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药用真菌,营养价值丰富,也是目前食用菌产业中创造经济价值相对较高的一类。羊肚菌林下栽培开辟了一种新型种植模式,本文详细介绍了羊肚菌生物学特性、营养、药用价值和林下栽培的意义及前景,并分析了河南省羊肚菌林下栽培模式及林下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谢佳利  龙丹  王慧超  戴玄  陈今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60-1161,1183
[目的]筛选出适合三峡库区退耕林下栽培的食用菌菌种。[方法]以棉籽壳、木屑、麦麸、麦秸等为主要原料,分别在室内和室外退耕林下栽培9种食用菌,筛选适合退耕林下栽培的食用菌菌种。[结果]在室内和室外退耕林下2种不同栽培环境中,茶树菇的产量最大、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平菇、姬菇次之。[结论]综合食用菌的产量、经济效益及栽培管理难易度考虑,筛选出适合在林下栽培的食用菌为茶树菇、平菇和姬菇。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林地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林下栽培食用菌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再利用,促进食用菌速效经济和林下长效经济的相互结合,带动农民创业增收。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林下栽培食用菌发展优势、现状、对策,为河北省林下栽培食用菌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初步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探索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中小型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技术模式,完善食用菌工厂化相关理论体系的建立,我们从2003年就采用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五个食用菌工厂化基地的成功建设和运行,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于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模式,较为系统地总结出了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特点、原理、构成及推广应用的意义。这将为推动我国传统食用菌产业升级换代,逐步实现食用菌产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5,(21)
林下植菇对于广大菇农来说是优化配置,以短养长的好项目。我们做了林下栽培食用菌催菇方法的试验,并收到较好效果,为辽宁食用菌生产提出一个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羊肚菌作为一种极为名贵的药用菌、食用菌,在市场中的受欢迎程度非常高,诸多领域中均具有广阔的发展 前景。上述背景下,羊肚菌人工栽培开始不断发展,相应的栽培技术不断发展,种植规模、栽培效益也在这个过程中持 续提升。但从现阶段采用的栽培模式来看,仍旧集中于旱地栽培、大田栽培,对于林下栽培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上 述问题,本研究针对羊肚菌林下高效栽培模式及技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仅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就是利用水源方便干净的空闲林地,充分利用其遮阴、散射光充足、通风好、温湿度适宜等有利条件生产食用菌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以香菇为例。  相似文献   

8.
介绍广西国有钦廉林场食用菌林下栽培技术,包括栽植地选择、品种选择、栽培模式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灰树花林下仿野生栽培关键技术,以指导北方地区灰树花的林下仿野生栽培与管理,促进林下灰树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健 《农业与技术》2014,(5):146-146
进行菌根食用菌的半人工栽培生产是林下多种经营的研究热点。目前,只有少部分菌根菌种类的技术成熟,形成了商品化生产规模。菌根合成技术和森林经营措施是有效实现菌根食用菌半人工栽培的核心技术。本文对菌根合成技术和森林经营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菌根菌半人工栽培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正林下栽培食用菌,对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有着显著作用。本文主要以鸡腿菇栽培为例,分析了林下食用菌生态栽培技术,现将具体研究内容介绍如下:1林地选择与处理1.1林地选择鸡腿菇林下栽培应该选择枝繁叶茂,郁闭度较高的林地,要确保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林地周围水源供给充足。一般情况下,杨树林、核桃林都适合鸡腿菇林下栽培。在作畦前要做好林地清理工作,将林地内的杂草,枯枝烂叶及时清理出林  相似文献   

12.
林下党参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北方地区林下党参种植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研究,旨在为该地区的党参种植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林下经济是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的一种新型增收模式,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环境优势,使林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一种生态林业模式。大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国际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特色品种之一。此外,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简单粗放,这使得它成为很多地区近几年来开发推广的特色食用菌之一。本期就让我们一起了解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优势及效益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林下羊肚菌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肚菌(Morchella sp.)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近年来,羊肚菌的人工栽培迅猛发展,种植规模和栽培效益稳步提升,栽培技术日趋成熟。但现有的栽培技术主要以大田或旱地栽培为主,缺乏林下羊肚菌栽培技术。本文总结试验结果,详述了四川省成都平原地区及周边丘陵地区林下(花卉苗木)羊肚菌栽培的林地条件、栽培季节、土地整理、划线作畦、播种覆土、调整林间遮阳度、发菌期管理、摆放营养袋、出菇期管理和采收等技术要点,为相关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免割保水膜立式香菇生产技术,是最近两年我市食用菌研究机构结合全国各地多种香菇栽培模式的特点,扬长避短,并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优势,综合而成的一种全新的香菇生产方法,从目前看应为国内较为先进的一种生产模式,相信今后在各地科技人员和广大菇农的努力下技术一定会更加完善和成熟。我市于2011年中夏开始对此技术进行考察和引进,并根据北方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气候、品种、市场需求趋势、劳动力成本、老场区重茬问题和水资源问题等多方面与其他地区进行优劣势比较,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改进。2012年在承德市所辖食用菌生产县区栽培,又投资30余万元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了试验和示范,达到了理想的的效果。此项技术的成功预示着北方地区香菇产业可持续发展,对香菇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食用菌越来越得到大众的欢迎,其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在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传播,本文针对北方地区玉米芯料栽培春耳技术的要点进行详细探究,希望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陇东高原,亦称渭北陇东旱原,其主要区域位于甘肃省的东部地区,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川原相间的沟壑区地貌,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随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持续推进,陇东地区的人工造林面积稳步扩大,原区的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坚持以林为主的林下种植、养殖产业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得到了蓬勃发展[1],其中食用菌的林下栽培模式在庆阳市的旱原区实现了初步的应用和实践,特别是林下黑木耳的代料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为干旱高原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北方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林下种植黑木耳操作简单,不占用耕地,是提高林地使用效率、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的有效措施。依据黑木耳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北方地区林下空地大量闲置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北方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栽培袋培养基、制袋、菌丝培养及催耳、耳场的选择和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干制等方面内容,为黑木耳在东北地区的林下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林下种植黑木耳操作简单,不占用耕地,是提高林地使用效率、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的有效措施。依据黑木耳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北方地区林下空地大量闲置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北方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栽培袋培养基、制袋、菌丝培养及催耳、耳场的选择和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干制等方面内容,为黑木耳在东北地区的林下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曲轩 《农家致富》2023,(8):30-31
<正>食用菌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周年化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温暖潮湿的栽培环境成为虫害滋生的有利场所,给生产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技术根据食用菌栽培模式、主要害虫类型、食用菌种类和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制定了食用菌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采用精确测报、物理防控为主的轻简化绿色防控技术,配合应用田间快检关键技术,有效控制食用菌主要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减轻虫害防控的劳动力成本和化学农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