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苯醚甲环唑在香蕉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ECD检测方法,研究了苯醚甲环唑在香蕉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在云南、海南和广东香蕉中的半衰期为17.2~22.4 d。最终残留量与苯醚甲环唑施药剂量、施药次数和采收至最后一次施药间隔时间有关。苯醚甲环唑25%乳油按推荐剂量施药3次,距最后一次施药间隔42 d,收获的香蕉全果中苯醚甲环唑留量小于0.33 mg·kg-1,蕉肉中残留量小于0.046 mg·kg-1,低于我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值)1.0 mg·kg-1。栽培措施香蕉断蕾后套袋能显著减少苯醚甲环唑在香蕉中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2.
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在大白菜上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大白菜中杀菌剂吡唑醚菌酯的残留量,对吡唑醚菌酯在河北、湖南两地大白菜中的残留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4 mg?kg-1,残留量在0.04~2.00 mg?kg-1范围内的添加回收率为70%~106%,变异系数为6.6%~10.0%。两地残留动态试验结果显示:吡唑醚菌酯在大白菜上的半衰期分别为2.97 d和3.34 d|按推荐剂量12.50 g?(667 m2)-1和1.5倍剂量18.75 g?(667 m2)-1施药3~4次,距最后1次施药7 d,吡唑醚菌酯在大白菜中的残留量为0.96~2.70 mg?kg-1。  相似文献   

3.
6种农药在温室和露地辣椒上消解动态及安全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北方露地和冬春温室条件下分别测定了丙溴磷、甲氰菊酯、吡虫啉、乙酰甲胺磷、啶虫脒、三唑酮在辣椒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丙溴磷、甲氰菊酯、吡虫啉、乙酰甲胺磷、啶虫脒、三唑酮在辣椒上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3.13、1.11、1.23、1.29、1.67、0.38mg·kg-1,分别比露地条件下高74.9%、3.7%、17.1%、27.7%、39.2%、111.1%;施药后1d温室辣椒上的残留量分别为3.78、1.27、1.88、1.36、2.85、0.58mg·kg-1,分别较原始沉积量高20.8%、14.4%、52.8%、5.4%、70.7%、52.6%。丙溴磷、甲氰菊酯、吡虫啉、乙酰甲胺磷、啶虫脒、三唑酮在北方冬春设施辣椒上的原始沉积量明显高于露地条件下的相应值,施药后1d的残留量比原始沉积量明显增加。北方冬春设施辣椒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啶虫脒、三唑酮是安全的,使用甲氰菊酯是不安全的;丙溴磷、乙酰甲胺磷、吡虫啉应严格按照推荐剂量使用。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2014,(4)
为了评价腐霉利在食用菌上安全性,在平菇、榆黄蘑和培养料中分别施药进行了腐霉利残留动态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腐霉利在平菇、榆黄蘑和培养料中的残留量和残留动态。结果表明,腐霉利在子实体及培养料中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腐霉利在平菇和榆黄蘑中降解半衰期分别为6.4 d、3.6 d和15.3 d;采收时平菇、榆黄蘑及其培养料中腐霉利残留量均小于0.01 mg/kg。表明试验建立的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并为在食用菌上制定的MRL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毒死蜱在大棚西芹中的残留降解动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渗透试验、降解动态试验及最终残留量试验,研究了毒死蜱在大棚西芹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结果表明,毒死蜱能够渗透到西芹体内,处理1~7d后,渗透量占总药量的25%~40%;毒死蜱在西芹中的残留半衰期为9.90d;毒死蜱在西芹中的残留量与其施药量、施药次数有关;以最大推荐剂量75mL·hm-2施用,施药次数为1次,安全间隔期为60d,西芹中毒死蜱的残留量小于0.1mg·kg-1;由于毒死蜱的安全间隔期过长,建议实际蔬菜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毒死蜱停药期的控制或用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替代。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和液相二级质谱(LC/MS/MS)方法测定多菌灵在添加浓度范围分别为0.025~1 mg/kg和0.05~10 mg/kg 时在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子实体和培养料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多菌灵在子实体和培养料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3%~99%、93%~10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为3%~6%。在0.1%、0.3%多菌灵有效成分用量下拌料施用后,糙皮侧耳第一和第五潮菇(菇柄、菇盖和全菇)中多菌灵残留量分别为0.089~0.077、0.533~0.485 mg/kg,低于欧盟关于多菌灵在新鲜菇类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多菌灵在子实体各个部位的富集能力由强到弱为菇脚>菇柄>全菇>菇盖。培养料中多菌灵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菌袋部位、菌丝和灭菌对培养料中多菌灵消解均有影响:菌袋上部(距离栽培袋底部22 cm处)的培养料中的多菌灵消解快,半衰期33 d短于中部(距离栽培袋底部11 cm处)的36.47 d和下部的63 d;培养料中菌丝生长有利于多菌灵消解,高压灭菌(0.1 Mpa 压力下,121℃灭菌2 h)可以有效地促进农药消解。灭菌后降解率达91.8%和85.9%,未灭菌时培养料中多菌灵含量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7.
丁虫腈在甘蓝中的残留特性及安全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丁虫腈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在甘蓝上的安全使用进行了评价。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丁虫腈在土壤及甘蓝中均消解较快,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89~4.41 d,药后14 d消解率91%以上,在甘蓝中的半衰期为1.18~1.28 d,药后3 d消解率95%以上|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80%丁虫腈水分散粒剂在甘蓝上用于防治菜青虫,以31.2、46.8 g?hm-2(有效成分)兑水喷雾,连续喷药2~3次,喷药后7、14、21 d收获的甘蓝中丁虫腈残留量0.002 1~0.016 mg?kg-1,均低于0.05 mg?kg-1,因此,按照推荐使用剂量在甘蓝上使用,按采收间隔期7 d收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子实体喷药、培养料拌药的方法对醚菌酯在平菇和榆黄蘑残留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醚菌酯在平菇和榆黄蘑及培养料中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醚菌酯在平菇、榆黄蘑和培养料的半衰期分别为2.6~2.7 d和14.6 d。平菇、榆黄蘑及其培养料在收获时期的醚菌酯残留量均小于0.01 mg/kg。试验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为在平菇和榆黄蘑上制定的MRL(农药最高残留限量)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吡虫啉在梨果实上的残留降解情况及套袋对吡虫啉残留降解的影响,为生产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推荐浓度1500倍液的吡虫啉施用后,其在梨果皮和果肉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9.68d和5.39d。在梨生长季节,用1000倍液的吡虫啉稀释液分别喷施1次和2次的处理,梨果皮的吡虫啉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181mg·kg-1、0.225mg·kg-1;用1500倍液的吡虫啉稀释液分别喷施1次和2次的处理,梨果皮的吡虫啉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22mg·kg-1、0.031mg·kg-1;均低于国际上最大允许残留限量(MRL≤0.5mg·kg-1);而在果肉中均未检出吡虫啉残留。说明,吡虫啉在鲜梨中主要残留在果皮里,果肉中仅有少量残留。套袋果果皮中吡虫啉的残留量比不套袋果减少了96.6%,2者呈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中多菌灵和噻菌灵残留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温室试验的方法,用HPLC测定了多菌灵和噻菌灵在平菇子实体和培养料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和噻菌灵在平菇子实体和培养料中半衰期分别为2.24 d,2.58 d;5.01 d,6.21 d;在平菇子实体中的消解速度要快于培养料;最后一次采样测定平菇子实体和培养料中的残留量均低于各自检出极限0.0015 mg/kg和0.0075 mg/kg.  相似文献   

11.
满润  周永锋  周艳琳  马刚 《蔬菜》2018,(1):48-52
为了研究北方设施与露地条件下啶虫脒、甲氰菊酯、三唑酮、乙酰甲胺磷、丙溴磷在番茄上的消解动态差异和安全性,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在北方露地和冬春温室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它们在番茄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温室条件下啶虫脒、甲氰菊酯、三唑酮、乙酰甲胺磷、丙溴磷在番茄上的原始沉积量为1.78、1.34、0.30、1.25和4.38 mg/kg,分别比露地条件下高36.9%、83.6%、66.7%、6.8%和162.3%;施药后1 d番茄上的残留量为2.67、1.62、0.42、2.05和5.18 mg/kg,分别较原始沉积量高50%、20.9%、40%、64%和18.3%。北方冬春设施番茄结果期按照推荐剂量使用三唑酮、乙酰甲胺磷、丙溴磷是安全的,使用啶虫脒、甲氰菊酯是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日本公告修订食用菌中乙酰甲胺磷和甲胺磷农药残留限量,结合我国食用菌产品输日情况,分析潜在风险并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3.
CPPU和GA_3在葡萄中的残留动态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氯吡脲(CPPU)和赤霉素(GA3)在葡萄果实中的残留动态及对品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25 mg.L-1 GA3+5 mg.L-1CPPU复合处理对葡萄果实的膨大效果最为明显。在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CPPU和GA3总体呈降低趋势,外源GA3没有影响内源GA3总体变化趋势,CPPU消解率在处理后15 d时超过90%,CPPU残留量在处理后10 d时低于美国最高残留限量(MRL,0.03 mg.kg-1),GA3残留量在处理后1 d时低于美国、日本MRL(0.2 mg.kg-1)。所有处理均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可滴定酸含量下降。GA3处理促进了果皮花青素的合成,CPPU处理抑制了果皮花青素的合成。为CPPU和GA3在葡萄种植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外源金霉素在土壤中的残留特点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市售金霉素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金霉素在土壤中的残留特点及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霉素在土壤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现出逐渐降解的特点:低浓度处理的金霉素(100 mg/kg)在培养的前10 d已大部分分解,到第30天时已经检测不到;高浓度处理的金霉素(200、300 mg/kg)在培养的前10 d迅速分解,50%以上.此后分解速度变缓.外源金霉素对土壤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转化酶、脲酶活性均起到抑制作用,并且随着金霉素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对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培养的前10 d;而对转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在整个培养阶段均有所体现.金霉素在土壤中呈现出逐渐降解的特点,对土壤酶活性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药喷施浓度对厚皮甜瓜套袋果实中残留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施药浓度对不同厚皮甜瓜品种套袋果实中的农药残留量的影响及药残富集部位,以厚皮甜瓜金玉和M135为试材,对不套袋、套白纸袋的果实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的多菌灵和敌敌畏药剂,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测定农药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果实样品中的多菌灵和敌敌畏残留量分别在施药后第5天和第1天达到最高,最高值分别为0.599mg·kg-1和0.786mg·kg-1,农药残留量随施药浓度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残留的农药主要集中在果实外果皮,其中外果皮中多菌灵残留量占全部的70.4%,敌敌畏占38.8%。由此说明,套袋对不同浓度的农药作用效果不一致,对高浓度药剂能够起到良好的阻隔效果,而对低浓度的药剂作用不显著,且不同类型农药在果实中的分布与药剂性质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枳砧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盆栽苗,在碱性紫色石骨子土中单独或混合加入砷、铅、汞,以研究砷、铅、汞在植株器官组织中的分布与累积。在3 a的盆栽试验期间,土壤中的砷、铅、汞质量分数分别维持在添加质量分数的30%~86%、46%~64%和84%~118%。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在植株不同器官部位质量分数不一样,砷和汞在植株器官组织中的质量分数表现相同特征,根系>叶片>枝干>果皮>果肉,而铅为:根系>枝干>叶片>果皮>果肉。高质量分数处理的根系中砷、铅和汞质量分数最高分别达到7.2、773.6、0.50 mg.kg-1,而砷、铅和汞在果皮中最高质量分数仅分别为0.15、0.06、0.006 mg.kg-1,果肉中最高质量分数分别为0.06、0.05、0.004 mg.kg-1,砷、铅、汞在果实中的最高质量分数远低于国家绿色食品限值标准。未发现土壤砷+铅+汞混合处理对其在植株器官组织内的累积有任何拮抗或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