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部分鱼粉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性能、体组成及相关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初始均重为(4.0±1.0)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28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配制发酵豆粕替代量分别为0%、5%、10%、15%、20%、25%、30%(分别记为P0、P5、P10、P15、P20、P25、P30组)的7种等能等氮试验饲料。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发酵豆粕替代部分鱼粉能提高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性能,当发酵豆粕替代15%鱼粉时,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增重率(WGR)、成活率(SR)、摄食率(FI)和特定生长率(SGR)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6.54%、10.09%、11.48%和7.06%(P0.05),饵料系数(FC)降低了6.58%(P0.05);不同水平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全蟹蟹体、肌肉和肝胰腺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当发酵豆粕替代量小于15%时,脂肪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活性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发酵豆粕可以适量替代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中的鱼粉,且适宜替代量为15%。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究在基础饵料中添加不同水平丁酸梭菌对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抗氧化、消化能力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20只体格健全、活力相似、平均体重(4.50±0.75) g的螃蟹,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蟹。对照组(G0组)幼蟹饲喂基础饵料,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饵料中添加105(G5组)、106(G6组)、107 CFU/g (G7组)丁酸梭菌。试验期4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饵料中添加丁酸梭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华绒螯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G6组幼蟹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G7组幼蟹肝胰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G6组肝胰腺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106 CFU/g丁酸梭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抗氧化性、消化能力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紫花苜蓿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代谢相关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中华绒螯蟹。对照组为基础饵料,5%组、10%组和15%组分别在饵料中添加5%、10%、15%紫花苜蓿。结果表明,随着饵料中紫花苜蓿含量的升高,中华绒螯蟹的存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10%苜蓿组中华绒螯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苜蓿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饵料中添加10%的紫花苜蓿能够显著提高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胃中的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活性(P<0.05)及肠道脂肪酶和纤维素酶活性(P<0.05)。10%紫花苜蓿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蜕皮激素受体(EcR)、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糜蛋白酶(Chymotrypsin)、淀粉酶(Es-AMY)、甘油三酯脂肪酶(Es-ATGL)、细胞色素c氧化酶(Es-COX)、ATP合酶(Es-ATP synthas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s-GPx)和过氧化氢酶(Es-CAT)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饵料中紫花苜蓿的适宜添加量为10%。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镁添加量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体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5、3.0、4.5、6.0和7.5 g/kg镁(L-天门冬氨酸镁形式),制成镁含量实测值分别为0.98、1.43、3.40、4.79、6.65和7.98 g/kg的6种试验饲料。选取平均体重为(2.97±0.01)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90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幼蟹。每组幼蟹随机投喂1种试验饲料,试验期为10周。结果表明:添加3.0 g/kg镁组幼蟹的增重率、存活率和全蟹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幼蟹日摄食率、饲料系数及全蟹粗脂肪、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各组之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全蟹中镁含量随着饲料中镁添加量的升高而升高,而钙含量则在未添加镁组最高,导致此组的钙镁比最高。幼蟹肝胰腺和血清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随着饲料中镁添加量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添加3.0 g/kg镁组达到最高值,其肝胰腺中GSH含量显著高于添加7.5 g/kg镁组(P<0.05),血清中GSH含量显著高于未添加镁组(P<0.05);血清和肝胰腺中丙二醛(M DA)含量则随着饲料中镁添加量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在添加3.0 g/kg镁组获得最低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得出,以L-天门冬氨酸镁为镁源,当饲料中镁添加量为3.0~4.5 g/kg时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效果较好;以肝胰腺中GSH含量为判据,采用二次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发现,当饲料中镁添加量为3.76 g/kg(饲料中镁含量为4.39 g/kg)时,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抗氧化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5.
《饲料工业》2017,(16):37-40
以平均初始体重为(9.91±0.01)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70 d的养殖试验,探讨在幼蟹基础饲料(D0)中添加50 mg/kg虾青素+50 mg/kg角黄素(D1)对蟹的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了虾青素和角黄素后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以及肌肉和全蟹常规营养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虾青素和角黄素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幼蟹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丙二醛的水平(P<0.05),两组间过氧化氢酶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虾青素+角黄素混合物(11)可以有效提高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探究配合饲料不同糖脂比替代冰鲜鱼对中华绒螯蟹生长、体组成和性腺发育的影响。在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中,采用5种不同糖脂比(4.09、3.00、1.93、1.40、1.05)的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各配合饲料分别命名为:diet 1、diet 2、diet 3、diet 4、diet 5组)替代冰鲜鱼,观察不同糖脂比下的配合饲料对中华绒螯蟹[初始平均体重(98.36±8.17) g]的生长性能、体组成、性腺指数及性腺脂肪酸的营养成分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存活率方面,冰鲜鱼组的中华绒螯蟹成活率(63%)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5)。增重率方面,diet 3组(糖脂比1.93)中华绒螯蟹增重率最高[(0.89±0.07)%]。体组成和性腺发育方面,diet 3组(糖脂比1.93)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中总脂肪含量[(21.11±6.14)%]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性腺中的总脂肪含量[(38.45±6.78)%]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性腺指数[(14.67±2.35)%]显著高于除diet 4组外的其他组(P<0.05);性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方面,各处理组...  相似文献   

7.
以初始体重(8.65±0.64)g的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通过5周室内养殖试验,研究3种不同品牌的商品饲料(发酵豆粕料组、普通料1组,普通料2组)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体组成及肌肉游离氨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摄食发酵豆粕料组中华绒螯蟹在壳长、壳宽、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均与普通料1和2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肌肉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酵豆粕料组幼蟹肌肉中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总呈味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低于普通料1组,高于普通料2组,但呈味游离氨基酸总量占总游离氨基酸的百分比大于其他两组。这表明投喂含适量发酵豆粕的饲料能提高中华绒螯蟹存活率和肌肉风味。  相似文献   

8.
通过56 d的生长试验确定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幼蟹对苏氨酸的需求量。试验设计了6种以酪蛋白、明胶和晶体氨基酸为蛋白质源的等氮等能纯化饲料,通过添加晶体L-苏氨酸,使得饲料中苏氨酸含量分别为饲料干物质的0.86%(对照,无外源苏氨酸)、1.24%、1.61%、2.04%、2.42%、2.81%。选取初始体重为(0.36±0.00) 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3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幼蟹。结果表明:随饲料中苏氨酸含量的升高,幼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以及消化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均先升高后降低,在苏氨酸含量为饲料干物质的1.61%时,各项指标均达到最大值,且此时饲料系数最低,蛋白质效率最高,且该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0.86%、1.24%、2.42%和2.81%组(P<0.05),消化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0.05)。饲料中苏氨酸含量对幼蟹的成活率及体成分无显著影响( P>0.05)。幼蟹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均随饲料中苏氨酸含量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并分别在苏氨酸含量为饲料干物质的1.61%、1.61%和2.42%时达到最大值。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折线回归模型分析,得到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饲料中苏氨酸的需求量为饲料干物质的1.59%(饲料蛋白质的3.98%)。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鲫鱼的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结构的影响,用发酵豆粕分别替代基础日粮(含鱼粉10%)中0(FSM0)、20%(FSM20)、40%(FSM40)、60%(FSM60)、80%(FSM80)的鱼粉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饲料投喂初始重量(29.24±0.07)g的鲫鱼幼鱼56 d。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日摄食率、存活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FSM60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脏体比、肥满度、肠体比高于FSM0组。全鱼粗蛋白含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FSM60组粗脂肪含量、内脏脂肪率低于FSM0组,FSM0组的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发酵豆粕处理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谷丙转氨酶均高于FSM0组。中、后肠FSM60组肌层厚度和绒毛宽度显著大于FSM0组(P<0.05),FSM40组绒毛长度高于其余各组。综上所述,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可以提高鲫鱼的生长、代谢能力,改善鲫鱼肠道结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饲料中维生素B2的适宜需求量。试验以酪蛋白为蛋白源,配制了维生素B2含量分别为0、3、6、12、24、48和96mg/kg的7种等氮等能的半精制饲料,在静水系统中投喂体重为(1.32±0.11)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10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B2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存活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及体水分、灰分和粗蛋白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随着维生素B2含量的升高,幼蟹的增重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饲料中维生素B2添加量达到12mg/kg时,其增重率达到最高(201.15%),显著高于0、3、48和96mg/kg试验组的151.97%、151.39%、155.83%和141.19%。幼蟹体内粗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的变化趋势相反,当维生素B2水平达到12mg/kg时达到最低。另外,饲料中维生素B2含量的变化并不能显著影响幼蟹肝胰腺中维生素B2积累量,但饲料中缺乏维生素B2会显著抑制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中D-氨基酸氧化酶的活力。根据中华绒螯蟹幼蟹增重率和肝胰腺中D-氨基酸氧化酶的活力,利用折线回归方法计算得出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饲料中维生素B2的适宜需求量为8.25~10.02mg/kg。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对28~70日龄马冈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形态结构及回肠黏膜免疫屏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28日龄马冈鹅公鹅432只,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各组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5%、10%、15%、20%和25%(游离棉酚含量分别为0、22、44、66、88和110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对28~70日龄马冈鹅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20%和25%发酵棉籽粕水平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对70日龄马冈鹅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5%发酵棉籽粕水平组的腿肌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对70日龄肉鹅十二指肠、回肠、盲肠和总肠道相对长度以及空肠、回肠、盲肠、直肠和总肠道相对重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5%发酵棉籽粕水平组空肠、直肠相对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发酵棉籽粕水平组(P0.05),十二指肠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对十二指肠隐窝深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回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15%和25%发酵棉籽粕水平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5%发酵棉籽粕水平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对回肠黏膜闭锁蛋白(Cla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 0.05)。25%发酵棉籽粕水平组的回肠黏膜闭锁小环蛋白-1(ZO-1)、咬合蛋白(Occludin)、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6(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回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0(IL-10)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过高可引起肠道形态结构和免疫屏障功能受损,导致饲料转化率降低,推荐28~70日龄马冈鹅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不高于20%(游离棉酚含量不高于88 mg/kg)。  相似文献   

12.
产细菌素乳酸菌发酵棉籽粕在有效降低棉籽粕毒性的同时可提高棉籽粕的营养价值。本研究采用该发酵棉籽粕饲喂蛋鸡后,对蛋鸡的抗病和营养素利用率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产细菌素乳酸菌发酵棉籽粕替代基础日粮40%时,可显著提高蛋鸡的抗病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至1.73%、0.18%(P<0.05)。同时能够显著提高蛋鸡对蛋白质(65.68%)、磷(34.69%)的利用率及肠道乳酸菌的数量(9.72lg cfu/g)(P<0.05)。综上,产细菌素乳酸菌发酵棉籽粕可有效提高蛋鸡的抗病能力和营养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以初始质量为11.40 g的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半循环水系统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研究饲料中添加蟹源地衣芽孢杆菌ESB3活菌、灭活菌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来源于中华绒螯蟹肠道的地衣芽孢杆菌ESB3活菌(命名为低、中、高剂量组,实际剂量分别约为1.3×107 CFU/g、1.4×108 CFU/g、0.9×109 CFU/g)、灭活菌冻干粉(剂量约为108 CFU/g),配制5种饲料。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低剂量活菌可显著提高增重率(P<0.05),高剂量活菌提高增重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ESB3活菌可不同程度提高血细胞总数、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酚氧化酶活性、溶菌酶活性、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高剂量活菌效果最好。ESB3灭活菌仅能显著提高溶菌酶活性、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本试验条件下,ESB3活菌能明显提高中华绒螯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力。上述结果表明,蟹源地衣芽孢杆菌ESB3活菌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和免疫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但适宜剂量有差异;灭活菌单纯菌体刺激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日粮对高海拔地区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与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3组饲料对中华绒螯蟹开展60 d饲养试验,A组(70%玉米+30%稻谷,补饲干鱼+水草+紫花苜蓿)、B组(70%玉米+30%豆饼,补饲干鱼+水草+杂草)、C组(100%玉米,补饲干鱼+水草),测定其生长性能和相关生化指标。结果:A组、B组、C组中华绒螯蟹的增重率分别为158.11%、152.21%、136.32%,特定生长率分别为2.02%/d、1.80%/d、1.56%/d,A组生长性能显著优于B组和C组(P0.05);血清指标和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采用"70%玉米+30%稻谷,补饲干鱼+水草+紫花苜蓿"饲料配方在高海拔地区饲养中华绒螯蟹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新型厨余发酵蛋白饲料替代鱼粉对泥鳅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和菌群的影响。将810尾泥鳅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5尾。在基础饲料中以新型厨余发酵蛋白饲料替代基础饲料中0%、20%、40%、60%、80%、100%的鱼粉,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分别记为Ⅰ、Ⅱ、Ⅲ、Ⅳ、Ⅴ、Ⅵ组,Ⅰ组为对照组),饲养泥鳅50 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新型厨余发酵蛋白饲料比例的增加,泥鳅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前肠中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呈先上升后逐渐平稳的趋势,其中Ⅳ组达到最大值,但Ⅲ和Ⅳ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和Ⅳ组肠体指数(IWI)、肠长指数(ILI)、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和Ⅳ组内脏指数(VSI)和肠道大肠埃希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泥鳅配合饲料中新型厨余发酵蛋白饲料替代鱼粉的比例为60%时,能促进泥鳅肠道发育,优化肠道微生态环境,显著提高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固态发酵菜籽粕替代日粮中豆粕对肉鸭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从而确定替代豆粕的适宜比例。试验选用1280只15日龄健康樱桃谷SM3肉鸭,采用单因素4水平4重复随机设计(每个重复80只),4个处理组中固态发酵菜籽粕等氮替代日粮中10.5%豆粕的比例分别为0、1/3、2/3和3/3。结果表明,各替代组前期(15~30日龄)、全期(15~45日龄)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后期(30~45日龄)日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1/3替代组的芽孢杆菌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的空肠段pH值和肝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固态发酵菜籽粕可以等营养完全替代日粮中的豆粕,同时1/3替代日粮中豆粕对促进肉鸭肠道内芽孢杆菌生长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棉粕(FCM)替代豆粕(SBM)对AA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确定发酵棉粕在AA肉鸡日粮中的最适添加量。试验选择480羽1日龄AA肉鸡(44.40±1.11)g,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以玉米豆粕基础日粮为对照组,分别用5%、10%和15%的发酵棉粕替代豆粕。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发酵棉粕对肉鸡平均日增重(ADG)、采食量(ADFI)和饲料增重比(F/G)无显著影响;21日龄时,添加5%FCM显著提高了肉鸡的血液IgG和IgM含量及法氏囊指数(P<0.05),添加15%FCM显著降低了血清中尿素氮(UN)含量(P<0.05),此外,3个FCM处理均能提高胸腺指数(P<0.05),但对脾脏指数无影响;42日龄时,5%和10%FCM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的UN含量(P<0.05),15%FCM还提高了胸腺和法氏囊指数(P<0.05)。试验通过主成分分析,在试验范围内建立了评价FCM综合效果的参数Z,并得到1~21日龄和22~42日龄阶段,FCM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5%和15%。  相似文献   

18.
试验主要研究棉籽粕3%、6%、9%替代豆粕配制日粮对樱桃谷鸭生长及屠宰性能,心、肝、胰、脾指数及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影响,评价棉籽粕的适宜替代比例。试验选320只14日龄樱桃谷鸭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3%、6%、9%组分别用0%、3%、6%、9%棉籽粕替代豆粕配制日粮。试验期为14~35日龄,共21d。试验结果表明:3%、6%组鸭的各项生长及屠宰指标,心、肝、胰、脾指数未见显著影响,T3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T4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9%组鸭35d平均体重比对照组降低7.17%(P<0.05),肝脏指数比对照组提高9.40%(P<0.05)。综合考虑试验结果及饲料成本,6%棉籽粕替代豆粕最好,3%次之,9%最差。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用发酵豆粕替代肉鸡饲粮中豆粕用量的40%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一致和体重接近的120只7日龄AA公雏肉仔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发酵豆粕组用发酵豆粕替代40%豆粕。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发酵豆粕组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2)与对照组相比,发酵豆粕显著降低了白羽肉鸡21日龄和37日龄空肠中内毒素(ET)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用发酵豆粕替代肉鸡饲粮中豆粕用量的40%可降低白羽肉鸡肠道ET水平,从而增强了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用发酵蛋白饲料替代豆粕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6周龄AA肉仔鸡2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I、Ⅱ、Ⅲ组用发酵蛋白饲料分别替代基础日粮中90%、60%和30%的豆粕,试验期2周.结果表明:发酵蛋白饲料替代30%的豆粕未显著影响肉仔鸡的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对其粗蛋白质、粗脂肪、钙和总磷的消化率及肠道内乳酸杆菌的数量的影响也均不显著(P>0.05).试验Ⅱ、Ⅲ组肉仔鸡的直肠大肠杆菌数量和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知,用发酵蛋白饲料替代30 %豆粕在降低饲料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并未影响肉仔鸡的生长和消化吸收,但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直肠内大肠杆菌数量和腹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