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生产伐区,选择运输方便、有陡坡(距低面高与大箱板相同),且便于集中枝丫材的地方作为修建装车台的位置。用推土机推出一个3 m宽4 m长的缺口;上面整平;为防止堆塌,在缺口三面用原木挡住;底部整平,以方便运枝丫车进出。在修建装车台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或修成双面装车台,或修成单面装车台。并依据伐区枝丫数量,确定修建装车台的  相似文献   

2.
方世杰  宁宁 《森林工程》1997,13(3):44-46
原木生产和运输所占比例愈来愈大、已达30~50%、但森林资源分散、装车点原木量不大.设置专门装车机械设备不经济.必需由人力使用简易原木装车装置进行装车.文中提出原木装车要求.分析了简易原木装车装置的类型及特点,并确定装车生产率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如何拆下集材拖拉机搭载板,安装架杆,利用绞盘机、钢索及架杆滑轮装卸货物。此装卸设备对缓解当前伐区众多分散小型山楞原木装车的困难局面,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郑涛 《森林工程》2011,27(1):34-38
伐区木材生产过程对原木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原木直径、垂直度、削度、枝桠与节子、尺寸稳定性、机械性能和美学等特性对锯材产品最终的加工价值、产量、产品质量与成本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伐区各个作业工序对原木品质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控制原木品质的对策。同时,在归纳总结锯材对原木特性与质量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分析原木品质对锯材质量与出材量的影响,提出提高锯材质量及出材量可采用的制材新技术与装备。  相似文献   

5.
在伐区木材生产中,陕西省太白林业局以前只确定原木产量、伐区作业质量、原木伐区成本三项经济技术指标。由于直接产出性指标比重较小,难以直观、准确地综合评估经济效益和技术效果。1984年以来我们实行原木等级品率和伐区原木产值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和生产条件的变化,原木造材由贮木场逐渐转向伐区.由于伐区造材管理工作缺乏经验,虽然制定了很多办法,采取一些有利措施,但仍然出现长材短造、优材劣造不合理现象.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木材资源,而且使生产单位蒙受巨大损失,因此,解决伐区合理造材问题提到日程.为此,在了解伐区造材不合理因素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森林资源逐渐减少,伐区装车点越来越分散,装车场需要频繁搬迁,而装车场安装、转移需工较多,致使大量时间消耗在准备作业上,生产成本增加。很显然,这种固定装车方式已不适应伐区装车场频繁搬迁的变化,因此,研制一种移动灵活、结构简单的装车机已成为当前生产的急需。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松岭林业局伐区原条装车工艺的实际,对装车工艺类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总结。认为对于资源零星分散、吸引量小的作业伐区,采用一台或二台拖拉机作业的原条装车工艺,最宜配置有伸缩杆的原条挂车运材,靠J—50拖拉机推木成捆的原条大捆装车工艺。它省去了绞盘机和锁放装置,效果好,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目前是较为理想的装车工艺。  相似文献   

9.
伐区装车作业只有采用爪式自走装车机才能百分之百的实现机械化。近年来,由于这种类型的装车机数量的增加,装车机械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伐区现有的三种装车方式的综合数据调查,经过理论分析比较,得出了伐区最佳的装车方式。  相似文献   

11.
人工林采伐系统的生物质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爱华  赵尘  张正雄 《森林工程》2012,(5):11-14,32
针对伐区作业系统层面的人工林采伐作业,确定生物质流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模型。分别研究南方常见的3种人工林即马尾松林、桉树林和杉木林的采伐系统,利用跟踪观察法进行试验分析,建立相应的生物质材料流动图和跟踪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每公顷获得原木的干物质量以桉树林最大,占立木干物质量的59.16%,达到68 927.05 kg/hm2。在杉木林和马尾松林伐区,原木干物质量分别占立木干物质量的53.35%和53.14%,原木干物质量分别为53 685.05 kg/hm2和50 916.44 kg/hm2。  相似文献   

12.
汽车单车原木运输时,目前普遍采用封顶绳(钢丝绳或铁线)防止车箱板外张,打结后用绞杠或手动棘轮绞紧。这种方法的缺点是:①装好原木再揽封顶绳,车箱板在装车过程中已受原木挤压而外张。封顶绳不可能使外张的车箱板恢袋原状。另外由于人力揽结封顶绳张紧力不足,在行车途中车箱板会继续外张,长此以往车箱板会过早损坏。②当前伐区、贮木场装卸车  相似文献   

13.
集材作业是伐区木材生产的重要工序,集材成本约占伐区木材生产总成本的2/3左右.集材方式的选择对集材任务完成的好坏、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目前,由于“天保工程”的实施,可采森林资源逐渐减少,承包经营的发展,使畜力原木集材方式转变为重要的集材方式.山河电林业局于1985年后全部采取伐区造材、畜力原木集材作业方式。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对畜力原木集材的特点、措施、发展方向探讨如下:l畜力集材的特点 畜力集村适用于伐区坡度大、森林资源分散、公顷出材量小、集材距离长的林相。畜力集材具有机动灵活;…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上段原木的装车,基本是人抬肩扛,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且不利于安全生产。为此,我们对架杆——手扶拖拉机原木装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架杆——手扶拖拉机装车具有效率高、耗油量少、成本低、转移方便等特点,适于上段原木的装车。  相似文献   

15.
J—50吊车     
目前,林区山场原木生产量很大,但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定型的山场原木装车设备,用人工装车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安全,影响了原木的正常运输。根据这一情况,我局利用现有条件,将J-50拖拉机改装成J-50吊车,比较理想地解决了山场原木装车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林区已普遍使用油锯采伐及造材,如果能用油锯在伐区就地把原木加工成板、方材,这对半机械化或以人力集材为主的林区,在生产上会带来不少好处。又如在伐区修路架桥,能用油锯把原木加工成板、方料,便可省去木材倒运的麻烦。一些没有带锯设备的小型木工厂等,就可以用油锯解决开大料的问题。为此,我们用油锯进行了纵向锯木试验。现汇报如下,供同志们参考。现在使用的油锯锯链,是按截断和斜向切削的原理设计的,它不适于纵向切削。我们用  相似文献   

17.
原木运材是当前世界木材汽车运输中的主要方式。据统计,其年运量约占世界木材生产的70%以上,美国、瑞典等欧美国家都采用大中型汽车列车运输原木。我国北方林区,虽然主要是原条运材方式,但是随着森林可采资源和单位面积出材量的减少,以及伐区集材方式的变化,原木年运量也出现了逐年增长的趋势。只是我国目前尚缺乏与大中型运材汽车相匹配的原木全挂车,主车牵引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致使原木运材成本偏高。为此,我所遵照黑龙江省森工总局1986年度下达的科研计划,研制出了GQP10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叙述了福建省伐区下木蓄积量与可利用量的研究。并获得伐区下木的蓄积量为0.2996m~3/亩,采伐与加工企业的可利用量为0.0911m~3/亩的研究结果。其伐区下木可利用量的计算,是根据木材(原木)生产量除以每亩混交林(成过熟林)的出材量,得出采伐面积(亩),然后再乘以伐区下木单位面积的可利用量(m~3/亩)而获得。  相似文献   

19.
伐区生产是整个木材生产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在生产活动中,不断对伐区生产工艺进行改革,是提高木材采运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科学化管理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我局在伐区生产阶段,积极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推广了小堆密集清林法、简易枝桠材装车台装车和木框薄膜拖拉机库、暖气采暖,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分述如下: 一、小堆密集清林法小堆密集清林法适用于择伐伐区。伐区清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采伐剩余物的合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林区经过几十年的采伐,伐区作业条件发生很大变化,表现为散、大、远、小;变化的原因是可采资源锐减,不到采伐回归年就回头采,采伐方式的变化,技术力量薄弱,干部素质低,管理比较粗放等;伐区条件的变化给生产带来很大影响,促使准备作业量大大增加,山上造材、集运原木的比重增加,劳动生产率下降,生产成本上升,最后,本文阐述了针对伐区条件的变化,木材生产应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