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以紫花白作为供试品种,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初花期做叶面喷施,研究对其经济性状、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各处理中,保丰素处理的整体效果最好,单株块茎重最高达916.67g;产量达28 875 kg/hm2,较对照提高了17.02%;淀粉含量达16.28%,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93个百分点;干物质含量达22.07%,与对照相比增加了2.04个百分点;块茎含水量为77.97%。通过丰收宝处理后,马铃薯的品质表现较好,单株结薯数最多为3.83个,商品薯率为91.84%,Vc含量最高为14.46 mg/100 g。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生长调节剂(矮壮素、叶面宝、喷施宝)喷施马铃薯植株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文综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即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地上部植株性状、产量、品质以及马铃薯试管苗脱毒快繁的影响,并提出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重要有机物质,在调控植株农艺形态、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改善作物产量品质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前人针对不同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进行综述,展望探讨其影响机理和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晋薯16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效唑(100 mg/L)、DTA-6(100 mg/L)和磷酸二氢钾(800 mg/L)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显著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淀粉含量和VC含量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流柱  王紫贤 《农技服务》2009,26(10):15-16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马铃薯植株后性状及产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产上采用生长调节剂(喷施1号、矮壮素、叶面宝)喷施马铃薯植株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7.
ABT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T6~8号是中国林科院王涛研究员继研制ABT生根粉系列1~5号之后新开发的一种更新型、更广谱、更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多种农作物具有提高发芽率,促进生长和提高产量等多种生理功效。1994~199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系统筛选试验,已初步得出了主要...  相似文献   

8.
试验表明,马铃薯初花期叶喷2次膨大素和膨大素加磷酸二氢钾,较对照产量分别增加12.3%和16.8%,大中薯比例分别提高12.5%和14.7%,经济效益良好,投产比1∶1.1~12,有生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8年生葡萄品种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方法,研究了植物核酸营养素对葡萄生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核酸营养素时葡萄黄叶转绿,叶片增厚、枝条成熟和提高果实品质等方面效果明显;平均单粒重比时照增加18.1%,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平均提高2.0%.每667m2产值平均提高24.5%;投入产出比为1:19。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碧护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于2016年8—12月在息烽县小寨坝镇南桥村进行了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铃薯上使用碧护+安融乐伴侣及其综合配套技术可使其出苗提前、出苗整齐一致,叶色浓绿、叶片增厚,大、中薯比例高,产量较药剂对照区增加6.48%、较空白对照区增加81.68%,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大同丘陵山区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同地区是山西省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之一,约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20%,但大部分丘陵山区由于生产条件差,生产方式粗放,生产力水平提升缓慢,单产低而不稳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文章简要分析了大同地区马铃薯生产的优势与问题,从选择品种、水肥管理、种薯处理、规范化生产、病虫害防治及收获,提出了该地区马铃薯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以达到指导生产,提高农民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干物质在叶片、地上茎和块茎中的分配随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不同;干物质的积累是形成马铃薯产量的物质基础,以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促进干物质的合理分配才能取得比较好的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13.
坡缕石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坡缕石和氮磷钾肥配施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及增产效应。结果表明,与单施氮磷钾肥相比,坡缕石和氮磷钾肥配施使马铃薯地上茎叶鲜质量的最大值提高了9.33%~62.74%;在马铃薯生育后期,以900~1 800 kg.hm-2的坡缕石和氮磷钾肥配施,可使马铃薯全株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坡缕石和氮磷钾肥配施较单施氮磷钾肥,马铃薯产量增加5.57%~27.04%。单施450 kg.hm-2坡缕石和空白对照相比,马铃薯的地上茎叶和块茎的鲜质量、干物质无明显差异,产量增加了4.92%。坡缕石和氮磷钾肥配施,能够增加马铃薯全株的鲜质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提高马铃薯产量,且坡缕石用量越大,增效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增施钾肥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为马铃薯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东农303为试材,在施用NPK及农家肥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用量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随增施钾肥量提高产量明显提高,当钾肥用量达到一定量时(190 kg/hm2),继续提高钾肥量产量增加缓慢。块茎淀粉含量、干物质量和大中薯率的变化与产量一致。不同钾肥用量(90、140、190、240 kg/hm2)的处理分别较对照增产2 913.34、423.55、994.96、387.7 kg/hm2,淀粉含量较对照提高4.10%、7.38%、8.20%、9.02%,干物质量分别提高2.76%、5.52%、7.18%、8.84%,大中薯率分别提高8.00%1、3.50%、17.50%、21.50%,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9.58%、14.70%、16.93%、18.53%,叶面积系数分别提高4.11%、7.40%、8.49%、9.04%,净同化率分别提高14.30%1、8.91%、22.64%、25.99%。[结论]马铃薯的钾肥适宜用量为190kg/hm2。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收获时,各施氮处理块茎干物质积累量比不施氮处理增加42.80%~91.59%,且施氮120 kg.hm-2处理最高;在磷钾肥的基础上施用氮肥增加了马铃薯的产量,增产幅度为22.30%~61.48%;施氮120 kg.hm-2处理产量增加幅度最大,且产量极显著地高于施氮60 kg.hm-2和不施氮处理。  相似文献   

16.
自块茎膨大始期起,对不同生育期的马铃薯植株采样分部位进行测量研究。研究表明,干物质是构成马铃薯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干物质的分配方向是决定块茎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克新19号的块茎干物质分配一开始即呈直线增长,迅速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叶面积在4304.70~5114.35cm2时块茎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保持在每天每株4.837~5.637g,并且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生产中栽培的5个马铃薯品种贮藏期间干物质、淀粉、还原糖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期间马铃薯不同品种块茎干物质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同一品种不同贮藏时期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不同贮藏时期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贮藏期间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与淀粉含量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02。  相似文献   

18.
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及产量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产量预报模型。[方法]用SPSS将历年马铃薯产量资料分离成气候产量和趋势产量,并对气候产量与气象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影响马铃薯产量的气象因素分为普遍性和区域性。普遍性因素包括上年秋季8~9月的水汽压或相对湿度、当年6月下旬~7月上旬及8月中旬降水量;区域性因素有当年1月降水量、4月上旬至中旬的降水量、5月水汽压。用逐步回归建立产量预报模型,拟合率较好。[结论]该方法计算简单、预测时效长、预测准确率较高,为做好马铃薯种植业气象服务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马铃薯试管薯的繁殖系数,降低试管薯生产成本。[方法]探讨了高、低浓度蔗糖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及其诱导试管薯过程中植株的根、茎、叶片等部位干物质含量变化。[结果]经过适当酸胁迫的马铃薯植株在高浓度和低浓度蔗糖条件下,分别在第5天和第13天可诱导试管薯;而未经酸胁迫植株在高浓度蔗糖条件下于第9天形成试管薯,在低浓度蔗糖条件下未能形成试管薯。酸胁迫植株在诱导试管薯过程中,在高浓度蔗糖条件下,根的干物质含量在诱导试管薯第1天明显增加,茎和叶片中的干物质含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在低浓度蔗糖条件下,根的干物质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茎和叶片干物质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结论]适当的酸胁迫可促进试管薯提前结薯,且在不同浓度蔗糖条件下,植株不同部位的干物质积累规律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