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加快贵州黑马羊的扩群繁育及品种培育,试验采用核心群开放式选育及正反交试验方法,开展黑马羊选育提高、山羊有角与无角性状显隐性关系及无角与间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选育后,核心群周岁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9.77±5.51)kg、(25.18±5.67)kg,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40.08±7.73)kg、(34.90±7.56)kg;基础群周岁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6.59±3.68)kg、(24.09±4.60)kg,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35.33±4.09)kg、(32.16±6.83)kg。周岁羊屠宰率达48.46%,产羔率达152.16%。经t检验,选育后核心群周岁、成年公母羊及基础群周岁、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极显著高于选育前平均体重(P<0.01)。经有角♂×无角♀、无角♂×有角♀正反交试验,后代无角率为52.20%、有角率为47.80%;无角♂×无角♀杂交,后代无角率为75.32%,有角率为24.68%。无角对有角是显性,山羊间性与无角存在连锁关系,群体中出现间性羊的概率为3.45%。  相似文献   

2.
黔西北黑色马头山羊是从贵州黑山羊中选育出来的一个新群体,主要分布于我省的毕节地区境内,具有个体大、生长快、产肉多、成熟早、易管理等优点。在“有角母羊×无角公羊”和“无角母羊×无角公羊”这两种组合中,后代中无角个体出现的频率分别为51.45%和84.95%,说明黔西北黑色马头山羊具有较特殊的选育价值。但是,在选育过程中发现,当亲本均无角的情况下,后代个体中就会产生极少数间性羊只,其出现的机率为3.82%,估计随着无角基因的纯合,发生的机率还会有所增加,这将是选育黑色马头山羊的一个缺点,本文就其发生的规律进行阐述,便于克服,以发挥黑色马头山羊的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3.
欧拉羊与半农半牧区绵羊杂交,流产率和羔羊死亡率分别比临潭本地羊本交低10.69%和10.83%,受胎率和繁殖成活率分别比临潭本地羊本交高3.70%和18.53%,繁殖效果良好。欧临F1羔羊初生、一月龄、三月龄、六月龄体重分别比临潭本地羊提高18.24%、24.12%、20.61%、18.60%,说明用欧拉羊改良临潭本地绵羊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无角陶塞特羊(Poll Dorset)原产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属内毛兼用型半细毛羊。该品种采用复杂杂交育种方法培育而成。杂交母本是雷兰羊和有角陶塞特羊,父本为考力代羊。其杂种再与有角陶塞特公羊回交,从后代中选择无角个体进行培育而成。无角陶塞特羊具有生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季节  相似文献   

5.
为了开发和利用贵州黑山羊无角羊这一宝贵的遗传资源,试验采用家系调查、屠宰观察、阉割处理等方法研究间性不育的遗传频率、表现、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阉割处理后的效果。结果表明:贵州黑山羊中无角群体在无角基因较纯合后,间性不育羊比例可达4.85%,间性不育羊不仅不能繁殖后代,生长性能还会受到影响;间性不育羊12月龄体重为(19.30±1.87)kg,比正常无角羊低2.97 kg,差异显著(P0.05),通过摘除睾丸后,可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6.
通过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对自群繁育后代(以下简称“自繁后代”)早期增重、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自繁后代3月龄公、母羊体重、日增重和6月龄体重较小尾寒羊都明显提高,自繁后代3月龄、6月龄和成年羊胸宽和胸围均显著大于小尾寒羊;自繁后代下半年各月份自然发情比例高于上半年,胎均产羔数为1.63。结果表明:自繁后代早期增重显著好于小尾寒羊,肉用体型较小尾寒羊显著改善,繁殖产羔率较无角陶赛特有所提高,发情呈现一定季节性。  相似文献   

7.
自1986年以来,以强毛型澳洲美利奴无角系公羊为父本,康拜克、邦德、东北细毛羊和敖汗细毛羊母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育种,培育无角美利奴细毛羊.到2000年,共培育无角美利奴细毛羊25 419只,存栏5 250只,核心群羊达3 250只,其中特一级羊占83.18%;选育的无角美利奴细毛羊具有体格大、毛长、产毛量高、产肉多、净毛率高和羊毛品质好等特点,各项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接近或达到澳洲美利奴羊水平.应用无角关利奴细毛羊改良低产细毛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萨福克、无角陶赛特羊在新疆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新疆畜牧厅从澳大利亚进口纯种萨福克和无角陶赛特羊270只,在玛纳斯南山牧场纯繁。经过多年的风土驯化和选育,萨福克成年公羊体重达102.20kg,母羊80.65kg,无角陶赛特成年公羊体重达88.40kg,母羊76.63kg。萨福克羊繁殖率为141.7%~157.7%,无角陶赛特羊为137.5%~175.5%。通过五年多来对进口种羊生长发育、繁殖性能、生产性能、生理指标、抗病力等方面的研究,以及经济效益分析说明:萨福克、无角陶赛特羊已能够适应新疆的自然生态环境,其主要生产指标和繁殖性能均达到该品种在澳大利亚的相应水平,两品种在新疆的总适应能力分别达到98.8%和98.7%  相似文献   

9.
无角陶赛特与欧拉型藏羊杂种一代羊被毛纤维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角陶赛特与欧拉型藏羊杂种一代的被毛纤维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杂一代羊被毛纤维类型中,按重量计算绒毛、两型毛、干死毛分别占70、18%,10.13%和18.93%;与其母本欧拉型藏羊相比,干死毛和两型毛比例明显下降,绒毛比例明显上升,特别是杂种羊中有一只羊的毛被已经达到同质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无角陶赛特羊与藏羊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的测定,评价无角陶赛特羊在青海省高海拔地区这个特殊生态环境下的适应性与生产性能暴露,给种畜管理部门及饲养者提供参考性资料,为无角陶赛特羊的引种与生产性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观测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和小尾寒羊3品种产羔母羊年龄与产羔率、羔羊初生重、羔羊成活率呈一定的线性关系,第1胎较低,第2胎开始递增,第5胎呈递减趋势.品种间比较,小尾寒羊的多胎率是其它两个品种所不及的,多羔率(2~4羔)平均66.2%,但与羔羊成活率呈弱的负相关,比两个外引品种分别低12.4个百分点(P<0.01)和12.6个百分点(P<0.01);双羔率以无角陶赛特羊最高,平均51.5%,比特克塞尔羊高6.6个百分点.但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的三羔率较低,四羔为0;羔羊初生重无角陶赛特羊公母羔羊分别高于特克塞尔羊7.33%(P<0.05)和11.75%(P<0.01).  相似文献   

12.
1989年,新疆畜牧厅从澳大利亚进口纯种萨福克和无角陶赛特羊270只,在玛纳斯南山牧场纯繁。经过多年的风土驯化和选育,萨福克成年公羊体重达102.20kg,母羊80.65kg,无角陶赛特成年公羊达88.40kg,母羊76.63kg。萨福克羊系列率为141.7%-157.7%,无角陶赛特羊为137.5-175.5%。通过五年多来对进口种羊生长发育,繁殖性能,生产性能,生理指标,抗病力等方面的研究,以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4,(1):54-56
欧拉羊是藏系绵羊中产肉性能最好的品种,近年来,由于对欧拉羊种羊本品种选育和培育工作重视不够,加之天然草原退化、沙化和鼠虫害泛滥等原因,造成甘南州欧拉羊种羊的繁殖力和体重、体高、体长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通过开展欧拉羊种羊本品种选育和培育试验,探索欧拉羊种羊选留、饲养标准及日常管理方法,从而提升甘南州欧拉羊种羊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欧拉羊的生产性能,强化欧拉羊的优良遗传特性,试验对半血野生盘羊与欧拉羊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体形外貌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与欧拉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含1/4野生盘羊血统羊在体形外貌上与半血野生盘羊接近,初生~12月龄体重极显著高于欧拉羊(P0.01),杂种优势表现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青海本地绵羊品种与引进品种的先天性免疫水平和品种特性,本研究选取青海省不同海拔地区的2个本地品种(欧拉羊、白藏羊)和1个引进品种(无角道赛特羊)共186只绵羊,采集新鲜血样,进行血常规检测(白细胞数(WBC)、红细胞数(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制备血清,用绵羊ELISA试剂盒测定白介素-1(IL-1)、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G(IgG)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等免疫指标;分别以品种和品种来源地为因变量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以品种为因变量,无角道赛特羊的免疫水平最高,白藏羊的抗病性稍高于欧拉羊;以品种来源地为因变量时,本地绵羊品种的先天性免疫水平低于引进绵羊品种,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除MCH、MCHC和RDW-CV外,无角道赛特羊在血液生化水平上均高于青海本地品种,说明无角道赛特羊是具有高抗病能力的优良品种。本试验为不同绵羊品种机体先天性免疫水平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对青海藏羊的选育工作和品种改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提高绵、山羊颗粒冻精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用波德代羊和无角陶赛特羊品质良好的鲜精,研制出9个绵羊精液冷冻稀释液配方,同时对稀释、平衡、解冻、授配等方法和步骤进行相庆优化试验研究,获得冻精解冻后活力在0.45以上,冷冻保存409天的冻精解冻后活力在0.5以上,组织300只当地绵羊授配试验,30天的情期不返情率为65.57%。研制出波尔山羊(Boer)冻精的优化的稀释液配方和优化的冷冻工艺,授配试验结果表明母羊情期不返情率为65.77%。  相似文献   

17.
<正>无角陶赛特羊被毛白色,面部、四肢及蹄也皆为白色;公母羊均无角,颈粗短,胸宽而深,背腰平直,后躯丰满。原产于澳大利亚、新西兰,由雷兰羊和有角陶赛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再用有角陶赛特种公羊回交选无角后代培育而成。无角陶赛特羊具有产肉性能和胴体品质好、早熟、生长发育快、全年发情、耐热和对气候干燥地区适应能力较强的特点。无角陶赛特  相似文献   

18.
野牛、野羊一般表现为有角,家养牛、羊品种存在无角与有角的变异。家牛有角与无角性状由复等位基因P_F、P_C和p_(rs)控制,单倍型突变引起荷斯坦奶牛无角。绵羊染色体上基因片段的插入导致绵羊无角,而HOXD基因群导致绵羊多角性状。山羊染色体上一个片段的缺失导致山羊无角间性综合征。论文综述了牛、绵羊和山羊角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牛、羊无角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 (2)无角道赛特羊无角道赛特羊(Polled Dorset),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由雷兰羊和有角道赛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再用有角道赛特公羊回交,选无角后代培育而成的肉用绵羊品种.我国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主要用于经济杂交生产羔羊的父本.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准格尔旗肉羊三元杂交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探讨了适合内蒙古准格尔旗肉羊三元杂交的模式,筛选出了适合当地肉羊三元杂交的亲本,并进行饲养试验,对细毛羊×细毛羊、小尾寒羊×细毛羊、无角陶赛特×细毛羊、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提出:肉羊三元杂交中无角陶赛特、德国美利奴可作为优良的第一父本;白萨福克和特克赛尔羊均可作为供选择的第二父本;第二母本首选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其次为无角陶赛特×细毛羊;杂交后代增重效果明显.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优于其它杂交后代,而且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细毛羊组合羔羊,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