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研究针对冀北地区特殊的农业状况,结合社会发展分析了农村科技小院对当地居民所产生的影响及科技小院的发展方向,因地制宜提出科技小院的发展建议,与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相结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最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作者简介:张桂花(1997——),女,四川达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绿色发展评价。  相似文献   

3.
科技小院是"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模式,是精准服务"三农"发展的新举措,在创新农业科技、培养农技人才、助力农技推广等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梳理科技小院运行的特点和成效,深入探讨科技小院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为科技小院的高效推广和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缺少政策引导与法规保障、科技小院建设效率不高、农民与农技推广人员存在知识代沟等因素制约了科技小院的发展。据此,提出健全科技小院推广政策制度、提高科技小院的建设效率、缩小农户与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差距等建议,以期为农业创新体系建设、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提供理论指导,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工作。  相似文献   

4.
5.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乡村振兴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而要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目前,懂农业经营管理、掌握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的应用型农业人才是农业农村最为匮乏的。结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发展实际的人才需求,农业院校应加大对应用型农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本文分析了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农业人才的意义,并针对其问题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3个方面,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294-296
从陕南农业科技现状、引进先进农业科技、农业科技自主研发、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这四个方面入手,对当前陕南地区农业科技文明建设进行分析研究,促使先进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社会早日在陕南地区出现。  相似文献   

7.
蔡思 《河南农业》2023,(27):15-16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为发展乡村和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其中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的来源。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能够实现高素质农民的培养,利于乡村有效治理,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对于乡村振兴十分重要。研究了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通过分析给出了优化培养模式的建议,提出针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内容、专业建设、实训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主体的优化措施,以期帮助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加适应农村市场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冲击下,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动力,必须始终坚持科技的能动作用,以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因地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立法的层面保护农业科技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及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9.
从立法的层面保护农业科技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本文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的法律制度,提出一些立法建议,以期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地方立法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发展已经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持,离不开科学普及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福建省科协在全国率先创建了中国农技协福建省科协科技小院,依托当地主导特色产业,科技工作者团队入驻,研究生长驻,针对产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开展技术培训、技术示范、技术推广等科技志愿服务,培养乡土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针对生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形成绿色产业发展模式,推动福建农业转型升级,有效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农技服务》2019,(9):118-120
为乡村振兴战略不断输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一懂两爱"的建设人才,综述了国内外协作培养研究生的相关研究,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硕士协同创新培养平台的内容体系及综合成效。  相似文献   

12.
作为科技赋能深入基层的物化载体,科技小院是探讨以科技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问题的理想“促进者”。从激发内生动力的视角分析,村庄案例带来四个层面的启示:逻辑层面看,需要坚持系统思维,通过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发展逻辑和实践逻辑,使得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发展机制更具灵活性和适用性;主体层面看,“人”是乡村振兴和科技赋能的核心与根本,科技小院融入乡村并实现赋能的逻辑进程表明,农民作为“最小的生产单元”“乡村振兴的动力源”,需要通过情感认同逐步唤醒自觉意识和行动自觉;举措层面看,应探索产学研企农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行之有效的赋能体系;理论层面看,科技小院的服务边界与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与丰富,可引导扩大参与主体范围,为农村一线汇聚多元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13.
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技术演变、创新链条、研究方向等四个层面提出发展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方向。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但要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建议聚焦关键重点问题,完善重大科技攻关布局;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创新转化协同发展;优化各类资源配置,提升创新支撑能力。只有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方能更快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为农村电子商务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人才需求也提出新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当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积极的措施,也存在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实践教学欠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本科高校应结合乡村战略背景下的实际需求,更新课程设置,强化行业合作与实践教学,加强教师培训和指导,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性,智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需不断推动畜牧业发展,而畜牧业兴旺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该文分析了广西畜牧业存在科技含量不足以及供给服务不足的科技短板,并提出强化畜牧业产业链科技需求服务能力,优化畜牧产业科技供给服务体系,创新畜牧业科技服务方式,建立畜牧业科技服务信息平台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黄建颉  罗兴录 《农学学报》2020,10(5):97-100
论述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新时代新型农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新型农业人才不足且农村人才整体水平较低,新型农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建设力度不足。提出新时代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对策,包括农业高校建立新型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新型农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培养新型农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涉农高校的农艺与种业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中,其目的是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但现存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目前关于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求.该文从乡村振兴战略与农家科技小院相结合方面,融入农艺与种业专业园艺方向硕士培养中,探讨了其对园艺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效果,以期为涉农高校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索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现阶段,国内各地区的农业企业与农广校共同探索出了多种合作模式,持续强化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制度与服务体系;但现存的培养模式还有待完善。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高素质农民的基础进行分析,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的培养现状,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的培养策略,以期提升农民的科学素质与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决策.农业科技特派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抚顺县食用菌科技特派团依托沈阳农业大学的人才、技术优势,积极服务地方产业,推动了抚顺县食用菌产业升级,助力了乡村振兴.农业高等院校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多元化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