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甘肃省药材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很多党参主产区存在倒茬困难问题。本文在前期大田生产观察的基础上,于白条党参道地产区渭源县新寨村开展以燕麦茬口为对照,以黄芪、板蓝根、党参、黄芩四种为前茬的党参成药期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黄芪茬口对党参产量和商品外观品质的影响最小,其次为党参、黄芩、板蓝根茬口。  相似文献   

2.
盘锦市是主要的水稻产地,由于本地气候条件适宜水稻品质高,产量大。为了提高水稻种植水平,必须要了解农业气象。该文首先介绍了水稻生长环境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农业气象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旨在为水稻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渭源县黄芪根腐病发病特征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源县种植黄芪的历史悠久,且种植面积不断地扩大。随着黄芪种植面积的扩大,黄芪根腐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黄芪的生长影响极其严重。因此,有效防治黄芪根腐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黄芪根腐病的发病症状、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双季优质稻规模种植的生育期、产量结构、气象条件、气象灾害、灾后影响进行观测和田间试验调查,分析和研究了双季稻生育期间的气候状况、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农业气象灾害对双季稻的影响,以及规模种植高产稳产的农业气象条件,生育期天数、产量与积温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合理搭配不同熟期品种、安排适宜的生产期及耕作栽培方法的高产稳产措施,最后提出了双季优质稻规模种植高产稳产的农业气象技术建议和气象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5.
渭源县会川镇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当归生产、加工与销售基地,当归、黄芪和党参等中药材是该镇的支柱性产业,占农民总收入的60%。因此,提高当归的产量和品质成为该镇中药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归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必须从种植技术开始研究,包括种植范围、土壤好坏、种子的选用、播种育苗、种植管理、挖苗、储存、移栽、病虫害防治和收获加工等。  相似文献   

6.
根据马铃薯种植对光、温、水等气象条件的要求,分析了围场县气象条件,得出围场县气候条件适宜马铃薯种植,并提出科学种植建议,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马铃薯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果蔗种植与气象条件观测调查分析,得出了果蔗优质高产的温、光条件和影响产量、质量的不利气象条件,并提出了上犹县种植果蔗的建议,为发展果蔗生产提供了气象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党参的科学化、规范化种植是提高党参产量和增加农户收入的主要途径。渭源县具有悠久的白条党参种植历史,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西部地区主要的党参种植基地。但是渭源县的白条党参种植依然沿袭传统的农业耕作方法,产量低、成本高、农民增收不明显。对此,根据多年的党参种植与管理经验,在机械化种植环境下,通过采取人工有性繁殖方式种植党参6.67hm2,其中科技示范基地1.33hm2,制定了党参人工繁殖栽培技术的规范流程,目的是完善种植户的技术,提高种植户的科技水平,使白条党参种植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农业气象条件对辣椒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气象条件对辣椒种植影响密切,可以说辣椒种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受自然条件中的气象条件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玉米和大豆一直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农业作物,并且还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如何更好地对玉米和大豆进行种植培育一直是我国农业科研研究人员热点讨论问题。玉米和大豆在种植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农业气象条件对玉米大豆生育期产生的作用尤为明显。本文对各种气象条件对玉米大豆生育期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玉米大豆的种植提供一定合理指导,希望为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和农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较少不利气象条件对玉米大豆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土地利用率、探索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模式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针对渭源县农作物一茬有余两茬不足的特点,探索出冬油菜复种大葱栽培模式,将一年一茬发展为两年三茬,不仅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出率,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现结合渭源县地理气候条件,介绍冬油菜复种大葱栽培技术,以供当地和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马铃薯种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分析了兴安盟索伦镇的气象条件,得出光、热、水条件十分适宜种植马铃薯,并提出科学种植建议,以为索伦镇农民合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提高马铃薯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渭源县属典型的高寒阴湿区,黄芪栽培历史源远流长,素有“千年药乡”和“黄芪故里”之美称,历年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左右,黄芪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渠道之一。在基地乡(镇)黄芪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然而,随着市场对黄芪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黄芪栽培面积的持续扩大,加之农户对黄芪白粉病防治措施不当,黄芪白粉病发病面积逐年上升,使得黄芪产量和品质受到明显影响,直接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针对生产中存在的这一现实问题,我县农技中心从1998~2000年展开了对黄芪白粉病的试验研究,并对病  相似文献   

14.
玉米和大豆一直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农业作物,并且还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如何更好地对玉米和大豆进行种植培育一直是我国农业科研人员热点讨论的问题。玉米和大豆在种植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农业气象条件对玉米与大豆生育期产生的作用尤为明显。本文对各种气象条件对玉米与大豆生育期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和农民提供参考,以减少不利气象条件对玉米与大豆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结合玉米生长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分析金城江区的气候条件,该区处于我国山区,其气温、水分、光照条件适宜种植春玉米,并针对玉米生长期金城江区的气象灾害提出生产建议,为今后充分合理利用当地气象条件,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2019年辽宁农业气象条件,为气象条件的对比分析和灾害影响研究提供参考。2019年辽宁秋收作物生长季内,农业气象条件为近5年最好,主要表现为旱田作物需水关键期水分条件较充足,成熟收获期农业气象条件利于作物籽粒继续增重。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多但对农业影响轻,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局地渍涝和阶段性干旱,干旱影响为近5年最轻,病虫害影响轻。实地调查显示,主产区农业气象利于粮食作物丰收,辽西地区玉米产量潜力得以发挥,但各地大豆籽粒灌浆不充分。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适宜渭源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系,2015年8月甘肃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从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引进马铃薯新品系15个,以陇薯6号为对照,在渭源县五竹镇开展了品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C2015-41和C2015-31综合性状表现优良,C2015-41产量达到36 496.05 kg/hm~2,比对照增产13.72%;C2015-31产量达到33 605.7 kg/hm~2,比对照增产4.71%,为下一步品种推广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格尔木紫皮大蒜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格尔木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格尔木的气候特征,根据紫皮大蒜的生长特征和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分析了紫皮大蒜种植的农业气象条件,提出建立适宜气候条件下的科学管理模式,发展紫皮大蒜种植产业。  相似文献   

19.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以根入药。近2年,木垒县开展黄芪人工移栽栽培试验示范,每667米~2产量达600千克。黄芪移栽种植管理技术简单,适应当地气候条件,采用规范化种植技术后种植效益较高。本文总结黄芪育苗移栽滴灌高产栽培技术,为今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渭源县气候条件,得出渭源县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较适宜马铃薯种植,并探讨气象灾害对马铃薯的危害,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增强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