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温、湿度和降雨对日本松干蚧寄生若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 是松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的沿海地区,曾大面积成灾。近几年来,此虫在苏州和无锡也引起了大面积松林死亡,而在近内地的安徽青阳县、江苏溧阳县和南京市等地,虽已发现了松干蚧,但危害很轻或有虫不成灾。如溧阳县的龙潭林场已连续十一年有虫不成灾。1982年10月我们在上述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接虫试验,翌年4月调查,松干蚧寄生若虫的虫口密度为5.36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控制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日本松干蚧的发生危害,减少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通过2019~2021年3年设置日本松干蚧固定样地进行了监测调查,2021年3月在日本松干蚧第1代若虫展露期开展了药物筛选。结果表明:30%噻虫胺/噻嗪酮和48%毒死蜱乳油防治效果为最佳,2021年9月利用无人机在日本松干蚧第2代若虫展露期开展超低空药剂喷雾防治试验,通过3次药效检查,日本松干蚧若虫期虫口减退率达90%左右,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日本松干蚧的扩散蔓延和危害。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日本松干蚧在贵州省遵义市的分布、发生面积和危害情况,观察到日本松干蚧在遵义市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扩散规律,可为防治日本松干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控制日本松干蚧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对松树的危害,对日本松干蚧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与药剂防治试验。该虫在临沂市1年发生2代,以1龄寄生若虫在树皮缝隙、翘裂皮下和叶腋等隐蔽处越冬(越夏),5月中下旬越冬代达显露高峰期,6月底开始越夏,8月底越夏若虫开始显露,9月中下旬达高峰期;10下旬至11月上旬进入越冬状态。40%杀扑磷乳油和5%阿维·吡虫啉乳油对日本松干蚧防效较好,药后20天防效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 安徽省青阳县发现的日本松干蚧是三十多年来此虫在中国扩大分布的最新记录。这种危险性害虫的蔓延扩散是否会引起一场严重的灾害,这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三年来我们在青阳县进行了系统观察和试验,参阅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并加以分析,弄清了当地松干蚧的来源,记述了它的种群数量变动,并提出了该虫的发展趋势及初步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5.
松干蚧是马尾松、黑松等松树的重要害虫。该虫的若虫寄生于树皮缝内、吸食汁液,被害后轻则树势衰弱,生长缓慢,重则枝条下垂,针叶枯黄,并引起天牛、小蠹等次期害虫侵袭以致整株枯死。浙江已发现两种松蚧蚧,日本松干蚧1966年前后在杭州西湖  相似文献   

6.
日照市沿海防护林日本松干蚧疫情于1995年5月首次在东港区大沙洼林场发现,现已蔓延成灾,严重危及基干林带。按照日本松干蚧测报办法,已查清该虫的生物特性及危害程度,并在疫区进行化防试验,效果显著,对有效抑制日本松干蚧疫情蔓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日本松干蚧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5年的日本松干蚧发生期系统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日本松干蚧同一虫态和不同虫态的理论期距值和平均数标准差。结合生产防治,建立了固定若虫期一元回归预测式。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8.
异色瓢虫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Pallas)〕是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主要取食多种蚜虫和蚧虫。该虫不论成,幼虫均能取食松干蚧的各个虫态,据观察一头异色瓢虫成虫平均每日可取食松干蚧卵粒690粒,显露若虫31.1头,对压低松干蚧虫口,减轻对林木的危害起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arae(Kuwana)是我国松树枝干重要害虫,为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该虫在辽宁省9个市、27个县(区)普遍发生,由于发生期内尚无理想的防治措施,故每年因松干蚧危害而采伐的松树达5万立方米。目前,对日本松干蚧疫材检疫处理  相似文献   

10.
松干蚧属同翘目、珠蚧科,为刺吸危害松树枝干的害虫.由于此虫在苏州地区发生面积较大,危害严重,已列为地区主要林木害虫之一.1981年在森林病虫普查工作中,着重对此虫的发生面积、分布范围、危害程度等作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取得了丰富资料,可为今后防治提供参考.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一、松干蚧的危害性松干蚧危害赤松、马尾松和黑松.在苏州地区以危害10—20年生的马尾松为主.轻者造成松树枯枝,严重的整株死亡.据观察,松干蚧寄生部位在主干裂缝、枝条向下一面皮层居多,其口器刺入皮层组织,吸取树液,致使枝条向下一面输导  相似文献   

11.
几种化学药剂防治日松干蚧的药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 Kuwana)属蛛蚧科松蚧属,是国际检疫害虫。严重为害黑松和赤松,是近年来继松毛虫之后危害松林的主要害虫。自2000年以来我们利用氧化乐果、灭杀毙及虫线清等几种化学药剂对日本松干蚧进行了防治药效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松突圆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在广东惠东、珠海一年5代,世代重叠,任何一个时期均可见到各虫态。该虫可寄生所有松属Pinus树种,其中对马尾松P.massoniana的危害最为严重。每年3—5月是该虫发生的高峰期。气温是影响其林间种群数量消长的主导因子,气温大于23℃或小于18℃时,松突圆蚧死亡率增大。和缓的风和上升气流可直接传播扩散初孵的爬动若虫,过密的林分有利于该虫的发生发展。已发现的20多种天敌昆虫在林间发生数量少,控制松突圆蚧作用低。用松脂柴油乳剂,喹硫磷和杀扑磷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正> 松干蚧Matsucoccus是松树枝干的危险性害虫,种类多,分布广,能危害赤松、黄松、马尾松、黑松、红松、樟子松等多种松树,给林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但在有些林分内,虽松干蚧严重发生,由于生存着多种天敌——花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松干蚧虫口数量的增长,使松林幸免毁灭。花蝽是半翅目,花蝽总科的昆虫,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微小,较扁平,头部向前平伸,触角四节,前胸背板梯形,前翅具有明显的缘片及楔片。除捕食松干蚧外,还捕食其它蚧壳虫、蚜虫、蓟马、粉虱和各种虫卵。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捕食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  相似文献   

14.
河南豫西地区中华松干蚧自然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南豫西地区,中华松干蚧Matsucoccus sinensis Chen每年发生1代,当年8—9月和次年3—4月为危害盛期,主要以2龄若虫危害。自然状态下,下代数量较上代数量平均增加4.96倍。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初孵若虫到分化前2龄若虫期为影响下一代种群数量变动的关键虫期,风雨为影响分化前2龄若虫期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日本松干蚧分布规律,预测其发生期,提供虫情预报,在仙人洞自然保护区赤松栎林和赤松林分内,分别设置固定和临时标准地,面积为50 m×50 m,得出各虫期和虫口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效基数法对日本松干蚧越夏代若虫的发生量进行预测预报,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吻合;日本松干蚧的虫口密度随赤松树龄加大而增加,从阳坡到阴坡逐渐加大,与林分的郁闭度和混交林中赤松的比例成正比。  相似文献   

16.
日本松干蚧是危险性极大的枝干害虫,被列为吉林省补充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本文根据日本松干蚧生活习性和危害特征,结合实际,介绍了日本松干蚧疫情的监测调查方法,提出了日本松干蚧的封锁扑灭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1978年4月至1980年1月子新民县进行了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 Kuwana)雄蛹、交尾雌成虫、卵在自然变温条件下有效积温的研究。试验是在室外大铁纱养虫笼内进行。松干蚧若虫期很长,发育不整齐,若虫在树皮缝、顶芽及叶鞘基部营固定的寄生生活,虫体很小,饲养和观察都很困难,不适用上述方法试验。因此松干蚧一至二龄若虫有效积温的研究是在不同自然变温条件下进行的。在松干蚧第一代卵孵化盛期(8月下旬),相隔三天,于栽植在试验地里的两株油松上各放一百个卵囊,一小时后取下所有卵囊;在松干蚧越冬代卵孵化盛期(6月上旬),相隔七天,于栽植在花盆里的两株油松上各放一百个卵囊,一小时后取下所有卵囊。当室外月均温低于10℃时,将花盆移进室内,试验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8.
首届日本松干蚧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在浙江省富阳县召开,总结四年科研成果,探讨今后尚须研究的问题。会上围绕对松干蚧害虫的危害、生物学特性、天敌繁殖与利用、抗虫树种的选择、营林技术措施防治松干蚧等四个专题研究进行了讨论。成果有以下六个方面:1.日木松干蚧除个别地区外在大多数发生地区危害程度较为减轻,死树现象明显减少。2.日本松干蚧的传播速度在降低,试验证明传播松干蚧的因子  相似文献   

19.
瘤大球坚蚧最佳防治期的测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大球坚蚧Eulecaniumgigantea(shinji)属同翅目、蚧总科。近年来该虫在南疆三地州泛滥成灾,对当地的红枣、巴旦木、刺槐、榆等林木造成严重的危害。由于瘤大球坚蚧虫体较小,雌成虫产卵量大,且虫体隐藏在硬化的蚧壳下,对进行有效防治造成很大困难。依据蚧虫的一般习性,选择准确、合适的防治时期是对蚧虫进行防治的关键,通过对瘤大球坚以的生物学特性的观察以及对蚧虫一般生活习性的研究,我们得出该蚧的关键防治期主要有两个:一是浪荡若虫期,即若虫刚孵化出壳的时期,此阶段初孵若虫在寄生枝条和叶片上爬行,经过一天左右,便开…  相似文献   

20.
<正> 引进抗虫树种,改变树木组成,是抑制森林害虫的重要措施之一。我省在五十年代发生日本松干蚧(Matscoccus matsumurae Kuwana)的初期,曾在青岛中山公园等地进行过抗虫树种的研究,并肯定了落叶松是抗日本松干蚧的优良树种。为了进一步探讨北方地区几种主要针叶树对日本松干蚧的抗虫作用,我们又于1983年对日本落叶松等8个树种,进行了统一对比接虫试验和引种生长情况的调查。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