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烤烟综合施肥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优质烤烟综合施肥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磷素、钾素、有机肥、氮肥4因素对烤烟产值有明显影响;(2).通过计算机寻出了烤烟亩产值500元以上的综合施肥方案;(3).磷肥与钾肥、氮肥与磷肥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酸性土壤施石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酸性土壤施用适量石灰,有利于烤烟生长,提高烟株的抗病力,促进烟株中上部叶干物质的积累,提高烟叶的品质和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与不施石灰的相比,每公顷施石灰750-1125kg的,上中等烟的比例提高11.5-12.1个百分点。其中,以每化顷施石化灰750kg的处理烟叶均价,产值为最高,分别为4.46元/kg,10249.1元/hm^2,分别增加了0.77元/kg,2498.6元/kg,24  相似文献   

3.
ABT生根粉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烤烟移栽前7天,用ABT4号生根粉对烟苗进行叶面喷雾,处理浓度5mg/L、10mg/L、15mg/L。结果表明:ABT4号生根粉能明显促进烤烟根系发育和地上部生长,促进早熟,提高品质。最适浓度10mg/L,比对照单叶生增加13.1%,上等烟增加8.6个百分点,公顷产值增加1600.5元,投产比为1:89。  相似文献   

4.
烤烟“101”施肥技术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1”施肥法可明显促进烟株根系生长,旺长期根量增加11.9% ̄17.9%,根系分布范围扩大3 ̄10cm,每公顷比习惯施肥节省60 ̄90个工作日,每公顷产值增加2203.18 ̄3412.72元,上等烟比例提高11.1 ̄18.5万分点。  相似文献   

5.
青饲甜高梁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9.1万株/公顷的栽培密度比6.1万株/公顷的疏植增产17.69%,差异极显著,而12.1万株/公顷的密度植反比6.1万株/公顷的疏植减产5.06%,差异显著,甜高梁在南亚热带地区的较佳播期是3月中旬至7月中旬,最佳播期在4月中旬;最理想的收获期为乳熟期。  相似文献   

6.
李琦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3):216-218
利用安徽省1951~1995年烤烟单产资料,划分出安徽省烤烟单产丰歉年景,并对歉收年景因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烤烟损失量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40多年来安徽省烤烟歉收年景气象灾害损失量共计10.33万t,价值1.35亿元,歉收年景灾损量平均0.94万t,价值1230万元,烤烟灾损率平均37.22%。  相似文献   

7.
见闻 《北京农业》2006,(3):43-43
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的“设施无公害蔬菜水肥一体凋控技术研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建立水肥一体凋控技术中心示范区18公顷,推广应用380公顷。其中,设施黄瓜、番茄水肥合理调控滴灌技术233.3公顷、滴灌专用肥146.7公顷,推广应用新型活塞式水驱动施肥器110套,培训技术人员240多人次。平均每公顷增收7910元,总增收300.6万元;平均减少化肥投入32.4%,总节肥73.3吨;平均甘水64.2%,总节水114.6万米^3,为设施蔬菜节水、节肥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烤烟“101”施肥技术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1”施肥法可明显促进烟株根系生长,旺长期根量增加11.9%~17.9%,根系分布范围扩大3~10cm,每公顷比习惯施肥节省60~90个工作日.每公顷产值增加2203.18~3412.72元,上等烟比例提高11.1~18.5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优质小麦品种、密度、肥料三因素联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优质小麦品种,密度、肥料三因素联合效应,结果表明,优质饼干用小麦垦红16号产量最高,其次是优质面包用小麦龙辐91B569;最优组合为垦红16号栽培密度675万株/hm^2,克丰6号为600万株/hm^2,二者施肥(纯量)为每公顷氮97.5kg、磷60.0kg、钾22.5kg;垦红14号栽培密度675万株/hm^2,龙福91B569为600万株/hm^2,二者施肥为每公顷氨、磷各90.0kg。  相似文献   

10.
1.基本情况 清徐县是全国最主要的暖气片及焦炭生产基地之一,307国道贯穿该县的一乡三镇。全县国土面积609平方公里,耕地3万公顷,其中2.7万公顷水浇地,2002年全县蔬菜面积达到0.67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07万公顷,蔬菜保护地播种面积0.75万公顷。蔬菜总产量64万吨,商品菜上市56.5万吨,蔬菜收入27068.6万元,商品菜平均单价0.48元/公斤。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初步探讨了有机无机复肥不同施肥水平对甘蔗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在公顷施1.125-1.875吨之间.甘蔗产是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其中公顷施1.50吨和1.875吨的处理与公顷施1.125吨的处理和对照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从产量和经济效益来看,作者认为,该有机无机复肥在甘蔗上的适宜施肥水平为每公顷1.5-1.875吨。  相似文献   

12.
江娜 《北京农业》2006,(12):48-48
北京市共建立6个示范区,总面积193公顷,其中蔬菜80公顷.果树113公顷。主要安排在通州和顺义等区县。通过综合运用微灌施肥等核心示范技术.地膜覆盖、生草覆盖、培肥保墒、抗旱制剂、滴灌专用肥等配套农艺技术,以及墒情监测、量化灌溉和信息管理等配套管理技术.形成了蔬菜、果园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技术体系。实践表明,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技术平均每667米^2节水72.14米^3、节本增收343元。近2年,全市累计推广面积7900公顷,共计节水851.4万米^3、节本增收4047.4万元。约4000多农户受益。  相似文献   

13.
水稻施用沼液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稻上利用沼液进行浸种、旱育秧苗施肥、追施分蘖肥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浸种比药剂浸种每公顷产量增加190.88kg,增2.1%;纯收入增加377.67元,节约成本15.00元。大田期用沼液追施分蘖肥比同田常规施肥每公顷产量增加619.8kg,增6.8%;纯收入增加1564.38元,节约成本118.47元。水稻大田期施沼液示范2.73hm^2,比邻田常规施肥每公顷产量增加696.9kg,增7.8%;收入增加1442.58元/hm^2,2.73hm^2稻田施沼液增收稻谷1902.5奴,增收经济收入3938.18元。用沼液追施分蘖肥时,沼液用量以分蘖肥的氮肥量为标准,减少氮肥用量的1/5~1/3,每公顷增施沼液31.5~52.5t为宜。  相似文献   

14.
根据平衡施肥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皖杂40在江淮丘陵地区双膜简化栽培的条件下,钾肥增产作用最大,氮磷钾配合施用才能获得高产。当每公顷施用N237.6kg,P2O547.55kg,K2O214.54kg时,可达最高产量,为1639.50kg/hm^2;当每公顷施用N230.7kg,P2O568.55kg,K2O170.1kg中达最佳经济效益,为19625.70元/hm^2。  相似文献   

15.
两极分化     
李向东 《福建农业》2005,(10):15-15
三元区土地面积8.1万公顷.林业用地6.9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6.6万公顷,竹林面积1.9万公顷。2004年竹业产值达1.21亿元。近年来,三元区政府十分重视中小径竹生产.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主要措施来抓.中小径竹发展迅速。仅2004年达168.5万公顷。为了更好指导广大农户管护中小径竹.笔根据各地经验,结合三元区的生产实践,总结如下施肥技术,供广大农户和技术人员指导生产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平衡施肥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皖杂40 在江淮丘陵地区双膜简化栽培的条件下,钾肥增产作用最大,氮磷钾配合施用才能获得高产。当每公顷施用 N 237.6 kg、 P2 O5 47.55 kg、 K2 O 214.54kg 时,可达最高产量,为1 639.50kg/hm 2;当每公顷施用 N 230.7 kg、 P2 O5 68.55 kg、 K2 O 170.1 kg 时,可达最佳经济效益,为19 625.70 元/hm 2。  相似文献   

17.
广昌县位于抚州市南部,盛产莲子,有白莲之乡的美称。该县在抓好粮食和白莲生产的同时,还注重抓了价值高、见效快烟叶生产。2003年烤烟种植面积1223.3公顷,约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0%,单产(指667平方米的产量)98千克,总产1753吨。当年农业生产总产值18875万元,其中烤烟的总产值为206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1%,我们根据该县近几年发展烤烟生产的经验教训,提出如下一些看法。以期今后烤烟生产将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蔗糖业复苏后的思考王鉴明(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广州510316)1蔗糖业的沉与浮广东省1993年甘蔗生产的滑坡,使甘蔗种植面积减少了7.1万公顷,产量比上一年减产了30%;甘蔗产量67.3吨/公顷,减少了6.57吨/公顷,减少率为8.8...  相似文献   

19.
在价格杠杆的作用下,开鲁的红干椒生产发展很快,1999年为0.35万公顷,2002年创历史新高,种植面积达3万公顷,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1/3。2003年种植1.913万公顷,总产量达到7.1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15亿元,扣除销售成本后,实现销售利润5.6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收入1883元。在经受了2002年大跌价的惨重损失后,2003年价格上  相似文献   

20.
三项高产栽培技术指标研究表明:不同播期、密度和施肥水平对“24631”的产量及其产量结构影响显;播期以11月5日最佳,密度150 ̄225万/hm^2基本苗较宜,每公顷施纯N150kg产量最高,氮、磷、钾配比为1:0.8: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