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云南茶乡全域旅游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16年,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进行工作部署时就提出了"全域旅游"这一概念,并号召我国旅游产业从传统的"景点旅游"开始向"全域旅游"转变,构建全域旅游体系。而云南茶乡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开发课题,实现全域旅游是必然的选择,本文结合云南茶乡旅游发展的优势,对云南茶乡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全域旅游是当前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新趋势,在强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具有重要意义,而智慧体育旅游时代的到来则为茶乡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基于此,首先剖析了智慧体育旅游的内涵,继而总结了智慧体育旅游时代茶乡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包括以全域旅游为目标、以设备技术为基础、以智慧管理为保障,提出了智慧体育旅游时代茶乡全域旅游发展路径,包括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提高智慧服务能力、提升旅游管理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在全域旅游模式影响下,其具体倡导的旅游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具体的产业经济,特别是需要通过集中多种优势元素内容,通过系统化整合,从而实现整个旅游产业的最佳发展。本文拟从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入手,结合茶乡全域旅游发展的具体背景认知,通过探究茶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价值思维,从而成熟分析基于茶文化的茶乡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内容。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前整个旅游业发展不断成熟,在关于旅游业的发展认知和方向判断上更为成熟。而全域旅游就是当前基于整个旅游产业趋势所作出的方向性判断。在全域旅游理论中,其认为消费者是整个旅游行业的核心,而保护生态则是旅游发展的关键。本文拟从全域旅游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茶乡旅游品牌建设的具体背景认知,通过探究当前茶乡旅游发展模式的具体内涵,进而探究基于全域旅游背景的茶乡旅游品牌建设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前社会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原有旅游业态发展已难以满足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全域旅游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态形式应运而生.相较于传统旅游模式,全域旅游从构建全产业链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要义,促进和保护当地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目前,茶产业作为传统的第一产业,如何通过全域旅游带动茶产业发展,为传统产业换发生机...  相似文献   

6.
当然想要从根本上有效开发茶乡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中,实现其最佳发展效果,就必须对整个茶叶产业资源进行基础应用的同时,寻找到其中一些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因此,在整个茶叶旅游活动开发过程中,其不仅完善了活动类型,同时也实现了消费的综合性参与和实质性融入。本文拟从茶乡全域旅游开发的背景分析入手,结合智慧旅游开发的具体内容要求,通过分析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相应优势,从而探究智慧旅游背景下的茶乡全域旅游发展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全域旅游发展中,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文化是我国人民对茶的发现、产生、进步和运用的实现历程中,实现了茶与人的交流,也通过茶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流彼此的看法、感情、信念等等。在生产、发展和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总体趋势,旅游经济的发展备受我国政府重视。我国旅游发展已经从区域旅游发展扩展到全域旅游发展,茶文化元素与全域旅游经济的融合将会为旅游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相似文献   

8.
利用浙江省义乌市、安吉县和桐乡市736份农户调查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对农户参与乡村旅游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行为态度对农户参与乡村旅游意愿影响因素中,农户更加关注改善居住条件和改善基础设施两方面。知觉行为控制中,农户关注自己是否有时间或精力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以及是否有合适的途径进行参与。主观规范中,亲戚朋友的参与以及其态度对农户的参与意愿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9.
张家界市作为我国知名的旅游城市,其核心旅游区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张家界仍然是一个还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张家界实施旅游扶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战略途径。基于此,通过对张家界市乡村旅游的调查研究,对其乡村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并基于SWOT模型对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张家界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文萍 《福建茶叶》2017,(11):112-113
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响应,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茶文化旅游成为旅游热点,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最佳选择。本文分析了茶文化低碳旅游发展的必要性,从旅游目的地打造、利益共同体构建、产业链升级三个方面阐述了茶文化低碳旅游的发展策略,以期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茶文化旅游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湖北省乡村旅游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对湖北省乡村旅游从乡村旅游特色挖掘、区域资源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引进与培养、政府宏观调控五个角度进行了再思考,以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茶文化旅游属于旅游产业的范畴。透过全域视角整合相关旅游资源,有助于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游客旅游体验度的提升。本文在简要阐释了全域旅游与茶文化旅游的相关内容之后,又从两个方面对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透过全域旅游对茶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社会大众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健康、养生等诸多生活诉求内容有着系统化的追求,这就为茶叶产业,甚至是与茶叶产业相关的旅游产业发展建设提供了机会。不仅如此,在智能化技术的成熟应用中,整个旅游活动的开展与实施也更加便利。本文拟从当前智能旅游建设的时代背景认识入手,结合全域旅游的内涵及具体开发模式认知,通过分析茶乡旅游资源建设的整体性背景,从而分析基于智能旅游背景实施的茶乡全域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休闲放松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旅游行业规模快速扩张,旅游项目也变得更加多样化,文化旅游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而在众多文化旅游项目中,茶文化旅游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已经成为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以分析休闲体育与茶文化旅游内在联系为切入点,围绕如何利用休闲体育推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问题进行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园观光旅游文化产业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文章介绍了茶园观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以及我国茶园观光的优势,从发展意识、合作、人才等各方面分析了全域旅游视域下茶园观光旅游文化发展的现状,并针对目前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全域旅游视域下茶园旅游文化发展的对策,力求能推动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罗云艳 《福建茶叶》2016,(7):145-146
乡村生态旅游从当地居民的利益出发,在茶文化的兴起下,乡村旅游经济带去了更多可发展的空间。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茶产业在其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丹东市茶产业衍生出得茶文化旅游,可以为丹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丹东地区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以乡村自热的资源为依托,开设一系列的旅游活动,有利于培养当地人发展第三产业意识。尽管丹东市的生态旅游开展得不错,但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度不太高,长期下去会错过生态旅游发展的时机。因此,本文将从茶文化旅游兴起出发,讨论分析茶文化旅游对丹东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杨琳 《福建茶叶》2024,(2):56-58
随着大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旅游功能与旅游业态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茶文化拥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将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结合到一起,能够弥补传统乡村旅游中文化内涵匮乏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两者协同发展。基于此,文章对“乡村旅游+茶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体验式构建要点及融合发展路径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为推动茶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全域旅游提出后,被作为了我国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导.重点通过旅游目的地建设和运作,着力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信阳市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产地,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茶观景.通过对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现...  相似文献   

19.
乡村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玲 《福建茶叶》2016,(11):132-133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当下,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形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乡村游,尤其是将茶文化融入的乡村游已成为旅游市场上逐渐打造的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20.
乡村民宿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力量。乡村民宿旅游在增加乡村就业、产业振兴、环境振兴和文化振兴等方面对乡村振兴发挥着独特作用,应多举措促进乡村民宿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