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静  马国辉 《作物研究》2006,20(5):422-425
从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中,提出了“超级杂交稻99论证了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是可行的。通过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理论,探讨了超级杂交稻所特有的生理特性和生态特性及主要成熟的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分析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隆回县超级杂交稻攻关片以良种为核心,良田为基础,良法为手段,达到了超级杂交稻单产13.5 t/hm2的第三期攻关目标,主要是推广应用了以半旱化育秧、适龄早栽、双本稀植、带土移栽、肥料运筹、多次中耕、好气灌溉、病虫综防为主的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3.
超级杂交稻的生育特性与超高产栽培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易俊良  陈立云 《作物研究》2006,20(5):376-382
现有超级杂交稻组合由于把杂种优势与优良的株叶形态较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其具有特殊的生育特性,表现在:1)具高的叶面积指数(LAI)和高的干物质生产能力;2)具有大穗优势和高结实率;3)发达的根系是实现超高产的基础;4)茎秆粗壮抗倒。根据其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实践,提出了超级杂交稻高产优化群体的创建以及相应的高产栽培策略和栽培技术要点。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水稻轻型节本相应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超级杂交稻的生育特性与超高产栽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俊良  陈立云 《作物研究》2006,20(Z1):376-382
现有超级杂交稻组合由于把杂种优势与优良的株叶形态较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其具有特殊的生育特性,表现在1)具高的叶面积指数(LAI)和高的干物质生产能力;2)具有大穗优势和高结实率;3)发达的根系是实现超高产的基础;4)茎秆粗壮抗倒.根据其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实践,提出了超级杂交稻高产优化群体的创建以及相应的高产栽培策略和栽培技术要点.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水稻轻型节本相应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超级杂交稻生产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超级杂交稻的发展、形态生理、生态适应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分析目前超级杂交稻生产力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超级杂交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个籼型超级杂交稻组合Ⅱ优602、准两优527、协优9308和国稻1号为试验材料,以汕优63为对照,对超级杂交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具有最高分蘖数低、分蘖成穗率高、有效库容量和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大、收获指数高等特点;在成都平原生态区,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是实现超级杂交稻高产的重要途径;在水稻生长前期积累合理的总生物量,提高生育后期群体质量,增强生育后期光合生产能力和提高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运转效率是实现超级杂交稻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双季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样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6~1997年在湖南省湘乡市进行的双季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样方的分析表明,通过采用选择优良品种、合理的肥料运筹、先进的化学调控和科学的水浆管理等综合栽培技术,样方获得了年产量16.23~16.97t/hm2的高产量,比样方前3a(1993~1995)增产2.12~2.86t/hm2,增产12.85%~13.04%,净增产值3384~4224元/hm2,经济效益显著。样方高产主要是由于前、中期生长发育快,群体结构合理,孕穗期净同化率和作物生长率高,后期光合生产优势强。  相似文献   

8.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阐述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概念,介绍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水稻超高产栽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指出了水稻超高产栽培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玉米超高产栽培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玉米超高产栽培,回顾玉米超高产栽培生理研究的发展,阐述超高产群体形成的产量构成特征、营养特征、株型特征、光合特征等。增大群体密度、提高穗粒数、增加总穗数是目前提高玉米总产的重要途径;相对于地力条件,肥水运筹对玉米超高产的实现更关键;耐密、高抗、株高在240~280 cm株型的品种光能转化率较高,易取得玉米群体的超高产。分析超高产玉米群体形成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入开展玉米超高产群体栽培生理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双季两系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初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实施双季两系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通过选择香两优68 和培两优288 新组合、旱育秧浅栽、合理肥水运筹、化学调控等配套栽培技术,示范点年产量平均15.87 t/hm 2,最高达18.22 t/hm 2,净增产值3 660 元/hm 2,经济效益显著。实现了“双季两系、双优双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再生稻及超级杂交稻再生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再生稻是一种特殊的水稻种植制度下的稻作类型。综述了再生稻及超级杂交稻再生利用研究进展。如何利用超级杂交稻 再生稻的种植方式,充分发挥超级杂交稻的高产潜力,进一步增加产量,是超级杂交稻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超级粳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胡继芳 《北方水稻》2009,39(4):25-26
为进一步提高超级粳稻产量,达到超高产目的,黑龙江省农科院自2000年开始进行大面积品种产量试验示范,通过多年对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的栽培研究,总结出包括育苗方式、插秧规格、施肥、灌水、防病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使产量攻关达到819.1 kg/667 m2,达到国家农业部优质超级水稻产量标准。  相似文献   

13.
桃源县从1998年开始引进超级杂交稻,通过十多年的努力,超级杂交稻在桃源得到了有效的推广,总结出了一套高效的推广措施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15.
两系杂交稻培矮64S/E32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栽培5494m^2,平均产量达15.27t/hm^2,定位追踪观察结果表明:a)库容量大和生物量高是取得超高产的两大决定因素;b)产量构成的特点是穗数略少,穗子特大,形成18.0t/hm^2的库容量;c)干物质生产优势在中,后期,确保了“库”与“源”的平衡,结实率高于90%;d)生物量高主要是由于群体生长率(CGR)较高,净同化率(NAR)较高又是C  相似文献   

16.
两系杂交稻培矮 6 4S/E32的产量达到 15t/hm2 以上 ,是品种产量潜力、生态环境与栽培措施互作的结果。研究表明 :(1)培矮 6 4S/E32全生育期 16 0~ 16 4d ,其中本田期 12 0~ 12 2d ;主茎平均 16 .3叶。 (2 )栽培所在地属高原型南亚热带气候 ,强光多照 ,昼温持续处于光合作用最适值 ,低夜温减少了呼吸消耗 ,稻田属深厚肥沃、渗水性强的沙质壤土 ,这种生态环境有助于培育超高产的群体。 (3)主要栽培措施为 :稀播培育多蘖秧 ,每平方米栽植 38~ 44株 ,每公顷总施肥量为堆沤肥 7.5~ 15 .0t,化肥氮 2 85kg、磷 6 6kg、钾 183kg。分蘖肥、穗肥、粒肥用量比例 ,氮为 74∶14∶12 ,磷为 10 0∶0∶0 ,钾为 36∶6 4∶0。 (4 )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的途径为 :壮秧密植 ,促进早发 ,塑造理想株型 ,维护根叶后期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与超级杂交水稻良种相匹配的强化栽培技术,2004年在湖南浏阳开展了不同施肥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施N 187.5 kg,N,P,K总量440.1 kg,N:P:K=1:0.56:0.56能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效益,投入产出比则以每公顷施N 106.5 kg,N,P,K总量274.5 kg,N:P:K=1:0.79:0.79的方式为最高.  相似文献   

18.
超级杂交稻具有净光合速率高、光合功能期长、群体光合优势明显、物质积累量大、后期灌浆时间长、抽穗前物质积累具有重要作用、光合产物积累与籽粒灌浆对物质的需求相协调等特点。结合第1,2,3期超级杂交稻的株型特点,就未来的杂交稻超高产育种从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两系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在两系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与实践中取得的进展,提出了两系超级杂交稻育种的主攻方向和策略,认为以分子育种技术为核心,进行种质创新及亲本遗传改良是今后两系超级杂交稻育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降雨和气温对超级稻发挥超高产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浙江省临安市2个地力和栽培技术相近、小气候环境不同的规模化稻作区域作为分析对象,比较了2010—2012年2地降水、气温年际变化,及超级稻产量动态,并且着重分析2012年2地的甬优12高产田块及生育期间降雨、气温情况,来探讨降雨和气温条件对超级稻发挥超高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和全生育期积温高、灌浆结实期雨水少的气候条件利于超级稻超高产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