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正"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将通过改造提升基本农田质量、加快农机化装备与支撑条件建设、突出发展设施农业、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打下基础。为提升基本农田质量,甘肃省将围绕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大力推进旱涝  相似文献   

2.
朱江涛 《河南农业》2023,(13):22-23
<正>长葛市位于河南省中部,辖区总面积650 km2,现有12个镇、4个办事处,总人口78万。全市现有耕地面积43 493 hm2,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86 667 hm2。近年,长葛市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等农业项目,开展耕地质量监测保护建设工作,推进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综合配套技术应用与推广。经过几年的努力,长葛市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初步建成,耕地质量逐年提升,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信息系统逐步更新完善,为确保农业绿色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举措。绿色农田建设注重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是以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和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功能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态涵养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实施“绿色”建设,充分发挥农田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本文总结归纳了平湖市绿色农田建设和管理的成功做法和建设成效,以期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绿色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文章阐述了云南省耕地质量建设情况,列举了今后一段时期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目标,分析了“建、管、效、绿、改、培、保、养”8个方面的实施路径,提出了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提升土壤改良培肥水平、强化调查监测评价等对策建议,助推云南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耕地数量、质量和健康是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基石。目前,我国耕地建设以“保数量”和“提质量”为主,要全面实现二十大提出的保障粮食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必须全面管理耕地的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开展健康耕地建设。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夯实保障粮食安全的耕地基础,推进绿色发展,建议将现行的耕地质量提升行动上升为健康耕地建设行动。  相似文献   

6.
为了达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潜山市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本文概括了潜山市耕地质量动态变化及现状,总结了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耕地质量建设对策,以期为潜山市提升耕地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湖溪镇坚持科技引领,合理设计基础设施改造、耕地质量提升、绿色种养模式推广和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建设模块,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首要目标,以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生态转型为主线,以加强农田基础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农田整体“智治”(如智能监管体系、结合GIS地图展示智能设备(气象监测、虫情监测、病害监测、杀虫灯、视频监控等物联网设备)为主要内容,科技赋能,将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生态涵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形成集科技应用、种植制度创新、社会化服务、融合发展于一体的绿色农田建设综合体,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旅融合、带动农民就业,打造高效生态绿色农田湖溪镇样板。  相似文献   

8.
<正>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强化对粮食主产省和主产县的政策倾斜,保障产粮大县重农抓粮得实惠、有发展。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粮丰工程和植保工程,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  相似文献   

9.
正6月29~30日,农业部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全国耕地地力评价与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培训班。培训班结合当前国家一系列重大耕地质量保护任务,分析了耕地质量评价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对进一步做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提出了要求。培训采取专家授课、经验介绍与交流研讨相结  相似文献   

10.
面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耕地质量、生态的测度等受多种限制性因素影响,致使当前“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格局在实施过程中仍以数量管控为主,这与新时期粮食安全和低碳社会存在脱节,亟需建设面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体系。本文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观点,结合农业高质量发展对耕地保护的新要求,梳理农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下耕地保护现状和现实困境,探索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路径。研究表明,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耕地保护需要兼顾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实现粮食安全与碳减排双重目标。然而,现阶段耕地依然存在保护耕地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耕地碳排放持续增加、保护耕地与保护生态难协调等问题阻碍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可从“本体角度、拓扑关系、科技助保”三个方面探索耕地保护转型路径,即转变耕地本体内涵,从现状耕地向可耕地内涵转变;从严格保护耕地向严格管控建设用地的数量、强度和生态转变;将科技创新应用于耕地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耕地生产绿色高效。因此,建议依据可耕地宜耕性高低合理布局农作物及作物结构,利用土地整治提升耕地生态以降低碳排放;根据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严格管控建设用地总量,确保优质耕地不减少,进一步提升农业高精尖技术实现耕地绿色增产;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引导科研工作者和农户自下而上自愿进行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11.
谱写广东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新篇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省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回顾了30年来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工作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做法,从广东省当前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出发,提出了加强广东省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实现“化肥零增长”行动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目标为统领,大力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推广,逐步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推进农业节本提质增效生产、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耕地质量信息化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耕地质量监测保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是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手段,也是各行业新发展的增长点和动力点,耕地质量监测保护工作,要紧紧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谋划新发展。目前,我国耕地质量信息化水平总体还比较低,因此,如何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耕地质量监测保护工作深度融合,提升耕地质量信息化水平,成为当前耕地质量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陕西省西乡县近年来在耕地地力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培训、建立耕地安全定位监控系统、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技术推广工作的情况,分析了耕地地力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中存在的耕地地力保护与提升技术推广的基础条件和技术力量薄弱、农户对施用有机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不突出、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从逐步改善耕地保护机构基础条件,不断优化队伍人员结构;多渠道加大宣传,提高种植户对施用有机肥的重要性认识;多措并举鼓励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在耕地保护质量提升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协同联动,凝聚合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4个方面的对策,以期为西乡县耕地地力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武彦雨 《河南农业》2023,(22):62-63
<正>近年,南阳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方针,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保护耕地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布局农作物种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快配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耕地地力,缓解土地生态压力,改善耕地质量,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转型升级。南阳市通过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摸清了全市地力现状。本文从改良土壤与培肥地力、耕地资源整合与调整种植结构、耕地质量管理、科学施肥等方面提出提升耕地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黔江区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耕地数量大幅下降、耕地质量不高、补充耕地空间不足、城市发展建设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形成耕地保护工作的阻力。本文结合黔江区实际,提出对策建议,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长兴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和创新工程措施,通过高效节水灌溉、生态沟渠建设、智慧管理和融合发展等措施,提升农田生态环境,推动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生态涵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成功打造了一批“生态好,土地沃、产品优、农民富”的绿色农田样板。本文分析浙江省长兴县吕山乡胥仓绿色农田建设项目的典型案例,该项目旨在通过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科学规划、绿色发展、智慧管理和多元经营等方面的措施,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项目实施后,可以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在保障农作物质量和安全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并为周边地区的绿色农田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正6月29—30日,农业部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全国耕地地力评价与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培训班。培训班结合当前国家一系列重大耕地质量保护任务,分析了耕地质量评价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对进一步做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提出了要求。培训采取专家授课、经验介绍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对《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了宣传贯彻;就耕地质量变更调查评价与统计工作方案进行了详细  相似文献   

19.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支撑粮食增产潜能发挥的重要载体。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耕地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党中央对耕地问题的重视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耕地资源形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耕地利用的科技创新需求,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推动实施“沃田科技行动”为例,从“七块地”科技提升、耕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耕地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等方面阐述了耕地科技创新战略任务和实施路径,并提出了加快推动耕地科技创新的建议,以期全面提升我国耕地质量,增强耕地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河南省高度重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部署,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统筹推进耕地地力保护与提升,全力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