4666.7hm2,年产干茶1750t,年产值7900万元,其中名优茶700t,产值4300万元。全县获国家有机认证茶园53.3hm2,绿色食品认证茶园366.7hm2,无公害认证茶园无性系良种茶园733hm2。全县成立茶叶协会组织28个,县内外固定茶叶销售窗口229个,人均茶叶收入超过500元的重点村12个,茶叶单项收入超过万元的农户655户。为做大做强茶业经济,使之成为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第一主线,农民增收的第一渠道和农村经济的第一产业,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分析全县茶业现状时,发现良种是茶叶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7.
以茶机促茶兴使穷村变富村余海亮(江西省丰城市农机局331100)江西省罗峰名茶的主产地是丰城市南边罗山上中腰海拔734米的殿上村。该村89户,有茶园面积480亩,已投产250亩。村周围群山环抱,地势略平,终年雾期长,日照短,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具有茶...  相似文献   

18.
推广塑料大棚覆盖茶园技术 提高生产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强  章燕萍 《茶业通报》1998,20(3):26-27
名优茶是富阳市茶叶生产的支柱产品,为适应市场需求,茶园管理除推广早生无性系良种外,采用塑料大棚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大棚茶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结果分析1.1春茶开采明显提前。四年来的试验表明,早生良种龙井43大棚茶园一般要比本园露天提早采摘15d左右,比迟芽群体种露天要提早25~30d。例如1997年,大棚茶园于2月20日开采比本国露天3月7日提早15d,比迟芽群体种3月26.日提早34d。春茶采制时间的提早,使名茶平均价格在400元川.skg以上,成为抢手的礼品茶,青叶价格也平均在100元川.skg左右,使得很多茶农在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安徽茶学科学技术 50a的发展从茶树良种、优质高产栽培模式、生态茶园、病虫生物防治、基础研究、施肥、机械化、名优茶开发、机械设备、茶内含物提取工艺、深加工、茶文化等 1 2个方面进行了概括性介绍  相似文献   

20.
湖北五峰,已有2300年的产茶历史。为历代贡茶产区,是"宜红茶"的故乡。近年来茶叶生产呈迅速发展势头,跃人湖北省茶叶大县和"全国200个茶叶大县"的行列。全县茶园面积达到7·4万亩,产量2026吨,茶叶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0%,农民人均茶叶收人150元,占人平纯收人的20%,茶叶税收占财政收人10.4%,全县5.4万农户中85%的农户种茶,256个村中有222个村种茶。从六十年代开始规模兴茶,发展千亩连片高标准茶园;七十年代兴建了精制茶厂等大茶厂,建起茶叶科研所和茶叶试验站;八十年代,推广科学种茶和低产茶园改造等典型,研制名优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