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适宜陇东旱塬复种的马铃薯优良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夏波蒂作为中早熟组对照品种、庄薯3号为晚熟组对照品种,对冬油菜茬复种的23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生育期、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冀张薯12号、红美、14w-5折合产量分别为30 487.5、27 115.3、26 448.4 kg/hm2,较对照品种夏波蒂分别增产36.3%、21.3%、18.2%,生育期85~89 d,可作为当地油菜茬复种马铃薯的中早熟品种;青薯9号、青薯10号、陇薯7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7 782.4、27 615.6、26 462.2 kg/hm2,较对照品种庄薯3号分别增产39.2%、38.4%,32.6%,生育期99~104 d,可作为复种马铃薯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2.
3.
利用陇东旱塬区冬小麦收获后夏闲期的耕地资源和雨热同期的气候优势,开展夏绿肥品种筛选试验。通过性状观察及田间生物量测定,从7个引进品种中筛选出饲油2号和陇黄3号2个品种,在9月底生物量鲜重分别达到19 362.0 kg/hm~2、14 140.7 kg/hm~2。第2年对初选出的2个绿肥品种进一步开展试验,并研究粉碎还田对后茬冬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油2号和陇黄3号至翻压还田时分别进入初花期和结荚期,折合地上生物量鲜重分别为29 644.3 kg/hm~2、14 000.7 kg/hm~2,干重分别为2 587.1 kg/hm~2和3 827.8 kg/hm~2。后茬小麦铜麦6号株高、穗长、穗粒数、有效穗数和千粒重较未种植绿肥对照均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1.4~2.2 cm、1.6 cm、0.1~1.7粒、1.2万~2.5万穗/亩和0.7~1.4 g。绿肥粉碎还田可使后茬冬小麦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5.71%~8.13%,其中饲油2号还田处理下冬小麦产量最高,为7 254.8 kg/hm~2,增产效果更明显。饲油2号和陇黄3号是适宜陇东旱塬区夏闲期种植的绿肥资源,可为后茬冬小麦生长提供营...  相似文献   

4.
1993~1996年肥料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陇东旱塬土壤条件下,各种肥料单施或配施对小麦产量总的影响顺序为MNP〉NP〉MN〉N〉M〉MP〉P〉CK,不同肥料间具有明显的正交互效应,化肥配施可显提高旱地小麦的水分生产效率和肥料利用率,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效果最佳,可使小麦耗水系数降低51.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5.6%,氮,磷肥利用分别提高8.3,6.0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  相似文献   

5.
2009年对引进的15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712、灵麦3-2-1、陇育220、长武719折合产量分别为4 925.04、4 820.08、4 782.61、4 625.19 kg/hm<'2>,综合性状良好,适宜在灵台县旱塬地示范种植,并推荐参加下年陇东片区试.  相似文献   

6.
陇东旱塬区冬小麦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灵台县旱塬区对引进的6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以陇塬034折合产量最高,为5 625.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系)Q9086、兰天10号增产1 687.5、2 625.0 kg/hm2,其次是陇塬012、陇塬011,折合产量分别为3 500.0、3 062.5 kg/hm2,分别较对照兰...  相似文献   

7.
研究免耕覆盖技术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覆盖技术可以保水蓄墒,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同时具有增温、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比传统的栽培方式增产15.8%~25.4%,可为陇东旱塬区冬小麦创高产提供新的抗旱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8.
陇东旱塬区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陇东旱塬区进行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甘肃省育成的3个稀植玉米新品种中,陇单6号、陇单4号的产量分别为14 493.33、13 773.33 kg/hm~2,较对照豫玉22分别增产8.48%、3.09%,产量居前2位。育成的4个中密植品种中,陇单026的产量为14 906.67 kg/hm~2,较对照先玉335增产4.68%,居第1位。选择出的3个品种适应性强,综合农艺性状良好,可在陇东旱塬区或类似生态区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适宜陇东旱塬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在黑膜垄作栽培条件下对5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马铃薯品种折合产量以冀张薯12号最高,为47 25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26.00%;陇薯9号次之,折合产量为39 04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4.11%。陇薯9号、冀张薯12号商品薯率分别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加10.0、7.6百分点。可见冀张薯12号和陇薯9号折合产量高、商品薯率高,且商品性优良、品质优良、综合性状表现好,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果,适宜在陇东旱塬区及其生态类似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陇东旱塬区复种不同藜麦品种(系)的适应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藜麦品种(系)在陇东雨养地区夏播复种的生态适应性,以12个藜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其物候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考察,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其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2个藜麦品种(系)除LY-2无法复种成熟外,其余的11个品种(系)均能完成生育期;对其19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单位面积籽粒产量与单株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根倒率、茎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株高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籽粒粗蛋白和淀粉分别与籽粒直径和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对其15个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提出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04%,根据综合得分,筛选出适应性最好、得分最高的2个品种(系)‘陇藜4号’和‘Q2’;聚类分析表明,11个藜麦品种(系)系统聚为3大类型,各品种(系)间性状与遗传距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第三类产量最高,第二类有矮秆、早熟等特性,可根据生产需要和育种目标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陇东旱塬区地膜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经过试验示范,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及时收获等方面总结出了陇东旱塬区地膜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陇东旱塬区地膜冬小麦不同品种播种密度对冬小麦经济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3个冬小麦品种的不同的播种密度对产量、主要经济性状、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在播种密度 5 1.4 3万穴 /hm2、6~ 9粒 /穴的条件下 ,冬小麦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均较高 ,水分利用效率达到 9.70 kg/(mm· hm2 )左右。  相似文献   

13.
在甘肃省陇东黄土高原通过试验分析不同品种冬小麦茎秆含水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差异,探讨旱作条件下茎秆含水量与产量和WUE 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冬小麦之间产量、WUE、植株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灌浆过程的进行植株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小麦抽穗期茎秆含水量与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相关,但灌浆中期茎秆含水量与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陇东旱塬冬小麦春玉米产量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刍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析了甘肃马铃薯生产现状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存在的困难及问题,讨论了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的发展建议:优化品种结构,示范推广优质专用新品种;进一步优化夏播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规范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组建马铃薯产业联合体,助推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政策支持机制,保障马铃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陇东地区热量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特点,筛选适宜在陇东旱塬种植的高水分利用效率和高光合效率的复种玉米品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油菜收获后复种‘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CX350’‘金顿302’‘新玉40’‘新玉54’6个玉米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6个玉米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SPAD值均表现为‘德美亚2号’最大;6个品种开花后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逐渐降低,其中在花后50d内‘德美亚1号’和‘德美亚2号’的Pn和Gs始终高于其他品种.6个品种胞间CO_2浓度(Ci)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增加,其中‘金顿302’在花后50d内具有较高的Ci,最高达306.7μmol/mol,且该品种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百粒质量和产量均为‘德美亚2号’最大,较最小的‘金顿302’分别高20.23%和16.50%.【结论】综合以上指标,认为‘德美亚’品种是当地首选的复种玉米品种,其次可选‘新玉’系列品种.  相似文献   

17.
陇东旱塬区地膜冬小麦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揭示了陇东旱塬地区地膜穴播冬小麦的增产机理,结果表明,覆膜可显提高0 ̄30cm土层的温度,明显改善0 ̄200cm土层土壤水分条件,使冬小麦田水分利用率提高21.29%,还可提高冬小麦光合速率,改善冬小麦个体发育性状,使冬小麦增产17.28%。  相似文献   

18.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陇东旱塬冬小麦夏覆膜秋穴播、秋覆膜穴播、露地条播3种不同种植方式及锄草效果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中以夏覆膜秋穴播产量最高,平均折合产量达1 813.8 kg/hm2,其较秋覆膜穴播、露地条播分别增产261.0kg/hm2和728.7 kg/hm2,麦田杂草分别减少5.3株/m2和10.3株/m2,是一种最佳种植方式;同一种植方式下,进行人工锄草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不锄草的提高182.0 kg/hm2和1.20 kg/(mm·hm2),农田耗水量降低16.7 mm.  相似文献   

19.
氮肥施用量对陇东旱塬地膜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农 10 4 3、庆农 5号和西峰 2 4为材料 ,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陇东旱塬地膜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实现地膜小麦高产的纯氮施用量以 180~ 2 2 5 kg/ hm2 最为理想 ,平均产量 4 4 84 .2~ 4 70 9.6 kg/ hm2 ,成穗数 6 4 3万~ 6 86万穗 / hm2 ,穗粒数 2 1.4~ 2 2 .6粒 ,千粒重 4 0 .3~ 4 2 .2 g,水分利用效率 12 .0 6~ 13.2 5 kg/ ( mm· hm2 )。  相似文献   

20.
利用熟性不同抗晚霜能力不同的15个冬小麦品种,采用塑料大棚(返青后)和露地两种栽培方式,在2006年两次自然晚霜冻条件下,分别调查、镜检叶片和幼穗的受冻状况,并同步测定冻前冻后叶片汁液可溶性固形物浓度。结果表明:大棚小麦的抗霜力弱于露地;前期生长发育越快的品种,抵御晚霜冻的能力越差;在早、中、晚熟组中抗霜性较好的品种分别是太原475、西峰22、OS.U.W8034;关于叶片汁液可溶性固形物浓度与品种抗晚霜性的关系,有待继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