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为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倡导温室上山,设施农业建设多向丘陵山坡地非耕地发展,赤峰市适宜建造机建厚墙体日光温室丘陵土地面积约有1000万亩。然而,新建日光温室建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耕层活土上墙,深挖土壤经过机械作业碾压,使土壤原有的结构和性状遭到破坏,土壤僵硬紧实,土体结构降低,通透性变弱,适种性差,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土壤快速改良熟化培肥方式方法,旨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丰富土壤有机质,增强新建温室土壤可耕性,获得土壤快速熟化培肥的田间管理技术,为新建日光温室的土壤改良和土壤熟化培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开发造成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甚至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特别是土壤改良已成为生态修复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矿区废弃物堆场等复垦土地的土壤结构和肥力较差,土壤改良成为矿区土地复垦的核心问题。本文概述矿区复垦地土壤改良的重要性,根据国内外矿区土壤改良现状,结合我国矿区复垦地土壤特征,深入分析矿区土壤改良原理及技术,并根据矿区土壤改良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矿区生态修复的绿色、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导向,提出我国矿区土壤改良的发展方向,旨在为今后矿区复垦地土壤改良与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耕地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由于农业生产等因素影响,我国部分耕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主要表现形式为土壤盐碱化、酸化和重金属污染.针对土壤退化问题,需要采取物理措施、化学措施、生物措施等多种方法进行改良、修复.笔者对近年来我国土壤改良修复技术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针对盐碱土壤、酸化红壤以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等不同退化类型,综述了土壤改良调理剂修复、耐逆适生作物栽培、微生物改良等技术,分析当前使用的土壤改良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未来土壤改良修复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我国植烟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植物生长重要的生态因素之一,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烟株的生长发育。土壤的不合理使用可导致植烟土壤出现一系列质量问题。近年来对植烟土壤的修复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介绍了翻压绿肥、添加生物炭、秸秆还田、使用微生物肥料以及其他改良措施对植烟土壤的修复状况,分析论述了其对土壤的理化性状、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以及酶活性等的影响,结合近年来植烟土壤修复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增加植烟土壤改良物质的研究深度以及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建议,以期为植烟土壤修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类土地资源利用频繁,农事活动与工业生产等加剧了土壤污染问题,如何修复受污染的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可持续利用效应,是当前土壤使用及农业生产上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通过对污染案例情况分析,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应用路径、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中国污染土壤改良与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借鉴,实现污染土壤修复的良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粉煤灰作为燃煤电厂排出的大量固体废物,其处理和利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粉煤灰作为一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共识,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粉煤灰在土壤改良修复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分析粉煤灰的组成结构与理化特性;阐述粉煤灰改良和修复土壤的机理及其对不同类型土壤改良及修复的应用,包括对矿区土壤、盐碱化土壤、沙化土壤、耕地土壤等的改良及修复技术;最后分析并总结了粉煤灰目前在土壤改良及修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粉煤灰在农业领域利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植烟土壤保育及改良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条件是优质烟系统工程的基础,是影响烟叶质量的首要环境因素,植烟土壤保育与改良技术正从现代烟草农业土壤利用的普通问题发展为瓶颈问题。为及时解决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生物活性降低、土壤酸化和土壤养分供应失衡等问题,有效推进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和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从烤烟种植制度、现代平衡施肥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和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了植烟土壤保育和改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土壤条件是优质烟系统工程的基础,是影响烟叶质量的首要环境因素,植烟土壤保育与改良技术正从现代烟草农业土壤利用的普通问题发展为瓶颈问题.为及时解决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生物活性降低、土壤酸化和土壤养分供应失衡等问题,有效推进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和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从烤烟种植制度、现代平衡施肥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和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了植烟土壤保育和改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农田种植西洋参,土壤改良技术是影响西洋参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西洋参绿色栽培技术当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有效控制西洋参病虫害发生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农田土壤改良必须综合考虑,因地制宜,以熟化土壤、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消灭或减少病虫害等为目的,创造有利于西洋参生长发育的良好生态环境,达到品质优良,产量稳定,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7,(4):674-676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和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变得十分重要。目前,治理方法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生物修复以技术成本低、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在论述生物修复技术的概念、方法、特点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钝化修复技术因其具有修复速率快、效果好、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较适应于大面积中轻度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治理。本文概述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技术特点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技术的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就黏土矿物材料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研究现状、农艺措施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黏土矿物材料钝化修复效应及稳定性影响、黏土矿物材料钝化修复对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影响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综述,并就黏土矿物材料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笔者针对上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 ,提出把多种修复技术结合是土壤修复的主要研究方向 ,其中将化学与生物法相结合的生态化学修复技术是 2 1世纪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陕北当地果园土壤理化性状恶化的现状分析,为苹果产业的发展和质量提升而提出陕北果园土壤改良“五配套技术”应用初探;通过案例引证、原因剖析、整理归纳等方法,探究陕北果园土壤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研究与分析得知,苹果园土壤管理的当务之急是土壤改良和提升土壤地力;大力推行“广辟有机肥源,深改果园土壤,狠增有机用量,严控无机投入,恢复园地生态”等陕北果园土壤改良“五配套技术”示范与应用,从根本上解决陕北果园土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激增、环境资源的日益消耗,土壤退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研究土壤改良技术及其应用,对防治土壤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综合现阶段土壤改良技术的应用现状,对土壤改良剂、盐碱地水利改良技术、酸化土壤改良技术和科学耕作技术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土壤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专利视角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涉及的荒漠化修复、盐碱地治理、水土保持、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矿区地形地貌修复和常规土壤污染修复等土壤修复技术进行了梳理,剖析了黄河流域九省区在黄河流域土壤修复专利技术方面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及存在问题,以期为黄河流域土壤修复和生态保护提供发展建议和对策。【方法】利用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为数据检索平台,从黄河流域各省区专利申请数量年度变化趋势、专利法律状态、申请人类型、主要申请人及申请地域分布、技术分布和技术周期趋势等角度对黄河流域土壤修复技术进行分析。【结果】黄河流域土壤修复专利技术申请量呈快速增加的趋势,专利申请中失效比例较大,企业申请量占比高,各省区土壤修复技术发展与地域环境有关,且各省份发展侧重点不同。【结论】黄河流域各省区土壤修复技术领域的关注热点为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盐碱地治理和常规污染土壤修复,各省区土壤修复专利技术已由新技术发展转向成熟技术的范畴,应重视从现有专利成果中寻找技术支撑,及时将专利成果进行转化应用。  相似文献   

16.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汪庆  张亚薇 《农学学报》2020,10(9):25-28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威胁人体健康,因此,开展农田分类管理、实施土壤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相关政策文件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系统概括了农田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措施,重点综述了农艺调控类、土壤改良类和生物修复类等土壤修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目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深翻改土的作用:深翻熟化是果园土壤改良的最基本措施,通过深翻改土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熟化度和养分的有效性,促进果树根系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李明  孙兆军  陈卫民  张俊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042-1044,1046
分析了宁夏地区盐渍化区域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动态性的研究现状,评述了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的现状,详细考察了宁夏盐渍化土壤的微生物资源,探讨了盐渍化土壤生物改良方法的优势和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的相关性,讨论了今后该地区盐渍化土壤改良工作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苹果园土壤改良的集成技术应用在不同年限后的土壤理化状况的改良效果,在不同区域苹果园,因地制宜地集成单体技术进行土壤修复,研究其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养分状况的影响效果,并得出了相应的理化性状和养分状况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集成技术对苹果园土壤改良的效果随着改良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滨海滩涂面积广阔,但表现出含盐量高、养分贫瘠、重金属污染等问题,改良滩涂土壤就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生物质炭常被用于农业土壤改良和固碳减排等领域。综合分析中国滨海滩涂土壤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滩涂土壤治理技术,以及生物质炭改良滩涂土壤的效应和潜力、生物质炭改良滩涂土壤的研究展望3个方面进行综述。生物质炭对滩涂土壤的改良效应主要涉及调控养分循环、固定土壤碳素、钝化重金属等方面。今后,相关研究应聚集于优选生物质炭原料、优化滩涂土壤改良技术、联合修复滩涂土壤中的多种重金属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