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复合纤维素酶处理新闻纸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复合纤维素酶处理新闻纸浆,考察酶的作用条件,探讨最佳工艺条件下酶处理后还原糖生成量、纸浆滤水性及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酶在55.0℃、pH值为5.0时活力最高;Cu2+、Fe3+、Mn2+对酶活力影响不大;提高浆浓、缓慢搅拌能使酶解反应加快.在最佳作用条件下,纸浆加酶3-5IU·g-1(CMC酶活力)、处理1-2h,纸浆的打浆度下降4-5°SR,而酶解损耗、纸浆强度受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以欧美杨107为试材,在进行硫酸盐法制浆后,采用木聚糖酶进行预漂白试验,探讨通过对杨木浆木聚糖酶漂白时酶用量、温度、处理时间、pH值以及浆浓的筛选,摸索出其漂白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1)木聚糖酶可以影响杨木浆的卡伯值和粘度;(2)木聚糖酶对杨木硫酸盐浆处理的最佳条件是酶用量为5 wU·g-1、温度为50℃、时间为90 min、pH为6.0和浆浓为8%.(3)酶用量和pH值对卡伯值和粘度的影响比其它因子大.  相似文献   

3.
将碱性木聚糖酶应用于造纸工艺中,使传统的化学漂白向着生物漂白改进,以减少废水中含氯有毒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用麦草浆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碱性木聚糖酶预处理麦草浆的条件研究(浆浓、时间、pH、温度及酶用量)和生物漂白工艺条件研究.碱性木聚糖酶用于纸浆生物漂白的工艺条件:5%浆浓,1h,pH9.6,50℃,20IU/g绝干浆,5.5%有效氯用量.  相似文献   

4.
以欧美杨107KP浆为试样,通过对漆酶助漂系统中介体类型与用量、漆酶用量、温度、时间、pH值和纸浆质量分数的试验,探讨各因子对漆酶杨木浆漂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作为漆酶漂白介体时,在0~10mg·g-1范围内,随着ABTS用量的增加,卡伯值降低;而以吐温80作为介体,1%用量时,卡伯值最低。漆酶用量为25U.g-1时,处理效果最好。在30℃时,卡伯值最低。处理时间为60min时,卡伯值较低。当pH值为5.0时,卡伯值和纸浆特性黏度值分别比未漂浆降低了12.38%和5.19%。纸浆质量分数为8%时,与未漂浆相比,卡伯值下降了12.16%。  相似文献   

5.
对马尾松热磨机械浆(TMP)进行了过氧化氢(H2O2)、甲脒亚磺酸盐(FAS)单段漂白以及H2O2-FAS两段漂白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H2O2漂白马尾松TMP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H2O2用量2.5%,NaOH用量1.3%,Na2SiO3用量2.5%,浆浓20%,温度80℃,时间60min;FAS漂白马尾松TMP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FAS用量2.5%,NaOH用量0.625%,浆浓15%,温度80℃,时间75min。H2O2、FAS单段漂白后纸浆白度分别为72.6%ISO和58.2%ISO,H2O2-FAS两段漂白后纸浆白度可达76.3%ISO。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酶用量、酶解时间及研磨时间对制备的桉树纸浆纤维微/纳纤丝微观形貌及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桉树纸浆为原料,经不同的酶用量(20,40,60和80ECU/g)和酶解时间(2,4,6和8h)预处理后,用研磨法制备纤维素微/纳纤丝,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制备的微/纳纤丝进行表征。【结果】在酶解时间为6h的条件下,当酶用量由20ECU/g增加至80ECU/g时,研磨制备的微/纳纤丝直径由143.89nm减小至52.21nm;在酶用量为60ECU/g的条件下,当酶解时间由2h增加至8h时,研磨制备的微/纳纤丝直径由131.23nm减小至43.73nm。酶处理后的纤维及研磨处理后的纤维均保持了天然纤维的Ⅰ型结构,结晶度分别比纸浆纤维(59.21%)提高11.68%和8.31%,所制备的微/纳纤丝的结晶度为67.52%。【结论】酶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微/纳纤丝的制备时间,减少能耗;随着酶用量及酶解时间的增加,微/纳纤丝直径逐渐减小;纤维素酶可降解纤维素部分非结晶区并使纤维润胀。  相似文献   

7.
混合办公废纸的酶法脱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Novozym342酶和EnzynkE1688酶制剂应用于混合办公废纸的酶法脱墨中 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酶处理时间、pH值、处理温度、浆浓、酶用量等对混合办公废纸脱墨浆性能的影响,并对两种酶对混合办公废纸脱墨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同时还对2种酶与普通脱墨剂的脱墨效果进行了比较 研究表明,纤维素酶和酶制剂的加入能显著降低脱墨浆的尘埃度,提高纸浆的白度 与EnzynkE1688酶制剂相比,Novozym342酶具有较好的脱墨效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纤维质量分析仪(FQA)对脱墨浆纤维的微观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脂肪酶在酶用量30 U·g-1、酶处理时间15 min、酶处理浓度9%、碎浆时间8 min、乳化剂用量0.05%时,脱墨效果较好.脂肪酶脱墨浆的ESEM表明其纤维表面变得比较光滑;FQA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浆相比脂肪酶脱墨浆纤维的算术平均长度和重均长度基本不变,而宽度均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9.
小菜蛾对抑太保的敏感性及其酰胺酶的活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不同虫龄小菜蛾对抑太保的敏感性差异较大 ,其中 4龄是 1龄的 1 1 .6倍 .不同温度下抑太保对 3龄幼虫的 LC50 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 ,1 0℃时为 1 2 43 .94mg·L- 1 ,3 5℃时则下降到 5 .0 6mg·L- 1 .酰胺酶的米氏常数 (Km)为 3 .65× 1 0 - 5nmol,最大反应速度 (Vm ax)为 0 .1 465 nmol· mg- 1 ·min- 1 .4龄幼虫酰胺酶的比活力和总活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饲养 1 5 d、1 0℃饲养 1 0 d及 2 5℃饲养条件下 ,4龄幼虫酰胺酶的比活力差异不大 ;但 3 5℃饲养 2 d与前 3个饲养条件相比 ,4龄幼虫酰胺酶的比活力差异较大 .酰胺酶的比活力和总活力均随虫龄的增长而增大 ,4龄与 1 -3龄相比酰胺酶的比活力差异较大 ,不同虫龄酰胺酶的总活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内酯豆腐加工条件对其品质及得率的影响,以内酯豆腐主要加工条件为考察因素,凝胶强度、感官评定、得率和持水率为指标,运用均匀设计法设计试验方案,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建模优化.结果表明:在磨浆豆水比为1∶8.25,二步煮浆温度75C,二步煮浆保温时间5 min,D-葡萄糖酸-δ-内酯用量0.20%,冷却混合灌装温度17℃,凝固温度89C,凝固时间30 min的最优加工条件下,内酯豆腐的凝胶强度为526.93MPa,得率为669.58 g/100 g大豆,持水率为83.61%,其色泽呈淡黄色、豆香味较浓、口感细腻滑嫩,刀切后不塌不裂,感官评分为9.0.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酶法提取天目琼花果实中的红色素,通过对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酶解温度、酶解pH值、酶解时间和酶的用量等进行正交试验,得出酶法提取天目琼花果实中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酶解pH值为5.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h、酶的用量与天目琼花果实的质量比为0.5×10-3,在此条件下,天目琼花果实中红色素的得率为16.68%.根据红外光谱分析,天目琼花果实的红色素中可能含有苯环、羟基、氨基以及羧基等特征官能团.  相似文献   

12.
竹子EMCC蒸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福建丛生小径竹进行了实验室模拟EMCC深度脱木素蒸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适宜的深度脱木素蒸煮条件是:浸渍段和顺流段活性碱用量14%(Na2O计),逆流段置换温白液浓度30 g.L-1(Na2O计),蒸煮最高温度160℃,硫化度2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实验室模拟EMCC蒸煮结果为:竹浆卡伯值12.5,细浆得率44.8%,粘度1 031 mL.g-1,并且具有比常规蒸煮条件所得竹浆更好的强度性能.在实验中也发现,为了得到较低卡伯值的竹浆,用增加逆流段置换药液的浓度进行蒸煮比提高蒸煮最高温度进行蒸煮具有更好的脱木素选择性,浆的强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球形交联壳聚糖固定化果胶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球形交联壳聚糖固定化果胶酶的制备及其特性。结果表明:壳聚糖溶液浓度为2.0%,凝结液组成为15%NaOH∶75%乙醇=4∶1(体积比),以5.0%戊二醛交联6 h,可制得交联壳聚糖球载体;1 g载体固定10 mg的果胶酶,载体先与酶液缓慢振荡混合40 min后,在固定化体系(pH 3.4,4℃)中固定反应12 h,该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酶强度大,酶活力回收率高达91.45%;固定化果胶酶的最适温度45℃,最适pH 3.4,Kmapp值9.97 mg/mL;固定化酶的酸碱稳定性与温度稳定性均得到提高,连续使用7次后固定化酶活力还剩余53.74%。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利用亚临界芝麻饼粕中糖类和蛋白质,以可溶性糖质量浓度和产率为考察指标,选择最佳工具酶酶解芝麻饼粕中的糖类,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制备可溶性糖,随后利用碱提酸沉法从酶解后的芝麻饼粕中提取芝麻蛋白质。结果表明,酶解制备可溶性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α-淀粉酶与纤维素酶(酶活力之比为1∶1)组成的复合酶、酶解温度37.0℃、酶解时间2.5 h、pH值5.0、料液比5%、加酶量69.4 U/g,芝麻中可溶性糖产率达86.8%。在pH值10.5、温度45℃、料液比5.6%、酶解时间20 min的工艺条件下,对酶解后得到的芝麻饼粕沉淀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蛋白质,蛋白质的提取率为41.2%,纯度为86.5%。以上研究证实,酶解结合碱提酸沉可以实现芝麻饼粕中糖类与蛋白质的综合利用,为亚临界芝麻饼粕的综合开发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研究酶液用量、pH值、温度、乙酸-1-萘酯用量等条件对酶促反应影响以及几种金属离子对酶促反应活性的影响,并建立酶抑制方程。结果表明:酶液用量0.25 mL、乙酸-1-萘酯0.6 mL、pH值6.5、温度38℃为酶促反应的最佳条件。Cu2+、Mn2+、Ca2+、Fe2+、Co2+等离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酶促反应活性具有激活作用,且Cu2+浓度为0.06 mol/L时激活作用最为明显,能提高60.37%。Co2+浓度为0.04 mol/L时次之,能提高51.75%。  相似文献   

16.
利用耐热丝氨酸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提高其分散性。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以加酶量、底物浓度、pH值和酶解温度为实验因素,以分散度指标为响应值,建立数学模型,优化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的酶解条件为:加酶量为4 070 U·g-1、底物浓度6.0%、反应温度71℃、pH 9.0,该条件下得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分散度为12.78,与未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分散度相比提高了2.09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纸机白水循环使用程度,以薄页包装纸抄造白水为对象,研究表征了其溶解与胶体物质( DCS)的性质,探讨了阳离子聚合物对白水中DCS的控制效果,以及对纸料抄造性能和纸张物理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DCS是白水固形物中的主要组分,含量66.2%,且以溶解性物质为主。有效控制白水中DCS障碍较合适的处理条件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PDADMAC)用量0.0292 g?L-1,聚乙烯亚胺( PEI)用量0.0400 g?L-1,处理时间5 min。  相似文献   

18.
日本落叶松纸浆材造纸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该文以日本落叶松为原料 ,分别研究了用碱量、硫化度、保温时间对硫酸盐法制浆的影响 ,并对不同树龄、不同部位和不同单株之间的制浆差别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 ,最佳蒸煮工艺条件为 :用碱量 2 1%、硫化度 2 5 %、最高温度 170℃、保温时间 2 5h ;随着树龄的增大 ,日本落叶松的蒸煮难度增加 ;在树干的顶部、干部和基部中 ,干部原料较易蒸煮 ;不同单株间的制浆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别 ,但影响不大 ;树龄较小的 12年生日本落叶松纸浆的物理性能要好于 15年生和 2 3年生的 ;原浆的卡伯值高对保持日本落叶松KP浆的抗张强度和裂断长有利 ,而对耐折度和撕裂指数不利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