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研究郑汴地区湿地景观变化,以遥感和GIS为技术依托,采用1992年、2002年、2013年3期Landsat影像数据结合郑汴地区湿地景观的区域特征,通过景观蔓延度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香浓多样性指数、斑块连接度指数等空间格局指数的分析,系统研究了郑汴地区湿地景观的演变。结果表明:1992-2013年的近二十年间,郑汴地区河渠景观、滩地景观和库塘景观三大湿地景观面积总体上呈现出减小趋势,且减小幅度较大。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表现为景观香浓多样性指数有小幅度增大。从景观形状指数上看,河渠景观和库塘景观下降,滩地景观略有上升,总体来看研究区景观形状指数呈上升趋势,景观几何形状趋向规则。蔓延度指数较小,景观呈多要素密集格局。自然变化特别是人类干扰对于郑汴地区湿地景观变化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动态模型,对从多期遥感影像提取的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景观信息进行景观格局特征和变化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保护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的面积分别呈减少和增加趋势;湿地景观形态趋于复杂化,湿地景观的景观多样性逐渐上升,景观异质性逐渐增大;景观整体破碎度逐渐上升。分析认为:气候变化、泥沙淤积、围湖垦殖、退田还湖、人工植芦和滩地造林是影响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大庆地区景观动态变化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大庆地区1978、1988、1992、1996、2001年5个时段的MSS和TM影像,获取20余年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景观变化信息,以GIS技术为数据集成分析平台,利用景观组分转移概率矩阵分析探讨了大庆地区23年来景观的动态变化;应用马尔可夫理论,对大庆地区未来几十年景观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和定量预测。结果表明:草地不断退化,湿地大面积减少,沙化和盐碱化日趋严重;大庆地区2010年后景观类型变化的趋势是耕地、林地、盐碱地、沙地和建设用地在逐年增加,草地、湿地和水域逐年减少,这种变化将持续很长时间,直到相对稳定状态时,耕地占53.45%,林地5.89%,草地12.25%,湿地7.67%,盐碱地13.56%,沙地0.71%,水域1.01%.建设用地5.46%。  相似文献   

4.
应用1955年、1974年、1981年、1994年、2005年和2011年6个时期的航测照片和卫星影像,通过遥感解译和景观生态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滇西北属都湖高原湿地过去56年的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人工筑坝导致属都湖水域面积在1955~1994年间增加了62.4 hm2(52.4%),之后趋于稳定;湖滨带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呈减少趋势;汇水面山有林地面积稳步增加,优势度增强;流域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整体减少,景观趋于同质化;景观破碎度先减少后增加,总变幅不大;景观连通性增强,斑块空间分布更加聚集。故属都湖高原湿地自然景观保存良好,自然生境不断恢复,其景观格局的变化是道路和水坝建设等人为因素及森林演替等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景观格局演变的自然驱动因素主要是灌木林地、草甸、灌丛草地等植被向有林地的演替。  相似文献   

5.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湿地的种类多达31类。中国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湿地、海岸滩涂、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以及水库、稻田等人工湿地。而江苏盐城作为滨海城市和水网地区,竟同时具有海岸滩涂、湖泊和河流这三种湿地,可谓得天独厚,富甲天下。  相似文献   

6.
基于RS和GIS的西溪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2003年的IKONOS和2006年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获取西溪湿地景观数据,研究和分析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实施综合保护工程前后的景观格局变化。结果显示,各类湿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上升,连通性有所增强;优势度指数和聚集度指数降低,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加。西溪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反映了人类有目的、有选择的进行改造和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竹山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湖北省竹山县1999年、2005年、2011年及2017年4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借助Arc GIS,ENVI和Fragstats等软件,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近18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和水域为主,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下降趋势;2)土地转移主要以耕地和裸地转出,以林地、建筑用地和水域转入为典型特征,土地利用总体趋势与状态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3)景观结构上,林地一直是研究区优势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面积占比顺序并未发生改变,斑块总数量呈下降趋势;4)景观异质性上,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下降趋势,蔓延度指数呈上升趋势,说明研究区优势景观类型林地对整体景观格局控制力增加,各类景观类型空间连通性增强;5)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是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0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并结合地面资料对南瓮河保护区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没有明显变化,主要以森林和草本沼泽为主;森林沼泽和道路呈增加趋势,而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永久性河流变化较小,呈现缓慢的减少趋势,森林群落呈现退化的趋势;景观异质性在增大,破碎化程度在提高;森林采伐和道路修建等人为干扰是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的驱动力之一,火灾引发的森林及沼泽湿地大面积过火是湿地干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江苏海岸线经过连云港、盐城、南通3市。现代海岸绝大多数是黄金海岸,因为海岸是海陆物流的中转站,可以形成以海上交通为中心的外向性经济。江苏海岸湿地可以成为金光灿烂的宝地。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90~2015年的6期遥感影像数据,结合GIS技术和景观格局指数方法,从景观整体格局和景观单一格局两个方面探讨了普者黑岩溶湿地不同时空尺度的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25年来林地、农地、建筑用地面积增加,湿地、未利用地面积逐年减少,其中,2005~2010年湿地面积减少速度最快,减少率达到39.2%;整体景观类型破碎度降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减小,蔓延度指数增加,景观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11.
盐城滨海湿地是江苏省重要的滩涂湿地,在珍稀动植物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滩涂湿地的过度开发利用,盐城滨海湿地正面临严重的破坏,生态功能逐渐退化.湿地植被恢复是退化湿地生态修复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该文基于盐城滨海湿地的退化现状和退化原因,提出了盐城滨海湿地植被恢复需遵循的生态学原则,包括:生态系统完整性、自然演替、优先...  相似文献   

12.
张威  陈燕 《绿色科技》2013,(7):161-164
指出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大气CO2含量的增加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湿地作为全球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极易受到外界影响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湿地生态系统土地利用方式改变所引起的相应碳排放的改变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盐城市滨海湿地1983、2001、2009土地利用变化以及所引起的碳排放变化分析得出:盐城市聚居地面积变化速度最快,最为活跃,林地和天然湿地面积都在减少;1983~2001年近20年的碳排放增加量和2001~2009年这9年的碳排放增加量相当。利用近些年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的土地利用和相应碳排放数据可以有效地分析盐城滨海湿地近些年的演化情况,从而为日后制定一个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服务。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湿地景观破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洞庭湖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特性、原因及其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①现有洲滩湿地1 037块,破碎度2.00块/km2,其中环境资源斑块面积只占32.08%;水域1 337块,破碎度2.00块/km2;②在120多年间,由一个湖泊斑块变成2 374个斑块,中间经历了5个分割阶段,以近21年间的景观破碎速度最快;③被分割的321个洲滩斑块变成820块,破碎度增大了150.00%,破碎景观面积占98.5%,扁长状斑块消失,鸟足状和岛屿状斑块占总斑块数减少了6.77%和11.34%;原始资源斑块面积减少24.2%~81.56%,人工替代引进(杨树)增加100%,干扰斑块(荻)增加63.70%,从而引起生物多样性变化;④杨树入侵、沟河引入、荻、芦扩张、自然资源无价的错误认识是造成天然湿地景观破碎的原因.同时,提出了洞庭湖区自然保护区的最小面积和管理机构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RS和GIS技术的尕海湿地景观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湿地自1998年建立以来的主要景观格局变化情况进行信息提取和定量分析,并通过转移概率矩阵和马尔可夫模型对尕海湿地景观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尕海湿地在保护区建立以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湿地总面积逐年增加,其中尕海湖在当地政府的合理规划和保护下,湖区面积...  相似文献   

15.
中国滨海湿地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滨海湿地是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具有特殊的水文、植被、土壤特征。滨海湿地在我国滨海的9个省、2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均有分布。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滨海湿地面积579.59万hm2,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2.42%。由于人为开垦与改造、污染物排放、泥沙淤积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原因,中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面临诸多挑战。文章从滨海湿地的科学定义及分类入手,分析了现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从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2方面分别阐述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针对现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从构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滨海湿地生态特征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在机制研究、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重复性计算、制图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1990年、2000年和2009年三期TM卫星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3S技术对若尔盖高寒湿地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探寻了近20年来若尔盖县湿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20年来,若尔盖高寒湿地景观斑块数总体减少,湿地景观面积呈不断萎缩的态势,湿地景观多样性呈均衡化发展,各斑块类型面积差异较大,分布不均匀,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若尔盖湿地的保护,控制景观格局变化,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  相似文献   

17.
景观生态学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湿地研究的特点和热点问题,包括湿地多样性的保护,湿地管理和恢复,湿地功能和过程,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尺度等.此外,具体地综述了景观生态学应用于湿地研究,还提出了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总之,景观生态学的应用为湿地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在多尺度湿地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东营市部分为研究区域,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河道演变规律与景观格局分布规律,并着重研究了该地区河道演变与景观格局分布的联系。结果表明:近20年间黄河总取水量呈上升趋势;2002~2010年裸地沼泽面积明显减少,植被面积增多。2010~2019年,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加;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形式从沿海区域开始向内陆演变呈现一定的规律,最外环为海洋、向内依次为是浅海滩涂、滩涂、水产湿地、盐田、旱地、沼泽湿地、植被、建设用地;受季节影响较大的图可以利用ENVI提取其对应的植被覆盖图来消除影响。在NDVI植被归一化指数的基础之上建立植被覆盖图,通过NDVI指数分析植被的长势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