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柑桔园中设置观察区和防治区,对柑桔锈螨Phyllocoptruta oleiuora Ashmead种群消长动态进行2周年(1999-2000年)观察。了解柑桔锈螨种群消长规律;年度间的种群变化;柑桔叶、果上锈螨群体动态差异;锈螨发生量与锈果率的关系等。提出药物防治的最适时期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区小菜蛾种群动态监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是南方十字花科蔬菜上重要害虫,常年发生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为提高预测预报和防控水平,应用性诱剂对广州地区小菜蛾发生动态进行监测,分析了气候因子对该虫发生的影响,明确了小菜蛾种群消长规律.小菜蛾种群发生动态及其与主要气候因子关系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小菜蛾的诱虫量在2月份出现1个小高峰,6~7月份数量较低,而9~11月份是一年中的第2个高峰,发生数量居全年最高.小菜蛾成虫数量与气温变化有显著相关性.随着温度上升,小菜蛾的诱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小菜蛾成虫数量与温度之间关系符合二次线性方程y=-18.0285+13.7018x-0.3906x2.小菜蛾成虫数量与降雨量变化有显著相关性.当雨量由少到多时,成虫数量随之减少.两者间关系可用方程y=94.69464-0.4431 1x+0.000897x2描述.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松黄叶蜂卵,幼虫油松叶上的数量变动规律和幼虫的种群动态,根据松黄叶蜂各虫期,虫态林间存活率和死亡率调查,推算出松黄叶蜂自然种群消减动态,提出了黄叶蜂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甘蓝主要害虫种群动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泰安春、秋甘蓝主要害虫菜青虫、菜蚜(桃蚜和萝卜蚜)、小菜蛾和大猿叶虫田间种群消长动态并据此将春甘蓝生长期分为3个阶段,秋甘蓝分为2个阶段,分别制订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舞毒蛾卵块的种群动态与工、湿度等气象因子相关分析,找出了相关系数较大的因子,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回归检验得出了利用2月下旬的温度来预测4月份的舞毒蛾卵块种群动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用Fisher判别准则预测害虫种群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两个总体的Fisher判别准则,对山东省惠民县1967 ̄1977年共11年二代棉铃虫发生程度的两类资料进行了数量分析,建立了判别方程:y=0.0127x1-0.0231x2,对历史资料与独立样本进行了回代验证与预测,拟合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7.
陈启亮  陈子丽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385-386,393
采用1978—2008年贵州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数据,运用自回归求积移动平均(ARIMA)模型,预测分析了未来几年内贵州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结果表明,ARIMA(4,1,3)能够提供较准确的预测,可以用作预测未来贵州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变化趋势,为贵州省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所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可变参数LESLIE矩阵模型在豆蚜种群动态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小菜蛾在春油菜生育历期及田间种群动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菜蛾在密山地区春油菜田中每年发生3代,无滞育现象;5月下旬田间始见成虫,7月上旬幼虫出现第一次高峰。在适温范围内33d完成一个世代;各虫态生育历期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成虫产卵量随温度上升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应用性诱剂对宝鸡地区陈仓区、凤翔县、太白县3个监测点的秋甘蓝的小菜蛾幼虫和成虫的种群动态以及越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因海拔高度不同引起的温度差异导致了小菜蛾幼虫和成虫在3个监测点的终见期、高峰期、最高峰的种群数量、发展趋势均有所不同。为宝鸡地区小菜蛾的测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十字花科蔬菜间作甜玉米、黑光灯诱虫育蜂笼这2种田间保护增殖措施,探讨了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拟澳洲赤眼蜂T.confusum以及卷蛾分索赤眼蜂Trichogranunatoidea baarae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nella种群数量控制的作用.结果表明:十字花科蔬菜地间作甜玉米使得玉米螟赤眼蜂对小菜蛾卵寄生率有明显的提高,为4.62%~11.47%;黑光灯诱虫育蜂笼的设立对田间小菜蛾卵寄生蜂的种群数量起到了良好的增殖作用,自2002年4月初到6月底,诱集小菜蛾产卵127300粒,培育卷蛾分索赤眼蜂10万多头.在育蜂笼设立初期,笼内小菜蛾卵的寄生率为87.34%,距笼5m之外其寄生率急剧下降,其有效扩散范围不超过20m.2个月后的调查表明,赤眼蜂可逐步扩散到离育蜂笼30m处,各调查点之间寄生率的差距逐渐缩小,在距笼25m范围内,小菜蛾卵的寄生率维持在50%以上,有效地抑制了小菜蛾种群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小菜蛾敏感种群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组建并分析了小菜蛾敏感种群的生命表。结果表明,在(23士0.5)℃,RH85%条件下,种群的内禀增长力rm为0.1895;周限增长率λ为1.2086/d,净增殖率R0为22.7262,平均世代周期T为16.4852d;种群增长1倍所需时间t为3.66d,其存活曲线为DeeveyI型,即死亡率是年龄的增函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准确度较高的旱情预测模型。[方法]采用ARIMA回归模型,对已经建立的河南省帕默尔旱度模式(PDSI)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建模,借助DPS数据处理软件构建未来干旱预测模型。[结果]通过选取合适的参数,能够较好地预测未来干旱发生的可能性。[结论]ARIMA模型在PDSI的干旱的分析和预测上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较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沙芥饲养小菜蛾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沙芥饲养,构建了小菜蛾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内禀增长率(rm),净增殖率(Ro),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分别为0.186 4,76.304 8,23.251 9和3.718 6。分析小菜蛾种群对干扰的反应时间,发现其抗药性很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新疆巴音郭楞州(以下简称巴州)枣园主要害虫种类、危害特点及其种群消长规律,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5月2日~9月20日,在所选取的枣园中采用五点取样法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枣树5株进行标记,定时定点的系统调查.[结果]巴州枣园主要害虫种类有枣瘿蚊、截形叶螨、旋花科豆象、牧草盲蝽和枣大球蚧.在枣树的整个生长期,枣瘿蚊共有三个为害高峰,分别在萌芽期、抽枝展叶期和花期;截形叶螨在8月上中旬大面积爆发,8月下旬随温度的升高而达到高峰;牧草盲蝽在枣树的萌芽期,花期和盛果期达到3个为害高峰;旋花科豆象分别在枣树的展叶期和花期对其形成为害高峰;枣大球蚧1年发生1代,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若虫危害盛期.[结论]明确巴州枣树主要害虫为害特点及种群消长规律,为该地区枣园主要害虫防治提供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6.
生物增效制剂在小菜蛾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一种由新鲜鸡蛋黄20g、食用植物油60mL、加入清水、总体积1000mL组成的可提高生物杀虫剂防治效果的生物增效剂的应用技术。含3%-8%该生物增效制剂的2%阿维菌素乳油,施药后7d,小菜蛾虫口平均下降率为85.79%-90.93%,平均校正防治效果为86.90%-91.59%,比单用2%阿维菌素乳油的平均防治效果提高率为5.85%~12.19%,平均校正防治效果提高率为5.26%-10.94%。用含3%~8%该生物增效制剂的100亿活芽孢/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BT),施药后7d,小菜蛾虫口平均下降率为83.42%~86.69%,平均校正防治效果为84.69%-87.80%,比单用100亿活芽孢/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Bt)的平均防治效果提高率为19.48%-24.16%,平均校正防治效果提高率为17.41%~21.72%。该生物增效制剂及其组合物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能显著提高生物杀虫剂防治效果,应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省不同地区与生境的小菜蛾种群进行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 :福建省小菜蛾EST谱带模式可分为A、B、C等 3区 ,共 14条带 ;不同地区小菜蛾种群EST谱带位点及杂合体频率不同 ,聚类后归为 4类 ,具有空间多态性 ,存在异质现象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小菜蛾种群EST谱带组成及强弱表现明显不同 ,体现生境多样性 ,有异质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