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云南丽江、吉林靖宇两地5个蓝莓品种共10个样本的糖酸组分进行测定。通过标准品的分析,建立了草酸、奎宁酸、甲酸、乳酸、乙酸、柠檬酸、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990 5~0.999 8,精密度RSD为1.00%~3.92%,回收率为96.61%~100.34%,方法准确可行。结果表明:供试蓝莓果实可溶性糖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二者共占98%,总糖含量为64.98~116.99mg/g;有机酸以柠檬酸为主,奎宁酸为辅,柠檬酸占86%,柠檬酸含量变幅为878.54~10 566.65μg/g。云南丽江的‘北陆’糖酸比大于60,‘蓝丰’‘都克’糖酸比大于20,糖酸比较高,适合作为该地区特色鲜食果品;吉林靖宇的‘托柔’‘都克’总酸含量高于9 mg/g,且糖酸比均低于9,适合作为该地区特色加工果。  相似文献   

2.
不同龙眼品种果实品质和糖酸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12个龙眼品种的果实为试材,利用常规的品质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了果实品质和糖酸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果实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较大,分别为6.1~15.1g和12.2%~23.0%。可食率最高为双孖木(71.4%),最低为沙梨木(56.2%)。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是龙眼假种皮的主要糖类,但不同品种这3种糖的比例有较大差异,根据单糖与双糖的比例,可将不同的龙眼品种分为3个类型:蔗糖积累型,还原糖积累型和中间类型。龙眼假种皮中的有机酸含量较低,为1.46~3.46mg/g,主要有苹果酸、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和奎尼酸,不同品种有机酸的含量和比例有一定的差异。龙眼假种皮中也有较丰富的还原型抗坏血酸(维生素C),约占总酸的12.4%,不同品种维生素C含量有较大差异,储良最低(0.13mg/g),罗伞木最高(0.65mg/g)。  相似文献   

3.
以来源于苏州光福的8个杨梅品种为试材,比较分析了其外观品质和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测试的8个品种间果形差异不大,果形指数0.96~1.03,均接近于圆形;果实营养成分除含有糖、有机酸、蛋白质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花青苷及钙、镁、钾、铁等矿质元素,品种间多项含量值差异明显。其中,"平刺绿荫"、"短柄纪顺"及"尖刺绿荫"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较好,"大叶早红"、"短柄甜山"、"短柄纪顺"矿质元素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杨梅果实品质与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梅原产我国,是我国南方著名特产水果。近年来,我国杨梅生产发展态势迅猛,栽培面积超20×10~4hm~2,其中以浙江的栽培面积最大(4.6×10~4hm~2)、品种最多、产量最高。随着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扩大与提高,杨梅果实加工利用的深层次开发,以及我国加入WTO后,杨梅是极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不同杨梅品种果实品质的差异,建立杨梅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方法】以30个杨梅品种为试验材料,对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矿质元素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0个杨梅品种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0个不同杨梅品种的果实各个品质指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内在品质指标和矿质元素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综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抗坏血酸(AsA)、苹果酸、总酚和硒(Se)矿质元素含量作为杨梅果实品质性状评价的核心指标。【结论】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可为优良杨梅品种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选取了10个苏州洞庭山杨梅品种,对其进行果实经济性状与品质性状的测定和分析,旨在为苏州杨梅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供试杨梅品种的果实果形均为近圆形,果形指数在0.93~1.00之间。果实可食率以大叶细蒂最高,为94.80%;除白杨梅和野杨梅外,各品种的平均单果重都11g以上,其中以"荔枝头"果实平均单果重最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以选育单株为最高,为11.46%;紫条品种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低。果实花青苷含量除白杨梅外,其含量都在200nmol/g左右。  相似文献   

7.
几个早熟苹果品种果实糖酸组分及风味品质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仪分离测定了6个早熟苹果品种果实的糖酸组分,并对早丰甜、贝拉、辽伏3个品种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及主要香气成分含量与风味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所有参试品种均以果糖含量最高,品种间变异系数最小,仅为14.59%,但蔗糖和葡萄糖含量与果糖明显不同,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品种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7.58%和29.94%,果糖和蔗糖含量是影响早熟苹果品种糖类总含量的主要因素.有机酸中苹果酸含量在不同早熟苹果品种也存在较大差异,最高为6.61 mg/g,最低仅为1.55 mg/g;(2)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及3种主要香气成分测定和官能鉴评结论在早丰甜、贝拉和辽伏3个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官能鉴评的这种差异性与糖、酸及香气成分等成分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在试验条件下,3个早熟苹果品种风味品质评价指标应包括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及1-丁醇、(E)-2-己烯醛和乙酸丁酯等3种主要香气成分的总含量.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喀什地区3个鲜食枣(Zizyphus jujuba Mill.)品种果实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冬枣”“伏脆蜜”“京沧1号”3个鲜食枣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类和有机酸类各组分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不同品种间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酸积累差异,以期为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个鲜食枣品种果实中糖以蔗糖为主,且属蔗糖积累型果实,糖组分含量随果实发育呈整体上升趋势;有机酸以苹果酸为主,且属苹果酸型,酸组分含量随果实发育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糖类和有机酸类各组分间各自存在一定相关性;蔗糖和苹果酸是3个鲜食枣品种果实全红期糖酸组分首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越橘糖酸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仪,对高丛越橘和半高丛越橘品种的糖酸组分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越橘品种的果糖含量在21.38 ~ 45.13 mg · g-1之间,平均为31.72 mg · g-1;葡萄糖含量在20.53 ~ 45.79 mg · g-1之间,平均为31.20 mg · g-1;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比值为1︰1.02。苹果酸含量在0.16 ~ 3.73 mg · g-1之间,平均为0.61 mg · g-1;柠檬酸含量在1.50 ~ 13.13 mg · g-1之间,平均为7.31 mg · g-1;柠檬酸含量占总酸含量的92.30%,说明越橘品种有机酸以柠檬酸为主。越橘品种间糖和有机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在14.25% ~ 95.45%之间,高丛越橘种内各组分变异大于半高丛越橘;各糖酸组分比较,果糖变异最小,苹果酸变异最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5个桃品种可溶性糖与有机酸组分进行检测,解析各桃品种糖、酸、甜味组成和相互关系以及风味特点。结果表明:5个桃品种果实中均含有蔗糖(甜味)、葡萄糖(甜味)、果糖(甜味)、苹果酸、柠檬酸、奎尼酸、草酸和莽草酸,同一品种中不同物质占比不同;可溶性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蔗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2种糖,属于蔗糖积累型;甜味强弱依次为蔗糖甜味>果糖甜味>葡萄糖甜味,蔗糖甜味极显著强于其他2种甜味,属于蔗糖甜味型;不同品种各有机酸组分含量有很大差异,大久保和京玉属于苹果酸优势型,早凤王和中油8号属于柠檬酸、苹果酸、奎尼酸优势型,红珊瑚属于奎尼酸、苹果酸、柠檬酸优势型;糖酸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红珊瑚>大久保>中油8号>京玉>早凤王,甜酸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红珊瑚>中油8号>大久保>京玉>早凤王,相互间差异不显著。中油8号蔗糖、果糖、可溶性糖、柠檬酸、奎尼酸和有机酸含量最高,甜味最强;京玉葡萄糖、苹果酸含量最高;早凤王草酸和莽草酸含量最高;红珊瑚糖(甜)酸比值最高。可溶性糖含量与甜度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均与蔗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机酸含量与柠檬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野生毛花猕猴桃果实糖酸组分与含量及主要品质差异,以江西省南城县自然保护区境内采集的32份野生毛花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HPLC技术对其软熟期果实糖酸组分与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供试材料果实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测野生毛花猕猴桃果实的主要糖组分中以果糖含量最高,葡萄糖次之,蔗糖最少。果糖含量最高达5.97 mg/g(MG24),最低为2.06 mg/g(MG3);葡萄糖含量最高为5.21 mg/g(MG24),最低为0.52 mg/g(MG11);蔗糖含量最高为2.49 mg/g(MG36),最低仅为0.29 mg/g(MG14);它们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总糖含量最高为12.14 mg/g(MG24),最低为3.01 mg/g(MG11),具有显著性差异。供试材料的主要酸组分为奎尼酸,其次为柠檬酸。奎尼酸含量最高可达1.17 mg/g(MG14、MG15),最低为0.39 mg/g(MG24);苹果酸含量最高为0.41 mg/g(MG12),最低为0.15 mg/g(MG17);柠檬酸含量最高为1.37 mg/g(MG6),最低仅有0.35 mg/g(MG...  相似文献   

12.
每一种果树其果实大小分布不均,并与品质关系较大,果实大小又作为果实分级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东魁杨梅为试材,探讨了东魁杨梅果实大小分布状况和品质指标的相关关系,为果实品质分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罗伯生脐橙为试材,研究了四川3个生态型区6个代表性园片中的果实糖酸比与主要生态因子的灰色关联度,旨在探讨引起不同生境下果实风味品质差异的关键生态因子.结果表明,年日照时数、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各时段的平均气温和日照百分率与果实糖酸比的关联度几乎均在前10位.这说明果实发育关键时期的平均气温和日照以及年活动积温是影响果实糖酸比的重要生态因子,可以作为脐橙生态区划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大南果梨果实糖酸含量与果实重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南果梨是南果梨的大果芽变,具有果大、丰产、早产、树体矮化开张等优点,近20年来,在我省各地已推广2000hm2,在抚顺南部、锦州和阜新等地区表现良好。随着栽培区域的不断扩大,一些地区果农反映,大南果梨与南果梨相比风味较淡。我们于2003年秋对我所试验区内的大南果梨及普通南果梨果实进行了比较调查。1材料与方法调查果取自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梨试验区内。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含有机质1%。年平均气温9℃,1月份平均气温-9.2℃,7月份平均气温24.6℃,极端最低气温-31.7℃,年降水686m m,无霜期172d。试验用的大南果梨与南果梨树龄均为19…  相似文献   

15.
以20个枣品种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枣果实中的主要糖和有机酸组分进行了测定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并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枣果实中主要的可溶性糖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其次是果糖和葡萄糖,属蔗糖积累型;总糖及各组分糖的含量在不同品种果实间存在显著差异,所测品种中‘新郑灰枣’总糖含量最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不断积累,在果实发育前期主要是果糖、葡萄糖的积累,白熟期之后以蔗糖积累为主。枣果实中的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奎宁酸和琥珀酸,其中苹果酸含量最高,属苹果酸优势型;总酸及各组分酸的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彬县晋枣’总酸含量最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总酸及苹果酸、奎宁酸和酒石酸含量不断增长,柠檬酸含量在不同发育时期间无显著差异,琥珀酸含量在白熟期低,且与脆熟期和完熟期差异极显著,而脆熟期和完熟期之间无显著差异。糖、酸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酸与苹果酸和奎宁酸,总糖与蔗糖,果糖与葡萄糖,苹果酸与总糖和蔗糖之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柠檬酸与果糖和葡萄糖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总酸与果糖、酒石酸与熊果酸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连续3年在浙江省3个地区对主栽杨梅品种东魁、荸荠种采用有机栽培的管理模式进行研究示范,在平衡树势、提高果实品质和防裂果腐烂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总结和介绍其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合理施肥,调整土壤pH值,因树、因时、因地修剪,合理定产,栽培生草,防治病虫害,预防气象灾害和停用多效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针对杨梅采收期正遇南方梅雨季节,雨水多、湿度高,常导致杨梅果实品质差、落果重等现象,特开展了撑伞避雨对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撑伞避雨后,落果比对照减少20.97%,优质果比对照增长35.46%。  相似文献   

18.
杏果实糖酸组成及其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仪分离测定了10个杏品种果实中的糖酸组分, 并对新世纪杏与凯特杏不同发育时期糖酸组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各糖组分及总糖含量在品种间都存在较大差异, 但均以蔗糖含量最高, 果糖含量最低; 苹果酸和柠檬酸在品种间差异显著, 根据有机酸组成不同, 可将杏品种分为柠檬酸型和苹果酸型; 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 两个品种果实中总糖含量及各组分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糖和蔗糖的含量一直在增加, 而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变化不大。新世纪杏中总酸和苹果酸含量变化趋势完全一致, 都在较高水平上缓慢增加, 而柠檬酸的含量始终很低; 凯特杏中柠檬酸在果实发育前期含量很低, 硬核期结束时含量急剧上升, 成熟前略有下降, 呈“S”型变化曲线, 而苹果酸的变化规律正好与柠檬酸相反, 总的变化趋势呈现反“S”型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9.
杨梅果实发育与糖的积累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东魁、荸荠种、水梅为试材,研究了杨梅果实发育与糖积累及其关系。根据杨梅果实大小的增加将果实发育大致分为3个阶段,呈双“S型”曲线动态变化:第1阶段(约盛花32d前)果实纵、横径增长最快;第2阶段(32-63d)果核发育硬化,果重增加明显;第3阶段(63d至成熟)果实进入快速增长高峰,果重迅速增加,光合产物在果实中迅速积累。杨梅果实中积累的糖主要是蔗糖,果糖和葡萄糖仅占总糖的1/4,蔗糖含量在发育初期和中期都较低,盛花52d后开始快速积累直至果实成熟,东魁高于水梅、荸荠种;葡萄糖和果糖变化大致保持同步,第1阶段较高,第2阶段降到最低,第3阶段迅速积累达到最高,与蔗糖积累基本保持一致,成熟时东魁与水梅较荸荠种高且相近。杨梅果实中酸性转化酶(Ivr)与中性转化酶(Nvr)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幼果早期最高,中期降低后维持较低活性直至成熟。品种间pH值变幅相似,果实发育第1阶段最高,第2阶段降到最低,转色后上升。相关分析表明:果实发育动态与蔗糖、葡萄糖、果糖的积累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果实横径的增加与果实糖积累组分中蔗糖的变化2者间相关性最大(r=0.93255**)。  相似文献   

20.
桃地方品种果实糖酸主要组分的遗传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位桃果实糖酸主要组分的QTLs(Quantitative Trait Loci),获得与其相关的分子标记,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以来源于中国6个生态群96份桃地方品种为试材,采用定位于桃8条连锁群上的52对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引物,用STRUCTURE 2.3.3和TASSEL2.0.1软件分别对群体结构和全基因组SSR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状况进行分析。再结合糖酸组分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山梨醇,可滴定酸和果肉p H等表型数据后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群体结构显示供试的96份桃地方品种基于ΔK数学模型可以分为7个亚群;LD分析表明在52个SSR位点组成的1 326个成对组合中,198个成对位点存在着显著LD且得到统计概率支持。相关性分析表明,山梨醇与蔗糖、葡萄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 H呈显著正相关;蔗糖与葡萄糖、p H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糖呈显著正相关;葡萄糖与p H、果糖呈极显著正相关;p H与可滴定酸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共得到39个与桃糖酸组分相关的主效QTL,依次为:5个果糖相关的QTL,11个葡萄糖相关的QTLs,5个蔗糖相关的QTLs,9个山梨醇相关的QTLs,5个可滴定酸相关的QTLs,及4个p H相关的QTLs。部分位点与前人定位的连锁群相同,部分QTLs位点同时调控多个糖、酸组分。【结论】本研究共得到57个桃糖酸组分的QTLs,有53个QTLs为首次报道,表型变异率大于10%的有39个,经Bonferroni多重检验校正后,标记效应大于10%存有4个,分别是与p H关联的位点BPPCT023.2011、UDP96-013.2011、与山梨醇关联的位点CPPCT030.2011、与果糖关联的位点CPPCT033.2012,具潜在的育种标记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