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效益是指人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劳动消耗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较,而蜂业经济效益是指用于投入蜂业上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与所取得的有效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它可分为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潜在经济效益三种形式,也可归类为微观经济效益(指前者)和宏观经济效益(指后两者)。  相似文献   

2.
在畜牧生产过程中我们讲经济效益,就是力争用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同等的经济效益,或是用同等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要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降低成本的目地在于提高经济效益,但降低成本不只是在投入上减少,产出上增加,有时投入增加而产出的增  相似文献   

3.
唐华娟 《兽医导刊》2013,(Z1):59-62
经济效益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尺度,如何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获得最佳的养猪经济效益,把猪群的饲养管理与饲料营养措施科学地组合应用,是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经济效益是指生产成果与劳动消耗之间的差额,即产出(收入)和投入(支出)之间的差额。提高  相似文献   

4.
《农村养殖技术》2009,(22):35-35
在养猪生产中,总要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何用最少的耗费,来生产又多又好的产品,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对猪场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认真观察、综合分析和判断,随时了解、掌握生产动态。同时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对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给予监督、约束、诱导和促进,使经济活动按照既定的目标顺利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会促使养殖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提高经济效益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养蜂业的最大经济效益,就是要用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好的满足社会和劳动者个人需要的蜂产品。养蜂业的经济效益,对于我国养蜂业的发展和振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是决定我国养蜂业的发展前景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养蜂一向被人们认为是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事业。如何进一步提高养蜂业的经济效益,仍然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值得  相似文献   

6.
李庆英 《四川蚕业》2013,41(2):21-22,26
本文通过小蚕饲育方式、大蚕简易活动蚕台育与普通蚕箔育的对比试验。对蚕病的发生,蚕茧质量、产量,成本投入,劳动力投入,经济效益等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小蚕共育与大蚕简易活动蚕台育相结合形成的省力化养蚕配套技术,能够有效地节省劳力,减少劳动投入,节省成本,提高蚕茧产量和品质,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养鸡产品成本是鸡场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间接管理费用的总和。它是一个反映鸡场生产经营活动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成本控制就是在鸡场生产活动过程中,以预定的控制目标,对产品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核算和分析,并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偏差,拟定降低成本的有关措施,使实际成本的各种费用支出限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以达到把产品成本控制在预定目标上和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1成本控制的效益效益就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养鸡生产就是以一定的投入获得更大的产出,从而得到更…  相似文献   

8.
经济效益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尺度,如何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获得最佳的养猪经济效益,把猪群的饲养管理经济与饲料的营养经济措施科学地组合应用,是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经济效益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尺度,如何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获得最佳的养猪经济效益,把猪群的饲养管理经济与饲料的营养经济措施科学地组合应用,是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质量效益研究的内容是为改善或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所进行的经济投入会为整个质量链和社会带来多大的效益的问题,即投入与产出的问题。实际上对质量经济效益的分析与评价也是最近国内质量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笔者认为,从广义上讲,质量效益应该包括质量经济效益、质量社会效益和质量生态效益三个方面。质量经济效益是对企业  相似文献   

11.
影响规模化养猪效益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规模化养猪经济效益的分析 (一)规模化养猪经济效益的理论分析 规模化养猪的经济效益大小取决于产出与投入的比例.产出比例与经济效益成正相关;投入比例与经济效益成负相关.经济效益=产出-投入,从这个式子可以看出:猪场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一方面要做到产出最大,另一方面要做到投入最小.  相似文献   

12.
蛋壳颜色与养鸡经济效益■王馨珠(北京市畜牧局)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取决于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投入越少,产出越高,则效益就越高。反之亦然。投入的因素即生产成本,主要有雏鸡价格、建筑设备、饲料、药品疫苗、水电能源、人工及管理费用等;产出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品种性能...  相似文献   

13.
正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即指生产某一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之和。成本作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支出,可以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是企业进行决策和计算盈亏的依据,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综合指标。本文重点谈谈规模化猪场生产成本的管理要点。1成本管理的意义目前,很多中小规模化猪场没有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猪场经营管理者或者不清楚成本情况,成本  相似文献   

14.
产品成本是生产过程投入的资源(饲料、种畜、畜舍、兽药、人力等)在一定的劳动组织管理之下,使用一定的生产技术所体现的经济消耗指标,它反映出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整个经营状况。畜牧场(户)采用的品种是否优良,饲料质量好坏,饲养技术水平的高低,固定资产利用效果,人工耗费多少等都可以通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生活提供了营养丰富的肉、蛋、奶等食品,同时,牧业经济亦占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而家禽是商品畜牧业的首要组成要素。经济效益是指产出与投入的差额。提高经济效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养鸡成本的最主要部分是饲料成本,包括玉米、豆饼、及鱼粉等。在饲料价格较低时,尽可能多储存一些饲料;在某个品种价格较高时,可  相似文献   

16.
在蛋鸡生产过程中,如何实现少投入,多产出,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是每个养鸡者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将笔者在养鸡工作中,如何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几点技术举措介绍如下,仅供参考。1、选育良种,提高鸡群质量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蛋鸡...  相似文献   

17.
李锦钰 《养猪》2008,(3):72
养猪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是在养猪生产中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养猪生产中投入和产出的经济分析,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科学.  相似文献   

18.
茶叶生产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农业生产,要想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靠政策、科学和投入。本文主要分析一些乡镇茶场投入与产出和投入中各因子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以掌握  相似文献   

19.
“集约化畜牧业”是现代化畜牧业的经营方式,它与“粗放畜牧业”的经营方式是相对而言的。所谓“集约化经营”,就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营方式。也就是说,“以较多的资金、科技或劳动的投入,获取较多的产出,并获取较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一种经营方式。“集约化经营”可分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集约化两种。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牧业的集约化主要是劳动的集约化,今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集约化将逐步转变为资本集约化为主的经营。 38集约化畜…  相似文献   

20.
运用生态农业原理及其技术,把有限的农业资源在农牧结合系统中循环利用,以发展商品牧业的方式,解决种植业由传统的低投入低产出向高投入高产出生产模式转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效益下降和农业萎缩问题.本文结合梁山县平原农牧资挥的开发,就农区廉价农副产品营养物多缴利用,探索作物产量与饲料、畜种等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和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