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岷县矮秆黄芪属于蒙古黄芪,岷县年种植面积在5 333 hm2左右,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岷县农业技术人员和当地农民摸索出了黄芪从育苗到大田生产栽培技术措施,文章详细介绍岷县矮秆黄芪的育苗技术及大田地膜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黄芪是以根入药的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岷县自古有"千年药乡"之美誉,是全国优势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黄芪在岷县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6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0.75万hm~2,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夯实了基础。但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黄芪病虫害日趋严重,严重制约黄芪产业的发展。因此,提高黄芪产量和品质对实现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苏璐琳 《甘肃农业》2002,(12):31-31
定西农业特产税的主要征收品目是中药材.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11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岷县、渭源、漳县、陇西等四县,品种主要为当归、红黄芪、党参等.目前,本区的中药材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已超过20%,而当归占70%以上,中药材已远销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农学会特产协会已审定批准岷县为"中国当归之乡",陇西县为"中国黄芪之乡",渭源县为"中国党参之乡".定西已是全国主要的中药材产区之一,中药材产业也成为地区一大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4.
岷县位于甘肃南部高原东麓、陇南山地西部及黄土高原接壤区。境内土壤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宜于各类中药材生长发育,是当归地道产地。全县每年当归种植面积达O.67万hm2,育苗面积达333.33hm2,占周边地区总育苗面积的70%左右,年产当归种苗1000万kg左右,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以上。近年来,岷县按照中医药绿色、无公害、现代化要求,高度重视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无公害栽培,特别是在当归种苗的选育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黄芪成药期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芪是常用中药材之一,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慢性肾炎、糖尿病等,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增强血糖、抗菌及抑制病毒等保健作用。近年来,定西市黄芪种植面积稳定在1.27万hm2左右,总产量4.6万t以上,栽培面积分别占全省和全国的60%和30%。黄芪在定西市的陇西、  相似文献   

6.
当归是岷县道地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种植面积0.67万hm2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笔者从播前准备、起垄覆膜、科学栽植、田间管理、收获五个方面介绍了岷县当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党参是甘肃岷县三大中药材主要品种之一,年种植面积5330hm2左右,年产量1600万kg左右。其价值和作用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8.
昭苏县自然条件极适宜中药材生长,且产量高、质量好,主要有贝母、当归、雪莲、甘草、板蓝根、柴胡、黄芪、麻黄、紫草、秦艽、蒿本等,具备明显的地域优势和产业开发前景.近年来,昭苏县各乡镇农民开始小面积试种中药材获得成功.201 1年,从甘肃岷县引进中草药当归、党参、黄芪种苗,试种后获得成功,取得了较好的效益.2012年,在昭苏县洪纳海乡建立了千亩中草药示范基地,农业局科技示范园、胡松图哈尔逊乡、夏塔乡、察汗乌苏乡、萨尔阔布乡也相继种植了黄芪、当归、柴胡、蒿本等中药材.  相似文献   

9.
岷县是全国有名的道地中药材主产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资源和多样性生态环境与中药材生物学特征非常吻合,盛产当归、黄芪、红芪、党参、丹参等名贵中药材238种。党参为桔梗科植物,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部分地区,品种有白条党、潞党、纹党、西党等。道地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岷县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本文总结了党参绿色标准化种植加工技术,包括良种繁育、育苗、栽培、产地加工等内容,以期为党参绿色标准化种植加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芪是我国的主要中药材,是定西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振兴地方经济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定西市是我国黄芪的主产区,近年来,黄芪白粉病发生普遍,严重影响黄芪产业的发展。2000~2004年在黄芪大面积栽培的岷县、渭源、陇西、漳县、临洮等县我们对白粉病进行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岷县中药材特别是当归生产历史与现状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从地质学和药物学的角度 ,认为岷县在中药材种植方面比较优势突出 ,发展中药材产业资源优势明显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针对这一优势 ,提出岷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几年中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中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与之相匹配的机械化程度还不够契合,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严重干扰了中药材生产。中药材生产环节劳动强度大,若能提高中药机械化作业水平将有助于推动地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进而为服务三农、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奠定基础。为了有效提高中药材的产量,本文以甘肃岷县为例,在调研的基础上就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掌握了岷县中药材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制约当地中药材机械化技术的瓶颈问题,并以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岷县中药材产业扶贫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药材产业是岷县的特色产业。通过对岷县产业扶贫的现状分析,认为该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贫困户种植中药材缺乏专业指导、相关扶贫政策未落实处、龙头企业带动力弱三大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大科技投入力量,解决相关难题;实施专业化生产,延长产业链条;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岷县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大产业来培育,使中药材产业发展有了新的进展,重大建设项目有了新突破,产业链条得到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的组织方式有了新的变化。2007年,县上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中药材产业发展按照规划目标有序进行。但从整体来看,还存在着规模化种植小、与GAP标准差距大,制药企业少、带动能力弱,市场功能不完善、信息滞后等突出问题,资源优势与经济弱势并存。要使岷县中药材产业长足发展,必须着力解决三个方面突出问题和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5.
“九五”以来,岷县全力实施“药材立县”战略,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极力发展中药材产业,通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取得明显成效。作者在对岷县中药材发展现状及特点介绍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归川、熟地育苗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地点及基本条件 熟地育苗地点设在岷县麻子川乡上沟村。川地育苗地点在岷县中药材示范园区。麻子川乡上沟村,海拔2550m,年均气温4.50℃,年降水量624.60mm,无霜期108d,试验地属二阴山坡熟荒地,坡度35度,土壤属黑砂壤土,空气潮湿,是典型的高寒阴湿区。岷县中药材示范园区,距县城2.50km,海拔2314m,年均气温5.70℃,年降水量596mm,无霜期135d,土壤属黑垆土。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及中药材。  相似文献   

17.
正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以入药为主,也可适量食用,具有补气升阳、增强免疫等功效。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天然、绿色、保健的健康消费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黄芪为原料的各类药膳食品、保健品品种繁多,其经济价值也进一步提升。黄芪是岷县种植的一种大宗中药材,种植面积年均8万亩以上,是畅销国内外市场的重要优质地道药材,国内外市场年需要量大,已成为岷县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群众摆脱贫困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此笔者归纳  相似文献   

18.
定西市种植中药材的历史十分悠久,自古就有“千年药乡”之称。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定西市的中药材以质量优、药性好而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定西中药材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份额,在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市场十分走俏。岷县、陇西县、渭源县、还分别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党参之乡”。市委、市政府大力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坚持把中药材作为一项富民的支柱产业来开发,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和种、加、销一条龙产业发展格局。全市中药材面积达102万亩,品种达300多种,总产量146734吨。在市、县(区)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了当归、党参、红黄芪GAP的规范种植技术规程,为今后我市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全面提高竞争能力,努力扩大在国内外药材市场的占有份额,使其真正成为富市富民的支柱和拳头产业提供了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9.
岷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陇中黄土高原及陇南山地接壤区。全县总面积3500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49万亩。年平均气温5.7℃,无霜期90-120天,年平均降水量596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229小时;且耕地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质地良好,大部分土壤富含钾素。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宜各类中药材生长,生产的中药材主要有当归、红芪、黄芪、党参等,尤以“岷归”为最,产量高、质量好,在国内市场上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充分掌握岷县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的现状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岷县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的对策与措施,切实为岷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该县组织精干专业技术力量,采用查阅资料、田间调查产量、召开座谈会、走访种植大户、走访药材种植协会等办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中药材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