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为材料,连续2个年度在河南省淇县、原阳、长葛、郸城、南阳5个试验点,分析不同环境下小麦产量和品质,筛选评价强筋小麦品质的代表性指标,并探究影响强筋小麦品质的生态环境因子,以期为优质强筋小麦的区域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2018—2019年度,原阳和南阳试验点的小麦产量显著高于淇县、长葛和郸城试验点;2019—2020年度,淇县、原阳和长葛试验点的小麦产量均显著高于郸城和南阳试验点。不同试验点和年际间小麦品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2018—2019年度,郸城试验点小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能量和最大拉伸阻力5个指标均未达标到强筋小麦标准,淇县试验点小麦的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未达到强筋小麦标准,除此之外均达到强筋小麦标准;2019—2020年度,仅淇县试验点小麦的湿面筋含量、长葛试验点小麦的稳定时间未达到强筋小麦标准,除此之外均达到强筋小麦标准。2个年度5个试验点间小麦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基本表现为弱化度>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形成时间>恒定变形拉伸阻力>能量>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延伸性>沉...  相似文献   

2.
<正>七、小麦全蚀病1.发生:小麦全蚀病又名小麦立枯病、小麦黑脚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真菌引起。小麦发病后,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发病愈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上半年小麦市场分析及下半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8年上半年国内外小麦市场形势,指出,上半年国内小麦供给充足,市场整体平稳;政策效果显现,小麦出口急剧减少;国际小麦库存降低,价格再次上涨。对下半年小麦供需形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夏粮连续5年丰收;国家第三年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新麦收购价高开高走;全球小麦库存消费比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小麦价格仍将保持相对高住。  相似文献   

4.
糯小麦与普通小麦糖化过程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斌  徐智斌  冯波  王涛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3):2760-2767
 【目的】探索糯小麦在糖化过程中的物质动态变化规律并确定最佳糖化工艺。【方法】以糯小麦和普通小麦为原料,以根霉麸曲为糖化剂,进行糖化试验,比较两种小麦糖化过程中各物质的动态变化;分析糖化前后可发酵性糖的变化;同时以糯小麦为原料,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确定糯小麦的糖化工艺。【结果】糯小麦与普通小麦在糖化过程中各物质的动态变化趋势相似,还原糖含量均为先升后降,在24 h时达到最大值;糖化酶活力均在32 h达到最大值,后有小幅上升;pH先降低,后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总酸与之相反。不同之处在于糯小麦淀粉的消耗速度大于普通小麦;糖化结束时糯小麦的还原糖含量高于普通小麦;糯小麦糖化过程中糖化酶活力略低于普通小麦。糖化醪的液相色谱分析表明,糖化后可发酵性糖与多糖比例增加,一些多糖水解为小分子的短链多糖。糯小麦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糖化工艺是糖化时间36 h,糖化温度35℃,接种量1%。【结论】糯小麦在糖化过程中淀粉消耗速度快,糖化醪还原糖含量高,表明糯小麦的糖化效果优于普通小麦。  相似文献   

5.
50多年来黑龙江省小麦产量变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黑龙江省1949,2004年的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小麦产量的变化。小麦单产年际间和年代间变幅很大,总的趋势是不断地提高;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变化特征很相似,呈现抛物线型,说明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从小到大,又由大到小;小麦的总产和播种面积、单产相关显著;单产和面积的交互作用是影响小麦总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磷肥用量对强筋和弱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试验结果表明 ,在豫北地区高产麦田 ,增施磷肥能够促进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生长发育 ,并提高其产量 ;对 2类小麦籽粒容重、强筋小麦角质率没有明显影响 ,但可使弱筋小麦角质率提高 ,2类小麦籽粒黑胚率均有所增加 ;增施磷肥对强筋小麦的营养品质没有影响 ,使弱筋小麦营养品质下降 ;2类小麦的加工品质均明显改善 ;综合考虑 ,豫北地区高产麦田磷 (P2 O5)用量以 90~ 1 80kg/hm2 为宜。  相似文献   

7.
小麦根病发生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及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根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根病种类小麦根病主要由以下几种病原菌引起:小麦纹枯病菌、小麦全蚀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其引起的相应根病为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小麦根腐病。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平凉市冬小麦生产现状、主要制约因素及生产潜势分析 ,提出该区冬小麦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加强高产优质多抗冬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保护耕地、稳定面积 ,主攻品种 ,优化布局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投资环境 ;完善小麦生产的优惠政策 ,扶持优质小麦生产 ;加大投资力度 ,改善生产条件 ;科学施肥、合理用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应用高新技术 ,增加小麦科技含量 ;农科教结合 ,提高劳动者素质 ;加强小麦生产基地建设 ,推进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 ;加强小麦科技信息网络建设 ,使信息资源转化为效益资源。  相似文献   

9.
就小麦品质的4个方面谈了见解,即:以特定食品专用推广小麦品种的问题;强筋小麦以销定产、适度发展的问题;小麦品质达标评定的问题;河南省南阳市能否发展强筋小麦的问题.旨促进小麦品质研究,加速小麦品质的改良.  相似文献   

10.
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品质化验的有关数据 ,将南阳市分为 4个小麦品质生态区 :①伏牛山山前岗丘平地强筋小麦种植区 ,适宜发展强筋小麦生产 ;②盆中沿河平原中筋小麦种植区 ,以生产中筋小麦为主 ;③桐柏低山丘陵岗地弱筋小麦种植区 ;④伏牛山低山丘陵普通小麦非主产种植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提供的统计数据作为数据分析源,比较两国小麦生产的差异。[方法]从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等方面分析中哈两国小麦产业的概况。[结果]中国小麦种植面积从1992年开始波动减少,2004年达到最低的2162.06×104 hm2,2004以后种植面积小幅增加并呈现平稳态势;哈萨克斯坦小麦种植面积出现波动,整体趋于稳定。中国小麦单产从1992年开始波动中渐序提高,单产增加显著;哈萨克斯坦小麦单产虽有波动但整体比较平稳,未有明显提升。中国小麦总产从1992年开始在波动变化中基本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2021年总产达到最高的1369.47×104 t,较于1992年总产增加了34.80%;哈萨克斯坦小麦总产从1992年的182.84×104 t开始波动减少,2021年总产比1992年减少64.7×104 t,整体呈现总产减少并趋于稳定的态势。1992年~2021年中国小麦种植面积是哈萨克斯坦1.70~3.30倍,1992年~2021年中国小麦单产比哈萨克斯坦多出1998.80~4881.80 kg/hm2,平均单产增加3488.89 kg/hm2,1992年~2021年中国小麦平均总产是哈萨克斯坦的10.06倍。[结论]中国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显著高于哈萨克斯坦。中国小麦总产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单产的增加。中国小麦生产相关技术实践,可为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发利用小麦异附加系种质资源,笔者从利用小麦异附加系与相应的单、缺体杂交选育小麦异代换系;利用小麦异附加系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杂交,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重组选育异代换系;利用小麦异附加系与Ph隐性突变体Ph1b杂交选育易位系;利用小麦异附加系进行组织培养选育异易位系;利用小麦异附加系进行辐射诱发异源易位;利用小麦异附加系可以选育小麦核不育系的XYZ系方面探讨了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 ,在豫北地区高产麦田 ,增施磷肥能够促进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生长发育 ,并提高其产量 ;对 2类小麦籽粒容重、强筋小麦角质率没有明显影响 ,但可使弱筋小麦角质率提高 ,2类小麦籽粒黑胚率均有所增加 ;增施磷肥对强筋小麦的营养品质没有影响 ,使弱筋小麦营养品质下降 ;2类小麦的加工品质均明显改善 ;综合考虑 ,豫北地区高产麦田磷 (P2 O5)用量以 90~ 1 80kg/hm2 为宜。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湖北省恩施自治洲50a来小麦生产历史发展趋势以及恩施州小麦与全省小麦生产的差异,提出了今后10a恩施州小麦生产的主要对策:挖掘单产潜力;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稳定小麦播种面积;发展优质小麦生产;走产业化道路,加快优质小麦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正>自2月下旬以来,小麦价格已经连续8周出现下降,价格下跌时间之长为历年同期少见。小麦价格久跌不涨,近阶段是因为面粉、麸皮需求疲软造成制粉企业开机率水平较往年偏低,小麦需求有限;长线来看,是因为本年度小麦饲用消费量大幅下降,制粉小麦供给充裕,这也是导致小麦供求趋于宽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驻马店市的优质专用小麦的快速发展和确保生产出来的专用小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选用强筋小麦郑麦9023、中筋小麦豫麦18、弱筋小麦豫麦50,按不同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划分不同生态区域,通过设计不同施肥量和施氮方式试验,分析驻马店市不同类型优质专用小麦的适宜种植区域。结果表明,区域Ⅰ是弱筋小麦的最适宜区,是中筋小麦的次适宜区;区域Ⅱ是中筋小麦适宜区,是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次适宜区;区域Ⅲ是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的适宜区。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下游麦区不同小麦品种镉积累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长江中下游麦区不同小麦品种对镉的积累差异,本研究于无污染农田中对长江中下游麦区107个小麦品种的镉积累能力进行了比较,并基于大田试验结果,从中选取了42个小麦品种,利用盆栽试验将其种植于轻度镉污染土壤中,进一步对小麦不同部位镉含量、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污染条件下107个小麦品种籽粒镉含量分布在0.040~0.082mg·kg-1范围内,均低于我国规定的限量值(0.1 mg·kg-1)。盆栽试验结果显示,42个小麦品种籽粒、秸秆镉含量范围分别为0.261~0.524 mg·kg-1和0.562~1.095 mg·kg-1,小麦籽粒镉含量与秸秆镉含量及秸秆向籽粒的镉转运系数呈显著正相关(P<0.001)。小麦籽粒镉含量与小麦产量、株高、千粒质量等农艺性状无显著相关性,且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宁麦11这一低镉高产品种,表明通过常规育种方式筛选出低镉高产小麦品种是可行的。盆栽试验的42个小麦品种籽粒镉含量与大田试验中对应品种的籽粒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01),表明在非污染和轻度镉污染条件下,小麦自身遗传特性是影响品种间镉积累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可在小麦品种审定过程中,测定参加生产试验的小麦籽粒镉含量,初步评估不同小麦对镉的积累能力。  相似文献   

18.
黄淮冬麦区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黄淮冬麦区小麦以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在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上,独具其特殊的规律性。由于近几年气候条件和栽培种植方式的变化,病虫发生规律也随之变化,病害的主次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小麦的白粉病、黑穗病退居次要病害,小麦纹枯病上升为主要病害,防治方法也应随其进行变化。目前,黄淮小麦区发生的主要病害有:小麦病病毒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叶枯病、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全蚀病。常发生的虫害有: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红蜘蛛等。  相似文献   

19.
天水市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的措施与经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天水市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的实践证明,调整结构,压缩小麦面积是控制小麦条锈病的根本途径;实行多品种、多抗源合理布局是控制小麦条锈病的关键措施;加强预警体系建设,落实常规综防措施是降低小麦条锈病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小麦赤霉病发生与防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扬花期的降雨量少,小麦赤霉病的发病轻;降雨量多,则发病重。小麦赤霉病发病轻发年份,在扬花初期及扬花末期喷药1~2次,对小麦赤霉病就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小麦赤霉病发病重发年份,应在小麦齐穗末期、扬花初期及扬花末期各喷药1次,对小麦赤霉病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