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不放置引流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期间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编号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不放置引流管治疗,而对照组则进行T管引流的放置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身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情况,但观察组患者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不放置引流管治疗胆总管结石明显优于放置引流管的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后的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对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78例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较传统开腹手术组少[(40.3±10.9)mLvs(103.8±21.6)mL,(8.0±2.2)dvs(12.1±2.3)d,P〈0.01],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8.1%vs25.0%,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创伤小,效果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不放置“T”管的可行性。方法:胆道结石患者135例分为两组:(1)放置“T”管组(n=70),按传统方法在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放置“T”形管;(2)不放置“T”管组(n=65),在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不放置“T”管。结果:不放置“T”形管组的住院时间平均为(8.0±2.0)d,而放置“T”管组为(18.0±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放置“T”管的患者避免了因“T”形管引起的胆瘘并发胆汁。结论:在正确掌握患者适应证的前提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以不放置“T”形管为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镜联合彩超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到2014年2月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行选择性胆管插管均获得成功,术后当日,患者腹痛症状明显改善,次日发热症状明显好转,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4.5±5.4)h,住院时间(11.2±2.8)d。术后随访6个月无残留结石或结石复发。治疗后胆总管平均直径、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量及总胆红素的量均有明显改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联合彩超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了解肝内Ⅰ~Ⅲ级胆管切开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37例均行胆总管上段切开探查证实胆管狭管后,沿肝下缘分离肝门板或同时切除肝方叶或肝中叶下段至肝内Ⅱ~Ⅲ级胆管分支,切开狭窄段胆管,术中联合胆道镜取石,对切开胆管整形、缝合后与空肠上端Roux-en-y侧侧吻合。结果本组37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临床症状消失,黄疸消退,结石取净率91.9%。结论合并肝部分切除的肝内Ⅰ~Ⅲ级胆管切开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是完全可行的,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是解决肝内胆管结石合并狭窄较为彻底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9.
<正>临床常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但在联合应用纤维胆管镜取石过程中常会遇到结石过大或嵌顿、铸形、堆砌,或合并胆管狭窄、弯曲、局部膨大、形成襞褶或索带等多种困难,给完全取净结石带来很大挑战~[1-6]。近年来,各种碎石设备的应用为腹腔镜下处理困难结石提供了有效手段,可快速将巨大结石或嵌顿结石击碎成多个小块,多数通过冲洗即能自行排出,少数未能冲出的结石也易于成功实施网篮套取,明显缩短了取石时间,提高了取石效率和结石取净率。 相似文献
10.
本科自1990年8月~1998年3月使用纤维胆道镜为420例胆石症术后残余结石的患者进行取石治疗,效果显著,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0例中,男性193例,女性227例,年龄19~76岁,平均46.8岁。全部患者均为手术取石后再应用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0例(腹腔镜组)与同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患者36例(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住院费用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均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失血量、术后止痛药物用量少于开腹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和排尿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开腹组,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但住院费用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清除的淋巴结数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安全可行,近期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0例输卵管妊娠的患者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各40例,对两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时间均较开腹组明显减少,术后随访2~3a,术后腹腔镜组再次宫内妊娠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应用腹腔镜行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治疗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可以作为输卵管妊娠且有生育要求患者保守手术的首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7年9月完成的肝硬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38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30例采用三孔法,8例采用四孔法。4例肝功能ChildC级先行护肝等综合治疗,待肝功能升至ChildB级以上再手术。6例采用逆行法胆囊切除,1例行胆囊次全切除、黏膜烧灼。术后1例发生腹腔出血,再次开腹止血治愈。1例出现少量胆漏,持续引流保守治疗胆漏自动停止。5例出现中等量腹水,经护肝等综合措施治疗好转。无胆管损伤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肝硬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了解手术中的困难和注意事项,精细操作。手术安全,且具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内脏器穿孔或损伤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0月到2008年10月入院的,应用腹腔镜进行诊治的47例腹内脏器穿孔或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诊断方面:47例在腹腔镜下得以确诊,确诊率100%,更正术前诊断14例,更正诊断率30%。治疗方面:36例消化道和子宫穿孔在镜下成功进行镜下直接修补术;5例溃疡穿孔在腹腔镜下作胃大切术;2例乙状结肠穿孔作暂时结肠造瘘术,三周后作结肠远近端吻合术;4例严重的腹内脏器复合伤或伴肝脾严重破裂大出血的中转开腹手术,中转开腹率为8.5%(4/47)。结论应用腹腔镜对腹内脏器穿孔和损伤的诊断具有确诊率高,尤其是对一些较难明确诊断的病例有较大的帮助。对溃疡穿孔、单纯性小肠穿孔和子宫穿孔的镜下治疗效果良好,但对复合性脏器损伤和出血量大的腹部外伤在处理上颇为棘手,多须中转开腹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全程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重症EM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全程使用抗EM药物治疗,于手术前后均加用GnRH-a;B组仅在术后使用GnRH-a。比较两组的疗效、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A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4、12、4例,B组则分别为7、14、9例,A组的疗效明显优于B组(Hc=4.33,P<0.05);A组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为6.7%,明显低于B组的26.7%(P<0.05)。两组术后随访15-48个月,A组的妊娠率为66.7%,高于B组46.6%(14/30),但两组间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前后应用GnRH-a药物,既有助于手术的实施,又可明显提高疗效及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肋缘下闭式气腹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左肋缘下闭式气腹技术成功36例,成功率97%(仅1例因左上腹疤痕而转为脐缘下穿刺气腹技术),平均气腹穿刺时间3min,术中穿刺口出血1~3ml。1例患者因左上腹大网膜与前腹壁粘连有较轻的大网膜挫伤,未见有其它脏器损伤,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左肋缘下闭式穿刺气腹技术安全、可靠,能作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一种可替代的气腹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