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解新建县最佳水稻施肥模式和施肥配方,进行了田间精确定量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新建县松湖镇兰溪村早稻最佳施肥组合为N3P2K2,即施纯N 225 kg/hm2、P2O5 72 kg/hm2、K2O 117.0 kg/hm2,N∶P2O5∶K2O=1∶0.32∶0.52,产量为7 335 kg/hm2。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直播水稻适度施肥和获得较佳经济产量,特开展直播水稻适宜施肥量和氮、磷、钾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纯N18kg,N∶P2O5∶K2O比为1∶0.3∶0.3时,产量达到627.10kg/667m2,比常规施肥增收101.15元/667m2。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控释肥在机插早稻"中组143"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产上,以施用沃夫特控释肥(N∶P∶K=25∶10∶14)和茂施控释肥(N∶P∶K=22∶8∶12)的效果较好,水稻主要表现为穗大粒重,产量高(比常规施肥分别高11.2%和8.0%),效益升(比常规施肥每667 m~2分别增加134.31元和108.42元),肥料使用量下降(比常规施肥氮磷钾纯量总用量分别减少4.3%和15.5%);但水稻施用智膜星控释肥(N∶P∶K=24∶11∶13)的产量较常规施肥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对重庆市梁平县24个乡镇,36个试验点进行了水稻“3414”施肥试验,研究分析了梁平县水稻的氮磷钾施肥技术,建立数字回归方程,寻找水稻的最佳施肥模式,为实现梁平县水稻生产的高产高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低肥力土壤上N、P、K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N>K>P,在中、高肥力的土壤上表现为N>P>K;NP、NK、PK对水稻产量的交互效应均表现为正交互效应;在试验区低肥力土壤中,试验区水稻的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4 ~0.6:0.4 ~0.6;在中肥力土壤中,其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 =1:0.6:0.6;在高肥力土壤中,其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0.6:0~0.6.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准确地施肥,对测土配方施肥法与常规施肥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N2P3K2产量最高为10 422.9kg.hm-2,其次是N2P2K2产量为10 366.9kg.hm-2;N2P3K2产投比为14.9∶1,N2P2K2产投比为16.8∶1,因此就其经济效益来说N2P2K2比例较为合理;氮肥最佳施用量为198.7kg.hm-2;磷肥最佳施用量为136.0kg.hm-2;钾肥最佳施用量为152.9kg.hm-2。  相似文献   

6.
在桂东沙泥田水稻土上进行"3414"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对水稻产量影响的排序是:氮肥>钾肥>磷肥;三者配施增产效果更显著;总体上要以"控氮、节磷、增钾"为施肥策略;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分别为29.5%、10.9%、24.1%和13.1 kg/kg、9.9 kg/kg、8.9 kg/kg;最佳施肥量为:N 134.0 kg/hm2,P2O552.4 kg/hm2,K2O 103.8 kg/hm2,N∶P2O5∶K2O=1∶0.39∶0.78,水稻产量可达6 227.2 kg/hm2,施肥利润达7 126.6元/hm2,效益较高。4年多点大田对比试验也表明其增产效果显著,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甘薯施肥模型,完善甘薯施肥方案,通过设置不同施肥配方,研究其对甘薯的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甘薯的产量有显著影响,以处理6(N∶P2O5∶K2O=6∶2.70∶7.50)为甘薯生产的最佳施肥配比.在试验条件下,经对甘薯产量和肥料效益回归分析,当施肥量为N∶P2 O5∶K2O=5.23∶2.35∶10.06时产量最高;但综合考虑,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P2O5∶K2O=4.50∶2.45∶7.60.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马铃薯采用氮磷钾肥3414试验方案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高经济产量施肥量为N 281.775 kg/hm2,N∶P2O5∶K2O=1∶0.55∶1.08,最高经济产量为29702.4 kg/hm2;马铃薯最佳施肥利润施肥量为N 279.48 kg/hm2,N∶P2O5∶K2O=1∶0.56∶0.99,最佳施肥利润为35556.3元/hm2。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N、P、K肥配施对空心多茎株型短季棉产量的效应。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单因子、二因子互作以及三因子综合效应分析,表明了三因子对产量的影响是K肥>N肥>P肥(影响比例是K肥∶N肥∶P肥=3.16∶2.37∶1),且K肥与N肥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正互作效应,K肥和N肥应是生产中重点调控的因子;提出了以籽棉产量大于3750kg/hm2,施肥效益大于12000元/hm2为指标的高产高效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构建喀什地区马铃薯施肥指标体系,本试验采用平衡施肥设计,研究了不同因素施肥组合对马铃薯养分吸收、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喀什地区马铃薯茎叶部位N∶P2O5∶K2O比例为1∶0.09∶2.51,块茎部位N∶P2O5∶K2O比例为1∶0.19∶1.86;马铃薯氮素、磷素、钾素百公斤马铃薯块茎养分吸收量为N 1.87 kg、P2O50.75 kg、K2O 4.80 kg,氮素、磷素、钾素三要素之比为1∶0.40∶2.57;最佳施N量15.88 kg/亩、P2O57.97 kg/亩、K2O 7.94 kg/亩,最佳经济产量为1 126 kg/亩。平衡施肥可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和施肥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