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与发展起来的宝贵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铺开下,应准确把握乡村发展方向,切实推进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使红色文化更好地助力于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在具体实践中,红色文化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仍存在乡村建设主体的流失、社会生态的快速变迁、乡村文化的认同模糊等问题。因此,只有在多层面引进与培育专业人才、多维度理顺与完善体制机制、多方位树立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才能不断优化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革命力量和重要的文化价值,具有政治引领、思想凝聚、行为教育等作用。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红色文化在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乡村振兴又能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时机、提供保障。新时代下,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启智铸魂功能,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促进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基层治理、拓宽红色文化宣传途径。  相似文献   

3.
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河南省信阳市有很多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对信阳乡村产业发展、基层党建、乡村治理有着重要价值。本文深入探讨信阳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起因,针对红色文化资源对旅游等行业发展的辐射力有待提升,对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引领力不足,对乡村治理的规范性、引导力有待加强等现实问题,提出创建“红色旅游+”经营模式、开展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红色制度文化学习培训等解决路径,以期更好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4.
传统农耕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根与魂,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传统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存在的传承基础有待夯实、传承意识有待提升、传承机制有待健全等实践难点,要应用好传承载体、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农民文化素养,探索有效形式、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资源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依托,而乡村振兴又为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提供重要的契机和保障。本文基于甘肃省实际,思考乡村振兴视域下如何更好地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以及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可资选择的路径方案,以期达成对红色文化资源有效利用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6.
红色资源凝聚着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奋斗精神与时代品质,对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红色资源赋能社会治理,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助于深入挖掘红色精神的价值内涵,有益于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是基层社会治理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基于此,本文围绕乡村振兴视野下红色资源赋能新时代社会治理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助推陕南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文化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中具有独特价值,发挥红色文化优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陕南是革命老区,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更有以陕南苏区精神为代表的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加快推进陕南革命老区新发展,通过红色为基,传承弘扬陕南苏区精神;绿色为源,全力发展陕南绿色经济;...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消灭贫困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党和人民一直为此崇高目标不断奋斗,进入信息时代,中国农村走向“数字经济”时代,扶贫工作中出现了盲目学习照搬经验的问题,互联网时代对扶贫工作中的公平和透明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和民主社会治理都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阐述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经济时代到来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具体分析机遇和挑战的内容,提出相应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9.
乡村文化振兴是高质量建设乡村的应有之义,乡村的全面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数字化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的快速融合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在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守住乡村振兴的文化根脉,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实现乡村振兴的文化支撑两方面发挥着赋能作用,成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同时,部分主体观念未更新、数字化转型滞后、乡村数字系统未完善、技术支撑力不足、精神文化需求未满足、资源发掘力欠缺等导致赋能过程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为此,要持续推进乡村社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素养融入乡村文化主体,强化优质数字文化内容供给,助力数字化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媒体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分析了媒体融合特点、乡村文化振兴内涵及其内在联系,根据具体实践案例分析了其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了媒体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筑牢媒体宣传阵地,讲好乡村故事;探索媒体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形式,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立足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新时代“三农”事业的方向盘。绩溪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是具有革命传统的红色根据地。用好用活绩溪红色资源,对于促进乡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红色资源不仅是党在革命、建设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宿迁市大王庄为例,在简要概述苏北红色资源的基础上,阐明红色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与作用,并结合红色资源融入苏北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揭示了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原则并提出了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延安作为红色革命圣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在开发时仍面临着各种不足与困境。因此,在国家全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对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的研究与探析,进一步探寻延安的红色文化资源,从而达到推动延安的乡村产业发展和建设乡村文明的目的。并不断地挖掘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加强延安红色文化与现代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是乡村全域振兴的重要途径,为红色革命文化底蕴的挖掘传承、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的开发保护提供了契机。但红色文旅融合在助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存在旅游资源布局分散,省内省际缺乏有效互动、平台夸张性宣传降低游客体验感、利益分配集中等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区域联动,实现区域间区域内串联式发展;加大官方合理宣传力度,塑造文旅品牌;构建利益分配调节机制和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5.
汪琴 《乡村科技》2023,(4):25-28
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游、生态游、红色旅游,不仅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当前,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借助红色资源推进乡村振兴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红色资源缺乏系统整合、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人才资源不足等。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徽州区要积极采取以下措施:全面摸底红色革命文物资源,灵活运用红色资源,以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整体联动、统筹协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文化振兴是重要内容,而红色文化在乡村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长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河北革命老区农村红色文化有被遗忘甚至埋没的现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的文化振兴.基于此,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河北革命老区农村红色文化的传承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红色文化助推河北革命老...  相似文献   

17.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生态振兴是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相互融合的交汇点,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数字技术对乡村环境治理、乡村生态资源、乡村生态产业、乡村生态公共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赋能过程中存在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数字监管模式缺失、信息化数字化人才匮乏等问题,应通过完善农村信息基础配套设施、搭建生态管理云平台、建立乡村生态数字人才支撑、推动生态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态风险治理智能化等措施,将数字技术与乡村生态振兴深度融合,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促进农村生态可持续发展,从而协调推进数字技术与社会生态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川陕革命老区为例,指出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梳理川陕革命老区现存的红色文化资源;指出该地区红色文化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发挥政府职能、打造特色产业、深挖旅游价值等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乡村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初具雏形、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初步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存在阻力的现实基础,应积极探索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可以从提高农民数字化应用场景参与度、推动农业农村生产要素和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的路径出发,实现乡村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中有其独特的价值,红色文化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以达州革命老区为例,较全面地研究了红色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价值;调查分析了当前红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红色文化建设主要路径。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形成区域红色产业链,打造红色文化小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激活红色基因,使之焕发新活力,助推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