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江淮地区春季湿渍害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湿渍害是江淮地区越冬作物生长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利用1961—2010年江苏省与安徽省155个县站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江淮地区春季湿渍害平均持续时间、平均发生次数、春季湿渍害过程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灾害等级发生次数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春季湿渍害平均发生次数、过程的平均持续时间和累积降水量3个指标均呈随纬度降低而增加的特征;江淮地区春季湿渍害过程平均持续时间无明显的年际变化,但春季湿渍害过程发生次数呈减少趋势,而其累积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轻度湿害(4~6 d)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57.3%,中度湿害(7~9 d)占25.5%,重度湿害(≥10 d)最少,约占17.2%。总体看出,江苏、安徽2省轻度湿渍灾害次数在波动减少,中度、重度湿渍灾害次数总体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
为探寻红花大金元下部叶最适宜的采收次数,对红花大金元下部叶采收次数影响中部叶成熟过程中酶活性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中部叶成熟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均呈先升高而后趋于平稳的规律,酸性转化酶活性和蔗糖合成酶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则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下部叶1次采收、2次采收、常规采收,淀粉酶活性到达峰值的时间分别为移栽后97 d、100 d、103 d,随着下部叶采收次数的减少,中部叶成熟过程中淀粉酶、酸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均有所提高。说明,下部叶采收次数越少,越有利于中部叶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家蚕吐平面丝过程中落下蚕头次数的多少,也是吐平面丝的主要性状之一.为探明不同蚕品种在吐平面丝过程中,落下蚕头次数的遗传性差异,对薪杭等19个品种以及薪杭×科明等14个一代杂交种,在吐平面丝过程中的落下蚕头次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吐平面丝过程中的落下蚕头次数,在蚕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落下时期也因蚕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三色竹芋的侧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三色竹芋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组织培养过程,并研究了6-BA浓度和继代次数对叶片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三色竹芋的侧芽为外植体,经过芽的分化、增殖和生根可获得批量组培苗;降低6-BA的浓度,减少继代次数,有利于保持叶片的颜色。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翻堆次数对陈香茶品质的影响,在茶叶堆积发酵过程中设计3~8次的翻堆次数处理,结果表明,翻堆次数与陈香茶品质关系密切;随翻堆次数的增加,陈香茶主要品质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TF、TR及粗纤维素显著下降,而褐素成分的TB大量积累。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滨州市干热风气候特征及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涛  马焕香  翟贵明  吴炫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98-12900,12920
利用1961~2009年(5月15日~6月10日)滨州市7个台站逐日最高气温、14:00相对湿度、14:00风速及1980~2009年逐年小麦千粒重资料,采用周期方差外推法、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滨州市49年来干热风空间分布、年际变化和周期等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还就不同类型干热风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干热风日数、干热风天气过程等级和干热风年型等级的年平均发生日数自北向南逐渐增加;年代际变化规律:20世纪60年代出现次数平均值最大,70、80年代有下降趋势,90年代发生次数最低,2000~2009年出现次数比90年代略有上升;干热风日数存在6、16年左右的周期;小麦千粒重与重干热风天气过程出现次数具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亚麻胶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麻籽为原料,利用浸提工艺和喷雾干燥工艺制备亚麻胶的过程,分别考察了提取温度、浸提时间、洗胶次数、总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亚麻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洗胶次数为4次、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1 h、总料液比为1∶4,该条件下亚麻胶的量可达8.307 g.  相似文献   

8.
以小麦秸秆捆的运输存储为例,结合玉米和水稻秸秆捆的运输存储,以秸秆捆的尺寸和密实度为指标,依据秸秆捆的运储特点,对秸秆捆的搬运次数、搬运强度以及码垛层数进行试验,通过试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确定了秸秆捆运输存储过程中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秸秆捆的储运过程中,当搬运次数小于7次,码垛层数在6层以内时,能够很好的保持秸秆捆的完整性,秸秆捆的搬运次数应控制在7次以内,而秸秆捆码垛时码垛层数应在6层以内(长期储藏的以5层为最佳).该结果可用于秸秆捆运储过程中操作规范的制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准确的测定直链淀粉含量,在现有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探讨了直链淀粉测定过程中脱脂次数、酸度、碘的添加量、显色时间对吸光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碘的加入量和显色时间对试验误差影响较大。碘的加入量应准确控制在1.0±0.1mL,大于1.1mL吸光值偏高,小于0.9mL吸光值偏低。实验过程中同批样品显色时间应控制在2h以内,以减少实验误差。脱脂次数和酸度对测定误差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赵秀琴 《河南农业》2019,(22):34-34
一、发生原因(一)气候因素小麦冻害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降温强度、低温持续时间、低温来临时间和反复次数。降温强度越大,特别是持续时间越长,反复次数越多,冻害越重。近年来,平顶山市冬前气温偏高,有的年份少雨偏旱,入冬过程短,入冬后,急剧降温,低温持续时间长,部分年份出现多次强降温过程。  相似文献   

11.
对广东特色岭头单丛茶渥堆过程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渥堆期间翻堆次数、渥堆茶坯水分高低与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水浸出物、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变化有显著或极显著关系,其中茶多酚、茶黄索、茶红素、水浸出物、氨基酸和粗纤维含量随渥堆次数及茶坯水分的增加而下降,而茶褐素含量则随渥堆次数及溽堆茶坯水分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对供体细胞制备过程中影响细胞重量和核移植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总结,从供体细胞类型、体外传代次数、细胞周期同步化、细胞基因修饰、细胞凋亡诱导等途径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谢涛  罗艳  李健  班雁华  陈桂銮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499-11500
[目的]研究稻米淘洗次数与微量元素含量关系,评价大米清洗过程矿物成分损失情况。[方法]根据稻米的淘洗过程,测定不同淘洗次数下大米的各种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试验得出,各种营养成分在大米中不是均匀分布的,在淘洗过程中,营养成分将不同程度地流失,且淘洗次数越多,损失越大。[结论]大米在淘洗过程中各种营养元素均有不同程度损失,因此改进大米的加工过程,生产和食用清洁米,对于有效保留大米中营养元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多数昆虫能够进行多次交配,随寄生蜂雄蜂交配次数的增加,雄蜂体内精子减少,雌蜂获得的精子数量减少,产下更多的单倍体卵,发育为雄性后代;一些单寄生性的寄生蜂雌蜂一生仅能够交配1次。描述了蝇蛹金小蜂雌雄蜂的交配行为,探讨了雄蜂交配次数对雌蜂后代产量等的影响以及雌蜂的可交配次数。结果表明,交配过程包括求偶、交尾前期、交尾和交尾后期;雄蜂已交配的次数并不能够显著影响其配偶的寿命、产卵期和后代总数量,但显著影响到其配偶的雌、雄后代数量和性比。随雄蜂交配次数的增加,与之交配的雌蜂的后代雄性百分比显著增大,雌蜂在产卵期内更早地出现较多雄性后代,体内精子不足的现象更加明显。无论已交配的蝇蛹金小蜂雌蜂在产卵期中是否出现精子不足,均不能再次完成交配。  相似文献   

15.
网纹甜瓜试管苗玻璃化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伯爵系列网纹甜瓜R97和国内网纹甜瓜品种顶峰3号为试材,探讨了组培过程中不同封口材料、继代次数、培养条件、琼脂用量、蔗糖浓度和激素水平对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塑料薄膜为封口材料、增加继代次数、高温和低光强、较低的蔗糖和琼脂用量、较高浓度的6-BA均会导致试管苗玻璃苗百分率的增加,并初步得出试管苗玻璃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苗木移植是苗木培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措施;移植的时间、次数和密度;移植方法与抚育管理三个方面全面论述了苗木的移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两系杂交水稻南繁制种生产安排提供气象参考,利用海南岛南部4个两系杂交水稻南繁制种市县1961—2020年气象观测站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小波分析方法,统计分析了这些地区两系杂交水稻制种育性安全敏感期低温过程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4个市县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安全敏感期多年平均低温日数为3.6 d·a?1,低温日数从多到少依次是东方、乐东、陵水、三亚。近60 年平均低温日数最多时期主要出现在3月26日和3月17日,但最近10 年主要出现在3月24—26日。(2)大部分低温过程持续时间为3~7 d,>10 d和< 3 d的低温过程出现概率低,并且只发生在东方和陵水。(3)近60年,低温过程次数、总日数、最长持续时间、出现范围呈现出显著的线性减少、缩短、减小趋势。但2010年以来,一些年份低温过程次数仍然偏多,有近半数年份出现了大范围低温过程,个别年份出现罕见的长时间低温过程。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近10年部分市县、部分时段低温气候风险由最高等级下降为最低等级。(4)4个市县年平均低温过程次数、总日数和最长持续时间均具有显著的短周期振荡特征。在南繁水稻制种生产中应充分考虑3月中旬至4月中旬的低温气候风险。  相似文献   

18.
刘宇鹏  李彤  赵慧峰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86-3389
运用河北省粮食丰产工程区168个行政村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了粮食丰产工程实施以来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粮食丰产工程的实施对增加农户种粮收入的作用确实很明显,其中,家庭农业收入比例、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家庭耕地数量、工程覆盖农户数、每年指导次数和每年培训次数等变量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影响农户增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黄骅市设施蔬菜生产的气象灾害特征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省黄骅市1990-2012年的23年间设施蔬菜的主要生长季(10月份至翌年3月份)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并配合大量的实际调查,发现影响黄骅市设施蔬菜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大风、强降温、大雾、连阴天等天气过程.逐个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骅市极端最低气温呈整体上升趋势;强降温、大风、大雾的出现次数则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降雪和寡照天气过程的次数增加明显.针对这些变化特征,对灾害的防御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选取邵阳市1971—2020年气候观测资料,分析邵阳市10个地区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并根据筛选条件进行相应的资料处理,对相应连阴雨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选取的2020年邵阳市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典型个例分析。结果表明:邵阳市秋季连阴雨次数分布呈现出西中北部地区偏多、东部偏少的特点,出现时间以10月份出现次数最多,11月份次之,而9月份最少的整体规律。通过分析总结出邵阳市连阴雨天气过程的特点和预报着眼点,有助于提高预报员对邵阳市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的预测预报水平,提升为农气象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