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机插秧苗的基本要求机插秧苗须具备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能适合机械栽插;二是秧苗个体健壮,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机械插秧所使用的秧苗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秧苗,秧苗育成后根系盘结,形成毯状秧块。秧块的标准尺寸为长58cm,宽28cm,厚2cm。其中宽度与厚度最关键,若宽度大于28cm,秧块会卡滞在秧箱上使送秧受阻,引起漏插,不足28cm同样会导致漏插;秧块的厚度过厚或过薄,都会导致植伤加重,影响栽插质量。在软盘育秧过程中,可以通过标准化的硬盘或软盘来保证秧块的标准尺寸。双膜育秧则在栽插起秧时…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安徽省芜湖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7万hm^2,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难点已集中在秧苗育栽环节。为解决这个难题,芜湖县农机局在安徽省农机局的关心和支持下,从规格化育秧、插秧机选型、机插、机抛、直播、手插等多方面开展了水稻育栽的试验、示范、对比分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该县的机械化育栽模式,即规格化育秧 机械化插秧。机械插秧靠软盘育秧技术或双膜育秧技术所培育出带土毯状中小苗进行机械栽插。  相似文献   

3.
1.机插秧苗出芽不匀、长短不齐。一些农户在育秧中出现了出芽不匀、长短不齐问题,给后期栽插、管理带来困难。由于农户在育秧时采用人工播种方法,因此在保证种子发芽率的基础上,出芽均匀度就取决于人工播种时的均匀度,所以播种时应减少重播与漏播现象;其次在秧板上铺放育秧软盘时必须保证秧板平整,并支队前茬根茎、杂草,使育秧软盘底部与秧板紧密贴合,不致于因所吸水分不同造成秧苗生长长短不齐。  相似文献   

4.
第四讲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续2) 第四节水稻机械化摆秧技术一、机械化摆秧技术的产生和特点在推广机插秧、机抛秧技术之后,人工摆秧苗技术和摆秧机应运而生。所谓摆秧技术就是将水稻带土规格化育秧秧苗,按规定行距和株距抛摆在水田表面的一种浅裁技术。它兼有插秧和抛秧的优点,并克服了其缺点。摆秧机与插秧机工作机构不同,插秧机的栽插机构需模仿人手取秧插入土中,机构复杂,造价高,钩秧、伤秧率高,返青迟,难以达到水稻生育前期的农艺要求:摆秧机又区别于抛秧机的无规则抛撒秧苗,影响水稻生育后期的农艺要求。摆秧机吸取抛秧机抛落秧苗的优点,达到浅植早扎根,立苗快,分蘖早,适应水稻生  相似文献   

5.
《四川农机》2012,(1):38-39
机插秧育秧的秧本比为1:80~1:100,节省秧田80%左右;1个机手每天可栽插2-4hm。大田,是人工栽插的60倍以上,每亩可节省投入50元左右。技术依托单位: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四川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四川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6.
水稻插秧机配套育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2008年福安市溪潭镇首次引进1台步行式插秧机,1台乘坐式插秧机。我们根据机插育秧教材,结合以往大田育秧经验进行机插育秧试验,早晚两季机插示范300多亩获得成功,今年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广。现将本镇机插育秧示范过程中在关键环节采取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机械插秧的优越性 1.节省秧田 由于机插秧采用的是毯状秧苗,秧田仅为人工栽插的10%,其播种密度较高,据测算,机械插秧100亩大田需育秧田1亩,人工插秧100亩大田需育秧田12.5亩,从而提高了秧田利用率,可大幅节约耕地,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水稻在江西省种植面积达200多万hm~2,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80%以上。为了借鉴外地先进技术经验,我省从江苏引进了东洋F-455S型步行式插秧机以及双膜育秧技术,通过各项对比试验,证明其技术适宜我省情况,现就其推广应用效果进行以下探讨及分析。 一、机插秧技术现状 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积极探索适合我省的水稻栽插机械及其配套的种植技术,先后对机插秧、机摆秧、机抛秧及水旱直播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2001年引进了6台东洋F-455S步行式插秧机和相适宜的农艺技术。试验示范面积达600亩,经对比分析后一致认为,采用机插秧苗素质好,栽插效  相似文献   

9.
<正>常见机插毯状秧苗要求盘根紧密、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杂交中籼稻机插在育秧时要求盘播量相对较大,而在机插过程中,取秧面积较小,易造成伤秧和漏插,特别是根系拉伤严重、返青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摆栽技术,虽然机插时不伤苗、返青时间短,但因摆栽机械和育秧专用盘的价格昂贵,生产投资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毯状钵苗机械化育插技术在安徽省天长市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因毯状钵苗秧块下部分开、上部连成毯状,秧龄时间长、秧苗壮,毯  相似文献   

10.
<正>常见机插毯状秧苗要求盘根紧密、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杂交中籼稻机插在育秧时要求盘播量相对较大,而在机插过程中,取秧面积较小,易造成伤秧和漏插,特别是根系拉伤严重、返青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摆栽技术,虽然机插时不伤苗、返青时间短,但因摆栽机械和育秧专用盘的价格昂贵,生产投资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毯状钵苗机械化育插技术在安徽省天长市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因毯状钵苗秧块下部分开、上部连成毯状,秧龄时间长、秧苗壮,毯状钵苗较毯状苗返青  相似文献   

11.
水稻机插秧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育秧、大田耕整、机械栽插、大田管理4个环节,这4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应用效果。下面就每个环节应重点注意的事项作简要介绍:1育秧好的秧苗是搞好机插秧技术的基础,为此,农户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水稻机插秧育秧方式中秧盘拌浆泥和播种分开作业的问题,国内首次实现了使用大田浆泥作育秧基质,在一台播种机上一次完成放秧盘、施壮秧剂、链条输送大田浆泥、浆泥除杂、灌浆泥,以及播种等全部作业过程。根据水稻播种的技术要求标准进行整机结构设计,并采用田间试验实测法对播种机的播种性能进行测试。采用杂交水稻和常规水稻两种类型的种子进行田间育秧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效率为1 200盘/h,杂交水稻667m~2种子用量1.5kg,平均每块秧盘用种75g,每盘秧苗2 357.3株,发芽率85.99%,成秧率87%;常规优质稻667m~2种子用量2.5kg,平均每块秧盘用种125g,每盘秧苗4 172株,发芽率85.96%,成秧率86.98%;每秧盘和总的播种均匀度达93%以上,取样格粒数合格率均≥85%;大田机插秧漏插蔸率4.50%,作业成本比工厂化育秧节约了4.67元/hm~2。田间试验过程中机器性能稳定、作业流畅、经济性好,各项指标均达到行业标准和生产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3.
水稻机插秧的秧苗质量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插秧机推广的成败.机插秧壮秧(质量)指标:秧龄15~20天,株高12~17cm,叶龄3.5~4叶,苗基部茎宽> 2mm,单株白根量10条,苗齐苗均;根系盘结、提起不散,才不会造成机插卡滞、断秧或漏插. 在大面积推广时,有些农户育秧时总出现僵苗、烂秧、弱苗及完整率低等现象;使用这些秧苗机插作业时势必造成漏秧、漂秧、断秧等情况,增加农户补秧难度,降低工作效率,从而打击了农户使用插秧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水稻密苗育秧及配套机插秧技术试验示范,得出结论:水稻密苗育秧及配套机插秧技术在增加每盘播种量的同时,可减少秧爪取秧面积,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可节省1/3~1/2的秧盘,相应地减少了插秧过程中的装秧次数和育秧田块的面积,提升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物资及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5.
正(1)作业前检查调整。机插作业前须对插秧机做一次全面检查调试,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特别是要根据秧苗的密度,调节确定适宜的穴距与取秧量,以保证每亩大田适宜的基本苗。每亩穴数应根据水稻品种和栽培要求而定,对粳稻品种平均每穴以3~4株苗、每亩基本苗以5~7万株、每亩穴数以1.8万穴为宜。(2)作业要求与检查。插秧作业时,应确保直行、足苗、浅栽,要求"不漂不倒,越浅越好",栽插深度控制在1.5cm以内。每次作业开始时要试插一段距离,以检查每穴苗数和栽插深浅,并及时调整取秧量和栽插深度。(3)插植部位保养。检查与调整横向纵向取苗量;检查  相似文献   

16.
如何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机遇,攻克水稻栽插机械化难题,解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制约,提高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已成为当前浙江农机部门的紧迫任务。1水稻栽插机械推广难的原因(1)一次性投资大。推广水稻栽插机械的前提是提高育秧技术。我们以建立一座可供秧面积200hm2的水稻育秧工厂为例看其投资:①主要机械设备投资费8万元。②秧盘购置费72万元。③厂房投资费15万元。④流动资金约10万元。(2)作业环节多。育秧农艺复杂,技术难度大,使用可靠性常受到影响。①作业环节多。水稻机插一般有育秧、拔秧、移秧和插秧等环节,机具功能…  相似文献   

17.
我国推广使用的插秧机 ,不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 ,都要求带土栽插 ,小苗的土层厚度在 2 .5cm左右 ,秧苗分布均匀 ,长势整齐 ,根系盘结良好 ,秧苗健壮无病害 ,抗植伤力强。为满足以上要求 ,机插秧育秧广泛采用隔离层育秧或硬塑盘育秧技术 ,现就培育机插壮秧提出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供参考。一、种子 种子必须经过严格的清选。由于插秧机是按一定的顺序 ,每次取一定面积大小的秧块 ( 2cm2 左右 )栽植 ,为保证在所取面积内有足够的秧苗数 ,要求所育秧苗必须有足够密度且分布均匀。为此 ,育秧所用种子必须粒大而饱满 ,成熟一致 ,发芽力强 ,…  相似文献   

18.
李君 《四川农机》2006,(5):36-37
1.立秧差或发生浮苗原因:秧苗苗床水分过多或过少;插秧深度调节不当;水田表土过硬或过软;秧爪磨损。解决办法:除采取对应措施外,可减慢插秧速度,非乘坐式插秧机还可往下压手把。2.穴株数偏多原因:苗床上水分过大;取秧量调节不当。解决办法:按每穴3-5株进行调整。3.插过秧后秧苗  相似文献   

19.
一、秧苗培育及标准 机插秧苗与手插秧苗不同,秧苗是否台乎机械插秧的要求,将直接影响插秧的质量和工作效率,甚至影响机插的成败。培育好秧苗是推广使用插秧机的关键问题,必须要求农艺和农机相结合,培育出合格适用的秧苗。具体要求: 1.秧片规格视插秧机秧箱宽度而定,常用规格为:长50cm,宽27.5cm。整个秧片要求秧根相互交叉盘结、不松散,呈絮状,土层湿度适宜、一致;秧苗均匀度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机插实现定行、定深、定穴和定苗栽插,满足了高产群体质量栽培中宽行、浅栽、稀植的要求。但机插秧苗与人工栽插秧苗又有很大不同,这就是:秧龄短,苗小苗弱,生育期推迟,大田可塑性强。实践中,人们形象地将机插秧总结为“三笑”、“三气”。“三笑”是指前期嘲笑、中期惊笑、后期欢笑;“三气”是指育秧时一鼓作气、插秧时垂头丧气、收获时扬眉吐气。因此,在大田管理上要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的肥水管理技术措施,促进秧苗的早发稳发,发挥机插优势,稳定低节位分蘖。促进群体协调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争取足穗、大穗,实现机插水稻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