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刺楸种子催芽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刺楸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试验取材于安徽琅琊山天然林内五株刺楸[Kalopanarseptemlobus(Thunb.)Koidz]成龄树木。研究结果表明:1)刺楸纤维形态特征符合造纸原料要求;2)纤组长度自髓心向外,开始迅速增加,17年后增加缓慢,20年后保持相对稳定;3)纤维长度沿树干主轴自基部向上逐渐增加,3.3m处最长,然后又变短;4)纤维弦向直径、长宽比、壁腔比径向变化与纤维长度径向变异模式相似。  相似文献   

3.
刺楸种子胚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Thunb.Koidz)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落叶乔木,适应性广,抗性强,材质独特,应用十分广泛。刺楸的树皮、花和枝是活血去风湿的重要药材。种子可榨取工业用油,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由于种子休眠期长达一年以上,一直未能找出解除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给林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限制了该树种的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裕民贝母种子形态休眠生理因子的响应机制,探讨外源GA_3对营养指标的影响,对GA_3 0 mg/L和GA_3 30 mg/L这2个处理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种子形态休眠解除过程中:(1)相对含水量和自由水含量增加,束缚水含量减少,细胞代谢能力增强;(2)粗脂肪和淀粉持续降解为可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3)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以及氨基酸满足前期积累后期消耗的特点,种子首先利用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随后吸收可溶性糖;(4)GA_3 30 mg/L处理能增强营养指标活跃程度,并且还可以提前动员氨基酸。  相似文献   

5.
张俊  徐光余  何进义 《农技服务》2008,25(7):137-137
从播种育苗、无性繁殖方面研究了刺楸的繁育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刺楸属植物资源与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我国近年来刺楸属植物的资源与综合利用,评述了其种苗繁育和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木材结构、物理力学和声学等材性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种子休眠是指适宜萌发条件下有活力的种子不能正常萌发的现象,休眠利于植物在恶劣环境中保持其自身的繁衍和发展。造成种子休眠的原因多种多样,解除休眠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时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方法来破除休眠。综述种子休眠的类型、休眠的原因和破除休眠的方法,以期有助于农业生产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重庆市梁平县刺楸进行树木解析,分析刺楸的生长规律.刺楸的胸径年生长量约为1cm;刺楸的高生长呈现出慢、快、慢的规律性,且生长迅速;刺楸的材积生长量随着树龄的增加呈现出有规律的递增趋势;刺楸的生长规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利用变温层积法对当年采集和密封干藏3年的东北刺人参种子进行7个月的催芽处理.结果表明,密封干藏3年的东北刺人参种子裂口率为25.1%,裂口种子发芽率为44.1%,总发芽率为11.1%;当年采收的东北刺人参种子裂口率为13.6%,裂口种子发芽率为16.9%,总发芽率为2.3%.密封干藏3年的东北刺人参种子催芽效果明显好于采收当年的种子.即密封干藏一定时间有助于解除东北刺人参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10.
采用SRAP标记对来自山东徂徕山、泰山、崂山、蒙山的71份刺楸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2对引物共扩增出110条带,其中102条显示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92.73%;71份刺楸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GS)0.573~0.975,平均0.822,说明各种质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36 0,表明有13.6%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86.4%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种群内的遗传分化显著大于种群间的遗传分化.UPGMA聚类表明71份种质在相似系数为0.71时可以聚为3类,总体上来源相同的种质优先聚类,但也存在交叉聚类.  相似文献   

11.
珍稀树种刺楸构造与材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产自安徽琅琊山森林公园的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Thunb.)Koidz]生长性状,木材解剖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及化学成分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刺楸生长迅速、材质优良、用途广泛。有推广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剑  刘纳纳  杨虹傑  杨敬国  满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284-19286
[目的]分析刺楸[Kalopanaxseptemlobus(Thunb.)Koidz.]树根和根皮中挥发性成分,以期为刺楸药用价值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刺楸根和根皮中的挥发性成分,用GC-MS分析确定各组分的名称及其相对含量。[结果]从刺楸树根和根皮中分别鉴定出81种和76种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7.47%和96.17%,其主要成分均为γ-榄香烯、反式-β-金合欢烯、α-愈创烯和2-(1-甲基乙基)-5-甲基-苯酚等,且在2种材料中的相对含量差异不大。[结论]该试验确定了刺楸根和根皮中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为开发刺楸的药用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刺楸组培快繁及试管苗保存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刺楸嫩叶柄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最适合的培养基.结果表明,刺楸组织培养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培养基.最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C2D+6-BA(6-苄氨基腺嘌呤) 0.50 mg·L-1+NAA(萘乙酸)1.00 mg·L-1;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为C2D+6-BA 0.50 mg·L-1+NAA 0.50~1.00 mg·L-1;愈伤组织诱导再分化培养基为C2D+6-BA 2.50 mg·L-1+KT(激动素) 4.50 mg·L-1+NAA 0.10 mg·L-1;生根培养基为1/2 MS + IBA(吲哚丁酸) 0.10 mg·L-1+IAA(吲哚乙酸) 0.10 mg·L-1;试管苗保存培养基为1/5 MS+ABA(脱落酸) 2.50 mg·L-1.常温条件下,利用低营养促成休眠的方法在试管内保存刺楸种质可达44个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木通种子生物学特性。[方法]采集自然状态下的白木通成熟果实,通过人工洗净、烘箱烘干、器皿培养等方法,测试白木通果实形态、果实平均种子数、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发芽势、生活力等生物学特性。[结果]白木通果实中平均种子数为123粒,千粒重为112.74 g,含水量为29.2%,生活力为92.7%,发芽势为67.0%,千粒重对其发芽势、发芽率有较大的影响;白木通种子在中温(25℃)状态下发芽率最高(91.3%)。[结论]研究得到了白木通种子质量检测结果,白木通种子萌发时的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e (Thunb.) Koidz.)具有很高的开发应用价值,其优良品系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以三叶木通幼嫩枝条及叶片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三叶木通无菌外植体获得、愈伤诱导以及胚状体诱导等过程,同时分析了抑制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外植体经75%乙醇处理1 min,0.1%升汞灭菌12 min,再经无菌水浸泡处理3 min后,接种至MS+NAA 0.4 mg·L-1+2,4 D 4.0 mg·L-1+活性炭1.0 g·L-1+蔗糖30.0 g·L-1 +琼脂6.0 g·L-1培养基中,避光培养可得到愈伤组织,并能有效抑制愈伤组织褐化。愈伤组织接种至MS+NAA 0.4 mg·L-1+6 BA 2.0 mg·L-1+蔗糖30.0 g·L-1 +琼脂6.0 g·L-1的培养基中可得到胚状体,然后接种至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中,可以得到种苗。  相似文献   

16.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播种育苗技术操作规程阐述了三叶木通的播种育苗、种苗保存和运输等全过程,侧重规范了三叶木通播种育苗中种子处理、发芽箱制作、种子催芽、苗床选择与耕整、播种方法、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苗龄划分、种苗分级、起苗方法、运输与保存等关键技术环节。旨在为恩施州及周边地区三叶木通播种育苗提供规范化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种子不同处理方式对北苍术出苗率及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田间调查结果显示,沙贮处理种子出苗期比其它处理提前7d,出苗率高,平均出苗率达到72.6%,5个处理中以沙贮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冰箱、赤霉素处理;植株生长性状采用DT软件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对9个性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处理间差异显著,以沙贮处理为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三叶木通栽培条件下的生长结果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是木通科木通属的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半落叶藤本野生果树。果实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野生鲜食水果,但其种子多,果肉少,可食率较低,需要经过驯化选育栽培加以利用。从2005年起搜集野生三叶木通进行人工驯化栽培,观察其生长结果习性。结果:在人工栽培条件下果实最大单果重313.5 g、最小97.7 g、平均单果重78.1~244.1 g,并初步掌握了其生长结果习性,为进一步生产栽培及育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三叶木通栽培条件下果实性状及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2005年起搜集野生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进行人工驯化栽培,观察其果实性状表现,并对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栽培条件下,果实最大单果重313.5 g,最小89.5 g,平均单果重158.5 g,测出的15种氨基酸平均总量达1415.6 mg/100 g。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为921.0 mg/100 g,占总氨基酸的65.06%。三叶木通经人工栽培,其果实品质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燕山红栗种子休眠与种胚形态、种皮及内含物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燕山红栗为试验材料,从种胚形态、种皮障碍、内含物变化等多方面,探讨板栗种子休眠的原因.结果表明:种胚发育不成熟是板栗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随着沙藏时间的延长,板栗种胚长度逐渐增长,子叶与胚轴和胚根长度的比值也逐渐增大;种皮对板栗种子萌发有一定机械束缚作用,去皮程度越高,板栗种子的发芽率也越高;沙藏过程中,种皮中P-香豆酸的含量明显减少,因此认为P-香豆酸可能是抑制板栗种子萌发的另一个原因,而种仁中GA3/ABA比值的变化与板栗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用不同浓度P-香豆酸对板栗种子进行处理,证明P-香豆酸对板栗种子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