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智慧农业的发展,智慧农业的发展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通过智慧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影响的分析,得出我国应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来加快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必须重视农业技术的培训。在信息的时代,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技术的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生产一线的劳动者,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化转化的重要方法。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不但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还能更好的刺激农村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必须重视农业技术的培训。在信息的时代,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技术的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生产一线的劳动者,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化转化的重要方法。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不但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还能更好的刺激农村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雨  陈晖涛 《世界农业》2023,(12):66-74
数字乡村建设是提升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中国在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涉农创新投入不足、农业产业数字化水平较低、数字乡村建设环境有待优化的问题。日本信息化建设起步早,通过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不断提高本国的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在数字乡村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如重视乡村基础信息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采取多方合作发展模式、优化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及增强农业农村吸引力。鉴于此,本文对日本数字乡村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提出中国数字乡村建设要通过持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构建全国农业农村统一信息服务平台、不断优化数字乡村建设环境、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改进农业农村宣传工作,来逐步实现中国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业领域是大数据产生、发展和应用的重要领域,立足大数据时代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分析了铜仁市发展农业大数据及智慧农业的路径,如何搭建农业大数据平台,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如何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提升农民群众信息化水平,期望通过研究铜仁市农业大数据发展路径,加快全市农业提质增效,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韬 《甘肃农业》2005,(6):16-17
农业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现代化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现代化农民。只有拥有一批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农民,才可能顺利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现阶段我国农民素质较低,这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国家政策扶持,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分析苏南和实际、总结经验的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即经过努力“确保本世纪末江苏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并且有1/4到1/3的地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从优化农业结构,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完善农业投入体系、科教兴农,加快发展和提高乡镇企业、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物联网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如今,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水平快速提高,而智慧农业 则是现代化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的控制过程中应用了智能化技术以及互联 网技术,是智慧农业实现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本文研究了物联网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农业要闻     
《云南农业》2015,(4):4
<正>李克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到"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时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2015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5500亿吨(1.1万亿斤)以上,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坚守耕地红线,增加深松土地二亿亩。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研发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瞄准市场调整种养结构。综合治理农药兽药残留问题,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点战略规划。本文分析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电气化、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智能化、农业自动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得出农业信息化是影响目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同时详细分析农业信息化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的作用,以全面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内涵、关系,辨析论述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电气化、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智能化、农业自动化、农村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提出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当前阶段的内容和建设重点.同时具体描述农业信息化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民素质提升等方面,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面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新“四化”概念和“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其中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还存在着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城镇经济发展脱节、农民生活方式转变与城镇化进程脱节、农民身份转变与城镇市民脱节等制约因素。要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需着重培育现代化新农民、持续扶持现代化新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产业体系和利益机制,是在家庭联产承包基础上提高农业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小康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经营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原特色农业是促进云南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本保证,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该文通过分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优势与短板,提出加快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实现云南经济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保障云南粮食安全,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定量方法测定评价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方法】从农业产业、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投入保障、农民生活、可持续发展9个维度构建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函数模型对河南省各地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构建提升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实践路径。【结果】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整体不高,优势与短板并存。【结论】基于全局考虑,从优化农业产业体系、健全农业生产体系、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村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农业生态建设5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加快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分析农业信息学科研究历程与进展,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农业信息化研究布局、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运用数理统计法、文本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学科研究历程、发展情况,以及在农业遥感、农业农村资源数据、数字(智慧)农业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学科研究的基础条件、数据、技术和平台优势,以及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近中期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一、发展城郊型农业的意义 发展城郊型农业。可以促使农民自觉运用和发挥城郊所具有的各种优势。使生产要素在更大的范围内按市场导向进行优化配置。在为城市提供有效服务的同时,提高效益,增加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8.
发展智慧农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建好智慧农业专业,培养智慧农业人才,满足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对人才的新需求,是高等农林教育的历史使命。文章分析了智慧农业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阐述了华中农业大学建设智慧农业专业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信息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要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要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培训.为农业战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对此.农广校作为农业科技培训阵地。在农村教育培训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加强农广校组织建设,大力做好农民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推进工业化的有力支撑。进入新世纪,如何运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地指出了方向,那就是: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无疑是把江西这个传统农业大省建设成为沿海地区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现实选择。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带动农民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