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头屯河组是该区重要的勘探层系,主要发育冲积平原相、三角洲相和湖泊相等沉积相类型,其中冲积平原相曲流河砂体、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支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支河道砂体是重要的优质储层类型。针对研究区中上述河道砂体埋藏深、多期叠置和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等因素造成薄储层描述困难的情况,根据砂体成因,建立了河道砂体叠置关系,分析河道砂体储层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地震模型正演并结合地震资料,明确了各类河道砂体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分频地震属性进行多砂体识别描述,利用地震切片技术进行薄层单砂体识别,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该区块寻找优质储层和隐蔽圈闭描述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利用岩心、测井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辽河坳陷欢喜岭下台阶沙河街组四段(Es4)沉积相进行了深入剖析,结果表明Es4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进一步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溢岸砂、河口坝、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间、湖泥等6种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砂体粒度粗、厚度大可作为区内有效储集层;研究区物源主要来自西北方向,砂体多呈北北西向展布。认识沉积微相与储层砂体的关系,明确展布规律,可以为下一步的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钟市油田潜江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砂体展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市油田潜江组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以砂岩、岩盐、暗色泥岩及泥膏岩为主。根据岩石结构和沉积构造特征,在潜江组共识别出10种岩石相,主要有Mg、Mp、SSrf、SSr、SSp和Srf等。根据岩石相类型和沉积构造特征,研究区识别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前扇三角洲亚相2种沉积亚相,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席状砂4种沉积微相。通过沉积相演化和砂体发育特征的分析,认为南北向展布的扇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砂坝砂体为区域有利的剩余油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4.
宋劼 《长江大学学报》2017,(23):29-32,38
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岩心观察和测井相分析等资料,建立研究区测井曲线图版,结合识别相标志,合理划分沉积微相,总结展布规律。结果表明,218井区长8_1油层岩石多为陆源碎屑岩,表现为水下还原环境沉积;沉积相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可进一步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分流间湾、远砂坝等沉积微相类型;水下分流河道为区内骨架砂体,呈南西-北东方向条带状展布。  相似文献   

5.
塔河油田三叠系哈拉哈塘组一段2号砂体(Th21)是近年来勘探开发的潜力层系,其沉积类型、砂体展布规律及储层非均质性对流体分布的影响一直是关注的重点。对DK34井区Th21油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储集性能以河道中心主流线部位最好,砂体受沉积微相控制作用明显;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中粒长石岩屑砂岩,属于中低孔、中低渗储层,纵向上非均质性中等-严重;为中孔、中渗、岩性边底水油藏。通过对该井区的油藏特征分析,为下一步增储上产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探评区小层级河道微相不能准确刻画的难题,提出了"区块精细解剖建知识库,知识库参数约束井震结合"的河道微相精细刻画方法。以松辽盆地北部F地区葡萄花油层组为例,对区内密井网开发区小层级沉积微相进行解剖,并统计河道微相的宽度、厚度、延伸方向、分叉角等参数,建立储层定量地质知识库。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沉积学的地层切片技术提取地震属性,建立地震属性与井点砂岩厚度的关系,用以预测探评区的砂岩厚度。最后,综合运用地质知识库参数和预测的砂岩厚度对平面沉积微相进行刻画,指导了探评区井位的成功部署,为探评区深入应用井-震资料进行沉积微相精细刻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可在类似区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岩心、测井、钻井以及地震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腹部莫116井区三工河组二段的沉积相进行了分析,研究区为辫状河入湖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一湖泊沉积体系,识别出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等微相、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和浅湖亚相。依据测井曲线综合解释和试油试采资料,分析了油气分布规律。并综合以上研究,分析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的关系,认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的含油性最好,是有利的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8.
延长组长4+5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旦八地区的重要的勘探开发目的层。通过对岩心和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及300m井距密井网砂地比等值线图的绘制,探讨了该区长4+5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砂体展布及其主控因素。依据沉积旋回特征和泥页岩标志层,将长4+5油层组分为长4+5下、长4+5上2个次级单元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长4+5下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和分流间湾微相呈北北东向较宽条带状交互排列,长宽比较小,规模较大.反映了砂体受平行于湖岸波浪和河道的共同影响;长4+5上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砂岩和漫滩泥岩呈较窄的北东向条带状交互排列,砂体长宽比较大,反映了北东向河流的主控作用。长4+5下的储集性和含油性优于4+5上。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气藏的主控因素并明确有利储层的展布,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测录井、地震等资料,分析了金山气田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的特征和展布以及油气运移通道的方式。金山气田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以腐殖型Ⅲ型为主;储层物性呈低孔低渗致密特征,油气运移通道主要以断裂和连通砂体为主。总结了该气田的成藏规律并初步建立了成藏模式:金山气田为下生上储、断砂输导、盖层封堵的成藏模式,沙河子组为最有利的储集层发育层位。据此综合分析了研究区的构造特征、沉积砂体特征,结合完钻井的试气试采动态资料开展了储层发育影响因素研究,并对该气藏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金山气田储层具有河道控砂、微相控储和层状分布的特征,气藏具有岩性控藏、差异聚集和丰度控产的特征,以此指导有利储层展布规律认识和井位部署。  相似文献   

10.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A井区珠海组发育潮汐沉积,以细砂、粉砂和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含有泥砾。根据A井岩心观察,按岩石学特征出发在珠海组识别出6种岩石相似及3种岩石相组合。据岩相类型和沉积构造特征,可从A井珠海组沉积内识别出3个沉积亚相和3个沉积微相,包括潮下带的潮汐砂坝;潮间带的混合坪微相;三角洲水下平原的水下分流河道。总结出珠海组潮汐影响三角洲的取心段沉积相和沉积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庆油田开发中后期油田稳产要求,开采挖潜的主要对象由厚油层转向薄差油层,单纯依靠井资料对薄差储层描述仍存在井间砂体认识不清、井点微相平面组合多解等问题,尤其是井网控制不住的窄小河道在井间的规模、边界、走向等问题上成为薄差油层砂体刻画的一大难题。以萨中开发区北一区断东区块内前缘亚相为例,充分利用大庆长垣油田信息丰富的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在密井网精细合成记录标定及振幅属性切片优选方法的基础上,选取地震信息丰富、沉积特征清晰的高一油层组6+7油层(GⅠ6+7)进行研究,探讨内前缘亚相窄小河道砂体刻画的方法和优势。对GⅠ6+7进行了精细的井震结合储层精细刻画,提高了窄小河道的刻画精度,在油田开发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延长组长61油组是陕北绥靖地区主要目的层,研究陕北绥靖地区长61的沉积微相和砂体分布对于加快该区油气勘探与开发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岩心、测井、录井、生产和分析化验资料,分析了长61油组的沉积相和测井相标志,研究区主要为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发育多条主河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砂体厚度8~20m,呈条带状分布,与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基本一致,河道砂体物性相对较好,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3.
三肇凹陷扶余油层是松辽盆地北部重点的油气勘探领域,其沉积的河道砂体有单层厚度薄、侧向变化快的特点,因此亟需对该区域开展有利砂体预测方面的研究,以指导岩性油气藏勘探。以XS14区块为例,针对窄小河道砂体识别问题,开展了地质-地震综合研究。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分析区块内目的层段的沉积相类型,运用地震属性和储层反演等手段,刻画区块内重点层段沉积相平面展布,预测区块内有利砂体分布。研究表明,研究区为一套浅水三角洲沉积,由下至上水体逐渐加深,其中FⅡ1小层沉积期河道砂体厚度大,分布较为连续,为良好的储集层,最终预测下一步勘探开发的目标区位于中部和西北部。  相似文献   

14.
基于钻井、测井、地震及古生物资料,对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明化镇组浅水三角洲砂体分散体系的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内砂体的展布受层序结构、微古地貌和基准面旋回的共同控制。层序结构控制了砂体垂向上的非均一性,低位体系域砂体最富集、其次为晚期高位体系域,早期高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砂体不发育。微古地貌控制了砂体横向非均一性,次级洼地区更利于分流河道与河口坝沉积,砂体相对富集。基准面旋回控制了砂体叠置样式,基准面的升降决定了砂体的展布规模和垂向的连通性。  相似文献   

15.
认识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延安组砂体展布与隐蔽油藏分布是加快该区油气勘探与开发步伐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以陕北斜坡宁条梁-乔沟湾地区延安组延91油组为例,利用岩芯、露头、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资料,研究了斜坡带曲流河沉积微相展布与砂体分布规律,应用地质综合评价法,预测与评价了有利目标。结果表明,该区延91油组主要有曲流河河道、河漫滩和决口扇等3种沉积微相,发育多条主河道,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砂体厚度4~20m,呈条带状分布,与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基本一致,在纵向上连续性好,而在横向上连续性相对较差,河道砂体孔隙较发育,渗透率较高;Ⅰ类目标2个,预测含油面积为22.91km2,地质储量为903×104t;Ⅱ类目标5个,预测含油面积为57.47km2,地质储量为2654×104t;Ⅲ类目标7个,预测含油面积为103.28km2,地质储量为3545×104t。砂体这种分布模式对预测隐蔽油藏分布有重要指导意义,下一步勘探重点应在曲流河河道砂体带上寻找隐蔽油藏。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盆地古近系中深层(埋深大于2500m的古近系)油藏,储层埋藏深、沉积类型多样,储层预测问题已严重制约该地区中深层开发井的实施成效。以渤海湾盆地A油田为靶区,提出了一套适合该区古近系中深层储层预测的技术思路与方法,精细刻画了中深层沙河街组三段的储层展布特征,并成功用于指导油田开发井实施。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框架下,建立了油田靶区井震响应关系模板,依据多角度地震属性切片总结不同目标砂体时空配置关系;在目标砂体内部,开展了基于地震模型正演的储层精细描述,以垂向波形与岩性组合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地震反射波形剖面与砂体内部波形平面分布特征关系,识别目标砂体的优势储层发育结构。在A油田的随钻过程中,应用该技术有效规避了储层风险,16口开发井实施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已钻井揭示阿尔及利亚X区块河流相砂岩储层厚度较薄且横向变化快,高砂地比的“甜点”储层普遍具有较好的物性。由于储层埋藏较深,深层地震资料主频仅18Hz,为薄储层的“甜点”预测带来极大难度。调研分析发现,频率信息对薄层顶底的反射系数不敏感,对厚度更敏感,因此,在对储层砂地比的预测中,频域方法相比时域方法多解性更低,稳定性更好。理论上看,频陷特征与薄层的厚度有密切关系,在第1个频陷处,地震反射的能量谱和薄层的厚度呈反比关系,可以通过对薄地震反射频率特征的分析预测薄储层厚度的分布。以阿尔及利亚X区块为例,根据研究区储层段“砂包泥”的岩性组合特征,设计薄层楔形模型,运用正演模拟分析得出因调谐效应产生的频陷处能量与薄储层砂地比间具有反比关系,提出了利用第1个频陷处能量属性表征砂地比的思路;并运用该属性表征了研究区砂地比平面分布特征,识别出高砂地比的储层“甜点”区。相关研究为储层“甜点”预测和评价井部署提供支撑,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横穿张东地区的张东断层严重影响断层上、下盘的沉积、构造演化,因此有必要对张东断层下降盘地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专门研究,建立下降盘沉积演化机制。本文依据粒度、岩性、沉积构造等沉积学特征,综合测井资料对张东断层下降盘的沙河街组沙三段、沙二段进行精细测井微相研究。结果表明:沙三段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构造高位的埕宁隆起西南部,发育半深湖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分为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和支流间湾等4种微相,前扇三角洲亚相在某些阶段也有发育;沙二段物源仍为埕宁隆起西南部,属浅、滨湖沉积环境下的三角洲前缘亚相,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3种微相。通过分析沙三段、沙二段的沉积相平面展布,认定张东断层作为物源通道,对进入下降盘的沉积物有明显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包括地震属性和地震反演2大类,目前2种技术适用的储层条件尚不明确,造成井间储层预测过程中没有固定标准。对于储层预测成果可信度的判别仍多为后验证,采用与已知井点信息比对的方式,由于预留后验井数量限制,地震成果资料检测不足,应用中容易出现预测失误。对萨北开发区28个连续的沉积单元开展地震储层预测后的符合率验证,结合储层地质特征,建立地震预测能力与地质条件的相互关系,评价地震技术的适应性。评价结果显示,地震属性适合3m以上砂岩和厚层泥岩预测,地震反演主要能够提高薄层砂岩预测能力;各单元预测符合率的高低取决于单元所处的沉积旋回位置以及储层特征;同一沉积单元内部不同位置地震预测能力仍存在差别。应用层次控制微相优化组合方法可以进行地震预测成果真实性预判,对沉积单元、储层位置、砂体类型进行预测,加深了研究区的地质认识程度。配合井震动静结合措施优选指导研究区开发实践,达到剩余油挖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赵凹油田A区B层7口取心井岩心观察,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测录井资料,运用沉积学方法,识别出研究区主体为扇三角洲前缘-浅湖沉积,确定了10种(碎屑流、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前缘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溢岸砂、席状砂、浊流、前三角洲泥、浅湖砂坝、浅湖泥等)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沉积微相的组合特征和剖面、平面分布特征,指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浅湖砂坝为有利的储集相带,为油田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