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任何社会理想都必然内含着一定的价值诉求。那么,人与社会的和谐的内在价值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自然价值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道德价值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人的价值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必然追求。  相似文献   

2.
人的自身和谐包括人的思想和谐、人格和谐、发展和谐,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和能力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现人自身和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实现社会和谐需要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依靠完善的制度设计,特别要加强改善党的领导,努力发展民主政治、和谐文化,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矛盾的多发期。新时期我国社会矛盾主要发生在民生领域、绝大部分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特点,以及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应该秉持和谐理念来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确立以实现和谐为处理社会矛盾的目标导向,坚持以和谐的方式和手段来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化解和防范社会矛盾冲突的和谐调节机制,营造减少社会矛盾冲突发生的和谐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是相对于不和谐社会之状况而言的。从矛盾学说来看,“和谐”总是相对的,“不和谐”却是绝对的。虽然构建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一个延续着的社会却难以避免许多不和谐因素。历史和现实证明,社会矛盾的存在和社会的不和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的政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6):243-246
运用因子分析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社会和谐程度进行比较研究,而且还对构成社会和谐的6大子系统的建设程度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揭示出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有的相辅相成,有的此消彼长,揭示我国社会和谐程度在省域间的差异状况,对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内部系统构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自身的和谐。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要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  相似文献   

8.
我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那么,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道德支撑的核心道德应当是孟子的“仁爱”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贵思想的孟子“仁爱”思想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家庭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孟子的这种社会和谐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积极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那么,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道德支撑的核心道德应当是孟子的“仁爱”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贵思想的孟子“仁爱”思想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家庭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孟子的这种社会和谐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积极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和政府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大目标。作者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主体,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所以,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首要任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11.
翟仁祥  李敏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13-20115
在阐述海洋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度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江苏海洋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定量测度江苏海洋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度,并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总量规模、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经济效率、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提出促进江苏海洋经济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人民调解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完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没有农村和谐,就没有和谐国家。人民调解是新时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法律手段和制度,是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创新人民调解制度、机制,构建“大调解”格局,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发展的和谐、利益的和谐。发展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和物质之基.利益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和要害。在我国.实现发展的和谐和利益的和谐,就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充分发展民营经济。这是历史经验.是我国改革开放毫不动摇地发展民营经济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构想。社会阶层结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理想的社会阶层结构应是“橄榄型”结构。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正处于“金字塔型”。社会阶层结构的两极化容易引起社会动荡和不和谐。扩大中产阶层是解决两极社会中阶层对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培中产阶层的扩大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社会阶层结构最终走向中产化。  相似文献   

15.
伍振 《百姓》2006,(11):24-26
我们在开发创造文化产业时,最忌讳一边在拼命抢救文化遗产,一边在破坏民间的文化遗产。文化为社会和谐服务,不但要让文化成为社会和谐的动力,而且还要实现文化内部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我们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对全党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能否实现和谐的决定性因素。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可操作方略很多,发展党内民主无疑是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要通过对制约党内民主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在提高党员民主素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动党内民主决策、完善党内民主监督机制等方面切实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使全党形成生动活泼、富有生机的和谐局面,真正实现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中国这个13亿人口中有三分之二是在农村的地地道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来说,和谐乡村社会的构建,是全民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殷实富足,是构建和谐乡村社会的物质前提.二、农民素质的提升,是构建和谐乡村社会的关键.三、农民人际关系的整合与重构,是构建和谐乡村社会的基础.四、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和谐乡村社会构建的艰难一环.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揭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重大贡献,围绕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探讨了和谐动力思想与矛盾动力论、生产力动力论、历史合力论和精神动力论的关系,强调了和谐动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研究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既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点在于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刘海红 《甘肃农业》2007,(10):56-57
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融洽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立足点。干群关系的和谐状况,是整个社会和谐程度的“晴雨表”、“风向标”,干群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立融洽的干群关系,以干群之间的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存在决定着发展思维方式的转变。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和谐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恰恰体现和适应了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之所需。和谐思维具有科学内涵与合理外延,它强调了发展是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在内的全方位的的发展。和谐是发展中的和谐,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实现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