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不同参数组配控制模式,对润叶后烟叶的温度、水分、烟片结构及感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筛选打叶复烤在"烟片结构、提质保香"加工主题下的热风润叶参数控制模式,寻求经济指标与"保香"的最优平衡点。结果表明:(1)一定范围内,随着热风加湿量的增加,润叶出口烟叶温度及水分呈上升趋势;(2)当润叶出口端蒸汽压力增加时,润叶出口烟叶温度呈上升趋势;(3)在高加工强度下,烟叶色泽变深明显;(4)在热风加湿条件下,润叶参数控制对烟片结构具一定影响,但均在可控范围内;(5)润叶参数控制对烟叶的感官质量存在影响,在CCSF等级条件下,当进端蒸汽施加0.35 MPa,出端蒸汽施加0.35 MPa,热风加湿0.2 MPa,热风温度为90℃时,烟叶温度均值为53.84℃、含水率均值为18.71%时,感官质量表现最优,达到保香提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打叶复烤加工过程烟叶保香、企业增效,依据烟叶力学特性等物理特性指标与含水率相关关系,将现行打叶复烤加工标准规定的17%~21%打叶水分调整至16%~18%的适宜打叶水分范围,并在涡阳、楚雄、三明、武夷4家打叶复烤企业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二次热风润叶出口含水率下调1.0~1.5百分点,含水率标准偏差控制在0.3%以内;大片率下降,烟片结构分布更趋向于中小片;出片率、成品得率变化控制在1%以内;打叶复烤能源消耗明显下降,最大下降幅度达到22.48%;烤后烟片颜色明显改善,基本扭转了复烤过程烟片颜色变深、变暗的趋势;感官质量明显改变,与应用前烟片感官质量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打叶复烤工艺过程对高等级烟叶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的影响,该文以福建三明翠碧一号C3F等级烟叶为对象,开展不同润叶、复烤、回潮处理方式对烟叶润叶水分均匀性、成品片烟色泽、常规化学成分、多酚、色素、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研究,旨在为特色打叶复烤工艺加工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蒸汽润叶+低温慢烤+蒸汽润叶处理方式更有利于加工后片烟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润叶水分、成品水分、叶片结构的均匀性梗好,烟叶色泽变化最小,感官质量得分最高、香气质感改善较明显、口感特性更好、清甜香风格达到彰显,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蒸汽润叶+蒸汽回潮处理中的水是汽化水,温度高、水颗粒细小,更有利于烟叶吸收和提高均匀性且不宜产生水渍水的颗粒,同时烟叶中的多酚、色素等致香前体物质降解后化合物总量最少,致香成分挥发的少,能较好地保留中高等级烟叶致香成分和原有质量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以云烟87上部烟叶为研究对象,以颜色深浅度、色度、均匀度、油分、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开展了不同润叶和复烤强度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润叶强度的增加,润叶后烟叶颜色逐渐加深,色度偏向深橘黄,均匀度逐渐变差,油分增加;复烤后烟叶颜色变浅,色度向柠檬黄转变,均匀度提升,油分降低,较高温度复烤的烟叶均匀度和油分优于低温复烤;随润叶强度增加烟叶烟碱和总糖含量逐渐升高,复烤后其含量逐渐下降;随润叶强度增加润叶后的感官质量逐渐降低,低水分润叶下随复烤温度增加感官质量提升,高水分润叶下随复烤温度增加感官质量下降。综合来看,低水分润叶(W15%)和较高温度复烤(T 70℃)更有利于上部烟叶质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打叶复烤润叶方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不同质量档次初烤烟叶较适宜的润叶方式,研究了蒸汽润叶和汽水混合润叶对红大B1F、云烟87XZF初烤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汽水混合润叶后烟叶中多酚、色素含量降幅大于蒸汽润叶,红大B1F、云烟87XZF多酚含量降幅分别为8.99%、10.54%,色素含量降幅分别为18.29%、22.11%,且各类致香成分含量高于蒸汽润叶。红大B1F烟叶采用蒸汽润叶后感官质量得分较高,主要表现在香气质感改善和余味舒适性提升等方面;云烟87XZF烟叶采用汽水混合润叶后感官质量得分较高,主要表现在除杂降刺和香气量提升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高、中、低打叶复烤工艺强度对上部烟叶模块的品质影响.[方法]开展不同工艺强度的打叶复试验,研究烟叶在18个月的自然醇化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变化情况,并验证其在卷烟叶组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低强度加工工艺(一润水分17.0%、二润水分17.5%、复烤二区温度78℃)适合于高等级上部烟叶,有效保持了烟叶...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皖南B2F烟叶叶片复烤工艺参数.[方法]以皖南烟叶为研究对象,对叶片复烤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设计试验,从叶片结构、感官质量和含水率控制3个方面进行质量分析,运用极差分析,并进行验证,确立影响烟叶品质的主次因素和最优的参数组合.[结果]在试验条件下,影响大中片率的主要因素是热风温度,随着热风温度的提高,大中片率呈下降趋势;影响感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进料含水率、热风温度,其次是热风风速、底带频率,进料含水率越大或热风温度过高、过低对感官质量不利;热风风速对含水率控制影响较大,风速过大,含水率控制越不稳定;叶片复烤工序最优参数组合为进料含水率16.0%、底带频率35 Hz、热风温度80℃、热风风速30 Hz.[结论]研究可为焦甜香烟叶原料打叶复烤工艺参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究松散回潮回风温度、加料回风温度、加料出口含水率、烘丝蒸汽流量、烘丝筒壁温度、烘丝热风温度、烘丝排潮负压7个工艺参数对叶丝整丝率、碎丝率、填充值和感官质量的影响,运用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综合平衡法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1)松散回潮回风温度显著影响叶丝碎丝率、填充值及感官质量,加料回风温度仅显著影响填充值,加料出口含水率对叶丝整丝率、填充值和碎丝率影响较小,烘丝蒸汽流量、烘丝筒壁温度、烘丝热风温度、烘丝排潮负压对叶丝整丝率、填充值和碎丝率和感官质量均有影响;(2)在试验范围内,制丝工艺参数的优选组合为松散回潮回风温度57℃,加料回风温度52℃,加料出口含水率19.5%,烘丝蒸汽流量700 kg/h,烘丝筒壁温度132℃,烘丝热风温度115℃,烘丝排潮负压–18μbar,经验证,整丝率、填充值及感官质量总分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3.84%、0.44 cm3/g、5.1分,碎丝率降低了0.23%,优化后的制丝工艺提高了叶丝质量。  相似文献   

9.
以山蜡梅叶、甜茶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方法确定了产品的合理配方和加工工艺。最佳工艺参数为:山蜡梅叶、甜茶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30 min,山蜡梅叶与甜茶比例3∶1,菊花、薄荷用量5%,杀菌温度135℃,时间5 s,果胶酶用量0.06%。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润叶出口质量,提高烟叶耐加工性,对润叶工序部分关键工艺参数设置情况进行研究,选取二润滚筒进行测试,分析不同参数情况下二润出口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循环风机频率,适当增大循环管道蒸汽量,可明显提高润叶出口温度,出口水分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卷烟工业对片烟质量均质化的要求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提高片烟叶片结构均匀性,工艺人员选择热风润叶、叶梗分离两大工序推行工艺参数的标准化。选择相应模块烟叶加工过程中润叶、打叶工序关键参数的历史数据,并剔除异常值,然后按照片烟叶片结构评价优异为标准筛选出相匹配的参数数据,统计分析各参数的历史运行区间范围,参考操作经验进行微调整,确定润叶、打叶工序参数指标的管控范围。生产应用结果表明,片烟的大中片率、碎片碎末率、叶含梗率等质量指标的均匀性均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云南玉溪烟区烤烟品种K326在干筋期不同干湿球温度和时间组合对初烤烟叶质量的影响,寻找该阶段的最佳烘烤工艺。选取烤烟品种K326为研究对象,设置6种不同的干筋期干湿球温度参数组合烘烤工艺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测定初烤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等级质量等指标来综合判定烟叶品质。结果表明,在干筋期适当的高温,有利于烟叶内含物质的转化,促进烟叶品质提升,但温度过高容易发生烤红烟现象;中、下部烟叶在干筋前、后2个阶段的干湿球温度参数组合为63℃和39℃、66℃和40℃时,初烤烟叶的上等烟率、中上等烟率、均价和评吸得分均最高,其中下部叶分别高达41. 83%、79. 25%、29. 84元/kg和83. 0分,中部叶分别高达45. 65%、84. 52%、31. 73元/kg和82. 5分,烟叶等级质量和感官质量最佳;上部烟叶在干筋前、后2个阶段的干湿球温度参数组合为63℃和39℃、68℃和40℃时,初烤烟叶的等级质量和感官质量最佳,上等烟率、中上等烟率、均价和评吸得分分别高达53. 50%、86. 80%、32. 24元/kg和83. 5分。  相似文献   

13.
崔升  韦小玲 《广西农业科学》2014,(12):2248-2252
【目的】优化烟丝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高烘丝加工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通过直观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考察切丝含水率、HT蒸汽压力、筒壁温度、热风温度和排潮开度等因素对烟丝物理指标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切丝含水率、HT蒸汽压力、筒壁温度、排潮开度和热风温度对烟丝填充值、整丝率、碎丝率等物理指标均有一定影响;除切丝含水率外,其他4个工艺参数对烟丝感官质量也有明显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烘丝加工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在切丝含水率19.0%、HT蒸汽压力0.32 MPa、筒壁温度137℃、热风温度105℃、排潮开度自动调节的条件下,烟丝填充值、整丝率和感官质量得分较优化前分别提高0.18 cm^3/g、2.3%和1.3分,碎丝率下降0.7%。【结论】切丝含水率、HT蒸汽压力、筒壁温度、热风温度和排潮开度对烟丝物理指标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各不相同,在烟丝实际烘干加工过程中,适当调整各工艺参数,可有效提高烟丝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以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选用二类烟品牌烟丝配方为试验对象,通过试验设计,运用全因子试验设计比较两段式烘丝工艺参数对卷烟内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烘丝机1区温度、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对感官质量影响显著;该烘丝机两段式烘丝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烘丝机1区温度160℃、2区温度120℃、热风温度110℃、热风风速0.18 m/s。  相似文献   

15.
王道铨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2):100-103
以梗丝的物理性能和感官质量为评价依据,对隧道式梗丝膨胀设备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以下最适的工艺参数:来料含水率33%、蒸汽注入量30%,流化床一区热风温度145℃、二区热风温度130℃、热风回风风速10 m/s.优化后梗丝的物理性能和加工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整丝率达90.57%,含末率小于1.13%,梗丝填充值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优化以沙棘叶为原料开发的沙棘叶速溶颗粒冲剂的制粒配方工艺。【方法】通过对冲剂色泽、组织状态、风味口感、溶解性进行权重分析,建立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并以模糊综合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优化其配方和工艺参数。【结果】在麦芽糊精质量分数15%、润湿剂质量分数20%、木糖醇质量分数20%、烘干温度50℃条件下感官评价分数为94.15。该配方制得的颗粒冲剂颗粒均匀,色泽呈均一的咖啡色,溶解速度快,溶液棕黄透亮,无苦涩,无明显沉淀。【结论】研究结果为沙棘叶速溶颗粒冲剂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进行皱皮木瓜叶茶加工工艺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皱皮木瓜叶茶不论外形、香气及持久性等感官品质,还是功能性成分含量,春茶明显优于夏茶,建议皱皮木瓜叶茶以炒制春茶为主。2皱皮木瓜1芽1叶原料加工成叶茶,茶香浓郁而持久,滋味醇爽含杏仁香味,感官品质较好,是最佳原料级别。3采摘的新叶梢摊放8 h,并翻叶4次,是摊放期间的最佳处理措施。4叶茶原料较适宜的杀青参数:温度为150℃,时间为2 min,投叶量为40 kg/h,炒制的成茶品质较高。5叶茶原料采用冷揉方式,揉捻时间以20 min为宜,头5 min轻揉,中间10min重揉,后5 min轻揉。6原料进入滚筒烘干机时最佳壁温是140℃,充分摊晾回潮,放入炒锅烘干时初始温度以110~120℃为宜,烘干过程中温度保持在95℃左右。干燥好的叶茶经热风筛选,剔除杂质和外形欠佳的茶叶,摊晾至室温真空包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卷烟制丝关键工序的工艺参数,提高卷烟卷制质量和感官质量。[方法]选取制丝关键工序中对卷烟感官质量和卷制质量影响较大的参数:松散回潮热风温度、切丝宽度、叶丝回潮出口含水率、烘丝机物料流量,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其对卷烟感官质量和卷制质量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松散回潮热风温度对卷烟单支重量有显著影响,烘丝机物料流量、叶丝回潮出口含水率、松散回潮热风温度对卷烟感官质量有显著的影响。优化得出卷烟制丝关键工序适宜的工艺参数为松散回潮热风温度为65℃,切丝宽度为1.00 mm,叶丝回潮出口含水率为18.50%,烘丝机物料流量为2 400 kg/h。[结论]研究可为卷烟企业优化制丝工艺参数,提高卷烟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升烟叶打叶复烤加工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润叶工序不同强度对在制品质量和能源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强度润叶有利于保持烟叶色泽的均匀性。含水率16.5%下叶梗分离平均力最小。低强度下润叶打叶去梗工序撕叶率和叶片结构指标均较优,其中含水率16.5%下一、二级打叶整体撕叶率为92.07%。低强度润叶有利于提升复烤片烟的感官质量。低强度润叶减少了加工过程中的蒸汽用量,降低了生产能耗。  相似文献   

20.
为拓宽烟叶原料使用范围,提高卷烟原料的使用价值,通过在打叶复烤线对烟叶进行叶基和叶身段分切后单独加工,并与全叶加工作对比,分析加工后烟叶的加工质量指标、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叶身分切后加工可有效降低叶中含梗率、提高成品大中片率;叶基化学成分与叶身和全叶存在一定差异,叶身分切后加工的片烟烟碱含量较全叶略低;叶身分切后加工的烟叶感官质量较全叶和叶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