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索南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2,42(1):46-47
动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高度复杂而又精细的生理过程,受基因、激素、营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品种改良、提供全面的营养和创造适宜环境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改变动物的肉品质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作者主要从饲料的营养角度对影响畜禽内品质的因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3.
4.
5.
目前养殖环境日益复杂,禽流感、口蹄疫等疾病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且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频发,使广大畜牧工作者不得不认真考虑如何去解决日益突出的矛盾。改善养殖环境,使用绿色安全无污染的添加剂产品、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无疑是今后健康养殖的唯一出路,目前大家公认的绿色安全添加剂基本是酶制剂、微生态制剂、酸化剂等。微生态制剂是近年来研究最多,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的产品,在畜牧业健康养殖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乳酸菌作为动物肠道内的主要正常微生物菌群,对宿主动物的养分消化、免疫应答、生物拮抗及生长刺激等方面均会产生有利影响。文章对乳酸菌在肉鸡饲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不同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乌金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蛋白水平对乌金猪肉品质的影响及最优肉品质所需的日粮适宜蛋白水平。选取体质量15kg左右的乌金猪9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8头,下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在体质量为15~30、30~60和60~100kg阶段的日粮蛋白水平分别为最高蛋白水平(HHP,18%、16%和14%)、中高蛋白水平(HMP,17%、15%和13%)、中蛋白水平(MMP,16%、14%和12%)、中低蛋白水平(MLP,15%、13%和11%)和最低蛋白水平(LLP,14%、12%和10%)。各组在不同生长阶段日粮能量、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水平固定。试验期至100kg体质量,分别在30、60和100kg体质量时屠宰,测定肉品质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采用模糊综合评定系统分析并确定最优肉品质日粮适宜蛋白水平。结果表明,日粮不同蛋白水平对乌金猪不同生长阶段肌肉pH、系水力、剪切力、烹煮损失和滴水损失有明显影响,其中高、中、低蛋白组间差异显著(P〈0.05),大理石纹评分随蛋白水平的降低而增加,低蛋白组显著高于高蛋白组(P〈0.05)。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增加,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提高,在100kg体质量时达显著水平(P〈0.05);粗脂肪、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降低,不同生长阶段高、中、低能量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以大理石纹、剪切力和滴水损失为评定肉品质的代表指标,通过综合评定确定30、60和100kg体质量时最优肉品质适宜的日粮蛋白水平分别为15.88%、14.13%和11.42%。研究结果为乌金猪的合理饲养和改善肉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乳酸菌制剂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55±2)kg的杜×长×大三元杂猪24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试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玉米-豆粕型),2个试验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乳酸菌干粉和0.3%乳酸菌菌液,这2种制剂中乳酸菌含量均为1.2×10~9 CFU/g。试验期57 d,在饲养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选择2头(1公1母)接近平均体重的试猪进行屠宰,测定胴体性状、肉品质和风味物质含量。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乳酸菌干粉和乳酸菌菌液均对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耗料增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对肥育猪胴体直长、斜长、背膘厚、皮厚及眼肌面积也无显著影响(P0.05),对肌肉的肉色、大理石纹、pH、滴水损失率及剪切力无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酸菌菌液显著降低背最长肌中次黄嘌呤含量(P0.05),但2个试验组肌苷酸、谷氨酸和肌内脂肪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喂乳酸菌制剂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无显著影响,但可降低肌肉中次黄嘌呤含量,有利于改善猪肉的风味。 相似文献
8.
9.
王东;陈国顺;柴明杰;王永峰;姚岳扬;张星;李延翠 《中国畜牧杂志》2020,(11):146-149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对杜×民杂交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重(65.65±0.54)kg、健康状况基本一致的杜×民杂交育肥猪36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3组日粮中粗蛋白质(CP)含量分别为15.6%(对照组)、14.6%和13.6%,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与15.6%CP组相比,14.6%CP组和13.6%CP组的末重分别降低了2.32%和5.11%(P<0.05),平均日采食量分别增加5.24%和7.26%(P<0.05),胴体重分别降低了4.64%和9.74%(P<0.05),屠宰率分别降低了3.36%和5.84%(P<0.05),背膘厚分别升高了1.42%和10.32%(P<0.05),14.6%CP组的体长和体斜长均大于其余2组(P<0.05);肉色L*亮度值分别增加了12.08%和2.76%(P<0.05);pH分别降低了44.23%和34.62%(P<0.05),猪肉中的粗脂肪分别增加了10.53%和36.84%(P<0.05),低蛋白日粮对其他指标影响不显著。本试验结果说明,降低杜×民杂交育肥猪日粮CP水平会显著影响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对肉品质和肌肉营养成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畜禽产品的丰富,畜禽肉质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在消费者不仅需要瘦肉多,也希望肉品质优良。在畜禽生产实践中,人们常试图在饲粮中添加某些饲料添加剂来改善肉品质。微量元素铬(chromium)是人和动物的一种必需 相似文献
12.
13.
14.
日粮中营养成分对畜禽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学斌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9,14(2):17-19
阐述了肉品质的评价指标,并就日粮中的营养成分对肉品质的影响作了分析,提出了提高肉品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日粮组成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日粮组成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肉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优肉品质所需的日粮适宜能量水平.选取体重(15.18±0.85)kg的乌金猪90头,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5组,每组18头,下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以中国肉脂型生长肥育猪饲养标准能量需要设计中能量水平(组Ⅲ,消化能12.98 MJ/kg),以NRC(1998)生长肥育猪饲养标准能量需要设计最高能量水平(组Ⅰ,消化能14.22 MJ/kg),此两个能量水平间设计中高能量水平(组Ⅱ,消化能13.60 MJ/kg),在中能量水平下依次分别设计中低能量水平(组Ⅳ,消化能12.36 MJ/kg)和最低能量水平(组Ⅴ,消化能11.74 MJ/kg),每个能量水平间的梯度为0.62 MJ/kg.各组在不同生长阶段日粮蛋白质、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水平基本固定.试验期至100 kg体重,分别在30、60和100 kg体重时屠宰,测定肉品质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采用模糊综合评定系统分析并确定最优肉品质日粮适宜能量水平.结果表明,不同日粮组成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不同生长阶段肌肉pH、系水力、剪切力、烹煮损失和滴水损失有明显影响,组Ⅰ、Ⅲ、Ⅴ及其日粮的组间差异显著(P<0.05),大理石纹在60和100 kg体重时差异显著(P<0.05).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降低,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提高,在100 kg体重时达显著水平(P<0.05);粗脂肪、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降低,不同生长阶段组Ⅰ、Ⅲ、Ⅴ及其日粮的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以大理石纹、剪切力、滴水损失为评定肉品质的代表指标,通过综合评定确定30、60和100 kg体重时最优肉品质适宜的日粮能量水平分别为13.10、13.08和13.11 MJ/kg.研究结果可为乌金猪的合理饲养和改善肉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SONG Xian-y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Information Shanxi of Academy Agricultural Sciences Taiyuan Shanxi China ZHOU Sheng-hua MI Wen-zheng Institute of Prologue Veterinary Sciences Academy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Taiyuan Shanxi China 《家畜生态》2007,(5)
对影响猪肉品质的主要营养因素:能量、脂肪和脂肪酸、蛋白质和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及其它饲料添加剂的饲养试验效应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40头去势大白公猪,研究日粮脂肪来源(日粮中含有5%的牛羊油或豆油)对猪脂肪酸含量、瘦肉率和脂肪生成的影响是否依赖于日粮可消化的能量浓度(8.8MJDE/kg、14.0MJDE/kg)。试验猪分为4组,体重27-105kg定量饲喂(170g×BW0.569/d)。测背膘、网膜脂、背最长肌中肌间脂肪组织脂肪酸含量和成脂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受日粮能量水平影响(p<0.01)与脂肪来源无关。在低能量组胴体脂肪沉积少、成脂酶活性降低(p<0.01)。在日粮能量水平范围内,采食含豆油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逐渐解决温饱问题向小康水平迈进的过程中 ,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仅需要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的绿色食品 ,而且希望得到营养全面、风味可口以及着色效果好的健康食品 ,尤其对肉类的要求更高。影响禽产品品质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营养、环境等三个方面 ,因此在搞好禽类选育的同时 ,要加强对营养因素的研究 ,从而使得禽肉的肉质细嫩、风味好、脂肪及胆固醇含量低、着色效果好 ,提高消费者对禽产品的满意度。现就日粮对禽产品品质的影响作一综述。1 能量、蛋白质与禽产品品质日粮代谢能对腹脂有明显影响 ,腹脂随日粮代谢能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选择体重60kg左右的“长大”肥育猪32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头,公母比例相同。1、2、3和4组分别用由稻糙米代替玉米0.50%、75%和100%,进行饲养对比试验。结果期40天。试验结果,1、2、3和4组平均日增重(g)分别为832、828、847、831,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采用相应的浓缩料或预混料的情况下,糙米对后期生长肥育猪增重和肉品质无不良影响,说明早灿稻糙米代替玉米喂猪是可 相似文献
20.
发酵乳酸杆菌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发酵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144头日龄、胎次相近,体晕在2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仔猪,公母各占1/2,随机分成对照组、抗生素组和发酵乳酸杆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试验分2个阶段:生长阶段(体重20~50 kg)和肥育阶段(体重50~90 kg).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日粮+150 mg/kg会霉素,发酵乳酸杆菌组饲喂基础日粮+0.1%发酵乳酸杆菌.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方面,在生长阶段,发酵乳酸杆菌组的平均日增蕈(ADG)比对照组提高了5.8%,料重比(F/G)降低了2.7%;在肥育阶段,发酵乳酸杆菌组的ADG比对照组提高了6.7%,F/G降低了4.6%;在整个试验期,发酵乳酸杆菌组的ADG比对照组提高了6.3%,F/G降低了3.9%.日粮中添加0.1%单一的发酵乳酸杆菌代替抗生素(金霉素),试验猪生长性能略优于抗生素(P>0.05).在生长阶段,发酵乳酸杆菌组的ADG比抗生素组提高了0.1%,F/G降低了2.3%;在肥育阶段,发酵乳酸杆菌组的ADG比抗生素组提高了9.2%,F/G降低了3.7%;在整个试验期,发酵乳酸杆菌组的ADG比抗生素组提高了5.1%,F/G降低了2.5%;(2)发酵乳酸杆菌组滴水损失比对照组和抗生索组分别降低2.3%和5.0%,剪切力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分别降低26.1%和18.2%;(3)与对照组相比,发酵乳酸杆菌组显著提高了C18:2、C20:2、C20:4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显著降低了C20:2的含量(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发酵乳酸杆菌能不同程度地改善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肌肉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