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竹类植物是大熊猫的主要食物资源,是大熊猫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大熊猫主食竹的研究对于大熊猫的保护和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和资料,从主食竹的资源概述、生物学研究和生态学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多年来甘肃省大熊猫主食竹的研究概况,最后对甘肃省大熊猫主食竹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主食竹是指大熊猫在自然状态下自由采食和在圈养条件下人工喂食的竹类植物。大熊猫主食竹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大熊猫与竹类植物协同进化的结果。文章收集整理了大熊猫主食竹的种类,分析了其重要价值。结果显示,到目前为止,可归为大熊猫主食竹的竹类植物有16属、106种、1变种、18栽培品种,计125种及种下分类群。其中,有13属、79种、1变种、3栽培品种,计83种及种下分类群,是作为分布于中国四川、甘肃、陕西等省的野生大熊猫主食竹加以利用;有11属、53种、1变种、15栽培品种,计68种及种下分类群被中外数十家大熊猫养殖基地或动物园用于饲喂圈养的大熊猫;二者部分种类有所重复。大熊猫主食竹的生物多样性状态,不仅对于满足现有野生和圈养大熊猫的采食需求意义重大,而且对于其可持续利用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主食竹种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了大熊猫主食竹种的研究历史,并着重从主食竹种的分类与分布、生理生化特征、生态生物学特性、营林技术、大熊猫对主食竹种的食用、主食竹种病虫害以及高新技术在竹类研究中的应用等7个方面综述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大熊猫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科学研究、文化传播、生态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竹类作为大熊猫的主要食物,保护与研究大熊猫主食竹已经成为大熊猫保护的重要工作。近年来,随着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加剧,导致构成其栖息地的主食竹生长更新不仅受区域地理条件、动物采食和地震与火灾等自然因素影响,也受砍竹、采笋和放牧等人为干扰的影响。文章综述了近30年来(1990—2020年)国内外关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对大熊猫主食竹的影响,以期为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研究、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主食竹种的分类和分布(之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熊猫特产我国四川西部、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是孑遗的稀珍哺乳动物。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一些高山竹类大面积开花死亡,带来熊猫生存危机,因而熊猫主食竹种的研究,就成为当前抢救大熊猫紧迫任务之一。本文提出大熊猫主食竹种资源的分类与分布,并发表11个新种和5个新组合。大熊猫在其分布区内采食的竹类有:  相似文献   

6.
根据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人工林对大熊猫主食竹影响的调查,分析了不同年代和不同造林树种对大熊猫主食竹的影响,提出了有效提高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然与人为干扰对大熊猫主食竹种群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濒危物种之一,其在保护生物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地位,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大熊猫食性特殊,亚高山竹类占据其食物组分的99%以上,因此对大熊猫主食竹的研究是保护大熊猫这一珍贵动物的首要任务。近30 a以来,国内外学者已积累了大量有关大熊猫主食竹的生态学知识,该文主要从主食竹对自然和人为干扰响应的研究方向进行综述。为此,笔者在综合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依据驱动力、来源和显著度等方面,对主食竹所受干扰类型进行了划分;梳理了人们已研究的竹子种类、采用的取样技术和实验方法;重点从气候变化、地震影响、动物采食、森林采伐、人工采笋和人为砍伐(竹子)等6个方面对野生大熊猫主食竹种群生态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力图归纳已有研究发现,阐明研究结果的科学价值及在野生大熊猫保护生物学、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学上的意义,为更深入的整合研究提供参考。同时,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对未来自然和人为干扰对大熊猫主食竹的影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栖息地的质量是维持大熊猫种群持续性的关键因素,大熊猫主食竹种群的特征是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的关键。2017年6月与2018年4月,针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内发现大熊猫取食痕迹的主食竹种群进行了调查,以得到区内大熊猫取食利用的主食竹特征。调查发现九寨沟大熊猫取食利用的主食竹为华西箭竹,取食主食竹的基径平均值约为6.3 mm,对主食竹基径的选择利用范围主要集中在约5.9 mm~6.7 mm,其中最大基径为9.62 mm,最小基径为3.30 mm。大熊猫取食的主食竹所在种群的竹秆平均基径约为4.9 mm,其95%置信区间为4.7 mm~5.1 mm,其中最大基径为16.20 mm,最小基径为1.70 mm;平均种群密度约为35株·m~(-2);被大熊猫选择取食利用的主食竹种群高度集中在约110 cm~125 cm。  相似文献   

9.
竹类种群动态理论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竹类各群的生命周期出发,并以大熊猫主食竹种冷箭竹的种群动态研究为例,建立了竹类种群动态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栖息地竹子及开花现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被称为"活化石",栖息地出现的竹子大面积成片开花现象对其生存构成了威胁。现就大熊猫主食竹的分布、生物学特性、竹子开花等相关方面予以综述,为保护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竹类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作者于2011年春对长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嗅味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大熊猫选择嗅味树的因素是树木的分布格局、树木的胸径、树皮的粗糙性、树木的气味。大熊猫嗅味树主要分布在山脊上,而在山坡和河谷几乎没有。环境特征为竹林密度较小,乔木郁闭度0.4~0.6。大熊猫嗅味树主要选择栎类、华山松、桦类、卜氏杨。  相似文献   

12.
大熊猫生态旅游是一种独特的生态旅游方式,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结合生态旅游的知识阐述了大熊猫生态旅游的定义、特点以及开发现状,分析了大熊猫生态旅游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产生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科学开发大熊猫生态旅游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策略适应竹子食物,如在不同季节可采食所处不同海拔的竹类,而不同海拔的竹子具有特定的形态特征和环境特点.本研究以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揭示小相岭山系大熊猫种群不同主食竹的形态特征和立地环境差异.结果表明,峨热竹、石棉玉山竹和丰实箭竹的基经和高度具有显著差异,低海拔...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Bal11booisl11ainfoodoftl1cgial1tpal1daint`.ildal1dman-fedgiantpandattasfCd111ucl1bal11boobcsldcsconccntratestl1atx`erel11adcofgrainPOwdcrtokccpltsfeedingl1abitsinwiId,buttl1cdigestivcratcofcoarsccclluloseisvery'low,il1botl1ttilda11d111a11-fcdpa11das.Wecanfindthattl1eba111boot'asall11ostl1otdigcstcdfrolllthefCccsthatcol1tai11edl11ucI1bal11boosticks.CI1cl1Yucllulletc.(l993)rcPortedt1lattl1edigcstit'eratcil1bal11boocoarsecelluloscisabout25%ol1lv.Tl1cautl1orsdesiglledthiscxPCrilll…  相似文献   

15.
陕西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及时获得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的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为保护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采用样线与样方网络、问卷调查、社区走访和现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20个自然保护区管护面积428 343hm2,在布设的547条动物样线上,遇见大熊猫11次、大熊猫伴生动物1 202次;发现其他活动痕迹1 196处;大熊猫喜欢在乔木郁闭度0.4以上、灌木盖度30%~69%之间的天然林栖息地活动;竹子盖度在30%以上的竹林所占百分比为48.14%,无竹子面积占32.63%;放牧、挖药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干扰较大,耕种、其他采集干扰中等,割竹、偷猎、砍伐、砍柴、旅游、采矿、竹子开花干扰较轻。因此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得到了基本保护,大熊猫活动正常,处于稳定期;人为干扰活动基本得到控制,有一支常年工作在野外的监测队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熊猫的几种主食竹在不同森林郁闭度,不同森林类型条件下,花期、成熟期、苗期及不同年龄、不同叶序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 1.无论是何种森林类型,叶绿素的含量随森林郁闭度的增加而增加; 2.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叶绿素含量的多少依次是:苗期、成熟期、花期; 3.幼年竹叶绿素含量比老年竹高; 4.壮年叶叶绿素含量比老叶和幼叶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熊猫取笋区域内的巴山木竹林基本信息,如平均基径、高度、密度、幼竹比例等生态生物学因子分析,揭示了佛坪保护区大熊猫取笋区域内的巴山木竹林处于老龄化和质量下降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