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茶是六大茶类中,加工技术最原始,最生态的茶类。其加工只有萎凋、烘干两道工序,虽然白茶加工"一讲就懂、一看就会",但真正要制好白茶,并非容易事。正如茶业百岁泰斗张天福先生所言:"白茶制造看起来比较简单,实际上很复杂,不容易掌握得好"。结合生产实践,简言之:白茶加工简单,生化变化复杂,关键在于萎凋技术。1失水速率是萎凋技术的关键萎凋技术决定白茶品质特征和商品价值。萎凋过程通过调控温度、相对湿度,气流和时间来获得独特品质的白茶。萎凋所采取各种工艺措施,其实际目的就是控制失水速率,因为萎凋叶的失水速度,直接影响青叶生理化学变化的进展,从而影响白茶色、香、味的形成,所以把握萎凋的失水速率是萎凋关键工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王姚经 《福建茶叶》2011,33(5):31-31
萎凋是白茶加工工艺中决定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白茶加工传统工艺的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均受环境条件影响,技术无规范,品质难把握;加温萎凋已被普遍采用作为白茶加工的萎凋方式,但全凭经验操作,缺乏科学的技术条件和手段,仍然难以提高产品质量。亟待改变现有生产状况,创新白茶萎凋技术  相似文献   

3.
浅谈白茶热风萎凋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白条制作关键性技术工序是美凋,白条徐有的外观色泽、叶态及香味,主要是在萎凋过程中形成的,萎凋技术掌握如何对形成白菜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白茶萎调表面上主要是去除鲜叶中的水分,但实际上在减少水分过程中引起了一系列的自发性的理化变化,从而形成白茶满被白毫,色泽银白光润.具有清鲜毫香和清甜滋味的品质特征。福鼎白琳茶厂于1985年开始采用热风萎凋工艺制作白牡丹并取得成功,为缩短白茶制造生产周期,解决白茶雨天萎凋困难,稳定产品品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白茶热风萎凋由加温炉灶、排气设备、萎凋帝、萎凋菁架等四…  相似文献   

4.
白茶传统加工工艺是萎凋、干燥,在长时间的萎凋过程,不经杀青或揉捻,其制作工序少,加工方式简单,且外形芽毫完整,具有嫩香、毫香和甜香。但是传统加工方式存在的一定的问题,为提高白茶品质和生产效率,不断探索加工方式的创新和改进,本文分析了生产线连续加工方式对白茶品质和物质成分等方面的影响,以选择在品质、香气以及营养成分上都较高的加工方式。  相似文献   

5.
萎凋是红茶、乌龙茶、白茶等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之一。光是一种能源物质和信号因子,对萎凋叶的品质形成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不同光质萎凋对鲜叶的物理特性和生化成分的影响,以及目前光照萎凋技术进行系统综述,为茶叶萎凋工艺的发展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6.
白茶品质形成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茶加工工序包括萎凋和干燥,其中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鲜叶经过较长时间的萎凋,内含物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包括多酚类、氨基酸、糖类等,多酚类氧化缩合产物形成了白茶特有的杏黄汤色和醇爽清甜的滋味。氨基酸在茶叶加工中转化成挥发性的醛或其他产物形成茶叶香气。萎凋中氨基酸与儿茶素的邻醌结合而成的有色化合物,对白茶汤色有着良好的影响。可溶性的糖是构成白茶茶汤滋味和粘稠度的重要物质。  相似文献   

7.
福鼎白茶制作分萎凋、干燥二道工序,萎凋是形成福鼎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现研究一种实用新型技术属于温湿平衡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用于白茶萎凋房温湿的智能调节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通过设置控制面板、微处理器与电机,通过微处理器的控制四个电机,这样循环装备仿自然风的立体受风系统,使每片茶叶能均匀受风,享受类自然风的优待而统一色泽。萎凋工序技术重点是平衡湿度、均匀受风、受热技术。  相似文献   

8.
萎凋是白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本试验对武义白茶萎凋叶设置不同补光处理,检测萎凋过程中在制品色泽、儿茶素组分、氨基酸总量和咖啡碱等理化成分,并对成品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分析补光萎凋对武义白茶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武义白茶加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白茶核心制作工艺有萎凋、干燥两道工序,而决定一款白茶品质好坏的关键因素主要为鲜叶品质、制作工艺、后期保存.干燥工艺直接关系着白茶香气的形成以及后期保存过程中茶叶的转化.本文从传统炭焙和机械烘焙两种不同干燥工艺的角度,来分析干燥工艺对白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孙达 《福建茶叶》2014,36(6):54-55
萎凋是形成白茶特征品质的重要工序,在白茶加工过程中内含物叶绿素、多酚类、氨基酸、糖类等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这些理化成分的含量与白茶最终品质的形成密切相关.未来可探索冲泡条件对白茶内含物的浸出规律,以及建立白茶品质与其主要浸出成份的内在关系,为白茶科学冲泡和品质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萎凋及干燥是其主要加工技术。然而,目前部分白茶加工工艺技术中,由于萎凋走水工序缺乏,后续加工稍有不慎便会导致茶叶原料干枯或红变,茶叶香气差异显著、色泽鲜活不足,且茶汤浸出物不足,难以充分发挥营养物质,这就迫切需要加工工艺的革新。本文以福鼎白茶为例,探索了加工工艺中的关键技术,期望能够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保障白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坦洋工夫红茶是闽红三大工夫之一,其以外形细秀匀整,金毫显露;香气清醇甜和;滋味鲜醇;汤色红艳明亮;叶底红匀的优异品质和明显的地理特征而享誉海内外。坦洋工夫独特的品质风味来自于其特别的地理条件和制作工艺。坦洋工夫制作工序细腻,其工艺流程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萎凋和发酵这两个工序。萎凋是坦洋工夫红茶品质形成的基础,而发酵过程则是形成坦洋工夫红茶品质的关键,笔者将就坦洋工夫红茶的制造技术与其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姚经 《福建茶叶》2011,33(4):41-43
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加工技术最原始、最生态、最简单又难掌握的一类茶。加工工序只有萎凋、烘焙两道。决定白茶品质的,原料是根本,萎凋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萎凋技术对工夫红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夫红茶的加工工艺中,萎凋是第一道丁序,是形成红茶品质的基础工序。茶鲜叶经过萎凋,既有物理方面的失水,也有化学方面的物质转化。影响萎凋品质的因素主要有萎凋方式、萎凋时间、萎凋温度及萎凋程度等,萎凋效果对红茶最后品质的形成影响较大。因此,本文通过综述萎凋方式、萎凋时间、萎凋温度及萎凋程度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并提出建议,以期生产企业能在实际生产中对萎凋工序及萎凋各因子对红茶品质的影响有足够的认识,为生产优质红茶和新工艺产品开发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以福鼎大毫1芽2、3叶鲜叶为原料,以减重率为萎凋阶段划分依据,研究不同阶段在制品的白茶品质风味及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制品的白茶风味在萎凋减重率>20%时开始产生,40%萎凋减重之后形成较快,萎凋减重率≥60%时,香气、滋味上均表现明显的白茶风味;滋味风味的形成明显滞后于香气;萎凋过程中在制品产生了花香风味,但在70%减重率时,花香风味消失。40%萎凋减重率之后,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水浸出物等生化成分变化也较剧烈。因此,在白茶加工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有可能在保持白茶风味不减的条件下,加速萎凋减重率≤40%这一阶段的水分散失速度,调节白茶香气与滋味的形成进程,以缩短萎凋进程,并使成品白茶具有花香品质。  相似文献   

16.
人工控制温湿度白茶加工工艺和设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茶生产主要工艺有萎凋、烘干,萎凋是决定白茶品质的工艺,而萎凋的质量与气候密切相关,特别是在阴雨天气,鲜叶水分不能快速蒸发,造成茶青劣变,产品色泽灰暗、香气不鲜、汤色深黄、滋味欠鲜爽。本研究通过人工设置白茶生产环境温度和湿度,及其相适应工艺,,以期让白茶生产不受自然气候制约,能够高质量、大批量地生产白茶。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新工艺生产白茶的初制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新工艺生产白茶是一九六九年为适应市场需要而开拓的新产品,系我省独有的特种茶之一。白茶工艺之所以“新”是与传统白茶相比,其初制技术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轻萎凋 新白茶的外形比传统白茶卷曲成条,因此需经揉捻,其萎凋程度要比传统白茶轻,这样才不易揉碎。 其萎凋方法与传统白茶相同,可以采用自然萎凋、室内加温萎凋或萎凋槽加温萎凋。一般在正常气候条件下采用自然萎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生化成分、萎凋速率、感官品质的对比分析,研究不同萎凋方式对寿眉白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萎凋方式对寿眉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影响显著。复式萎凋寿眉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和咖啡碱含量均高于加温萎凋寿眉,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则低于加温萎凋寿眉,且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儿茶素四种生化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加温萎凋萎凋速率明显高于复式萎凋,造成萎凋失水过快,萎凋过程中品质转化不够,感官品质有明显青味,不利于寿眉品质的形成。综合分析认为在相同萎凋时间情况下,复试萎凋寿眉香气和滋味品质优于加温萎凋,所制白茶品质优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白茶三种不同萎凋方式,探索不同萎凋方式对白茶品质的影响,总结出有利于白茶品质和产能提高的萎凋技术。  相似文献   

20.
萎凋是红茶制造中的重要工序,萎凋时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对红茶品质特征的形成及后续工序的进行有显著影响。萎凋失水能使酶的活性和酶促反应发生方向性变化,如水介酶类(转化酶:β—糖苷酶、原果胶酶、叶绿素酶、肽酶等)催化活性趋于水介方向加强。五十年代末,库尔萨诺夫曾指出:制红茶萎凋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等活性均有增高。1966年竹尾也发现制红茶萎凋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缩写PPO)活性比鲜叶明显提高,而且萎凋温度愈高,酶活性增长越高,自然萎凋的酶活性可高达鲜叶的2倍。茶叶萎凋失水,PPO活性增高的论点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